魏坤聽張易說軍隊是張易和魏家的,也就放心了。


    “他們不是張家的人,是你的人?”魏坤要確定這一點。


    他可以和張家合作,卻不會全力支持,因為付出太多,分賬的時候勢必也會提高要求,魏家是地主,張氏是世族,天生不平等,張氏送來的是各級將領,軍隊做大後,張家順手吞掉魏家都是可能的。


    將領如果是張易的人,就不會有這個顧慮,因為張易是他親外孫,不敢在孝行上犯任何錯誤。


    魏家是會稽最大的地主,莊戶有上萬人,既然知道好處在外麵,當然不會再顧眼前,湊齊三千青壯,定製相同服裝,打製相同長槍,然後就交給張易帶走了。


    然後魏坤才招其他家族家主集合,一起去郡守府,提議各家出人出力,招募青壯在郡守帶領下保護家園。


    張易從句章回山陰,才十天時間,就帶來三千士兵,讓張鍇懸著的心立刻放下來,接手軍隊後,直接打散重組,隨後就帶著軍隊往山裏推進。


    他熟讀兵書,明白氣勢很重要,自己冒充朝廷大軍,如果遇賊不前,丟的不僅是大漢軍隊的臉,還會讓許昌生疑。


    許昌雖然有八千人,卻是烏合之眾,看到朝廷大軍有四千人過來,隻打了幾次小規模戰鬥,就開始倉皇逃跑。


    沒辦法,除了他自己的一千多劍士,那些裹挾來的青壯,打山越時,還比較聽話,對上朝廷大軍就不行了,隻要和張鍇的士兵接觸,就會丟下武器投降,不帶任何遲疑的。


    這仗沒法打,許昌為了逃命,隻能去進攻山越的地盤。朝廷兵馬來得太快,他們沒有後方了,進了山裏,需要給養,除了搶山越,沒有其他辦法。


    結果他打下山越地盤,也不敢據守,因為朝廷大軍又跟來了。許生隻能繼續前進,他們要深入大山,等朝廷兵馬不敢追了,才可以建設自己的王國。


    有曹節這個仇人7,大漢有軍隊的地方,是無法讓他們生存的,因為他們耗不過,因此連西北位置的諸暨都沒敢去。


    唯一的辦法就是拖,要等朝廷士族彈劾曹節,在曹節沒死前,許昌必須要保存實力,他們還想在山越地盤上稱王稱霸,如果現在和必將離開的朝廷兵馬拚消耗,純粹是找死。


    好在張易讓張鍇不要緊逼,保持距離就行。加緊訓練部隊的同時,緩慢尾隨許昌推進就可。張鍇對許昌丟棄在路邊的傷兵,也不會殺害,都安排人送回會稽治病。


    這些都被遠處張望的許昌密探看到了,在他們眼中,朝廷大軍整容嚴陣,即使在追擊途中,都保持訓練,所爆發出的旺盛戰鬥力,根本不是他們能力敵的。


    自從會稽郡分出吳郡,治所按在山陰後,魏家就開始飛速發展,郡中佐吏大部分是魏家的,現在的郡守空降後,隻能依靠魏家治理郡縣,除了郡守和魏家虞家的管事人,其他人都以為張鍇的兵馬是朝廷大軍,魏家攤派給各家的錢糧青壯,都不敢有任何折扣。


    朝廷大軍在山裏和許昌作戰,他們不主動送上錢糧,大軍如果回軍自取,到時候就不是分配到的這些數目了,兵比賊狠的道理,他們都明白。


    聽說許昌率部又往前突進了,而且一下子推進幾十裏,張易決定親自到山裏去看看,實地考察一下山越的生活環境。他是學曆史的,對山越了解很少,能近距離了解,當然不會放過。


    這裏距離句章大約八十公裏,是許昌攻下的第三個山越寨子,山越人搭建的竹木寨子沒有燒毀,裏麵能帶走的都帶走了。後世這裏應該是五龍潭風景區,自然風景很美,越人在這裏定居很多年了,並沒有想象中的蠻荒,可是他們無法抵擋許昌的八千大軍,被打敗後隻能逃跑。


    現在很大的寨子裏麵隻有十幾個傷兵,臥在竹樓前空曠的場地上,小心地看著張易,雖然密探說,朝廷大軍不殺傷兵,還會抬著走,輪到自己真麵對時,他們還是忐忑不安。


    許生老奸巨猾,挺會收買人心,隻要有動不了的傷兵,就會丟下留給朝廷兵馬救治,也不會搶走他們懷裏的那點東西,相當於隻要對越作戰勇敢,受傷後就能帶著戰利品回家。


    裹挾來的青壯,對上山越時都很勇敢,因為打贏才可以搶東西,真要受傷也不錯,至少可以回家,反過來說,既然遲早能回家,當然要先多搶些東西。


    聽這些傷兵說,許昌不是突擊前進,而是轉移大本營,因為前鋒許韶已經帶人攻下六個寨子了,他們是進攻第七個寨子時受傷的,然後被人送到這裏,路上沒挺過去的,都被埋在山裏。


    許生是老海賊,知道傷兵對士氣影響很大,屍體不僅會引來猛獸長蟲,還也會讓士兵得病,就連被他們殺掉的山越人,都會被他們深坑埋掉,不敢暴屍荒野。


    他們能安心做這些,還是因為張鍇的軍隊並不著急進攻他們。這和許生見過的朝廷大軍非常像,他也願意和朝廷大軍玩這種默契。當然,他不敢陪朝廷大軍慢慢耗,把士兵一分為三,前鋒三千人給許昌帶領,在前麵攻城拔寨,許韶帶兩千前去接應駐守,自己帶著三千跟在後麵,陪著朝廷兵馬慢慢玩。


    前三個寨子因為距離會稽太近,在許韶已經控製到更好的地盤後,他就把這裏留給朝廷兵馬,既然是默契,他也沒有燒掉這些寨子,就是希望朝廷兵馬能夠在這裏住下來,然後幫他們對付逃進深山的山越人。


    許昌新搶的寨子距離這裏還有五十餘裏,距離句章差不多接近兩百裏路,張易估算了一下位置,猜測可能是後世的嵊州東南方向,不遠處的剡縣有城牆,其實是越族人控製的,在後有追兵時,他們也不願去硬碰,如果朝廷兵馬來,很可能會去剡縣,如果朝廷兵馬和越族打起來,也就顧不上他們了。


    在許昌進京後,許生把整個後續都規劃得很好,因此走得毫不猶豫,不攻縣城是不讓朝廷增兵,完整寨子留給朝廷兵馬,隻要匯報上前,都是功績。


    許生在和曹節拚時間,不想激怒朝廷軍隊。而且一路上都是山路,不僅難行,還會有被驅趕走的山越族,隻要他們能再往前兩百裏,就能安穩定居下來,靜待朝廷大軍回轉。許昌已經明確造反,許生不認為舉薦過許昌入京的曹節,還能逃過這一劫。


    有八千精壯在手,還有數百越族女子,他自然能享受越王該有的生活,以後吞並附近的越族地盤,把越族婦孺老弱都歸於治下,不消幾十年,這塊地盤就是他許家的,到時候隻需要稱臣納貢,就能獲得正式名份。


    等張易從傷兵那裏,把許昌大軍裏裏外外了解清楚後,就知道這場戰爭已經穩定了。


    許昌打下這麽多山越寨子,和山越的仇恨很難化解,以後無法從山越獲得援助,遇到的報複也會越來越多,他們的人隻會越來越少,士兵卻會越打越精銳,為了生存,攻擊山越會更凶猛。


    張易給張鍇的指示是,不主動攻擊山越營寨,從許昌手裏接盤的營寨也不放棄,如果有山越老弱歸來,集中安置就可,隻要不反抗軍隊,就不要屠殺,即使有小規模騷擾,也不要追擊,主要任務就是驅趕許昌繼續往前。


    張易當然不會讓許生停下來養精蓄稅,讓張鍇帶著軍隊,一直尾隨過去,隻要他們追到附近,許生就不敢停歇,真要打成攻堅戰,許昌也就逃不脫了,因為許昌士兵是裹脅來的,他們根本不敢和朝廷兵馬發生大戰。


    戰況也確實是這樣,許生到達新營地不久,就發現朝廷兵馬的先頭部隊跟過來了,好在沒有立刻發動攻擊,他們還有時間去更南麵的山裏,搶奪山越的地盤。


    山越自古都是分散居住,因為多少年也沒有正式統治者,平時也並不和睦,互相更沒有聯絡傳遞的通道,會稽北部的山越人被擊潰後,都是往嵊州方向跑了,南麵這些山越部落,根本不知道有大軍過來,等許昌大軍開過去後,他們根本無法抵抗,能逃掉的都是精壯的年輕人,老弱婦女都被許昌大軍捕獲。


    張鍇既要追擊,又得守住後路,站線拉長了,張易得派人跟進才行,現在能用的隻有祖茂,祖茂是張易撿到的寶貝,今年其實才二十六歲,武藝比張鍇還高,又當了好幾年密探,人很機警,到了海島後,確實幫張易好多忙。


    雖然祖茂說過想跟著張易,張易卻不能覺得理所當然,為了徹底把他留在身邊,張易說動魏妍,要把張鳶許給祖茂,有了這層關係,祖茂就是自家人,魏家也容易接納祖茂。


    張鳶兒名義上是張易親姐,和張易隻見了一麵,就再也不見了,張鳶兒當然知道,自己沒有這個弟弟的,因為沒有血緣也親近不起來,她可不像外公那麽會演戲。


    再說兩人都不小了,見麵也不合適,張易當然不好勸說張鳶兒,能替張鳶兒做主的隻有魏妍。


    魏妍性格比較強勢,張鳶兒從小都聽母親的,好在魏妍對祖茂也很滿意,很快就把婚姻定下來,當然,戰爭不平息,也不是嫁娶的好時間。


    這個時候,張易才把祖茂派到會稽郡,接手由各家族拚湊起來的義勇軍,這是以魏家為主,卻是幾十個大小家族拚湊起來的隊伍,除了幫前方作戰的張楷運輸糧秣,還得協助郡守和魏家維持會稽後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試練東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靈山尊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靈山尊者並收藏試練東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