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也真如張易所料,漢軍兩千多騎兵,加上西涼羌人三千多人,出城僅僅一次衝鋒就打得羌騎潰敗,然後騎兵往前衝後反轉兜住,步兵隨後跟進包圍,自知無路可逃後,不少羌騎翻身下馬投降。
張易出城足足忙活了三個時辰,追了一百多裏,殺了四千多羌騎,俘虜四千多人,搶了一萬多匹戰馬。讓張易驚喜的是,失蹤的十五人,又回來八個,跟著他們一起回來的還有八十幾個馬騰的士兵,他們在亂軍中失散後,混在羌騎中亂跑,等張易他們追出去時,才衝過來回歸。
擊潰西羌後,張易不僅自己滯留在西涼,還把皇甫嵩的人都招過去,給所有人都換上最好的一人雙馬後,才把剩下的留給董卓,試圖激怒董卓。
董卓曆史上篡政,名聲一塌糊塗,張易激怒他,是想趁機殺掉他。結果,董卓一直以救命恩人待張易,戰利品分配都是張易說了算,壓根沒有爭搶的念頭。
要麽董卓有高人指點,要麽他就是這種豪爽知道感恩的人,無論那種情況,張易都不適合再逼迫董卓,而且和老將段熲相比,董卓更有進取心,不僅勇猛而且豪爽,震懾籠絡西涼羌人還是董卓更合適。
最後,四千西羌俘虜都被張易交給董卓處理,被他直接送給隴西羌人為牧奴,董卓為了感謝張易,特意送了很多石榴石和龍溪玉給張易。
“仲潁客氣了,西涼羌人好像都喜歡帶著這兩種玉石,這裏有礦區嗎?”
“羌人帶玉有好多年曆史了,玉石再這裏可以交易任何東西。”
“哦,這麽多?我有大批糧食,仲潁可以都換成玉石嗎?”
“交給我,包你滿意。”董卓一聽張易有糧食,立刻大包大攬下來。
在他看來,對缺少糧食的西涼來說,糧食才是硬通貨。
張易讓皇甫嵩過來時,還讓他帶著商行的車隊,上麵裝的都是糧食,就是來用糧食換戰利品的,相比於毛皮,玉石才是貴重物品,張易當然不會放過。
董卓人品還是值得信賴的,糧食交給他後,僅僅三個月,就幫張易弄來很多玉石。據糜家管事估算,隻要把玉石運回洛京,這筆生意至少百倍利潤。
“西涼苦寒,仲潁兄願意常駐西涼嗎?”
“卑職出身隴西,習慣這裏的生活,望將軍成全。”
“平西軍主將沒有問題,隻要仲潁能保證羌騎不掠三輔,以後這裏的糧食也沒有問題。”
“卑職駐守西涼,隻要不缺糧食,羌騎不進三輔之地,卑職還會按照這次交易價格,提供玉石給將軍。”董卓是通透人,知道張易留他在西涼,是看中這裏的玉石了。
隻要他在西涼掌軍,張易能給他送來糧食,西涼就沒有人能撼動他的地位。
“不僅有糧食,還有酒和絲綢,光憑隴西這裏,是吃不下的。”
會稽糧食豐富,後世江南的米土燒已經在海島上問世,原本張易是準備放到洛京賣的,現在覺得還是西涼更合適,苦寒之地就需要這種烈性酒。
“將軍放心,有糧食就有兵,有兵就有地盤,西涼廣闊,糧食,酒和絲綢都不愁銷路。”
“好,一言為定,仲潁要保證商路貫通,好日子才能源遠流長。”
下麵就是敘功的事情,有盧植保舉,董卓升為平虜中郎將,變成平西軍主將,駐地還在金城。張易升為征虜將軍,比董卓高一等,比平東軍主將安東將軍張鍇低一等。
張易出征西涼算是盧植籌劃委派,大功歸盧植,盧植被升為安西將軍。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盧植舉薦馬騰為羽林都尉,讓馬騰歸屬張易轄製。
張易來西涼時,都是輕騎快馬,等回轉時,因為押送的玉石價值太高,隻能跟著車隊一起走。
等終於回到洛京,大半年已經過去。
因為鐵血營在西涼招了兩千多新兵,回到洛京後,鐵血營戰兵已經超編,張易就把老戰士編入鐵血營的輔兵營,待遇不變,任務卻變成專門護送會稽和洛京往來的物資。
他們戰力不行,歲數也大了,跟著張易幾年,已經賺足了養老錢,相比於刀頭舔血的戰場,穩妥享福才是他們希望的。
皇甫嵩跟著張易走一遭西涼,不僅自己升官,手下步兵營升格成騎兵營,士兵待遇也上升了一檔。
以後征剿黃巾,皇甫嵩是必去的,能增加友軍戰鬥力,張易是很願意做的,有了這次西涼合作,皇甫嵩的騎兵營都把鐵血營看成自己人。
“你不在洛京,朕一個人練劍,甚覺沒趣。”陪質帝練了一上午劍法,午餐時,質帝就抱怨張易走得時間太長。
“微臣其實可以提前五個月回來的,隻是多留了五個月,微臣可以讓西涼至少安穩五年。”
“哦,還有什麽朕不知道的事情。”
“陛下應該聽說了,就是洛京城裏傳得沸沸揚揚的玉石買賣,甚至有太學生彈劾微臣,說微臣化身商賈,有失身份,要剝奪微臣的一切職務。”
“糧食換玉石就能讓西涼安穩?”
“西涼苦寒之地,物產不足,羌人為了活命就會來搶掠三輔,這一點和關外鮮卑並無區別。區別在於羌人更落後,部落上麵沒有王,是西涼都護府管轄的,段熲時,完全靠漢軍武力震懾,當西羌大舉進入後,他根本打不過幾萬西羌騎兵。
如果不是董仲潁和隴西羌人友善,得到隴西羌人庇護,西涼平西軍隻剩下逃遁長安的下級官吏。”
他們逃走,董卓才能順利控製大軍,現在董卓的西涼兵馬,戰鬥力要比原來高幾倍,就是因為他們不在了。
“那幫人早就回到洛京,到處鑽營,想重歸司隸校尉府,是朕讓張讓拒絕的。”
段熲是宦官集團的人,帶去西涼的下級佐吏,原本在司隸校尉府,為了升官才跟著去西涼,結果作威作福幾年,見到大批西羌騎兵入寇,立刻逃亡長安。
這幫人都有馬,為了逃得快,把步兵都丟棄了,段熲聽說他們都跑了,連自己都不顧,就在病榻上吞金自殺,相當於被他們氣死的。
這幫人牽涉太廣,如果抓了他們,整個宦官集團要受他們牽連,因此宦官集團頂著太學生鬧事,也不去管他們。而且一千多**,洛京城裏,除了鐵血營,沒有人是他們對手,其他部門也不敢抓他們。結果他們還想重回司隸校尉府,繼續當軍官,連不管事的皇上都看不下去了。
見到扯遠了,張易很快拉回來:“不說他們,微臣去西涼前,就考慮過怎麽安撫西涼,因此才帶去長長的商人車隊,因為戰事發展太快,盧將軍固守陳倉的兵馬也沒用上,就被微臣拉到西涼,換了很多玉石回來。”
“聽說洛京城裏,男人腰間不掛快綠玉,不好意思上街,女人沒有紅寶石的頭飾,都不願意出門。還有就是你發了大財。”
“西涼食物匱乏,卻多玉石礦,羌人很早就有戴玉石的傳統,家家都有玉石,因此西涼能夠換糧食的,也隻有玉石了。以後他們去河邊找一找,就能玉石換到糧食,為什麽還要拿著刀來三輔拚命呢?”
“你是說,你會一直往西涼賣糧?”
“當然,一石糧食到西涼,換到的玉石,回到會稽可以換三十石,刨去沿途消耗,至少有十倍利潤,商人不繼續換糧,到哪裏去找這種好生意?”
“愛卿文武全才,居然也懂商賈之道,兵家都這麽厲害嗎?”
“兵家專注有利無利,和商賈其實異曲同工,所以商人見利忘義,兵家詭計多端,都沒有好名聲,好名聲都被滿口仁義道德的士族拿走了。”
“他們讀書多,什麽道理都在他們那裏。”道家也是哲學家,質帝問道多年,看問題還是深刻的,他們看清威脅他劉家天下的,其實是士族,才會把權力交給宦官,用宦官來打壓士族,甚至縱容太平道蔓延。
好容易等到張易回京,質帝當然不願多聊這些無聊的事情,飯後就拉著張易繼續練劍。
幾個月不見,質帝用劍技巧已經熟練,太極劍法被他使得虎虎生風,好在張易多年一直練習,靠以柔克剛,穩穩控製住局麵。
就是這種總差一點的感覺,讓質帝癡迷其中,一直到鍾聲響起,才收劍回歸。
質帝功力確實深厚,練習一下午劍法,連張易都感覺累了,質帝回宮時,還神采奕奕。半年劍法練下來,皇帝溫潤中多了點陽剛之氣,變得氣宇軒昂。
回京沒過幾天,就是擂台賽的年度爭霸賽,張易又把皇上請來。
等二十四名選手都上台亮相時,張易轉身問站在樓梯口的關羽:“我記得第三期,三甲隻有兩人,現在怎麽變成二十四人?”
從擂台開賽,今年隻舉行八期,每期取三甲,才是二十四人,因為第二期決賽時,有兩人同時下擂台,最後隻有兩人晉級三甲,現在卻出現二十四人在台上。
“多一個是袁術介紹進來的,我看他身手確實很好,就添了進去,免得第一輪就有人輪空。”張易出征西涼,留關羽在洛京主持擂台,連他都學會走後門了。
“亂彈琴,不是從月度選拔賽中突圍的,一律不許上,天下厲害人多了,來了就塞進來,我還要選拔幹什麽?”張易一聽就不高興,自己不在京城,袁術居然把手伸進校場來,這當然不可以。
張易出城足足忙活了三個時辰,追了一百多裏,殺了四千多羌騎,俘虜四千多人,搶了一萬多匹戰馬。讓張易驚喜的是,失蹤的十五人,又回來八個,跟著他們一起回來的還有八十幾個馬騰的士兵,他們在亂軍中失散後,混在羌騎中亂跑,等張易他們追出去時,才衝過來回歸。
擊潰西羌後,張易不僅自己滯留在西涼,還把皇甫嵩的人都招過去,給所有人都換上最好的一人雙馬後,才把剩下的留給董卓,試圖激怒董卓。
董卓曆史上篡政,名聲一塌糊塗,張易激怒他,是想趁機殺掉他。結果,董卓一直以救命恩人待張易,戰利品分配都是張易說了算,壓根沒有爭搶的念頭。
要麽董卓有高人指點,要麽他就是這種豪爽知道感恩的人,無論那種情況,張易都不適合再逼迫董卓,而且和老將段熲相比,董卓更有進取心,不僅勇猛而且豪爽,震懾籠絡西涼羌人還是董卓更合適。
最後,四千西羌俘虜都被張易交給董卓處理,被他直接送給隴西羌人為牧奴,董卓為了感謝張易,特意送了很多石榴石和龍溪玉給張易。
“仲潁客氣了,西涼羌人好像都喜歡帶著這兩種玉石,這裏有礦區嗎?”
“羌人帶玉有好多年曆史了,玉石再這裏可以交易任何東西。”
“哦,這麽多?我有大批糧食,仲潁可以都換成玉石嗎?”
“交給我,包你滿意。”董卓一聽張易有糧食,立刻大包大攬下來。
在他看來,對缺少糧食的西涼來說,糧食才是硬通貨。
張易讓皇甫嵩過來時,還讓他帶著商行的車隊,上麵裝的都是糧食,就是來用糧食換戰利品的,相比於毛皮,玉石才是貴重物品,張易當然不會放過。
董卓人品還是值得信賴的,糧食交給他後,僅僅三個月,就幫張易弄來很多玉石。據糜家管事估算,隻要把玉石運回洛京,這筆生意至少百倍利潤。
“西涼苦寒,仲潁兄願意常駐西涼嗎?”
“卑職出身隴西,習慣這裏的生活,望將軍成全。”
“平西軍主將沒有問題,隻要仲潁能保證羌騎不掠三輔,以後這裏的糧食也沒有問題。”
“卑職駐守西涼,隻要不缺糧食,羌騎不進三輔之地,卑職還會按照這次交易價格,提供玉石給將軍。”董卓是通透人,知道張易留他在西涼,是看中這裏的玉石了。
隻要他在西涼掌軍,張易能給他送來糧食,西涼就沒有人能撼動他的地位。
“不僅有糧食,還有酒和絲綢,光憑隴西這裏,是吃不下的。”
會稽糧食豐富,後世江南的米土燒已經在海島上問世,原本張易是準備放到洛京賣的,現在覺得還是西涼更合適,苦寒之地就需要這種烈性酒。
“將軍放心,有糧食就有兵,有兵就有地盤,西涼廣闊,糧食,酒和絲綢都不愁銷路。”
“好,一言為定,仲潁要保證商路貫通,好日子才能源遠流長。”
下麵就是敘功的事情,有盧植保舉,董卓升為平虜中郎將,變成平西軍主將,駐地還在金城。張易升為征虜將軍,比董卓高一等,比平東軍主將安東將軍張鍇低一等。
張易出征西涼算是盧植籌劃委派,大功歸盧植,盧植被升為安西將軍。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盧植舉薦馬騰為羽林都尉,讓馬騰歸屬張易轄製。
張易來西涼時,都是輕騎快馬,等回轉時,因為押送的玉石價值太高,隻能跟著車隊一起走。
等終於回到洛京,大半年已經過去。
因為鐵血營在西涼招了兩千多新兵,回到洛京後,鐵血營戰兵已經超編,張易就把老戰士編入鐵血營的輔兵營,待遇不變,任務卻變成專門護送會稽和洛京往來的物資。
他們戰力不行,歲數也大了,跟著張易幾年,已經賺足了養老錢,相比於刀頭舔血的戰場,穩妥享福才是他們希望的。
皇甫嵩跟著張易走一遭西涼,不僅自己升官,手下步兵營升格成騎兵營,士兵待遇也上升了一檔。
以後征剿黃巾,皇甫嵩是必去的,能增加友軍戰鬥力,張易是很願意做的,有了這次西涼合作,皇甫嵩的騎兵營都把鐵血營看成自己人。
“你不在洛京,朕一個人練劍,甚覺沒趣。”陪質帝練了一上午劍法,午餐時,質帝就抱怨張易走得時間太長。
“微臣其實可以提前五個月回來的,隻是多留了五個月,微臣可以讓西涼至少安穩五年。”
“哦,還有什麽朕不知道的事情。”
“陛下應該聽說了,就是洛京城裏傳得沸沸揚揚的玉石買賣,甚至有太學生彈劾微臣,說微臣化身商賈,有失身份,要剝奪微臣的一切職務。”
“糧食換玉石就能讓西涼安穩?”
“西涼苦寒之地,物產不足,羌人為了活命就會來搶掠三輔,這一點和關外鮮卑並無區別。區別在於羌人更落後,部落上麵沒有王,是西涼都護府管轄的,段熲時,完全靠漢軍武力震懾,當西羌大舉進入後,他根本打不過幾萬西羌騎兵。
如果不是董仲潁和隴西羌人友善,得到隴西羌人庇護,西涼平西軍隻剩下逃遁長安的下級官吏。”
他們逃走,董卓才能順利控製大軍,現在董卓的西涼兵馬,戰鬥力要比原來高幾倍,就是因為他們不在了。
“那幫人早就回到洛京,到處鑽營,想重歸司隸校尉府,是朕讓張讓拒絕的。”
段熲是宦官集團的人,帶去西涼的下級佐吏,原本在司隸校尉府,為了升官才跟著去西涼,結果作威作福幾年,見到大批西羌騎兵入寇,立刻逃亡長安。
這幫人都有馬,為了逃得快,把步兵都丟棄了,段熲聽說他們都跑了,連自己都不顧,就在病榻上吞金自殺,相當於被他們氣死的。
這幫人牽涉太廣,如果抓了他們,整個宦官集團要受他們牽連,因此宦官集團頂著太學生鬧事,也不去管他們。而且一千多**,洛京城裏,除了鐵血營,沒有人是他們對手,其他部門也不敢抓他們。結果他們還想重回司隸校尉府,繼續當軍官,連不管事的皇上都看不下去了。
見到扯遠了,張易很快拉回來:“不說他們,微臣去西涼前,就考慮過怎麽安撫西涼,因此才帶去長長的商人車隊,因為戰事發展太快,盧將軍固守陳倉的兵馬也沒用上,就被微臣拉到西涼,換了很多玉石回來。”
“聽說洛京城裏,男人腰間不掛快綠玉,不好意思上街,女人沒有紅寶石的頭飾,都不願意出門。還有就是你發了大財。”
“西涼食物匱乏,卻多玉石礦,羌人很早就有戴玉石的傳統,家家都有玉石,因此西涼能夠換糧食的,也隻有玉石了。以後他們去河邊找一找,就能玉石換到糧食,為什麽還要拿著刀來三輔拚命呢?”
“你是說,你會一直往西涼賣糧?”
“當然,一石糧食到西涼,換到的玉石,回到會稽可以換三十石,刨去沿途消耗,至少有十倍利潤,商人不繼續換糧,到哪裏去找這種好生意?”
“愛卿文武全才,居然也懂商賈之道,兵家都這麽厲害嗎?”
“兵家專注有利無利,和商賈其實異曲同工,所以商人見利忘義,兵家詭計多端,都沒有好名聲,好名聲都被滿口仁義道德的士族拿走了。”
“他們讀書多,什麽道理都在他們那裏。”道家也是哲學家,質帝問道多年,看問題還是深刻的,他們看清威脅他劉家天下的,其實是士族,才會把權力交給宦官,用宦官來打壓士族,甚至縱容太平道蔓延。
好容易等到張易回京,質帝當然不願多聊這些無聊的事情,飯後就拉著張易繼續練劍。
幾個月不見,質帝用劍技巧已經熟練,太極劍法被他使得虎虎生風,好在張易多年一直練習,靠以柔克剛,穩穩控製住局麵。
就是這種總差一點的感覺,讓質帝癡迷其中,一直到鍾聲響起,才收劍回歸。
質帝功力確實深厚,練習一下午劍法,連張易都感覺累了,質帝回宮時,還神采奕奕。半年劍法練下來,皇帝溫潤中多了點陽剛之氣,變得氣宇軒昂。
回京沒過幾天,就是擂台賽的年度爭霸賽,張易又把皇上請來。
等二十四名選手都上台亮相時,張易轉身問站在樓梯口的關羽:“我記得第三期,三甲隻有兩人,現在怎麽變成二十四人?”
從擂台開賽,今年隻舉行八期,每期取三甲,才是二十四人,因為第二期決賽時,有兩人同時下擂台,最後隻有兩人晉級三甲,現在卻出現二十四人在台上。
“多一個是袁術介紹進來的,我看他身手確實很好,就添了進去,免得第一輪就有人輪空。”張易出征西涼,留關羽在洛京主持擂台,連他都學會走後門了。
“亂彈琴,不是從月度選拔賽中突圍的,一律不許上,天下厲害人多了,來了就塞進來,我還要選拔幹什麽?”張易一聽就不高興,自己不在京城,袁術居然把手伸進校場來,這當然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