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場的擂台賽還在訓練武士,世家子已經把南城擂台賽抄得火熱,他們還把去年幾個月度三甲請過去,然後用高手打敗,來襯托他們擂台含金量比校場擂台足,而且他們還有出場費,武士打一個月比賽,賺得比在校場訓練一年還多,總之,處處要壓校場擂台一頭,氣得張易真想帶著鐵血營平了他們。


    眼看訓練中的武士軍心不穩,張易隻能祭出殺手鐧,直接把入選的武士都歸入鐵血營。


    這就是官辦的便利,進了鐵血營,身份就是羽林郎,就能拿一百石左右的俸祿,雖然還沒有比賽出場費高,訓練中的武士卻安心下來,再也不羨慕那些去南城發財的武士,相反有些去南城比賽的武士還托人來說情,想回到校場來。


    鐵血營福利待遇高,而且有跟著張易出征的機會,去年的三百五十勇士,一場戰爭下來,現在至少是百人將的待遇,隻要再有戰爭,軍候和都尉垂手可得,校尉都是可能的。


    而上南城的擂台比賽,永遠隻是世家賺錢的工具,錢賺得再多,也改變不了身份。


    張易來自後世,輿論宣傳法門掌握得門清,手下又有洪都門生來推波助瀾,很快就把那些去南城比賽的武士羞辱一頓,說他們是靠取悅商人賺錢的,地位和舞女相同,申報戶口時應該列入賤業。


    不過張易本著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對還想回來的武士都網開一麵。


    在輿論戰大獲全勝之後,校場擂台賽如期舉行,進入校場的觀眾發現,擂台格局變了一些,南側觀眾席往後退了,前麵被圍出一個二十步寬,兩百步的長條形空地,隻要看看已經騎在馬上的武士,就知道校場這裏今年增加了馬戰。


    也許是宣傳得好,也許是習慣了在這裏看比賽,也許是肉包子好吃,校場擂台賽第一天,觀眾人數不僅沒有少,反而比去年最多時都要多。


    等武士都是全盔全甲,騎著馬舉著旗幟繞場宣傳時,所有觀眾席都沸騰了。


    連皇帝都驚訝地問張易:“他們怎麽拿得動那麽大武器?”


    “啟稟陛下,他們是戰士,平時訓練用的都是精鋼製作的,比武有風險,微臣就用這些木頭武器代替,因為都采用輕質木頭,不做得粗大一點,很容易折斷,顏色都是勾兌好的油漆,看起來很像精鋼的。”


    用木頭武器進行比賽,不僅能保護選手,還會增加比武的觀賞性,比如用慣大刀的,現在的刀麵足有原來的三倍大,刀杆也就手抓的位置是金屬的,其他都是粗大的木頭,看起來要比全金屬武器威猛多了。


    喜歡用鐵錘的,現在手裏的錘頭比後世的純淨水桶還大,真要換成精鋼的,兩個錘加起來起碼有一千斤。


    被油漆得足以亂真的武器,還沒開場就讓觀眾激動起來了。他們購買競猜時,都看誰的武器更威猛。


    到正式比賽時,擂台賽上打得火熱,也沒有讓觀眾有多少激情,因為他們都在等隨後的馬戰,戰場上鬥將很少見,真要有鬥將可以讓士兵說一年,更何況這些沒機會去戰場的人。


    兩場擂台賽後麵就是一場馬戰,當舉著大錘的武士和揚著門板寬大刀武士從兩側對衝時,所有觀眾都屏住呼吸,靜等一招分出勝負,可惜不管是大錘還是大刀,本身防禦麵積就太大,看起來威猛無比,卻根本招呼不到身穿重鎧的武士身上,兩人一直對衝了十幾次,結果大錘武士力竭了,手裏的錘子脫手,拍馬想逃時,被大刀武士追上去一刀掃下馬。


    比賽分出輸贏,校場裏發出如雷的喝彩聲,在這激動時刻,大刀武士開始耍起花活,把一丈多長的大刀抗在肩膀上,繞著身子開始飛旋,看著就驚險刺激,引起所有觀眾齊聲叫好。


    麵對世家的山寨擂台賽,張易增加了馬戰,一下子就挽回了觀眾,隨後的比賽場場爆滿,比去年火爆多了。


    當然,世家的擂台賽錯開了比賽時間,同樣有很多觀眾,實在是這個時代的娛樂太少了,經過兩方人馬全力宣傳後,想看擂台比賽的人很多,甚至有長安的人專門移居洛京,就是為了能觀看打擂台。


    校場火爆後,又有二百多武士重新回到校場裏,他們在南城的擂台上比武根本不占優勢,不如來校場裏,用他們擅長的騎戰,為自己打拚未來。


    張易現在已經知道,那名挑釁自己的精悍青年叫史阿,是著名劍客王越的徒弟,他現在是南城擂台賽的絕對霸主,雖然手裏沒有劍,因為靈活的走位,快速的反應,讓孔武有力的民間武士隻能挨打。


    王越曆史上是漢獻帝的劍術啟蒙教練,十常侍之亂時,保護獻帝沒受亂兵傷害,董卓進京後才離開,後來被曹操聘請為曹丕的劍術老師。曆史上的兩代帝師,因為質帝遠離武人,他也沒有當上官,現在是袁家聘請的劍術教練,袁術的劍法就是跟他學習的,在世家子弟中算得上高手。


    袁術這些世家紈絝,從開始就準備舉辦南城擂台,為了踩著校場造勢,才和關羽打賭,史阿擊敗關羽後,原本是要在校場裏獲得冠軍後,再去南城鎮擂台,結果被張易趕走,還讓典韋把史阿扔下擂台,讓他第二屆都不好意思來參加。


    南城擂台因為史阿迅速出名,王越的其他弟子也紛紛到南城擂台上比武,現在南城擂台和校場是完全兩個風格,兩方武士在宣傳人員推動下,開始叫板,南城武士說校場這裏都是粗苯漢子,校場武士叫囂:“徒手博隻算遊戲,有本事咱們上馬,真刀真槍實戰比比。”


    雙方各有粉絲擁躉推波助瀾,輿論推動下,兩方已經到了不比一場不行了。


    還是袁術出麵,替他師傅王越約戰典韋:“聽說許都尉是鐵血營第一高手,敢不敢和我們的第一高手打一場?”


    他們認為典韋是校場第一高手,隻要請王越滅了典韋的威風,南城擂台就能再次壓製住校場。


    典韋當然不懼王越,揚起自己的兩把短戟,對著跟袁術來的王越叫囂道:“某家不是鐵血營第一高手,砍殺你這個第一高手,卻綽綽有餘,回家洗好脖子放馬來吧。”


    “稍安勿燥,王越師傅乃是天下著名劍客,你和他勝負在五五之間,還是我來吧,我就用劍來會會王越師傅。”張易哪裏會讓典韋和王越打,不管誰勝誰敗,都是極大損失,因為張易聽說這人就是王越後,就準備招攬過來。


    根據史料記載,王越是官迷,這個時空裏因為質帝沒死,好多曆史人物經曆變了,王越的性格卻不會變,他依然會是官迷,有張讓作為後援,張易輕鬆就能拿到官位,就不愁招募不到王越。


    張易要讓袁術了解一下,成語‘與虎謀皮’是什麽意思。


    當然,招募之前不妨試試王越成色如何,也看看自己的劍術,在這個時空裏,究竟怎麽樣?


    張易穿越來時,身體被濃縮過,現在又長大後,體重遠超前世,不僅骨骼致密,連肌肉都厚實很多,因此力氣很大,速度也特別快,


    陪皇帝練劍時,都可以遊刃有餘,並不覺得打不過王越。


    張易和王越的比賽,當然不會上校場擂台,甚至連觀戰的人都有限製,各方出三人見證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不是袁術一定要在場,張易甚至想和王越關門比賽。


    袁術知道張易詭計多端,王越卻忠厚得接近迂腐,真要關門比賽,不管實力如何,結果肯定是張易贏,那他還湊上來比什麽?


    比武地點定在校場點將房裏,原本是出征將軍從宮城來校場點將的地方,因為前麵不遠處的皇帝看台造得高大華美,這裏被襯得低矮破舊,隻能變成北門通道,裏麵用來比劍還是足夠的。


    王越跟在袁術身後,滿臉堆笑很不起眼,張易開始亮劍後,王越才挺直腰身,把背在身後的寶劍連鞘拿下,抓在左手裏。他的劍鞘是銅鑄的,不僅可以格擋,還可以當銅棒攻擊。因為太重,他才把劍背在後背。


    王越手裏抓住寶劍後,整個人氣質都變了,哪裏還有一絲的諂媚猥瑣,完全就是一柄劍立在那裏。


    張易穿越前練雙匕,秦鬆就說他渾身鋒芒,銳氣逼人,和此時是王越就差不多。


    來到東漢後,張易一直在苦練太極,早就功力內斂,變成儒雅的讀書人,連史阿都以為張易不會武藝。


    張易看王越現在的狀態,知道單憑劍法是無法打贏的,就笑著說:“我身上還有匕首,關鍵時才會出現,提前說一聲,不要怪我偷襲。”


    王越沒吱聲,好像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聽完張易的話後,隻是把劍交麵前,右手輕輕拔出自己的寶劍,然後劍在前,鞘在後,采用防守站位。


    張易既然說有匕首,他最該注意的,當然應該是匕首,短棒是對短刀的最佳武器,被他收在後手位。


    邊上史阿見到王越還沒臨敵,就把寶劍拔出來,麵色也凝重了,才知道自己看走眼了。


    王越從十年前領悟劍道後,就再也沒有拔過劍,就連和史阿對練,也隻用連鞘劍,會對張易這麽忌憚,當然是因為張易實力很強,王越沒把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試練東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靈山尊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靈山尊者並收藏試練東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