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搶劫魏記糧行的不多,小勢力打不過他們,大勢力忌憚張易,這股人蒙麵搶劫,應該來自大勢力。
“三百多蒙麵騎士,全身罩在披風裏,武器都是普通長槍,沒有什麽特征,去並州爭奪地盤的豪族,每家都能湊出這麽多人手,卑職想不出是哪家,才求助董刺史。”
“你怎麽逃出來的?事後跟蹤了沒有?”
“卑職謹記將軍當年的話,從來不和商隊一起前進,這次提前就發現蒙麵騎士,結果他們也機警得很,直接連卑職也圈了進去,兩個護衛為了掩護卑職,被他們抓了,卑職不敢再跟蹤。”
一百多車糧食就是一千多石,還包括拉車的一百多頭牛,這是一筆巨款,運糧商隊六十人,全是當年的黃巾青壯,都身帶武器,管事的護衛還是當年的陽明宮劍士,普通劫匪根本抓不住他們,遇到這股劫匪卻沒有還手之力。
“並州中小豪族雖然湊得出更多人手,卻雇不起這種強力力量,所以範圍可以縮小到並州十姓和隴西八家,董卓是不是要搶劫這十八家人?”
“李主薄的意思就逼這十八家交人。”
李主薄就是李儒,是董卓的智囊,酒席上還和張易聊了幾句典籍,學識確實不錯。
“等吾去了並州再看吧,明天你跟著吾去並州,先把運糧隊救出來,以後你的商道跟著董卓,一直到武威,並州就不要去了。”
“諾。”
修整兩天,董卓也要動身去武威,結果要跟著董卓一起去的羌騎足有三萬人。
“仲潁怎麽會有這麽多人馬?”
“哈哈,都是好兄弟,聽說某家要去武威,全跟來助陣。”
“既然如此,仲潁可以拿下張掖酒泉,三郡一起供應征西軍吧。”武威漢羌雜居,鮮卑人很少,現在還在大漢掌握中,張掖和酒泉卻早就被鮮卑奪走,檀石槐西去後,這裏依然是鮮卑部落占據,讓董卓帶羌騎去占領兩郡,然後就交給董卓管理。
本來張易還擔憂董卓離去,隴西羌人不服管教,既然他們願意跟著董卓去西域,張易不介意推他一把,這些不安定因素留在後方不如丟到西北戰場上去。
“驃騎放心,某家一路平推過去,最後和將軍在居延海會師。”
“仲潁還是穩步前進為好,檀石槐不容小覷,吾還得整編並州軍馬,至少要等明年春天才會出兵。”
對張易的提醒,董卓嘴裏答應,心裏卻不以為意,過了金城後,就帶著三萬羌騎和張易分道揚鑣。
現在是旱季,張易一直沿著黃河往下,河灘就是坦途,大軍僅僅四天就到達北佃農城。
站在秦長城上,看著大草原中的眾多湖泊,順口就吟誦後人解振泰的詩詞:“連山似奔浪,黃河一帶寬。城郭渺如舫,銀川亦寥廓。”
在驃騎將軍府從事的一片嘉譽聲中,陳琳笑著說:“這個地方波光瀲灩,水草豐茂,很有江南韻味,原來的城池格局太小,驃騎將軍府既然駐紮在這裏,肯定要擴大規模,就依照天和詩句改名銀川吧。”
然後就在眾人附和之中,張易正式把北典農城改名銀川。
從這裏出關城,往北就是豐饒的河套平原,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檀石槐占據這裏後,搶了不少漢家百姓,準備在這裏建國,曆史上也確實成功了。
這個時空裏,張易崛起,斷了鮮卑東北後路後,逼走了檀石槐。
檀石槐離開河套,隴西和並州世族豪強都湧了進來,為了爭奪地盤,已經打得一團糟。
當然他們都是家族之間的爭鬥,規模隻能算械鬥,自從張易離離開洛京後,這裏就平息下來,就是不給張易任何尋釁的借口。
等董卓大軍北張易勸退的消息傳來後,並州豪門望族才有點後怕。
一萬西涼騎兵他們還沒放在眼中,隨後跟進的卻是張易。
如果張易是帶著惡意過來,任由董卓先出手,然後大軍壓境,因為張易代表朝廷,事情就不好收拾了。
張易勸退董卓,就是釋放善意,當張易到達銀川後,沒等張易上門尋人,隴西李氏把商隊人員送了回來。
老子就出自隴西李氏,秦朝李信,飛將軍李廣同樣來自隴西李氏,李氏和張氏一樣,都是幾百年的大家族。
因為李廣孫子李陵兵敗投敵,隴西李氏日益衰落,曆史上一直到魏晉之時,隴西李氏才重新崛起,出了西涼王李暠,到隋朝時,李淵起兵建立唐朝,李世民一統中原。
幾百年來,這些關隴世族才是抵禦外族的中堅力量,臧昊能扛住檀石槐,憑的就是這些家族兵馬助陣,對於他們瓜分河套平原,張易心裏其實是讚同的,但是規則必須是自己來製定。
剛聽說時,張易甚至懷疑,就是李家劫掠了魏記商隊,然後再把人送回來,借機搭上自己。見到被送回的車輛糧食,卻沒有牛,張易心裏卻又否決了是李氏劫掠,如果真是李氏幹的,肯定不會貪圖一百多頭牛,風險太大,很容易弄巧成拙。
一百多車糧食包括大車,是李氏從劫匪手裏買下來的,等他們用白銀和劫匪結算後,商隊成員也被劫匪放出來。牛早就被劫匪帶走,因為劫匪攔截警告,他們無法根據牛腳印追蹤,現在劫匪已經離開個把月,再想追蹤很難。
就算他們知道劫匪是什麽人,張易也不願再追究。
李氏花錢搭救商隊,不過是要靠上張易,因此張易投桃送李,對親自送人來的河套李氏家主李遠說:“驃騎將軍府正在銀川招募將士,李氏世代將門,可占兩個都尉名額。”
李氏救了商隊,順利把兩千子弟送進驃騎將軍府,在隨後瓜分河套時,占據了先手之利。
千金買馬骨後,關隴世族陸續來投,僅僅一個月,驃騎將軍治下就收錄三萬騎兵,和臧昊組織的聯軍不同,這三萬人馬以後就是朝廷正規軍。
人的名,樹的影,張易戰功赫赫,從來都是以少勝多,對關隴子弟非常有吸引力,張易來並州,目標是檀石槐,他們都想跟著張易建功立業。
“你們來投本將軍,就是希望能馬上封侯,可本將軍不相信你們的能力,會給三個月時間讓你們表現,坤字營就是你們的標準,三個月後,隻有兩萬人跟著我出擊檀石槐,剩下人替大軍押運糧草。”
張易站在關牆上,麵對三萬人侃侃而談,看似語調隨意,可每一句話都能送進他們耳朵裏。張易觸摸到修煉門道後,功力突飛猛進,現在已經是練氣五層,已經超脫武林高手的界限,僅僅露出這一手,就讓三萬新兵心悅誠服。
“三百多蒙麵騎士,全身罩在披風裏,武器都是普通長槍,沒有什麽特征,去並州爭奪地盤的豪族,每家都能湊出這麽多人手,卑職想不出是哪家,才求助董刺史。”
“你怎麽逃出來的?事後跟蹤了沒有?”
“卑職謹記將軍當年的話,從來不和商隊一起前進,這次提前就發現蒙麵騎士,結果他們也機警得很,直接連卑職也圈了進去,兩個護衛為了掩護卑職,被他們抓了,卑職不敢再跟蹤。”
一百多車糧食就是一千多石,還包括拉車的一百多頭牛,這是一筆巨款,運糧商隊六十人,全是當年的黃巾青壯,都身帶武器,管事的護衛還是當年的陽明宮劍士,普通劫匪根本抓不住他們,遇到這股劫匪卻沒有還手之力。
“並州中小豪族雖然湊得出更多人手,卻雇不起這種強力力量,所以範圍可以縮小到並州十姓和隴西八家,董卓是不是要搶劫這十八家人?”
“李主薄的意思就逼這十八家交人。”
李主薄就是李儒,是董卓的智囊,酒席上還和張易聊了幾句典籍,學識確實不錯。
“等吾去了並州再看吧,明天你跟著吾去並州,先把運糧隊救出來,以後你的商道跟著董卓,一直到武威,並州就不要去了。”
“諾。”
修整兩天,董卓也要動身去武威,結果要跟著董卓一起去的羌騎足有三萬人。
“仲潁怎麽會有這麽多人馬?”
“哈哈,都是好兄弟,聽說某家要去武威,全跟來助陣。”
“既然如此,仲潁可以拿下張掖酒泉,三郡一起供應征西軍吧。”武威漢羌雜居,鮮卑人很少,現在還在大漢掌握中,張掖和酒泉卻早就被鮮卑奪走,檀石槐西去後,這裏依然是鮮卑部落占據,讓董卓帶羌騎去占領兩郡,然後就交給董卓管理。
本來張易還擔憂董卓離去,隴西羌人不服管教,既然他們願意跟著董卓去西域,張易不介意推他一把,這些不安定因素留在後方不如丟到西北戰場上去。
“驃騎放心,某家一路平推過去,最後和將軍在居延海會師。”
“仲潁還是穩步前進為好,檀石槐不容小覷,吾還得整編並州軍馬,至少要等明年春天才會出兵。”
對張易的提醒,董卓嘴裏答應,心裏卻不以為意,過了金城後,就帶著三萬羌騎和張易分道揚鑣。
現在是旱季,張易一直沿著黃河往下,河灘就是坦途,大軍僅僅四天就到達北佃農城。
站在秦長城上,看著大草原中的眾多湖泊,順口就吟誦後人解振泰的詩詞:“連山似奔浪,黃河一帶寬。城郭渺如舫,銀川亦寥廓。”
在驃騎將軍府從事的一片嘉譽聲中,陳琳笑著說:“這個地方波光瀲灩,水草豐茂,很有江南韻味,原來的城池格局太小,驃騎將軍府既然駐紮在這裏,肯定要擴大規模,就依照天和詩句改名銀川吧。”
然後就在眾人附和之中,張易正式把北典農城改名銀川。
從這裏出關城,往北就是豐饒的河套平原,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檀石槐占據這裏後,搶了不少漢家百姓,準備在這裏建國,曆史上也確實成功了。
這個時空裏,張易崛起,斷了鮮卑東北後路後,逼走了檀石槐。
檀石槐離開河套,隴西和並州世族豪強都湧了進來,為了爭奪地盤,已經打得一團糟。
當然他們都是家族之間的爭鬥,規模隻能算械鬥,自從張易離離開洛京後,這裏就平息下來,就是不給張易任何尋釁的借口。
等董卓大軍北張易勸退的消息傳來後,並州豪門望族才有點後怕。
一萬西涼騎兵他們還沒放在眼中,隨後跟進的卻是張易。
如果張易是帶著惡意過來,任由董卓先出手,然後大軍壓境,因為張易代表朝廷,事情就不好收拾了。
張易勸退董卓,就是釋放善意,當張易到達銀川後,沒等張易上門尋人,隴西李氏把商隊人員送了回來。
老子就出自隴西李氏,秦朝李信,飛將軍李廣同樣來自隴西李氏,李氏和張氏一樣,都是幾百年的大家族。
因為李廣孫子李陵兵敗投敵,隴西李氏日益衰落,曆史上一直到魏晉之時,隴西李氏才重新崛起,出了西涼王李暠,到隋朝時,李淵起兵建立唐朝,李世民一統中原。
幾百年來,這些關隴世族才是抵禦外族的中堅力量,臧昊能扛住檀石槐,憑的就是這些家族兵馬助陣,對於他們瓜分河套平原,張易心裏其實是讚同的,但是規則必須是自己來製定。
剛聽說時,張易甚至懷疑,就是李家劫掠了魏記商隊,然後再把人送回來,借機搭上自己。見到被送回的車輛糧食,卻沒有牛,張易心裏卻又否決了是李氏劫掠,如果真是李氏幹的,肯定不會貪圖一百多頭牛,風險太大,很容易弄巧成拙。
一百多車糧食包括大車,是李氏從劫匪手裏買下來的,等他們用白銀和劫匪結算後,商隊成員也被劫匪放出來。牛早就被劫匪帶走,因為劫匪攔截警告,他們無法根據牛腳印追蹤,現在劫匪已經離開個把月,再想追蹤很難。
就算他們知道劫匪是什麽人,張易也不願再追究。
李氏花錢搭救商隊,不過是要靠上張易,因此張易投桃送李,對親自送人來的河套李氏家主李遠說:“驃騎將軍府正在銀川招募將士,李氏世代將門,可占兩個都尉名額。”
李氏救了商隊,順利把兩千子弟送進驃騎將軍府,在隨後瓜分河套時,占據了先手之利。
千金買馬骨後,關隴世族陸續來投,僅僅一個月,驃騎將軍治下就收錄三萬騎兵,和臧昊組織的聯軍不同,這三萬人馬以後就是朝廷正規軍。
人的名,樹的影,張易戰功赫赫,從來都是以少勝多,對關隴子弟非常有吸引力,張易來並州,目標是檀石槐,他們都想跟著張易建功立業。
“你們來投本將軍,就是希望能馬上封侯,可本將軍不相信你們的能力,會給三個月時間讓你們表現,坤字營就是你們的標準,三個月後,隻有兩萬人跟著我出擊檀石槐,剩下人替大軍押運糧草。”
張易站在關牆上,麵對三萬人侃侃而談,看似語調隨意,可每一句話都能送進他們耳朵裏。張易觸摸到修煉門道後,功力突飛猛進,現在已經是練氣五層,已經超脫武林高手的界限,僅僅露出這一手,就讓三萬新兵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