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散去,大典正式結束,張易在衛隊簇擁下,陪著兩位夫人,抱著兩個孩子,走向停車場,停車場上有好多輛馬車,張易家的是四輪馬車,除了正麵鐫刻著金色五顆星圖案,和其他豪華馬車沒有區別。
金色五星是張易設計的徽章,代表他驃騎將軍的身份,下一步就是改革軍製,在驃騎將軍府實行軍銜職位雙軌製。
因為打仗時,將士的職務彈性很大,都尉都可能帶一萬兵,沒有戰爭時,將軍也可能去教書,按照職務很難定薪水,有了軍銜製,用積功升遷的軍銜來定薪水,才可以讓軍心更穩定,到了緊急征兵時,按照軍銜,就能把各級將士的職務定下來。
張易坐上馬車後,就閉目養神,心裏盤算著軍銜的等級,思量著要不要直接把後世軍銜照搬過來。
忽然感覺一個柔軟的小手拉住他的手指,還搖了搖,張易睜開眼睛,是張鯤從蔡妍懷裏伸出手抓住他,眼睛卻閉著不敢看張易。另一個兒子張鵬在對麵喬蓉懷裏,還伸著頭往窗戶外麵看,顯然對剛才的煙花沒看夠。
兩個孩子都是三歲,張易回家後,他們才認識張易,張易回來後,整體在外麵忙,很少和他們在一起,兩個孩子都有點怕他。
今天帶著他們出來玩,算是和他們相處時間最長的一天了,見到張鯤主動拉他的手指,張易就問他:“是不是還想看煙花啊?”
張鯤把眼睛睜開,還沒回答,張鵬就轉過頭問張易:“還有嗎?我們再回去放煙花吧。”
張易還沒回答,張鯤就在邊上說:“阿爹,我想跟你一起玩。”
“噢,是玩煙花嗎?”
“不要煙花,我想坐你腿上。”
“為什麽呀?”張易以為是蔡妍教的,就逗張鯤說。
“戲況每天都能坐在他阿爹腿上玩,我也想坐你腿上。”
張易聽得心裏一疼,戲況是戲誌才的兒子,和他們差不多大,從洛京時,三個小孩就丟在一起玩,想不到張鯤會羨慕戲況,每天能坐在父親腿上玩。,
張易把兩個孩子接過來,一腿一個,然後問他們:“阿爹馬上要去南海玩,你們想跟著阿爹去嗎?可以坐在阿爹腿上坐大船。”
張易後世也沒去過南方,現在交州已經打下來,就想去南方看一看,慰問一下平東軍,再看看南方出產的野果和野菜,有哪些是值得大力推廣的。
行程已經定下來,幾天後就要出海,既然小孩想跟著自己玩,不妨帶上他們。
蔡妍和橋蓉兩個臉色都變了,在她們眼中,南方荒蠻之地,到處都是瘴氣,這麽小的孩子怎麽能去南方,但是,張易說的話,她們卻不敢反對。
張鵬立刻說:“不去,乘船會頭暈,我要在金陵玩。”
張鯤卻說:“我要坐在阿爹腿上坐大船。”
張易就對兩個小孩說:“那張鵬就在金陵玩,我帶張鯤去南海玩。怎麽樣?”
張鵬立刻說:“我要到金陵去玩拉杆球。”
張鯤還是說:“我要坐在阿爹腿上,跟阿爹一起玩。”
拉杆球是金陵博學院科技館裏的大型機關遊戲,隻要一拉杆子,一個鐵球就開始滾動,滾動中鐵球會觸動一個個機關,機關再帶動木頭小人都動起來,裏麵含有很多物理知識,不僅小孩喜歡,連大人都覺得新奇。
張易笑著對兩位夫人說:“你們看,兩個小人誌向不一樣的,張鯤還是跟著我走一圈,讓他跟戰士多接觸,多攢點陽剛之氣。”
“好啦,不要解釋啦,帶去吧,帶去吧,我也好清靜清靜。”蔡妍立刻打住。
她知道,是她每天教張鯤琴棋書畫,教詩詞歌賦,把孩子學怕了,張鯤才要黏著張易玩,無非是想輕鬆點。和天真的張鵬相比,張鯤小腦筋要多得多。
幾天後,不僅蔡妍把貼身侍女送上船陪著,橋蓉也把貼身侍女送上船,美其名日:兩人輪流照顧張鯤方便些。
張易這麽多年出征,從來沒有帶著侍女的習慣,這次因為帶著張鯤,隻能享受特殊化了,如果不是大海船擁擠,不知道兩人會塞進來多少人。
現在是初春,刮得是西北風,大船啟程後,風向剛好合適,兩天後就到了大船島。
和以前遮遮掩掩不同,現在大船島上都是輪訓的北軍士兵,他們除了要在這裏學習百工和操船,還要學習遊泳,學習衝灘作戰。
黃忠會跟張易一起去南海郡,他要去考察可以全季節訓練的南海港,也就是後世香港的伊麗莎白港。江南這裏冬天還是有點冷,不適合水上訓練,黃忠聽張易說南海郡的港口,終年可以遊泳,立刻心動了,這次直接把屬於他的整個訓練團帶走。
看黃忠帶著的器械裝了整整兩艘大海船,張易打趣道:“漢升這是大搬家啊,不準備再回來啦。”
黃忠從跟著張易,就一直在海島上訓練新兵,張易手下將領都是他訓練出來的,現在他已經五十歲了,自感時日無多,讓他更加急迫。
“有全年能訓練的海港,我還回來幹什麽?你不是說南海裏有無數的島嶼嗎?我早點建好南海港,多訓練出一隊人,就能多開拓一個海港啊。”
“哈哈,漢升士氣可嘉,我說過,南海港周圍五十裏,都是你黃漢升的地盤,按照你最理想的方案去建造吧,等你把南海港建好了,人員訓練好了,我就去建一個更大的造船廠。”
製約南方發展的是人口和技術,張易花了二十幾年時間,把隻有三十幾萬人的江南,發展成四百多萬人的大漢工商基地,吳郡造船廠可以把江南工商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峰,然後就到了發展瓶頸。
張易從來都是走一步算三步的人,這個時候讓平東軍拿下南海郡,就是預備好突破口,把吳郡造船廠建成後的巨額盈利全部投入到南海郡,在南海再建出一個工商基地。
曆史上,黃巾起義後,大漢因為多年戰亂,人口從五千多萬人銳減到一千多萬,因為自身失血過多,無力防守廣袤的土地,才會讓塞外胡人長驅直入,最終落得衣冠南渡。
這個時空裏,百萬黃巾被張易送到江南,烏桓人和羌人被張易送到草原上繼續放羊,想學種地的鮮卑人,被他直接驅趕到西域,就是要給漢家子弟留出足夠的生存空間,因為大量的江南糧食輸入,大漢已經多年沒有鬧饑荒,整個人口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所提升,隻要再維持兩代人的安全,大漢人口就能破億。
金色五星是張易設計的徽章,代表他驃騎將軍的身份,下一步就是改革軍製,在驃騎將軍府實行軍銜職位雙軌製。
因為打仗時,將士的職務彈性很大,都尉都可能帶一萬兵,沒有戰爭時,將軍也可能去教書,按照職務很難定薪水,有了軍銜製,用積功升遷的軍銜來定薪水,才可以讓軍心更穩定,到了緊急征兵時,按照軍銜,就能把各級將士的職務定下來。
張易坐上馬車後,就閉目養神,心裏盤算著軍銜的等級,思量著要不要直接把後世軍銜照搬過來。
忽然感覺一個柔軟的小手拉住他的手指,還搖了搖,張易睜開眼睛,是張鯤從蔡妍懷裏伸出手抓住他,眼睛卻閉著不敢看張易。另一個兒子張鵬在對麵喬蓉懷裏,還伸著頭往窗戶外麵看,顯然對剛才的煙花沒看夠。
兩個孩子都是三歲,張易回家後,他們才認識張易,張易回來後,整體在外麵忙,很少和他們在一起,兩個孩子都有點怕他。
今天帶著他們出來玩,算是和他們相處時間最長的一天了,見到張鯤主動拉他的手指,張易就問他:“是不是還想看煙花啊?”
張鯤把眼睛睜開,還沒回答,張鵬就轉過頭問張易:“還有嗎?我們再回去放煙花吧。”
張易還沒回答,張鯤就在邊上說:“阿爹,我想跟你一起玩。”
“噢,是玩煙花嗎?”
“不要煙花,我想坐你腿上。”
“為什麽呀?”張易以為是蔡妍教的,就逗張鯤說。
“戲況每天都能坐在他阿爹腿上玩,我也想坐你腿上。”
張易聽得心裏一疼,戲況是戲誌才的兒子,和他們差不多大,從洛京時,三個小孩就丟在一起玩,想不到張鯤會羨慕戲況,每天能坐在父親腿上玩。,
張易把兩個孩子接過來,一腿一個,然後問他們:“阿爹馬上要去南海玩,你們想跟著阿爹去嗎?可以坐在阿爹腿上坐大船。”
張易後世也沒去過南方,現在交州已經打下來,就想去南方看一看,慰問一下平東軍,再看看南方出產的野果和野菜,有哪些是值得大力推廣的。
行程已經定下來,幾天後就要出海,既然小孩想跟著自己玩,不妨帶上他們。
蔡妍和橋蓉兩個臉色都變了,在她們眼中,南方荒蠻之地,到處都是瘴氣,這麽小的孩子怎麽能去南方,但是,張易說的話,她們卻不敢反對。
張鵬立刻說:“不去,乘船會頭暈,我要在金陵玩。”
張鯤卻說:“我要坐在阿爹腿上坐大船。”
張易就對兩個小孩說:“那張鵬就在金陵玩,我帶張鯤去南海玩。怎麽樣?”
張鵬立刻說:“我要到金陵去玩拉杆球。”
張鯤還是說:“我要坐在阿爹腿上,跟阿爹一起玩。”
拉杆球是金陵博學院科技館裏的大型機關遊戲,隻要一拉杆子,一個鐵球就開始滾動,滾動中鐵球會觸動一個個機關,機關再帶動木頭小人都動起來,裏麵含有很多物理知識,不僅小孩喜歡,連大人都覺得新奇。
張易笑著對兩位夫人說:“你們看,兩個小人誌向不一樣的,張鯤還是跟著我走一圈,讓他跟戰士多接觸,多攢點陽剛之氣。”
“好啦,不要解釋啦,帶去吧,帶去吧,我也好清靜清靜。”蔡妍立刻打住。
她知道,是她每天教張鯤琴棋書畫,教詩詞歌賦,把孩子學怕了,張鯤才要黏著張易玩,無非是想輕鬆點。和天真的張鵬相比,張鯤小腦筋要多得多。
幾天後,不僅蔡妍把貼身侍女送上船陪著,橋蓉也把貼身侍女送上船,美其名日:兩人輪流照顧張鯤方便些。
張易這麽多年出征,從來沒有帶著侍女的習慣,這次因為帶著張鯤,隻能享受特殊化了,如果不是大海船擁擠,不知道兩人會塞進來多少人。
現在是初春,刮得是西北風,大船啟程後,風向剛好合適,兩天後就到了大船島。
和以前遮遮掩掩不同,現在大船島上都是輪訓的北軍士兵,他們除了要在這裏學習百工和操船,還要學習遊泳,學習衝灘作戰。
黃忠會跟張易一起去南海郡,他要去考察可以全季節訓練的南海港,也就是後世香港的伊麗莎白港。江南這裏冬天還是有點冷,不適合水上訓練,黃忠聽張易說南海郡的港口,終年可以遊泳,立刻心動了,這次直接把屬於他的整個訓練團帶走。
看黃忠帶著的器械裝了整整兩艘大海船,張易打趣道:“漢升這是大搬家啊,不準備再回來啦。”
黃忠從跟著張易,就一直在海島上訓練新兵,張易手下將領都是他訓練出來的,現在他已經五十歲了,自感時日無多,讓他更加急迫。
“有全年能訓練的海港,我還回來幹什麽?你不是說南海裏有無數的島嶼嗎?我早點建好南海港,多訓練出一隊人,就能多開拓一個海港啊。”
“哈哈,漢升士氣可嘉,我說過,南海港周圍五十裏,都是你黃漢升的地盤,按照你最理想的方案去建造吧,等你把南海港建好了,人員訓練好了,我就去建一個更大的造船廠。”
製約南方發展的是人口和技術,張易花了二十幾年時間,把隻有三十幾萬人的江南,發展成四百多萬人的大漢工商基地,吳郡造船廠可以把江南工商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峰,然後就到了發展瓶頸。
張易從來都是走一步算三步的人,這個時候讓平東軍拿下南海郡,就是預備好突破口,把吳郡造船廠建成後的巨額盈利全部投入到南海郡,在南海再建出一個工商基地。
曆史上,黃巾起義後,大漢因為多年戰亂,人口從五千多萬人銳減到一千多萬,因為自身失血過多,無力防守廣袤的土地,才會讓塞外胡人長驅直入,最終落得衣冠南渡。
這個時空裏,百萬黃巾被張易送到江南,烏桓人和羌人被張易送到草原上繼續放羊,想學種地的鮮卑人,被他直接驅趕到西域,就是要給漢家子弟留出足夠的生存空間,因為大量的江南糧食輸入,大漢已經多年沒有鬧饑荒,整個人口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所提升,隻要再維持兩代人的安全,大漢人口就能破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