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袁術,張易帶著士兵回到陳留整編,用鐵血營將士作為骨幹,把其中精壯打散重組成十個營,取名討袁軍,原有將校和篩汰下的年輕人,全部送回吳郡,分配在造船廠工作。造船廠是海軍的搖籃,張易把所有年輕人送到這裏,就是對他們寄予厚望。
張易打袁術的動作很快,當曹仁帶著軍隊出關,到陳留外才派人聯絡,要和張易組成聯軍,張易對聯絡官說:“汝是何人?曹仁怎麽不來見本將?”
“下官蔣幹,大軍出征,主將不能輕動。”
“討袁軍要討伐的是袁紹,曹仁想聯合應該北渡官渡,帶兵來陳留做什麽?”
“可首惡是袁術,總要先除首惡,再剪羽翼。”
“思路不錯,現在首惡袁術已經授首,首級已經送往長安,現在隻剩羽翼袁紹了。你回去告訴曹仁,願意聯軍去河北的,就準備渡河,不想去河北就趕緊入關,陳留是討袁軍糧草大營,不要過來,以免發生誤會。”
“袁術已死?可陳留是我們地盤。”
“本將隻認長安朝廷,從逆賊袁氏手中奪下陳留,怎麽會是你們地盤?曹將軍隻是洛陽令,守好洛陽就是,回去告訴曹將軍,敢染指豫州,就別怪我攻洛陽,送劉辯去青州。”
麵對張易直白的威脅,蔣幹再不敢多言,欠身一禮後,就慌忙離開。
曹仁聽蔣幹報告後,隻說一句回軍,就帶著軍隊返回虎牢關。張易隻認曹操是洛陽令,那他們去河北幹什麽?怎麽處理豫州問題,還得交給大哥曹操決斷。
曹仁回到洛陽時,曹操已經知道袁術授首,連袁紹被張易氣得中風都知道了。
曹操盯著蔣幹,一字一句問:“張易親口對你說,某家隻是洛陽令,守好洛陽就行,染指豫州,他就攻擊洛陽,送劉辯去青州?”
“字字屬實,卑職不敢隱瞞。”
“張易還是這麽跋扈,江東已經養足力氣,準備席卷天下啊。”
蔣幹立刻說:“下官不這麽認為,張易攻陷宛城後,又從宛城遷走二十萬百姓,如果席卷天下,為何要遷移百姓?”
謀士程昱看了看曹操,見到他沒有怪罪蔣幹,才上前說:“張易遷移百姓是開荒,會稽南方荒蠻之地已經成了魚米之鄉,南陽人口密集,送一些去開荒正符合張易一貫做法,張易組建討袁軍,那就不會輕易罷手,是要吞並豫兗州冀三州。”
曹操想了一下,搖搖頭:“不對,兵貴神速,張易從江東出兵,八天滅了袁術,為何這次討袁聲勢浩大,卻在陳留按兵不動?半個月都沒有開拔動靜。”
“他是要攻打我們嗎?”
曹操走到案前,手指在地圖上劃過,靜靜思索,最後落在襄陽,然後用手指狠狠在襄陽上點了兩點:“他真正要打的,是襄陽!長江是江東天然防線,長江上遊的荊州是唯一破綻,守荊州必守襄陽,按照張易的戰略眼光和謹慎性格,在他進攻北方前,必然先攻陷襄陽。”
“那就怪了,張易打完南陽,直接就可以進攻襄陽,怎麽會把兵調回陳留?”
“張易用兵,不能用常理來推測,袁術稱帝,他從江東出兵,明明可以直撲南陽,結果他先攻陳留的袁紹,為什麽?”
“如果先攻南陽,袁紹聯軍肯定增援南陽,江東軍隊腹背受敵。”
“錯了,袁術稱帝,劉鰩劉岱和袁紹的聯盟肯定瓦解,張易算準了,才出其不意殺過去,就可以輕取袁紹。”
“結果也確實如此,是袁氏兄弟取得先機,先發製人,如果沒有妙才將軍突襲,劉氏兄弟大軍都被袁氏瓜分,本來曹仁已經帶兵出發,張易卻先到,就差半天時間,結果是張易收攏殘兵,打掃戰場。
曹仁不願和張易爭奪,隻能退回虎牢關。一直到張易去打南陽,曹仁才出兵陳留,結果又是遲了一步,張易已經攻取南陽,又回師陳留。襄陽一直在防備南陽,張易打完袁術後,大軍立刻回陳留組織討袁軍,就是讓襄陽鬆懈,劉表肯定想不到,張易會派部隊輕裝偷襲襄陽。”
荊州牧劉表這一陣,心情一波三折,
最開始的情報,是袁氏兄弟和劉鰩劉岱準備推舉劉虞為帝,讓劉表驚喜萬分。
先帝死後,長安洛陽兩個皇帝都是囚籠中傀儡,劉虞當過宗正,在漢室宗親中很有威望,如果劉虞登基,才能重振漢室,劉表當時就決定參合進去,已經聯絡漢中劉備,隻要北方聯軍攻破洛陽,他們就出兵夾擊長安。
結果消息變成袁術稱帝,把劉表嚇得夜不能寐。
袁術已經攻到潁川,前麵就是袁紹的軍隊,擴軍十幾萬後,最可能攻打的地方是襄陽,為此,劉表從江夏和南郡各自調來一萬多兵馬,協助守城。
結果袁術沒有來攻打,張易卻忽然出兵攻陷宛城,劉表又怕張易攻擊襄陽,再次從夷陵守兵中,抽調六千人協助防守。
結果,張易隻顧從南陽往家裏移民,根本沒準備攻擊襄陽,隨後大軍就轉移到陳留,組成討袁軍,要進攻河北袁紹。
劉表沒等南陽移民結束,就趕三路援軍回軍了,這些請來的都是宗族湊出來的私兵,三萬人的開拔費已經讓劉表肉疼,救星自居的強盜作風更讓劉表頭疼,再留他們在襄陽,襄陽城裏就要火並了。
順利把援軍送走,再把狼藉的襄陽城收拾幹淨,劉表的心情終於開朗起來,南陽太守換成祖茂,原來魏記糧行的老板,無非說明江東攻打袁術後,以後就發展商路。
結果,今天上午,江東商隊進城時,一支花花綠綠的軍隊就冒出來,迅速控製城門後,一支萬人大軍打著驃騎將軍府鎮東軍的旗號開進來,暢通無阻來到州牧府。
劉表隻能硬著頭皮接見,結果為首將軍掏出聖旨,沒等擺香案,就開始念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荊州牧劉表,坐看南陽太守反叛稱帝,事前失察,事後不征討,有負聖恩……”
劉表才聽幾句,就知道栽了,南陽郡屬是荊州,應該是他的管轄範圍,可袁術哪裏會聽他劉表的話,可現在被兵圍住,又能找誰說理呢?
這個罪名根本甩不掉,劉表再也不敢多說,細聽之下,終於聽到對自己的處理:“押送青州,交由宗正劉宏處理。欽此。”
張易打袁術的動作很快,當曹仁帶著軍隊出關,到陳留外才派人聯絡,要和張易組成聯軍,張易對聯絡官說:“汝是何人?曹仁怎麽不來見本將?”
“下官蔣幹,大軍出征,主將不能輕動。”
“討袁軍要討伐的是袁紹,曹仁想聯合應該北渡官渡,帶兵來陳留做什麽?”
“可首惡是袁術,總要先除首惡,再剪羽翼。”
“思路不錯,現在首惡袁術已經授首,首級已經送往長安,現在隻剩羽翼袁紹了。你回去告訴曹仁,願意聯軍去河北的,就準備渡河,不想去河北就趕緊入關,陳留是討袁軍糧草大營,不要過來,以免發生誤會。”
“袁術已死?可陳留是我們地盤。”
“本將隻認長安朝廷,從逆賊袁氏手中奪下陳留,怎麽會是你們地盤?曹將軍隻是洛陽令,守好洛陽就是,回去告訴曹將軍,敢染指豫州,就別怪我攻洛陽,送劉辯去青州。”
麵對張易直白的威脅,蔣幹再不敢多言,欠身一禮後,就慌忙離開。
曹仁聽蔣幹報告後,隻說一句回軍,就帶著軍隊返回虎牢關。張易隻認曹操是洛陽令,那他們去河北幹什麽?怎麽處理豫州問題,還得交給大哥曹操決斷。
曹仁回到洛陽時,曹操已經知道袁術授首,連袁紹被張易氣得中風都知道了。
曹操盯著蔣幹,一字一句問:“張易親口對你說,某家隻是洛陽令,守好洛陽就行,染指豫州,他就攻擊洛陽,送劉辯去青州?”
“字字屬實,卑職不敢隱瞞。”
“張易還是這麽跋扈,江東已經養足力氣,準備席卷天下啊。”
蔣幹立刻說:“下官不這麽認為,張易攻陷宛城後,又從宛城遷走二十萬百姓,如果席卷天下,為何要遷移百姓?”
謀士程昱看了看曹操,見到他沒有怪罪蔣幹,才上前說:“張易遷移百姓是開荒,會稽南方荒蠻之地已經成了魚米之鄉,南陽人口密集,送一些去開荒正符合張易一貫做法,張易組建討袁軍,那就不會輕易罷手,是要吞並豫兗州冀三州。”
曹操想了一下,搖搖頭:“不對,兵貴神速,張易從江東出兵,八天滅了袁術,為何這次討袁聲勢浩大,卻在陳留按兵不動?半個月都沒有開拔動靜。”
“他是要攻打我們嗎?”
曹操走到案前,手指在地圖上劃過,靜靜思索,最後落在襄陽,然後用手指狠狠在襄陽上點了兩點:“他真正要打的,是襄陽!長江是江東天然防線,長江上遊的荊州是唯一破綻,守荊州必守襄陽,按照張易的戰略眼光和謹慎性格,在他進攻北方前,必然先攻陷襄陽。”
“那就怪了,張易打完南陽,直接就可以進攻襄陽,怎麽會把兵調回陳留?”
“張易用兵,不能用常理來推測,袁術稱帝,他從江東出兵,明明可以直撲南陽,結果他先攻陳留的袁紹,為什麽?”
“如果先攻南陽,袁紹聯軍肯定增援南陽,江東軍隊腹背受敵。”
“錯了,袁術稱帝,劉鰩劉岱和袁紹的聯盟肯定瓦解,張易算準了,才出其不意殺過去,就可以輕取袁紹。”
“結果也確實如此,是袁氏兄弟取得先機,先發製人,如果沒有妙才將軍突襲,劉氏兄弟大軍都被袁氏瓜分,本來曹仁已經帶兵出發,張易卻先到,就差半天時間,結果是張易收攏殘兵,打掃戰場。
曹仁不願和張易爭奪,隻能退回虎牢關。一直到張易去打南陽,曹仁才出兵陳留,結果又是遲了一步,張易已經攻取南陽,又回師陳留。襄陽一直在防備南陽,張易打完袁術後,大軍立刻回陳留組織討袁軍,就是讓襄陽鬆懈,劉表肯定想不到,張易會派部隊輕裝偷襲襄陽。”
荊州牧劉表這一陣,心情一波三折,
最開始的情報,是袁氏兄弟和劉鰩劉岱準備推舉劉虞為帝,讓劉表驚喜萬分。
先帝死後,長安洛陽兩個皇帝都是囚籠中傀儡,劉虞當過宗正,在漢室宗親中很有威望,如果劉虞登基,才能重振漢室,劉表當時就決定參合進去,已經聯絡漢中劉備,隻要北方聯軍攻破洛陽,他們就出兵夾擊長安。
結果消息變成袁術稱帝,把劉表嚇得夜不能寐。
袁術已經攻到潁川,前麵就是袁紹的軍隊,擴軍十幾萬後,最可能攻打的地方是襄陽,為此,劉表從江夏和南郡各自調來一萬多兵馬,協助守城。
結果袁術沒有來攻打,張易卻忽然出兵攻陷宛城,劉表又怕張易攻擊襄陽,再次從夷陵守兵中,抽調六千人協助防守。
結果,張易隻顧從南陽往家裏移民,根本沒準備攻擊襄陽,隨後大軍就轉移到陳留,組成討袁軍,要進攻河北袁紹。
劉表沒等南陽移民結束,就趕三路援軍回軍了,這些請來的都是宗族湊出來的私兵,三萬人的開拔費已經讓劉表肉疼,救星自居的強盜作風更讓劉表頭疼,再留他們在襄陽,襄陽城裏就要火並了。
順利把援軍送走,再把狼藉的襄陽城收拾幹淨,劉表的心情終於開朗起來,南陽太守換成祖茂,原來魏記糧行的老板,無非說明江東攻打袁術後,以後就發展商路。
結果,今天上午,江東商隊進城時,一支花花綠綠的軍隊就冒出來,迅速控製城門後,一支萬人大軍打著驃騎將軍府鎮東軍的旗號開進來,暢通無阻來到州牧府。
劉表隻能硬著頭皮接見,結果為首將軍掏出聖旨,沒等擺香案,就開始念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荊州牧劉表,坐看南陽太守反叛稱帝,事前失察,事後不征討,有負聖恩……”
劉表才聽幾句,就知道栽了,南陽郡屬是荊州,應該是他的管轄範圍,可袁術哪裏會聽他劉表的話,可現在被兵圍住,又能找誰說理呢?
這個罪名根本甩不掉,劉表再也不敢多說,細聽之下,終於聽到對自己的處理:“押送青州,交由宗正劉宏處理。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