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心皆失的三萬多羅馬軍團,見到這裏還不如沙灘上,至少沙灘上還能正麵拚殺一陣,可進山容易,再想退出去,已經不可能了,因為後路已經被騎兵堵住了。
這個時候,他們為了活命,又做了致命的錯誤判斷,覺得打輸了仗,大不了成為奴隸,於是丟掉鎧甲和武器,隻穿著內衣出來投降。
然後胡騎把他們一百一百的送到貝魯特,這是他們打了幾個月都沒有攻陷的城市,臨死前讓他們去看看裏麵憤怒的希臘人。
雖然占據地利,但是希臘人和羅馬軍士戰鬥力是不好比的,羅馬人雖然還沒有攻陷貝魯特卻依然以一比五的比例,消耗掉貝魯特城裏近兩萬希臘人。
張處的人已經準備進入貝魯特,不然希臘人最多再堅持五天,羅馬人就會攻陷這裏,那個時候,貝魯特裏應該已經沒有希臘男人。
這一次非常凶險,如果不是張易狂奔兩萬裏來救援,胡克肯定能帶著日耳曼大軍衝到貴霜帝國,泰西封被高盧軍團攻陷,貝魯特肯定也被羅馬軍團攻陷,張處損兵折將後,隻能進山裏固守待援。
就算張易帶著兵來反攻,也未必贏得了已經練兵成功的胡克,結果就是張易隻能刺殺胡克泄憤,幾年內都無法給貝魯特派出援軍。
幹掉三萬多羅馬俘虜後,希臘人渾身散發著戾氣,和水師兄弟一起乘船,從海裏圍住亞曆山大港,泰西封的馬其頓傭兵從陸路上衝進亞曆山大港,僅僅一天,就攻陷整個亞曆山大港。
胡克十六萬大軍全軍覆滅,張易得勢不饒人,隨即帶著十幾萬騎兵,重走敘利亞到小亞細亞一線,把胡克的人全部消滅掉,胡克大舉練兵時,就已經攻占哈特拉,六世已經被胡克吊死,他根本沒想著要留下安息帝國。
整個安息現在是權力真空期,張易帶著騎兵走一圈,順帶把泰西封城裏的貴族,往安息帝國一撒,就讓安息帝國重新變成城邦林立的眾多小國家。
到了小亞細亞後,張易才知道,羅馬軍團進攻貝魯特時,約瑟夫皇帝也派出軍隊在進攻希臘,駐守雅典的彎刀騎士沒敢救援希臘,最後被約瑟夫的軍隊死死圍困在雅典的港口邊上,如果不是胡克兵敗的消息傳來,約瑟夫緊急召回軍隊,雅典城也會被攻陷。
張易渡過海峽後,來到滿目瘡痍的雅典城,對森科說:“辛苦了,還剩多少人?能跟我再走一遭羅馬嗎?”
森科笑著說:“我們還剩八千多,再走一遍羅馬當然沒有問題,不過此戰過後,我們還是回到敘利亞去駐紮,怎麽樣?”
“和我設想的一樣,哈特拉城現在沒有勢力占據,就是留給你們的。”
“好,有我們在哈特拉城,保證不會讓泰西封城遭受北麵的攻擊。”
張易大軍從維也納一路繞到米蘭時,沿途都是不設防城市,約瑟夫皇帝在收回進攻雅典的大軍後,就倉皇逃回羅馬,結果被元老院廢黜,當他帶著衛士準備回到高盧時,就在街頭被氣憤的羅馬貴族帶人殺死,因為死在貝魯特的羅馬軍隊中,有很多羅馬貴族的子弟。
張易這次出兵米蘭,名義上還是小明王為主,羅馬的元老院經過多方斡旋,才和小明王達成協議,貴霜帝國的騎兵不進攻羅馬,換來馬其頓傭兵回本土複國,不受羅馬帝國統治。
同時,羅馬帝國元老院允許色雷斯和希臘脫離羅馬帝國,三個小國家隨後結成新的軍事同盟。
隨後,埃及宣布脫離羅馬帝國,原來送給羅馬帝國的貢稅,以後上交泰西封城主。
自從埃及脫離羅馬帝國後,地中海東岸出現一連串城邦,全部脫離羅馬帝國的統治,都把貢稅上交泰西封城主。
雖然張易軍團名義上是小明王為主,可這些城邦的貴族都知道,兩次帶兵席卷羅馬的泰西封城主,才是真正的老大,當然是要緊緊抱住泰西封的大腿。
不僅地中海東岸脫離羅馬帝國,臣服胡克親王的高盧總督立刻宣布建立高盧王國,在高盧國王慫恿下,其他凱爾特人相繼建立自己的小王國。
隨後日耳曼也開始效仿,相繼成立東哥特王國和西哥特王國,連地中海連接大西洋的海峽兩岸的柏柏爾人也建立好幾個小國家,都宣布不再受羅馬帝國統治。
強盛的羅馬帝國轟然解體,四分五裂後,占據小亞細亞海峽的希臘人,也不願回到希臘的懷抱,而是成立亞美尼亞國,接著,回到哈特拉城的彎刀騎士統領森科,也打起敘利亞國的旗號。
張易帶著人,把熱拉亞和威尼斯的船廠設備拆除一空後,用船全部拉回貝魯特,這裏還活著的希臘人分流到雅典和亞美尼亞後,貝魯特就成了水師兄弟的地盤。
呂布帶著胡騎進駐亞曆山大港,把泰西封城留給司馬懿,張易對司馬懿說:“好好經營泰西封商會,和所有城邦小國友好做生意,可以平衡他們的勢力,卻不要刻意強化或者削弱哪一個國家,保持商會中立和誠信,才能不動如山。”
司馬懿問張易:“我們占據了亞曆山大港,要不要接手胡克的紅海航線?”
張易對他說:“不要,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紅海航線對獅子國是個威脅,你要用泰西封到巴士拉的航線,徹底讓紅海航線蕭條起來,讓他們自生自滅即可。泰西封是地中海東岸的丁字路口,你的任務就是把所有商人籠絡在這裏,牢牢維護好流通各城邦小國的商道。”
張易帶人從米蘭撤退後,接手米蘭的是胡克商會會長喬斯-胡克,喬斯-胡克母親來自日耳曼蠻族,是胡克親王眾多的妻子之一,因為喬斯是長子,才能擔任胡克商會會長。
張易過來時,他帶著人躲到阿爾卑斯山裏,等張易離開後,就帶著日耳曼蠻族的人進駐米蘭,因為胡克親王死後,也隻有日耳曼人才擁戴喬斯-胡克,胡克商會隨之解散。最終日耳曼勢力和高盧人分道揚鑣,喬斯-胡克在米蘭和兩個哥特國組成歐羅巴日耳曼聯邦。
這個時候,他們為了活命,又做了致命的錯誤判斷,覺得打輸了仗,大不了成為奴隸,於是丟掉鎧甲和武器,隻穿著內衣出來投降。
然後胡騎把他們一百一百的送到貝魯特,這是他們打了幾個月都沒有攻陷的城市,臨死前讓他們去看看裏麵憤怒的希臘人。
雖然占據地利,但是希臘人和羅馬軍士戰鬥力是不好比的,羅馬人雖然還沒有攻陷貝魯特卻依然以一比五的比例,消耗掉貝魯特城裏近兩萬希臘人。
張處的人已經準備進入貝魯特,不然希臘人最多再堅持五天,羅馬人就會攻陷這裏,那個時候,貝魯特裏應該已經沒有希臘男人。
這一次非常凶險,如果不是張易狂奔兩萬裏來救援,胡克肯定能帶著日耳曼大軍衝到貴霜帝國,泰西封被高盧軍團攻陷,貝魯特肯定也被羅馬軍團攻陷,張處損兵折將後,隻能進山裏固守待援。
就算張易帶著兵來反攻,也未必贏得了已經練兵成功的胡克,結果就是張易隻能刺殺胡克泄憤,幾年內都無法給貝魯特派出援軍。
幹掉三萬多羅馬俘虜後,希臘人渾身散發著戾氣,和水師兄弟一起乘船,從海裏圍住亞曆山大港,泰西封的馬其頓傭兵從陸路上衝進亞曆山大港,僅僅一天,就攻陷整個亞曆山大港。
胡克十六萬大軍全軍覆滅,張易得勢不饒人,隨即帶著十幾萬騎兵,重走敘利亞到小亞細亞一線,把胡克的人全部消滅掉,胡克大舉練兵時,就已經攻占哈特拉,六世已經被胡克吊死,他根本沒想著要留下安息帝國。
整個安息現在是權力真空期,張易帶著騎兵走一圈,順帶把泰西封城裏的貴族,往安息帝國一撒,就讓安息帝國重新變成城邦林立的眾多小國家。
到了小亞細亞後,張易才知道,羅馬軍團進攻貝魯特時,約瑟夫皇帝也派出軍隊在進攻希臘,駐守雅典的彎刀騎士沒敢救援希臘,最後被約瑟夫的軍隊死死圍困在雅典的港口邊上,如果不是胡克兵敗的消息傳來,約瑟夫緊急召回軍隊,雅典城也會被攻陷。
張易渡過海峽後,來到滿目瘡痍的雅典城,對森科說:“辛苦了,還剩多少人?能跟我再走一遭羅馬嗎?”
森科笑著說:“我們還剩八千多,再走一遍羅馬當然沒有問題,不過此戰過後,我們還是回到敘利亞去駐紮,怎麽樣?”
“和我設想的一樣,哈特拉城現在沒有勢力占據,就是留給你們的。”
“好,有我們在哈特拉城,保證不會讓泰西封城遭受北麵的攻擊。”
張易大軍從維也納一路繞到米蘭時,沿途都是不設防城市,約瑟夫皇帝在收回進攻雅典的大軍後,就倉皇逃回羅馬,結果被元老院廢黜,當他帶著衛士準備回到高盧時,就在街頭被氣憤的羅馬貴族帶人殺死,因為死在貝魯特的羅馬軍隊中,有很多羅馬貴族的子弟。
張易這次出兵米蘭,名義上還是小明王為主,羅馬的元老院經過多方斡旋,才和小明王達成協議,貴霜帝國的騎兵不進攻羅馬,換來馬其頓傭兵回本土複國,不受羅馬帝國統治。
同時,羅馬帝國元老院允許色雷斯和希臘脫離羅馬帝國,三個小國家隨後結成新的軍事同盟。
隨後,埃及宣布脫離羅馬帝國,原來送給羅馬帝國的貢稅,以後上交泰西封城主。
自從埃及脫離羅馬帝國後,地中海東岸出現一連串城邦,全部脫離羅馬帝國的統治,都把貢稅上交泰西封城主。
雖然張易軍團名義上是小明王為主,可這些城邦的貴族都知道,兩次帶兵席卷羅馬的泰西封城主,才是真正的老大,當然是要緊緊抱住泰西封的大腿。
不僅地中海東岸脫離羅馬帝國,臣服胡克親王的高盧總督立刻宣布建立高盧王國,在高盧國王慫恿下,其他凱爾特人相繼建立自己的小王國。
隨後日耳曼也開始效仿,相繼成立東哥特王國和西哥特王國,連地中海連接大西洋的海峽兩岸的柏柏爾人也建立好幾個小國家,都宣布不再受羅馬帝國統治。
強盛的羅馬帝國轟然解體,四分五裂後,占據小亞細亞海峽的希臘人,也不願回到希臘的懷抱,而是成立亞美尼亞國,接著,回到哈特拉城的彎刀騎士統領森科,也打起敘利亞國的旗號。
張易帶著人,把熱拉亞和威尼斯的船廠設備拆除一空後,用船全部拉回貝魯特,這裏還活著的希臘人分流到雅典和亞美尼亞後,貝魯特就成了水師兄弟的地盤。
呂布帶著胡騎進駐亞曆山大港,把泰西封城留給司馬懿,張易對司馬懿說:“好好經營泰西封商會,和所有城邦小國友好做生意,可以平衡他們的勢力,卻不要刻意強化或者削弱哪一個國家,保持商會中立和誠信,才能不動如山。”
司馬懿問張易:“我們占據了亞曆山大港,要不要接手胡克的紅海航線?”
張易對他說:“不要,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紅海航線對獅子國是個威脅,你要用泰西封到巴士拉的航線,徹底讓紅海航線蕭條起來,讓他們自生自滅即可。泰西封是地中海東岸的丁字路口,你的任務就是把所有商人籠絡在這裏,牢牢維護好流通各城邦小國的商道。”
張易帶人從米蘭撤退後,接手米蘭的是胡克商會會長喬斯-胡克,喬斯-胡克母親來自日耳曼蠻族,是胡克親王眾多的妻子之一,因為喬斯是長子,才能擔任胡克商會會長。
張易過來時,他帶著人躲到阿爾卑斯山裏,等張易離開後,就帶著日耳曼蠻族的人進駐米蘭,因為胡克親王死後,也隻有日耳曼人才擁戴喬斯-胡克,胡克商會隨之解散。最終日耳曼勢力和高盧人分道揚鑣,喬斯-胡克在米蘭和兩個哥特國組成歐羅巴日耳曼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