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了好些日子,賑銀仍是毫無蹤跡。
世上之事往往容易夜長夢多,而世上難事常蜂擁而至。賑銀失竊之事不脛而走,竟是連吳州全城百姓都知曉了。原先青石鎮下僅有少數村民不願遷離,如今知曉朝廷的賑銀被盜,難免為自身利益考慮,皆不願遷居他處。
原先貼補銀錢的承諾成了空口白話,誰又會乖順服從呢?
被征召來修通河道、築堤壩的百姓及勞役們日日喝稀粥充饑,因而紛紛罷工。而太子微服私訪的消息亦不知何時傳到了吳州百姓的耳中。
此消息本應嚴密而不可外傳,可偏偏鬧得人盡皆知,短短幾日傳遍了吳州的大街小巷。再加上五十萬兩賑銀不翼而飛,災情未得緩解,百姓困苦、饑寒交迫,卻仍被征召為勞力,一時間民怨沸騰。
而這一日,四處百姓紛紛湧入吳州城,聚集在了府衙門外。
府衙外喧鬧不已,一是為反對遷居,二是為罷工,三便是為食不果腹而來。因青石鎮下部分百姓不滿遷離故地,與官差起了衝突,打了官差並使其受傷,故而帶頭的幾位便被抓捕入獄,而領頭罷工者亦是如此。眾人叫囂著要官府放人,甚至向府衙大門及圍牆等扔起了石頭、瓦片之類,劈裏啪啦,響聲此起彼伏。
如此場麵,趙光睿雖身處府衙,可光聽這動靜亦足以令他心驚,他來回踱步,雖看著從容,卻能從步伐中覺察出一絲浮躁:“短短幾日,事情竟發展到這般地步,當真是令我長了諸多見識。”
府衙大門緊閉,官員們或外出辦差,或躲著在他處,僅有官差守衛在門後奮力抵擋,以免百姓撞開大門,致使更堪憂之事。
“讓太子殿下出來,讓他出來見我們!”
“沒錯!讓他給我們一個說法!”
“這吳州到處都傳言是他私吞了賑銀,現下躲在府衙裏頭當縮頭烏龜,莫不是心虛了不成?!”
“什麽微服私訪,體察民情,不過是誆騙我們這些無知百姓罷了!”
“……”
這些不滿之聲此起彼伏,在嘈雜中落在了趙光睿的耳中,明明細微,卻如此振聾發聵。他藏在寬大袖擺中的手掌有些發白,他牙關緊咬,死死撐住有些搖搖欲墜的身子,眼中有薄怒、有不解,亦有悲哀。
他分明什麽都不曾做,可這莫須有的罪名卻真真切切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
“他們,在說什麽?”明明已經一清二楚,可卻仍不願相信。
“太子殿下……”陸文良欲言又止,“他們……他們真是不知所謂!太子您向來心係天下,憂國憂民,更何況您身份尊貴,便是想要奇珍異寶也是唾手可得,又怎會貪心這區區五十萬兩白銀呢?這些人造謠生事、以訛傳訛,太不可理喻了!”
陸文良忿忿不平,隻覺外頭這些流言蜚語十分可笑,不免為趙光睿喊冤叫屈。
無緣無故這百姓怎會知曉他的身份,若無有人故意從中散播謠言,他們又怎會說這賑銀是太子私吞的?趙光睿自問從未做過虧心事,從未與人結仇結怨,想來是他無意中擋了他人的路,那人想使他身敗名裂,從中獲利罷了。
事已至此,他隻能苦笑一聲:“罷了,罷了,流言乃是利劍,真相向來無人追究,世人做事隻為結果。百姓的怨氣需要發泄,我便當這罪人亦是無妨,隻盼水患治理成功,百姓安居樂業。”
“太子殿下,您、您不求真相大白,還您一個清白嗎?”
“那你說,該如何還我清白?”
“這、這……”陸文良的神情逐漸變得失落無奈。
趙光睿拍了拍他的肩,無奈道:“你瞧,你都明白。我初出茅廬,饒是身為太子,亦是毫無根基的,我曾經向來不過多接觸朝臣,自詡清高,僅有滿腔抱負,自以為仁德比手段重要。如今想來,是我太過理想,可我始終以為,君子理當仁慈。”
“太子殿下仁慈,將來定是名賢德君主,如今在此猶如困獸,受此汙蔑,可百姓卻對此一無所知,真是令臣不甘,臣是真心疼您。”陸文良的聲音有些顫抖,也不知是過於憤怒,還是疼心。
而趙光睿隻是深吸了一口氣,深深地望向府衙大門,而後毫不猶豫地走去。
陸文良怒氣未消,卻見他往大門而去,一時驚嚇,以為他是應了民眾的呼聲要出去,忙衝上前去想要抓住他的衣擺。然而他並未站穩,滑到在地,好在他動作迅猛,連忙抱住了他的大腿,緊抓不放。
“萬萬不可啊太子!這些民眾下手不知輕重,石瓦無眼,定是要傷了您的!汪統領,您還愣著做什麽?快攔住太子殿下呀!”陸文良一邊大聲喊著,一邊衝汪宏使眼色。
這突如其來的阻攔令趙光睿有些哭笑不得,他使了使勁,腿卻無法動彈。
“文良,我不出去,你先放開我。”他無奈搖了搖頭。
“此話當真?”陸文良狐疑道。
“千真萬確。”
“好吧,那臣便信您一回。”
陸文良放開了手,站起身拍拍身上的塵土,才後知後覺地感受到膝蓋一陣疼痛,臉便齜牙咧嘴地皺成了一團,好不滑稽。
隻見趙光睿挺直著背,離大門越來越近,高挺的背影卻有些單薄和蕭瑟。
抵著門的五六個官差及守衛見他靠近,皆微微一愣,正想喚他,卻見他擺了擺手,示意他們不必出聲。趙光睿靜靜地瞧著砰砰作響的門,透過細小的門縫瞥見烏泱泱的人群,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門不停晃動,似是搖搖欲墜,而塵土飄落在他身上,無處不在。
趙光睿抬手撫上門,隻覺掌心震動,令他不免展開了眉頭。
他回首,衝追隨他而來的陸文良及汪宏溫和地笑著:“你們瞧,這便是舟的傾山覆海之力。”
陸文良與汪宏皺了皺眉,麵麵相覷。
“百姓為舟可載國,治國者為水,水順舟則國昌,水逆舟,則舟易翻覆,而國則亡。百姓之力如此強大,我應欣慰才是,何必為莫須有之事而苦惱?君心坦蕩,需為百姓著想。若百姓得以衣食無憂之結果,我又何必在意這些手段?
世人單純,隻無奈竟有人以百姓為劍,卻不是真心愛民如子。罷了罷了,不論誰為君,你們身為臣子,都要為民著想,做一名好官。”
他似是在開解二人,又像是在開解自己,他囑咐著他們,一切糾結煙消雲散。
然這些話,卻令陸文良越發心中難過。
這般良善的太子,他心係之民卻被流言所惑,多麽悲哀啊。他心想著,隻覺有些心酸。
世上之事往往容易夜長夢多,而世上難事常蜂擁而至。賑銀失竊之事不脛而走,竟是連吳州全城百姓都知曉了。原先青石鎮下僅有少數村民不願遷離,如今知曉朝廷的賑銀被盜,難免為自身利益考慮,皆不願遷居他處。
原先貼補銀錢的承諾成了空口白話,誰又會乖順服從呢?
被征召來修通河道、築堤壩的百姓及勞役們日日喝稀粥充饑,因而紛紛罷工。而太子微服私訪的消息亦不知何時傳到了吳州百姓的耳中。
此消息本應嚴密而不可外傳,可偏偏鬧得人盡皆知,短短幾日傳遍了吳州的大街小巷。再加上五十萬兩賑銀不翼而飛,災情未得緩解,百姓困苦、饑寒交迫,卻仍被征召為勞力,一時間民怨沸騰。
而這一日,四處百姓紛紛湧入吳州城,聚集在了府衙門外。
府衙外喧鬧不已,一是為反對遷居,二是為罷工,三便是為食不果腹而來。因青石鎮下部分百姓不滿遷離故地,與官差起了衝突,打了官差並使其受傷,故而帶頭的幾位便被抓捕入獄,而領頭罷工者亦是如此。眾人叫囂著要官府放人,甚至向府衙大門及圍牆等扔起了石頭、瓦片之類,劈裏啪啦,響聲此起彼伏。
如此場麵,趙光睿雖身處府衙,可光聽這動靜亦足以令他心驚,他來回踱步,雖看著從容,卻能從步伐中覺察出一絲浮躁:“短短幾日,事情竟發展到這般地步,當真是令我長了諸多見識。”
府衙大門緊閉,官員們或外出辦差,或躲著在他處,僅有官差守衛在門後奮力抵擋,以免百姓撞開大門,致使更堪憂之事。
“讓太子殿下出來,讓他出來見我們!”
“沒錯!讓他給我們一個說法!”
“這吳州到處都傳言是他私吞了賑銀,現下躲在府衙裏頭當縮頭烏龜,莫不是心虛了不成?!”
“什麽微服私訪,體察民情,不過是誆騙我們這些無知百姓罷了!”
“……”
這些不滿之聲此起彼伏,在嘈雜中落在了趙光睿的耳中,明明細微,卻如此振聾發聵。他藏在寬大袖擺中的手掌有些發白,他牙關緊咬,死死撐住有些搖搖欲墜的身子,眼中有薄怒、有不解,亦有悲哀。
他分明什麽都不曾做,可這莫須有的罪名卻真真切切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
“他們,在說什麽?”明明已經一清二楚,可卻仍不願相信。
“太子殿下……”陸文良欲言又止,“他們……他們真是不知所謂!太子您向來心係天下,憂國憂民,更何況您身份尊貴,便是想要奇珍異寶也是唾手可得,又怎會貪心這區區五十萬兩白銀呢?這些人造謠生事、以訛傳訛,太不可理喻了!”
陸文良忿忿不平,隻覺外頭這些流言蜚語十分可笑,不免為趙光睿喊冤叫屈。
無緣無故這百姓怎會知曉他的身份,若無有人故意從中散播謠言,他們又怎會說這賑銀是太子私吞的?趙光睿自問從未做過虧心事,從未與人結仇結怨,想來是他無意中擋了他人的路,那人想使他身敗名裂,從中獲利罷了。
事已至此,他隻能苦笑一聲:“罷了,罷了,流言乃是利劍,真相向來無人追究,世人做事隻為結果。百姓的怨氣需要發泄,我便當這罪人亦是無妨,隻盼水患治理成功,百姓安居樂業。”
“太子殿下,您、您不求真相大白,還您一個清白嗎?”
“那你說,該如何還我清白?”
“這、這……”陸文良的神情逐漸變得失落無奈。
趙光睿拍了拍他的肩,無奈道:“你瞧,你都明白。我初出茅廬,饒是身為太子,亦是毫無根基的,我曾經向來不過多接觸朝臣,自詡清高,僅有滿腔抱負,自以為仁德比手段重要。如今想來,是我太過理想,可我始終以為,君子理當仁慈。”
“太子殿下仁慈,將來定是名賢德君主,如今在此猶如困獸,受此汙蔑,可百姓卻對此一無所知,真是令臣不甘,臣是真心疼您。”陸文良的聲音有些顫抖,也不知是過於憤怒,還是疼心。
而趙光睿隻是深吸了一口氣,深深地望向府衙大門,而後毫不猶豫地走去。
陸文良怒氣未消,卻見他往大門而去,一時驚嚇,以為他是應了民眾的呼聲要出去,忙衝上前去想要抓住他的衣擺。然而他並未站穩,滑到在地,好在他動作迅猛,連忙抱住了他的大腿,緊抓不放。
“萬萬不可啊太子!這些民眾下手不知輕重,石瓦無眼,定是要傷了您的!汪統領,您還愣著做什麽?快攔住太子殿下呀!”陸文良一邊大聲喊著,一邊衝汪宏使眼色。
這突如其來的阻攔令趙光睿有些哭笑不得,他使了使勁,腿卻無法動彈。
“文良,我不出去,你先放開我。”他無奈搖了搖頭。
“此話當真?”陸文良狐疑道。
“千真萬確。”
“好吧,那臣便信您一回。”
陸文良放開了手,站起身拍拍身上的塵土,才後知後覺地感受到膝蓋一陣疼痛,臉便齜牙咧嘴地皺成了一團,好不滑稽。
隻見趙光睿挺直著背,離大門越來越近,高挺的背影卻有些單薄和蕭瑟。
抵著門的五六個官差及守衛見他靠近,皆微微一愣,正想喚他,卻見他擺了擺手,示意他們不必出聲。趙光睿靜靜地瞧著砰砰作響的門,透過細小的門縫瞥見烏泱泱的人群,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大門不停晃動,似是搖搖欲墜,而塵土飄落在他身上,無處不在。
趙光睿抬手撫上門,隻覺掌心震動,令他不免展開了眉頭。
他回首,衝追隨他而來的陸文良及汪宏溫和地笑著:“你們瞧,這便是舟的傾山覆海之力。”
陸文良與汪宏皺了皺眉,麵麵相覷。
“百姓為舟可載國,治國者為水,水順舟則國昌,水逆舟,則舟易翻覆,而國則亡。百姓之力如此強大,我應欣慰才是,何必為莫須有之事而苦惱?君心坦蕩,需為百姓著想。若百姓得以衣食無憂之結果,我又何必在意這些手段?
世人單純,隻無奈竟有人以百姓為劍,卻不是真心愛民如子。罷了罷了,不論誰為君,你們身為臣子,都要為民著想,做一名好官。”
他似是在開解二人,又像是在開解自己,他囑咐著他們,一切糾結煙消雲散。
然這些話,卻令陸文良越發心中難過。
這般良善的太子,他心係之民卻被流言所惑,多麽悲哀啊。他心想著,隻覺有些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