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廂房暫時歇下後,慧心隻閉上眼稍稍休憩了一會兒。
待醒來時,似乎已隱隱聞到廂房這處的灶房傳來的煙火氣。因寺中僧人過午不食,故而旁晚時分僅有客人留宿的廂房這處的灶房開火,掌廚的是對中年夫妻。
伴隨著悠悠鍾聲,慧心簡單用了晚飯,便站在廂房外欣賞著徐徐落日,霞色無際。因廂房處於高處,故而隱約可見下方若隱若現的石階,又順著廂房門外小道右轉往上,便是一處觀景亭,亭內天然平坦大石上設有茶桌及棋盤,可供客人飲茶對弈。
然慧心不懂茶,亦不會下棋,故而隻站在外側欄杆邊往山下望去。
清風拂過,慧心額邊垂落的發絲浮動,漆黑的眸子付出溫潤的神采,雙頰依舊消瘦,棱角卻不鋒利,一如過往的柔和,他微抿雙唇,俯瞰著眼底的一切,有幾分禁欲的慈悲之像。
亦不知過了多久,待到天已微微昏沉,慧心這才趁著微弱的天光回到廂房。
山中靜謐,慧心皆沾枕即眠,寺院那熟悉的香火氣縈繞鼻尖,他睡得格外安穩。每日醒時,皆伴著寺院鍾聲及山間鳥叫蟲鳴,他的心底似乎許久不曾這般沉靜如水、這般安穩了。
三月初一那日轉瞬而來,慧心亦在遠處觀摩了此次剃度儀式。
此番剃度不過三名弟子,其中一個便是慧心那日所見的男童,他不過五歲,性子卻安靜。眼見著頭發一點點被剃下,卻也不哭不鬧,隻微微咬著唇,直到頭頂上幹幹淨淨。男童被院中另一名高僧收作了徒弟,並取法號為空疾,願他往日無病無災。
對於靈台寺中的一切,慧心幼時的記憶紛紛湧入腦海,隻覺萬分熟悉,卻又微微陌生。熟悉的是佛像、檀木香、鍾聲、儀式……這些他於大覺寺的常態,而所陌生的,是不同的地點,更是久違的記憶,他已許久不曾接觸這份記憶,隻覺恍如隔世。
在塵世中漂泊多年,終究還是回到了這個陌生而又熟悉之地,他生來之處——佛門。
待初一這日剃度法會結束後,慧心便有意識開始遵循寺中戒律,因在俗世生活多年,起初多有不慣,然經過多日堅持,慧心的習慣已與院中僧人大致相同了。
經過那日住持的允許,慧心得以進入靈台寺內的藏經閣,隨手翻起一本,是幼時曾在大覺寺看過的。然靈台寺的藏經閣自是容納無數經書,故而總有許多是慧心不曾見過的,不過慧心能得以借閱的多是寺中諸多弟子皆可閱覽的書籍,而有一部分是尋常弟子亦不可觀閱的。
不過對於慧心而言,這些能借閱的經書已然足夠了,畢竟來日方長。
期間空智法師又尋了慧心幾次,自然亦是交流佛法之事,倒也暢快。而慧心雖是聰慧有悟性,到底修行的時間遠遠比不過空智法師,故而若有所惑,空智法師倒也不吝點悟。
對於慧心的讚賞與日俱增,空智法師便也誠心道:“若有緣分,我倒也想收你為弟子。”
而慧心隻笑了笑,亦誠懇道:“若能成為住持您的弟子,自也是慧心的福分。”
自然,這一切隻有在空寂法師表態之後才能成為順水推舟之事,住持雖年長與慧心,所通曉的佛法亦強於慧心,然相較於空寂大師,到底所不能及。如慧心這般好苗子,空智法師自也希望他能夠獲得更好的機會。
臨近三月十五的剃度法會僅不到三日,而靈台寺周圍各處慧心亦都逛了遍,對環境熟悉了七七八八,僅餘那處兩山間的流瀑了。
流瀑的位置距離寺院較遠,雖在山下所窺不過咫尺,其實自寺中出發需行半個多時辰。
因抱著欣賞日出的心思,慧心天未亮便提著燈出發前往那處流瀑。一路靜謐無聲,僅有三兩微弱蟲鳴時隱時現,餘下的便是自己的腳步聲及呼吸聲。行至半路天已微明,慧心便滅了燈,借著這逐漸變亮的天光前行,直到臨近流瀑。
越接近流瀑,水聲亦逐漸變大,似乎還能感受到那份帶著潮濕之氣的涼意。
終於到達流瀑邊時,天已接近大亮。流瀑位於兩山交接處,兩邊皆是岩石,岩邊長滿繁盛的草木。這處流瀑許也曾有不少人來過,故而臨崖處設有視野絕佳的觀景台,慧心走近觀景台,靠近流瀑邊,望見前方煙霧繚繞,似是揮散不去的雲霧,又是水流瀉下時騰起的水霧。
流瀑的衝擊帶起陣陣微風,慧心衣衫與發絲不斷被風揚起,沾染上陣陣濕意。
眼前的景色無疑令慧心賞心悅目,流瀑大而緩,地勢高卻不險,少了凶猛,多了壯美。如此觀賞著流瀑的景色,遠處雲霧間的紅日亦緩緩升起了……
一時間,光芒四射,又直直映照在千丈流瀑之上,飛揚的水霧被鍍上了層層金光,流光溢彩,宛若佛光重現。
沉浸在這處山水日出的絕美景象之際,餘光又瞥見在這觀景台的下方,似有一處洞穴。慧心又探出身子細細觀察了一番,確定是洞穴無疑,後又走出觀景亭走了幾步,便可見有不起眼的小道可通向下方的洞穴。慧心並未多想,沿著那條未經過多修葺的路往下方走去。
不過半炷香時間,慧心便到達了那洞穴之外。
因洞穴在觀景台的側下方,故而便也臨近流瀑。洞穴四周植被茂盛,故而若在觀景台上若不仔細瞧,想來是不會注意到這處洞穴的。
然走到了洞穴外,慧心卻有些失望。隻因再往裏走幾步,可發現裏頭的路已被人有意封上了。雖有幾分好奇,倒也不想過多打擾,故而慧心便走出了洞穴,轉而坐在了洞穴外那顆平坦光滑的大石上繼續欣賞風景。
水聲並不算小,聽著卻不聒噪,沉浸於這一片流瀑山水之中,與世間萬物歸為一體,倒是一處修心的好地方。山林靜寂,時有飛鳥盤旋而過,瀑布旁的草木被流水所打落,又堅韌地抬起頭來,搖動在持續不斷的風雨之中,野蠻生長。
不知不覺,慧心盤起腿來,入了禪定之態。
再次睜開眼,卻瞥見眼前出現了一個白眉僧人。那僧人靠近流瀑,立於層層繁盛的樹木之下,雖是眉毛染了白,瞧著卻是四十歲上下的模樣,眉眼間可見歲月的侵蝕,眼神依舊清澈,深沉又慈悲,頗有幾番脫俗的氣質,身材高瘦,衣著普通,氣度不凡,想來其少年時亦是清雋雅正之人。
慧心的內心通通直跳,直覺這眼前的僧人並非尋常僧人。
待醒來時,似乎已隱隱聞到廂房這處的灶房傳來的煙火氣。因寺中僧人過午不食,故而旁晚時分僅有客人留宿的廂房這處的灶房開火,掌廚的是對中年夫妻。
伴隨著悠悠鍾聲,慧心簡單用了晚飯,便站在廂房外欣賞著徐徐落日,霞色無際。因廂房處於高處,故而隱約可見下方若隱若現的石階,又順著廂房門外小道右轉往上,便是一處觀景亭,亭內天然平坦大石上設有茶桌及棋盤,可供客人飲茶對弈。
然慧心不懂茶,亦不會下棋,故而隻站在外側欄杆邊往山下望去。
清風拂過,慧心額邊垂落的發絲浮動,漆黑的眸子付出溫潤的神采,雙頰依舊消瘦,棱角卻不鋒利,一如過往的柔和,他微抿雙唇,俯瞰著眼底的一切,有幾分禁欲的慈悲之像。
亦不知過了多久,待到天已微微昏沉,慧心這才趁著微弱的天光回到廂房。
山中靜謐,慧心皆沾枕即眠,寺院那熟悉的香火氣縈繞鼻尖,他睡得格外安穩。每日醒時,皆伴著寺院鍾聲及山間鳥叫蟲鳴,他的心底似乎許久不曾這般沉靜如水、這般安穩了。
三月初一那日轉瞬而來,慧心亦在遠處觀摩了此次剃度儀式。
此番剃度不過三名弟子,其中一個便是慧心那日所見的男童,他不過五歲,性子卻安靜。眼見著頭發一點點被剃下,卻也不哭不鬧,隻微微咬著唇,直到頭頂上幹幹淨淨。男童被院中另一名高僧收作了徒弟,並取法號為空疾,願他往日無病無災。
對於靈台寺中的一切,慧心幼時的記憶紛紛湧入腦海,隻覺萬分熟悉,卻又微微陌生。熟悉的是佛像、檀木香、鍾聲、儀式……這些他於大覺寺的常態,而所陌生的,是不同的地點,更是久違的記憶,他已許久不曾接觸這份記憶,隻覺恍如隔世。
在塵世中漂泊多年,終究還是回到了這個陌生而又熟悉之地,他生來之處——佛門。
待初一這日剃度法會結束後,慧心便有意識開始遵循寺中戒律,因在俗世生活多年,起初多有不慣,然經過多日堅持,慧心的習慣已與院中僧人大致相同了。
經過那日住持的允許,慧心得以進入靈台寺內的藏經閣,隨手翻起一本,是幼時曾在大覺寺看過的。然靈台寺的藏經閣自是容納無數經書,故而總有許多是慧心不曾見過的,不過慧心能得以借閱的多是寺中諸多弟子皆可閱覽的書籍,而有一部分是尋常弟子亦不可觀閱的。
不過對於慧心而言,這些能借閱的經書已然足夠了,畢竟來日方長。
期間空智法師又尋了慧心幾次,自然亦是交流佛法之事,倒也暢快。而慧心雖是聰慧有悟性,到底修行的時間遠遠比不過空智法師,故而若有所惑,空智法師倒也不吝點悟。
對於慧心的讚賞與日俱增,空智法師便也誠心道:“若有緣分,我倒也想收你為弟子。”
而慧心隻笑了笑,亦誠懇道:“若能成為住持您的弟子,自也是慧心的福分。”
自然,這一切隻有在空寂法師表態之後才能成為順水推舟之事,住持雖年長與慧心,所通曉的佛法亦強於慧心,然相較於空寂大師,到底所不能及。如慧心這般好苗子,空智法師自也希望他能夠獲得更好的機會。
臨近三月十五的剃度法會僅不到三日,而靈台寺周圍各處慧心亦都逛了遍,對環境熟悉了七七八八,僅餘那處兩山間的流瀑了。
流瀑的位置距離寺院較遠,雖在山下所窺不過咫尺,其實自寺中出發需行半個多時辰。
因抱著欣賞日出的心思,慧心天未亮便提著燈出發前往那處流瀑。一路靜謐無聲,僅有三兩微弱蟲鳴時隱時現,餘下的便是自己的腳步聲及呼吸聲。行至半路天已微明,慧心便滅了燈,借著這逐漸變亮的天光前行,直到臨近流瀑。
越接近流瀑,水聲亦逐漸變大,似乎還能感受到那份帶著潮濕之氣的涼意。
終於到達流瀑邊時,天已接近大亮。流瀑位於兩山交接處,兩邊皆是岩石,岩邊長滿繁盛的草木。這處流瀑許也曾有不少人來過,故而臨崖處設有視野絕佳的觀景台,慧心走近觀景台,靠近流瀑邊,望見前方煙霧繚繞,似是揮散不去的雲霧,又是水流瀉下時騰起的水霧。
流瀑的衝擊帶起陣陣微風,慧心衣衫與發絲不斷被風揚起,沾染上陣陣濕意。
眼前的景色無疑令慧心賞心悅目,流瀑大而緩,地勢高卻不險,少了凶猛,多了壯美。如此觀賞著流瀑的景色,遠處雲霧間的紅日亦緩緩升起了……
一時間,光芒四射,又直直映照在千丈流瀑之上,飛揚的水霧被鍍上了層層金光,流光溢彩,宛若佛光重現。
沉浸在這處山水日出的絕美景象之際,餘光又瞥見在這觀景台的下方,似有一處洞穴。慧心又探出身子細細觀察了一番,確定是洞穴無疑,後又走出觀景亭走了幾步,便可見有不起眼的小道可通向下方的洞穴。慧心並未多想,沿著那條未經過多修葺的路往下方走去。
不過半炷香時間,慧心便到達了那洞穴之外。
因洞穴在觀景台的側下方,故而便也臨近流瀑。洞穴四周植被茂盛,故而若在觀景台上若不仔細瞧,想來是不會注意到這處洞穴的。
然走到了洞穴外,慧心卻有些失望。隻因再往裏走幾步,可發現裏頭的路已被人有意封上了。雖有幾分好奇,倒也不想過多打擾,故而慧心便走出了洞穴,轉而坐在了洞穴外那顆平坦光滑的大石上繼續欣賞風景。
水聲並不算小,聽著卻不聒噪,沉浸於這一片流瀑山水之中,與世間萬物歸為一體,倒是一處修心的好地方。山林靜寂,時有飛鳥盤旋而過,瀑布旁的草木被流水所打落,又堅韌地抬起頭來,搖動在持續不斷的風雨之中,野蠻生長。
不知不覺,慧心盤起腿來,入了禪定之態。
再次睜開眼,卻瞥見眼前出現了一個白眉僧人。那僧人靠近流瀑,立於層層繁盛的樹木之下,雖是眉毛染了白,瞧著卻是四十歲上下的模樣,眉眼間可見歲月的侵蝕,眼神依舊清澈,深沉又慈悲,頗有幾番脫俗的氣質,身材高瘦,衣著普通,氣度不凡,想來其少年時亦是清雋雅正之人。
慧心的內心通通直跳,直覺這眼前的僧人並非尋常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