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祁渺聽二人對話,這才知道,原來房中之人是師父的師弟,也就是她的師叔了。隻是聽起來,這位師叔不但身體極弱,言語間還十分的頹廢,似乎曾經經曆過什麽大的劫難,才成了如今的模樣。
她這裏正猜測著,隻聽房中人又說道:“這些年來,多虧了師兄,我才勉強留得這條性命。這麽多年來,對三休師兄和清玄師兄,我心裏一直覺得愧疚,養育和再造之恩,我無力報答,還時時讓兩位師兄為我憂心,實在是不該。”
“師弟,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不說也罷。你若是有心,就該應了這授業之事。以你之才,教授幾個弟子,也是他們的造化。”
“讓師兄見笑了,在師兄麵前,我不過是班門弄斧而已。師兄乃天縱之才,經史子集,無一不通,尤精於儒法,又博采眾家之長,可謂深得經國濟世之精要。而且師兄出身貴胄,深諳廟堂之道,有了師兄您這位老師,才是做弟子的幸事。”
“怎麽?師弟,為了躲清淨,你還真是不惜血本,你給師兄戴的這頂高帽,都快直衝雲霄了。”
“嘿嘿,還是師兄知我。”三休真人幾句玩笑話,使房中人的語氣也輕鬆了不少。
“師弟,當年你也是仗劍天下、力挽狂瀾之人,如今這些小心思,可是有些不夠看了。”
“讓師兄見笑了。落魄的鳳凰不如雞,師弟我如今至多算是一隻落湯雞,有些小心思也是應該啊!師兄您說是不是?……咳咳!”
“落湯雞?哈哈!師弟,這太陽是打西邊出來了吧?這話居然能從你口中出來?清玄師弟若是聽了你這話,太虛觀那些弟子隻怕三個月沒好日子過了。”
“都過去這麽多年了,清玄師兄如今也做了掌教,難道還會一生氣了就折騰身邊的人?當年我雖然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清玄師兄生氣。”
“所以說他固執嘛。如今可不比當年,他要一生氣,折騰得可是整個道門。”
三休真人說到這裏,忽然起了興致,連說帶比劃起來。
“哪個誰誰誰,後山的竹子長得太密實,全砍了,重新種植,要疏密有致。還有你,藏經樓的經書年代太過久遠,也許哪一天就風化不見了,你們把全部經書重新抄寫一遍。以前抄寫的還有啊,沒什麽,多多益善。哈哈!”
三休真人模仿的惟妙惟肖,祁渺雖然沒見過清玄真人本人,也能想象出一個頭戴道冠身穿道袍,頗有些仙風道骨的道人,滿臉一本正經地折騰人的有趣場麵來。
“道門裏,恐怕隻有三休師兄您,清玄師兄不敢折騰。”
“哈哈!那是自然,他折騰貧道三分,貧道怎麽也得還他六分。”
“所以,當年一見清玄師兄生氣,我就溜去找師兄您,可省了不少麻煩。”
“清玄也是可憐見的,做了掌教,心裏壓了很多事,平日裏一本正經端著,煩悶了生氣,也不好公開發作,隻能變著法子折騰別人。嗬嗬。”
“我入門時隻有五歲,是師兄您和清玄師兄不辭辛勞,把我教養成人,還寄予厚望。若不是我恣意妄為,落到了如今這般不堪的境地,本該好好孝敬兩位師兄,如今卻一直拖累您們。唉!兩位師兄的大恩,師弟我隻能來世再報了。”
祁渺聽兩人說笑打趣,正覺得有趣,忽聽臥房中人長歎一聲,卻是轉了語氣,一番話說來甚是淒涼,讓人很有些揪心。
三休真人聽了這話,也是變了臉色,沒了剛才的嬉笑模樣,輕輕歎息道:“也罷,這些俗事就讓貧道去操心吧。師弟,你好好調養便成,等日後你病愈了,再說也不遲。”
“又讓師兄操勞了。我備有幾份薄禮,想請師兄代為轉給幾位弟子,略表我心中之歉意。咳咳!”
房中人又喘息了一會,繼續說道:“那些東西都放在書桌上。書稿是我於武學之上的一些心得,請代為轉交清玄師兄,給道門內弟子們作些參考。其餘的,都是我的一些舊物,長短劍各一柄,還有一支紫竹簫。讓那幾位弟子,挑他們喜歡的用吧。”
三休真人起身來到書房,祁渺跟隨著走了進去,看那書桌上果然便放著一卷書卷、一柄長劍、一柄短劍,還有一支紫竹簫。
“這劍、簫都是師弟隨身之物,當年可都是你的寶貝疙瘩,碰都不許人碰一下,怎麽今日居然全都舍了?師弟莫非真是堪破了不成?”三休真人的手指從劍、簫上輕輕撫過,神色間憂慮更重了。
“舍即是得,得即是舍。這些東西,於我已無用,送給有用之人,也不埋沒了它們。”房中之人忽然輕笑了一聲,倒顯出幾分灑脫不羈來。
“悟了便好。來,祁渺,給你這位小師叔磕個頭,受了他的恩,怎麽也得謝謝。”三休真人對祁渺說道。
祁渺轉身來到臥房前,俯身便拜倒在地,規規矩矩地磕了三個頭,口中說道:“祁渺謝過師叔!還請師叔保重身體,來日祁渺有惑,還要麻煩師叔,請師叔不膩賜教。”
“你就是祁渺?不用多禮,快快起來!”房中人似乎有些訝異,“忽忽乎如將不得,渺渺乎如窮無極……咳咳!”。
祁渺從奚王後處得知,當年禹王看著窗外大雨,正是想到了“忽忽乎如將不得,渺渺乎如窮無極”這句詩,才給自己起名祁渺。這會聽這位師叔一下就猜到了,不由驚歎道:“師叔真厲害,當年父王給我起名時,正是想到了這兩句詩。”
“哦。我今日倒討了巧。清遠雅正,自然曠達,皎皎如明月……祁渺,你原也配得上這名。”
房中人說到這裏又是一陣咳嗽,稍許才又歎息道:“清玄師兄的卦象果真靈驗,三休師兄您的辛苦,看來也是有所值了。可惜我這身子骨不爭氣,隻能望洋興歎了。”
“這麽說來師弟是見才起意了?你若是改了主意,今日就讓祁渺拜你為師!師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別耽誤了她。”
“哈哈,師弟,你還是想偷懶躲清靜,不說也罷。擾了你這半日,師兄也該告辭了。你好生歇著,所托之事,師兄一定給你辦周全了。”
三休真人大笑一聲,拿了桌上的書、劍、簫,攜了祁渺,就離開了安平齋。
回來的一路上,祁渺還在想那位神秘的師叔,開口問三休真人道:“師父,這位小師叔看來好生奇怪。”
“道門內多是性子怪異之人,以後你就知道了。”三休真人沒有理會她的好奇,有些顧左右而言其他。
這讓祁渺更加好奇了,她卻不知,冥冥之中,她與這位神秘的小師叔還有一段未了的緣分。
回到棲隱寺已經中午,吃過午飯,三休真人便叫祁渺收拾行李包袱,說要立即南行。
澄觀老和尚本想留二人多住一些時日,無奈三休真人堅持要走,見勸他不住,送了些盤纏與他,親送兩人離去。
她這裏正猜測著,隻聽房中人又說道:“這些年來,多虧了師兄,我才勉強留得這條性命。這麽多年來,對三休師兄和清玄師兄,我心裏一直覺得愧疚,養育和再造之恩,我無力報答,還時時讓兩位師兄為我憂心,實在是不該。”
“師弟,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不說也罷。你若是有心,就該應了這授業之事。以你之才,教授幾個弟子,也是他們的造化。”
“讓師兄見笑了,在師兄麵前,我不過是班門弄斧而已。師兄乃天縱之才,經史子集,無一不通,尤精於儒法,又博采眾家之長,可謂深得經國濟世之精要。而且師兄出身貴胄,深諳廟堂之道,有了師兄您這位老師,才是做弟子的幸事。”
“怎麽?師弟,為了躲清淨,你還真是不惜血本,你給師兄戴的這頂高帽,都快直衝雲霄了。”
“嘿嘿,還是師兄知我。”三休真人幾句玩笑話,使房中人的語氣也輕鬆了不少。
“師弟,當年你也是仗劍天下、力挽狂瀾之人,如今這些小心思,可是有些不夠看了。”
“讓師兄見笑了。落魄的鳳凰不如雞,師弟我如今至多算是一隻落湯雞,有些小心思也是應該啊!師兄您說是不是?……咳咳!”
“落湯雞?哈哈!師弟,這太陽是打西邊出來了吧?這話居然能從你口中出來?清玄師弟若是聽了你這話,太虛觀那些弟子隻怕三個月沒好日子過了。”
“都過去這麽多年了,清玄師兄如今也做了掌教,難道還會一生氣了就折騰身邊的人?當年我雖然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清玄師兄生氣。”
“所以說他固執嘛。如今可不比當年,他要一生氣,折騰得可是整個道門。”
三休真人說到這裏,忽然起了興致,連說帶比劃起來。
“哪個誰誰誰,後山的竹子長得太密實,全砍了,重新種植,要疏密有致。還有你,藏經樓的經書年代太過久遠,也許哪一天就風化不見了,你們把全部經書重新抄寫一遍。以前抄寫的還有啊,沒什麽,多多益善。哈哈!”
三休真人模仿的惟妙惟肖,祁渺雖然沒見過清玄真人本人,也能想象出一個頭戴道冠身穿道袍,頗有些仙風道骨的道人,滿臉一本正經地折騰人的有趣場麵來。
“道門裏,恐怕隻有三休師兄您,清玄師兄不敢折騰。”
“哈哈!那是自然,他折騰貧道三分,貧道怎麽也得還他六分。”
“所以,當年一見清玄師兄生氣,我就溜去找師兄您,可省了不少麻煩。”
“清玄也是可憐見的,做了掌教,心裏壓了很多事,平日裏一本正經端著,煩悶了生氣,也不好公開發作,隻能變著法子折騰別人。嗬嗬。”
“我入門時隻有五歲,是師兄您和清玄師兄不辭辛勞,把我教養成人,還寄予厚望。若不是我恣意妄為,落到了如今這般不堪的境地,本該好好孝敬兩位師兄,如今卻一直拖累您們。唉!兩位師兄的大恩,師弟我隻能來世再報了。”
祁渺聽兩人說笑打趣,正覺得有趣,忽聽臥房中人長歎一聲,卻是轉了語氣,一番話說來甚是淒涼,讓人很有些揪心。
三休真人聽了這話,也是變了臉色,沒了剛才的嬉笑模樣,輕輕歎息道:“也罷,這些俗事就讓貧道去操心吧。師弟,你好好調養便成,等日後你病愈了,再說也不遲。”
“又讓師兄操勞了。我備有幾份薄禮,想請師兄代為轉給幾位弟子,略表我心中之歉意。咳咳!”
房中人又喘息了一會,繼續說道:“那些東西都放在書桌上。書稿是我於武學之上的一些心得,請代為轉交清玄師兄,給道門內弟子們作些參考。其餘的,都是我的一些舊物,長短劍各一柄,還有一支紫竹簫。讓那幾位弟子,挑他們喜歡的用吧。”
三休真人起身來到書房,祁渺跟隨著走了進去,看那書桌上果然便放著一卷書卷、一柄長劍、一柄短劍,還有一支紫竹簫。
“這劍、簫都是師弟隨身之物,當年可都是你的寶貝疙瘩,碰都不許人碰一下,怎麽今日居然全都舍了?師弟莫非真是堪破了不成?”三休真人的手指從劍、簫上輕輕撫過,神色間憂慮更重了。
“舍即是得,得即是舍。這些東西,於我已無用,送給有用之人,也不埋沒了它們。”房中之人忽然輕笑了一聲,倒顯出幾分灑脫不羈來。
“悟了便好。來,祁渺,給你這位小師叔磕個頭,受了他的恩,怎麽也得謝謝。”三休真人對祁渺說道。
祁渺轉身來到臥房前,俯身便拜倒在地,規規矩矩地磕了三個頭,口中說道:“祁渺謝過師叔!還請師叔保重身體,來日祁渺有惑,還要麻煩師叔,請師叔不膩賜教。”
“你就是祁渺?不用多禮,快快起來!”房中人似乎有些訝異,“忽忽乎如將不得,渺渺乎如窮無極……咳咳!”。
祁渺從奚王後處得知,當年禹王看著窗外大雨,正是想到了“忽忽乎如將不得,渺渺乎如窮無極”這句詩,才給自己起名祁渺。這會聽這位師叔一下就猜到了,不由驚歎道:“師叔真厲害,當年父王給我起名時,正是想到了這兩句詩。”
“哦。我今日倒討了巧。清遠雅正,自然曠達,皎皎如明月……祁渺,你原也配得上這名。”
房中人說到這裏又是一陣咳嗽,稍許才又歎息道:“清玄師兄的卦象果真靈驗,三休師兄您的辛苦,看來也是有所值了。可惜我這身子骨不爭氣,隻能望洋興歎了。”
“這麽說來師弟是見才起意了?你若是改了主意,今日就讓祁渺拜你為師!師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別耽誤了她。”
“哈哈,師弟,你還是想偷懶躲清靜,不說也罷。擾了你這半日,師兄也該告辭了。你好生歇著,所托之事,師兄一定給你辦周全了。”
三休真人大笑一聲,拿了桌上的書、劍、簫,攜了祁渺,就離開了安平齋。
回來的一路上,祁渺還在想那位神秘的師叔,開口問三休真人道:“師父,這位小師叔看來好生奇怪。”
“道門內多是性子怪異之人,以後你就知道了。”三休真人沒有理會她的好奇,有些顧左右而言其他。
這讓祁渺更加好奇了,她卻不知,冥冥之中,她與這位神秘的小師叔還有一段未了的緣分。
回到棲隱寺已經中午,吃過午飯,三休真人便叫祁渺收拾行李包袱,說要立即南行。
澄觀老和尚本想留二人多住一些時日,無奈三休真人堅持要走,見勸他不住,送了些盤纏與他,親送兩人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