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吳公虞一聽李叢信這話,稍稍怔了一下,隨即臉上現出一抹喜色來。
他轉身對著李叢信就行了一禮,賠笑道:“多謝李公子!謝豫生號稱‘琴癡’,性子有些古怪,尋常的東西也打動不了他。李公子這琴是稀罕物,謝先生知道了,隻怕立即就能趕來。”
李叢信見他識趣,也不拿大,隻輕輕點了點頭,“能親耳聽到‘琴癡’演奏一曲,也是在下的榮幸。”
吳公虞吩咐夥計道:“快去請謝先生來,就說這裏有一把不世出的名琴,請他來鑒賞。”
那夥計諾了一聲,轉身就朝樓下跑去。
對於李叢信不計前嫌為自己解圍,吳公虞似乎覺得自己應該有所表示才行,他吩咐夥計去搬了琴幾、香爐等物上來,親手擺放在李叢信的麵前。
祁渺於琴藝上不甚精通,平日裏聽李叢信彈琴,隻覺得悅耳動聽,能撩動自己內心深處的思緒,使自己沉迷而不自知。至於他琴藝的高低,卻是評判不出。
這會見他居然幫著吳公虞,要請來謝豫生,心裏頗有些奇怪,也不知道他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麽藥。她瞟了一眼李叢信,隻見他眉眼間神采飛揚,有顧盼之意,似乎很期待這場比試。
正在眾人猜測著謝豫生會不會來,那個去請人的夥計已經飛快地跑進門來,邊跑還邊大聲喊道:“來了!謝先生來了!”
吳公虞起身下樓迎接,其餘的人也紛紛移步,湧向了樓梯口。
祁渺本想起身,去看看那謝豫生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回頭見李叢信坐在那裏,波浪不驚,隻得按捺下自己的好奇,陪他一塊兒坐著等。
“謝先生,這邊請!”吳公虞引著一個人上樓來。
祁渺一眼看見那人,就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個謝先生身材瘦削,麵容清峻,三十出頭的樣子,不知是出門匆忙,還是平日裏就這麽放蕩不羈,居然是披散著頭發、敞衣赤足就來了。
“琴在哪裏?”謝豫生問了一句,全然不在意周圍人詫異的眼神。
在他的眼睛轉到琴幾上擺放著的“清韻”時,眼神驟然一亮,一大步就越過了前麵引路的吳公虞,幾乎是撲了過去,口中還連聲說道:“好琴!好琴!”
他單膝跪在地板上,俯身在琴幾前,小心翼翼地捧起“清韻”,象是捧著一個自己心愛的寶貝,仔細查看。他看了正麵,又翻看背麵。
半響,才將“清韻”擺放到琴幾上,伸手輕輕撥弄了一下琴弦。當那清潤悅耳的琴音蕩漾開來,他閉目聆聽,一臉的癡迷。
“果然是把不世出的好琴。”稍許,謝豫生睜開眼,讚歎了一句。
“謝先生,請這裏坐。”李叢信起身,將位置讓了開來。
謝豫生也不推辭,坐到了琴幾前,隻見他左手按弦,右手指輕輕一挑,自顧自地就彈奏起來。
祁渺聽那琴音,初起時悠然自得,似淡淡微霜,又似枝頭吹過的微風,冷意悄然而至,卻又不令人生寒。轉至低音處,音細幾不可聞,若雲霄之飄渺,忽隱忽現。
琴音再轉時,又似林間雙鳥,啾啾而鳴,此呼彼應,雙雙柔情顧盼。至最後,琴音息聲漸落,幽咽悲鳴,如訴如泣,怨愁離緒驟然彌漫開來,讓人不禁黯然,久久不能釋懷。
一曲奏罷,圍觀的眾人聽得如癡如醉,早已沉迷多時,待清醒過來,又紛紛鼓掌叫好。
“委婉流暢,雋永清新,餘音繞梁,不絕於耳……今日得聽‘琴癡’先生一曲,平生足矣!”錦袍書生大聲讚歎。
其餘人等,也是一片讚揚之聲。
隻李叢信看著謝豫生,輕輕歎息了一聲,說道:“琴音旖旎,有幽怨離緒之聲,謝先生可是想起了故人?”
謝豫生聞言微微有些訝異,抬頭略有所思地看向李叢信。
“黯然銷魂者,唯別矣!你在想她?”李叢信又淡淡地說了一句。
謝豫生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眼中有些許的無奈,象是歎息又象是自言自語,說了一句:“斯人已去,想又如何?”
“想便想了,還要如何?”李叢信一聲長笑,看向謝豫生的眼神裏有狂放不羈,更多的卻是會心一笑。
謝豫生愣了一下,忽然拍手道:“是了!想便想了,還要如何!”
“來而不往,非禮也。聽了謝先生一曲,我也彈奏一曲。”李叢信說著話,席地而坐,把琴幾挪到了自己麵前,伸手調試了下琴弦。
隻見他手指一挑,悠揚動聽的琴音已飄灑在半空中。那熟悉的旋律,祁渺一聽,就知道是他自度曲的那首《洞仙歌》。隻是今日聽來,不知為何,卻與往日大不相同。
琴音初起時奔放渾厚,如同一幅山水畫,寥寥幾筆,簡單大方,就描繪出了“飛梁壓水,虹影澄清曉”的絕妙意境,立刻將人引入碧波蕩漾、江山如畫的開闊氛圍中。
轉至低音處,卻又渺不可聞,似深澗幽咽,茫然四顧,隻餘一聲歎息“四海誰知我?”。待琴聲陡然再起時,至高揚處,又似裂石穿雲,石破驚天,大有“按玉龍、嘶未斷”、“一劍橫空幾番過”那般回天化物的力量,讓人不知不覺中,撩起豪情萬丈。
曲終之處,卻是涼風卷地,滿目蒼苔,英雄落寞。讓人徒增江山依舊、時事飄零、逝者如斯的感歎。
“彈得好琴!”謝豫生目視李叢信,臉上倨傲之色已消失,“今日,我不及你,輸了情懷。琴音之美在韻,不在技藝,我今日方得一悟,多謝!”
“謝先生過謙了,在下不及謝先生甚多。”李叢信笑著搖了搖頭,“在下偶得的一闋《洞仙歌》,很喜歡那詞中之意,便自度了這曲。不是在下的曲子好,實在是那詞寫得妙。‘今來古往,物是人非,天地裏,惟有江山不老。’……”
“今來古往,物是人非,天地裏,惟有江山不老。說的好,說得妙!天地廣闊,吾輩區區螻蟻,每日裏卻隻知道自怨自憐,實在是可笑!可笑之極!”謝豫生說完,大笑一聲,也不理會眾人,徑直下樓而去。
眾人見此,都有些麵麵相覷,有人低聲問道:“這究竟是誰勝出了?”
“論琴技,自然是謝先生稍勝一籌。論情懷,自然是這位少年勝出。”錦袍書生說道。
吳公虞點了點頭:“如此評判,可謂公允。可惜白老先生不在,錯過了今日的這番比試。”
他說完,轉身對著李叢信,把一塊玉佩雙手奉上,“這是朝天樓的信物,請李公子收下。今後,李公子便是我們酒樓的貴客,但凡有需要,隻需吩咐一聲就行。”
“如此,多謝吳掌櫃!”李叢信接過玉佩,隨手遞給了祁渺。
祁渺知道他是在做戲,很自覺地配合著他,雙手接了玉佩收好,又去收了琴裝進琴盒裏。
“在下告辭了!”李叢信向吳公虞拱了拱手,帶著祁渺、王楫就下了酒樓。
他轉身對著李叢信就行了一禮,賠笑道:“多謝李公子!謝豫生號稱‘琴癡’,性子有些古怪,尋常的東西也打動不了他。李公子這琴是稀罕物,謝先生知道了,隻怕立即就能趕來。”
李叢信見他識趣,也不拿大,隻輕輕點了點頭,“能親耳聽到‘琴癡’演奏一曲,也是在下的榮幸。”
吳公虞吩咐夥計道:“快去請謝先生來,就說這裏有一把不世出的名琴,請他來鑒賞。”
那夥計諾了一聲,轉身就朝樓下跑去。
對於李叢信不計前嫌為自己解圍,吳公虞似乎覺得自己應該有所表示才行,他吩咐夥計去搬了琴幾、香爐等物上來,親手擺放在李叢信的麵前。
祁渺於琴藝上不甚精通,平日裏聽李叢信彈琴,隻覺得悅耳動聽,能撩動自己內心深處的思緒,使自己沉迷而不自知。至於他琴藝的高低,卻是評判不出。
這會見他居然幫著吳公虞,要請來謝豫生,心裏頗有些奇怪,也不知道他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麽藥。她瞟了一眼李叢信,隻見他眉眼間神采飛揚,有顧盼之意,似乎很期待這場比試。
正在眾人猜測著謝豫生會不會來,那個去請人的夥計已經飛快地跑進門來,邊跑還邊大聲喊道:“來了!謝先生來了!”
吳公虞起身下樓迎接,其餘的人也紛紛移步,湧向了樓梯口。
祁渺本想起身,去看看那謝豫生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回頭見李叢信坐在那裏,波浪不驚,隻得按捺下自己的好奇,陪他一塊兒坐著等。
“謝先生,這邊請!”吳公虞引著一個人上樓來。
祁渺一眼看見那人,就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個謝先生身材瘦削,麵容清峻,三十出頭的樣子,不知是出門匆忙,還是平日裏就這麽放蕩不羈,居然是披散著頭發、敞衣赤足就來了。
“琴在哪裏?”謝豫生問了一句,全然不在意周圍人詫異的眼神。
在他的眼睛轉到琴幾上擺放著的“清韻”時,眼神驟然一亮,一大步就越過了前麵引路的吳公虞,幾乎是撲了過去,口中還連聲說道:“好琴!好琴!”
他單膝跪在地板上,俯身在琴幾前,小心翼翼地捧起“清韻”,象是捧著一個自己心愛的寶貝,仔細查看。他看了正麵,又翻看背麵。
半響,才將“清韻”擺放到琴幾上,伸手輕輕撥弄了一下琴弦。當那清潤悅耳的琴音蕩漾開來,他閉目聆聽,一臉的癡迷。
“果然是把不世出的好琴。”稍許,謝豫生睜開眼,讚歎了一句。
“謝先生,請這裏坐。”李叢信起身,將位置讓了開來。
謝豫生也不推辭,坐到了琴幾前,隻見他左手按弦,右手指輕輕一挑,自顧自地就彈奏起來。
祁渺聽那琴音,初起時悠然自得,似淡淡微霜,又似枝頭吹過的微風,冷意悄然而至,卻又不令人生寒。轉至低音處,音細幾不可聞,若雲霄之飄渺,忽隱忽現。
琴音再轉時,又似林間雙鳥,啾啾而鳴,此呼彼應,雙雙柔情顧盼。至最後,琴音息聲漸落,幽咽悲鳴,如訴如泣,怨愁離緒驟然彌漫開來,讓人不禁黯然,久久不能釋懷。
一曲奏罷,圍觀的眾人聽得如癡如醉,早已沉迷多時,待清醒過來,又紛紛鼓掌叫好。
“委婉流暢,雋永清新,餘音繞梁,不絕於耳……今日得聽‘琴癡’先生一曲,平生足矣!”錦袍書生大聲讚歎。
其餘人等,也是一片讚揚之聲。
隻李叢信看著謝豫生,輕輕歎息了一聲,說道:“琴音旖旎,有幽怨離緒之聲,謝先生可是想起了故人?”
謝豫生聞言微微有些訝異,抬頭略有所思地看向李叢信。
“黯然銷魂者,唯別矣!你在想她?”李叢信又淡淡地說了一句。
謝豫生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眼中有些許的無奈,象是歎息又象是自言自語,說了一句:“斯人已去,想又如何?”
“想便想了,還要如何?”李叢信一聲長笑,看向謝豫生的眼神裏有狂放不羈,更多的卻是會心一笑。
謝豫生愣了一下,忽然拍手道:“是了!想便想了,還要如何!”
“來而不往,非禮也。聽了謝先生一曲,我也彈奏一曲。”李叢信說著話,席地而坐,把琴幾挪到了自己麵前,伸手調試了下琴弦。
隻見他手指一挑,悠揚動聽的琴音已飄灑在半空中。那熟悉的旋律,祁渺一聽,就知道是他自度曲的那首《洞仙歌》。隻是今日聽來,不知為何,卻與往日大不相同。
琴音初起時奔放渾厚,如同一幅山水畫,寥寥幾筆,簡單大方,就描繪出了“飛梁壓水,虹影澄清曉”的絕妙意境,立刻將人引入碧波蕩漾、江山如畫的開闊氛圍中。
轉至低音處,卻又渺不可聞,似深澗幽咽,茫然四顧,隻餘一聲歎息“四海誰知我?”。待琴聲陡然再起時,至高揚處,又似裂石穿雲,石破驚天,大有“按玉龍、嘶未斷”、“一劍橫空幾番過”那般回天化物的力量,讓人不知不覺中,撩起豪情萬丈。
曲終之處,卻是涼風卷地,滿目蒼苔,英雄落寞。讓人徒增江山依舊、時事飄零、逝者如斯的感歎。
“彈得好琴!”謝豫生目視李叢信,臉上倨傲之色已消失,“今日,我不及你,輸了情懷。琴音之美在韻,不在技藝,我今日方得一悟,多謝!”
“謝先生過謙了,在下不及謝先生甚多。”李叢信笑著搖了搖頭,“在下偶得的一闋《洞仙歌》,很喜歡那詞中之意,便自度了這曲。不是在下的曲子好,實在是那詞寫得妙。‘今來古往,物是人非,天地裏,惟有江山不老。’……”
“今來古往,物是人非,天地裏,惟有江山不老。說的好,說得妙!天地廣闊,吾輩區區螻蟻,每日裏卻隻知道自怨自憐,實在是可笑!可笑之極!”謝豫生說完,大笑一聲,也不理會眾人,徑直下樓而去。
眾人見此,都有些麵麵相覷,有人低聲問道:“這究竟是誰勝出了?”
“論琴技,自然是謝先生稍勝一籌。論情懷,自然是這位少年勝出。”錦袍書生說道。
吳公虞點了點頭:“如此評判,可謂公允。可惜白老先生不在,錯過了今日的這番比試。”
他說完,轉身對著李叢信,把一塊玉佩雙手奉上,“這是朝天樓的信物,請李公子收下。今後,李公子便是我們酒樓的貴客,但凡有需要,隻需吩咐一聲就行。”
“如此,多謝吳掌櫃!”李叢信接過玉佩,隨手遞給了祁渺。
祁渺知道他是在做戲,很自覺地配合著他,雙手接了玉佩收好,又去收了琴裝進琴盒裏。
“在下告辭了!”李叢信向吳公虞拱了拱手,帶著祁渺、王楫就下了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