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蒹葭聞言,立即便鬆了持著匕首的手,正要下意識離開此地,前往槿櫻殿之際,她忽而動作一頓,仰頭看向扶蘇。
她忽而嗤笑出聲,嘲弄道:“國師這招攻心計,真是用的極好。”
原來,他此刻要的是讓她徹底臣服……他在告訴她,最好任由他擺布,否則他可以隨意傷害她身邊的人。
就如此刻,他分明是在騙她。
但是她卻在一瞬間,信以為真。
因為他是扶蘇,是個極為危險的存在。
誠如燕蒹葭所想,扶蘇臉上的笑容絲毫不變,隻欣賞的看著她,眉眼彎彎:“殿下很聰慧,真是越來越有趣了。”
說著,他緩緩越過她,一邊走,一邊說道:“眼下天色不早了,殿下早些休息罷,這些時日不見,殿下消瘦了許多……”
仿佛是心疼的語氣,卻是讓人不寒而栗。
她站在他的身後,猶如被毒蛇纏住了一樣,渾身動彈不得。
直到他初到門邊,就要開門離去。
驀然,她出聲道:“扶蘇。”
“殿下?”他緩緩回頭看向她,眸光依舊溫柔:“殿下可還有何要吩咐?”
“你就這樣篤定,可以將人玩弄於股掌之中嗎?”燕蒹葭死死的盯著他,眼底滿是厭惡。
是的,厭惡。
她沒有哪一刻,像現在一樣,厭惡眼前的人。也沒有哪一刻可以做到如此的直白表現。
真是希望……這瘋子去死啊!
“殿下的眼神,我很不喜歡。”他笑容愈發從容,不答反問:“殿下若是想不被玩弄,可是打算違背自己的內心?”
他的的確確,方才是騙她的。騙她說,槿櫻殿,蕭皇後身邊有他的人。
但這並不為意味著,他沒有能力除掉蕭皇後,反而說明他要動手隻是分分鍾而已,如今的嚇唬不是玩笑,而是……威嚇。
這一點,燕蒹葭不會不知道。
可若是她執意要違抗他的想法,那麽便要親眼見著自己的父皇母後死去,且無能為力。
“國師知道我的內心?”燕蒹葭猛然瘋狂的笑了起來,半晌,她才幽幽道:“國師以為一切盡在掌握,卻又全然不知……才會如此揣度!”
“殿下是何意思?”扶蘇靜靜然望著她,眼底有出乎意料之色,一閃而過:“難道殿下……有悲憫之心?”
“從前或許沒有。”燕蒹葭付之一笑:“但現在,有了。”
扶蘇揚眉:“哦?”
“父皇曾說,為君主者,該是要殫精竭慮,為國之安泰而疲乏。君臣為下,百姓為上。我們所思所想,皆是要以黎民為重。”她不緊不慢,緩緩說道:“天下非君主之天下,亦非貴胄之天下,而是民之天下。”
“若是為了父皇母後,引起戰爭,屠戮越國,那麽必然有我燕國的百姓舍身在前。”
“那麽,即便救了父皇又如何?”她釋然一笑:“若是父皇醒來,知我此般,定是不會苟活。”
活著固然重要,親人固然重要。
可如今她是以一國之儲君的角度去思去想,那麽一切便沒有黎民安生更為重要的了。
“殿下竟是有如此想法?”扶蘇望著她,忽而便道:“看來,陛下的確沒有看錯。殿下比四皇子,更適合坐這儲君的位置。”
說著,他不再回頭,隻兀自開門離去,消失在了燕蒹葭的眼前。
寒冷的風,吹了進來,屋外似乎稀稀疏疏下起了小雨,讓人無法心安。
……
……
燕蒹葭摸不準扶蘇的心思,但是她已然調整了心情,開始整治那些散播謠言的人。
幾日下來,她以雷霆之勢,處理好了謠言的事情。
沒有人想到,她竟是能夠如此釜底抽薪,處理的這般完美且迅速。
但顯然,事情還沒結束。
冬初,第一場大雪落下,燕國四下掀起前所未有的驚濤。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病,如狂風一般襲來。
先是建康四處,有婦孺病倒,而後便隨之蔓延開來。速度之快,短短兩三日,便席卷了好幾個城。
燕蒹葭派了好些人手去探查,卻是一無所獲。
太醫院的太醫紛紛前去診治,也依舊無人能確切說出,到底這些百姓染了何等怪疾。
人人都說,是邪祟。
那關於燕蒹葭是邪祟的傳聞,再一次掀起,驚濤駭浪。
與此同時,潛伏在越國的探子來報,說是越國已然聯結涼國,打算趁燕國之亂勢,攻打而來。
國之亂,民不聊生。
燕蒹葭頭一次,如此的憤怒。
她沒有任何拜貼,便踏上了國師府邸。
站在那質樸的牌匾前,她腦海中皆是扶蘇的臉容。
不是惦念,而是殺意。
扶蘇的卑鄙,扶蘇的癲狂,遠遠超過她的想象。
他或許沒有能力讓整個燕國顛覆,但是他有能力製造恐慌。
燕國的百姓,雖說染病,但卻隻是四肢無力,臥榻不起,目前為止,還未曾有一人當真因此而殞命。
正滿懷殺意之時,身後傳來扶蘇的聲音。
“殿下深夜造訪,可是來尋扶蘇?”
溫其如玉,君子似月。
她回頭看向他,就見扶蘇眉目疏朗,凝眸佇立。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隻從容笑著,便叫人神魂顛倒。
可那又如何?
燕蒹葭眼底劃過厭惡之色,徑直走了過去。
“扶蘇,你好大的膽子!”她一開口,便是問罪。
“殿下這是何意?”扶蘇偏頭看著她,似乎有些不解。
燕蒹葭冷笑:“百姓染的怪疾,是你所為!”
“你就不怕,遭報應嗎!”
“我聽聞,修仙練道之人,若是害人,是要五雷轟頂,永世不得超生的!”
一字一句,皆是咒罵。
扶蘇聽聞,忽而笑了起來。
“殿下今日前來,就是要說此事?”
他風輕雲淡,繼續道:“我還以為,殿下是要來求饒的。”
“求饒?”
燕蒹葭譏誚道:“同你求饒?你不是要報複越國嗎?那便等著我將越國皇帝的項上人頭給你取來!”
她信誓旦旦,眉目堅毅。
那股子勁兒,不知為何,竟然讓扶蘇覺得有些可愛。
哪怕此時此刻,她眸底全是惡意與殺伐,哪怕她恨不能殺了他。
可至少她的情緒,終於是有溫度的。
而這份恨意,也是對他一個人的。
似乎是想起了久遠的回憶,他眸底很是溫柔,很是悠遠。
可是下一刻,他說出口的話,卻是讓人如置冰窖。
他道:“殿下該是要快點動手了。否則兵臨城下那日,燕國就亡了。”
……
……
燕蒹葭的離去,毫無征兆,就如她來的時候一樣。
直至她背影消失,扶蘇身後的牧清才緩緩出聲:“師父為何不否認?”
“否認什麽?”扶蘇站在國師府門前,不動聲色。
牧清道:“明明百姓的事情,不是師父做的!她那般誣陷人,可是好賴不分的!”
“如今,誰做的又如何?隻要幫我達成心中所想,就可以了。”扶蘇淡淡道。
“師父當真要掀起越國與燕國的戰事?”牧清道:“若是真的要那麽做,何必救建康那些染了怪病的……”
這兩日,建康怪病驟起,扶蘇其實便察覺不太對勁了。
所以他一直忙碌於此事,晝夜不歇。
可做了好事,他不僅不說,反而還被誣賴……怎能讓人不氣憤?
“你查到是誰了嗎?”扶蘇看了下天色,而後動身,朝著國師府走去。
“還未……”牧清搖頭。
“那就是了。”扶蘇輕歎一聲:“找不到是誰,她懷疑我,又無法自證清白,那何必澄清?”
一邊走,他一邊幽幽道:“不過,早知道她會是這般反應的話,此事由我來做,也不是不可。”
那稀鬆平常的語氣,讓人捉摸不透,哪怕是一直跟隨左右的牧清,亦是看不清他的想法。
……
……
正如扶蘇所說,兩日後,怪病消散,民心也漸漸安穩了。
接下來的幾日,扶蘇有意無意,和燕蒹葭提及滅越國的約定。
本來燕蒹葭打算耍賴一番,將此事拖延下去。
畢竟兩國交戰,豈是兒戲?
必須要有一個交戰的由頭,才能真正開戰。
可這個由頭,扶蘇挑起來了。
他借由祈福納福的說辭,讓百姓堅信,隻有舉國同慶的喜慶事兒,才能徹底祛除晦氣。
所以原本因燕王病倒而被取消的五國大會,如約舉行。
冬初,大雪紛飛,其餘四國徐徐前行,朝著燕國進發。
自請帖下到其餘四國之後,燕王便漸漸蘇醒過來。
扶蘇沒有失約,但卻沒有真正治好燕王的病。如扶蘇所說,燕國鐵蹄踏上越國的國土之事,便是燕王的病真正痊愈的時候。
於是,她開始謀劃一切。
勢必要在越國動手之前,出其不意,領軍前往。
楚青臨離去的第三個月,邊關終於傳來捷報。
楚家軍大獲全勝,不日將啟程歸來。
一時間,整個燕國籠罩在歡喜之中,連帶著燕蒹葭,眸底也染了幾分喜色。
這是幾個月來,她最歡喜的一刻了。
但在百姓眼中,卻是國師庇護,天佑燕國。
隻要照著國師所說的去做,來年定然風調雨順,安平順遂。
扶蘇漸得民心,一時權勢滔天。
……
……
------題外話------
寶貝們,你們還在看麽~
她忽而嗤笑出聲,嘲弄道:“國師這招攻心計,真是用的極好。”
原來,他此刻要的是讓她徹底臣服……他在告訴她,最好任由他擺布,否則他可以隨意傷害她身邊的人。
就如此刻,他分明是在騙她。
但是她卻在一瞬間,信以為真。
因為他是扶蘇,是個極為危險的存在。
誠如燕蒹葭所想,扶蘇臉上的笑容絲毫不變,隻欣賞的看著她,眉眼彎彎:“殿下很聰慧,真是越來越有趣了。”
說著,他緩緩越過她,一邊走,一邊說道:“眼下天色不早了,殿下早些休息罷,這些時日不見,殿下消瘦了許多……”
仿佛是心疼的語氣,卻是讓人不寒而栗。
她站在他的身後,猶如被毒蛇纏住了一樣,渾身動彈不得。
直到他初到門邊,就要開門離去。
驀然,她出聲道:“扶蘇。”
“殿下?”他緩緩回頭看向她,眸光依舊溫柔:“殿下可還有何要吩咐?”
“你就這樣篤定,可以將人玩弄於股掌之中嗎?”燕蒹葭死死的盯著他,眼底滿是厭惡。
是的,厭惡。
她沒有哪一刻,像現在一樣,厭惡眼前的人。也沒有哪一刻可以做到如此的直白表現。
真是希望……這瘋子去死啊!
“殿下的眼神,我很不喜歡。”他笑容愈發從容,不答反問:“殿下若是想不被玩弄,可是打算違背自己的內心?”
他的的確確,方才是騙她的。騙她說,槿櫻殿,蕭皇後身邊有他的人。
但這並不為意味著,他沒有能力除掉蕭皇後,反而說明他要動手隻是分分鍾而已,如今的嚇唬不是玩笑,而是……威嚇。
這一點,燕蒹葭不會不知道。
可若是她執意要違抗他的想法,那麽便要親眼見著自己的父皇母後死去,且無能為力。
“國師知道我的內心?”燕蒹葭猛然瘋狂的笑了起來,半晌,她才幽幽道:“國師以為一切盡在掌握,卻又全然不知……才會如此揣度!”
“殿下是何意思?”扶蘇靜靜然望著她,眼底有出乎意料之色,一閃而過:“難道殿下……有悲憫之心?”
“從前或許沒有。”燕蒹葭付之一笑:“但現在,有了。”
扶蘇揚眉:“哦?”
“父皇曾說,為君主者,該是要殫精竭慮,為國之安泰而疲乏。君臣為下,百姓為上。我們所思所想,皆是要以黎民為重。”她不緊不慢,緩緩說道:“天下非君主之天下,亦非貴胄之天下,而是民之天下。”
“若是為了父皇母後,引起戰爭,屠戮越國,那麽必然有我燕國的百姓舍身在前。”
“那麽,即便救了父皇又如何?”她釋然一笑:“若是父皇醒來,知我此般,定是不會苟活。”
活著固然重要,親人固然重要。
可如今她是以一國之儲君的角度去思去想,那麽一切便沒有黎民安生更為重要的了。
“殿下竟是有如此想法?”扶蘇望著她,忽而便道:“看來,陛下的確沒有看錯。殿下比四皇子,更適合坐這儲君的位置。”
說著,他不再回頭,隻兀自開門離去,消失在了燕蒹葭的眼前。
寒冷的風,吹了進來,屋外似乎稀稀疏疏下起了小雨,讓人無法心安。
……
……
燕蒹葭摸不準扶蘇的心思,但是她已然調整了心情,開始整治那些散播謠言的人。
幾日下來,她以雷霆之勢,處理好了謠言的事情。
沒有人想到,她竟是能夠如此釜底抽薪,處理的這般完美且迅速。
但顯然,事情還沒結束。
冬初,第一場大雪落下,燕國四下掀起前所未有的驚濤。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病,如狂風一般襲來。
先是建康四處,有婦孺病倒,而後便隨之蔓延開來。速度之快,短短兩三日,便席卷了好幾個城。
燕蒹葭派了好些人手去探查,卻是一無所獲。
太醫院的太醫紛紛前去診治,也依舊無人能確切說出,到底這些百姓染了何等怪疾。
人人都說,是邪祟。
那關於燕蒹葭是邪祟的傳聞,再一次掀起,驚濤駭浪。
與此同時,潛伏在越國的探子來報,說是越國已然聯結涼國,打算趁燕國之亂勢,攻打而來。
國之亂,民不聊生。
燕蒹葭頭一次,如此的憤怒。
她沒有任何拜貼,便踏上了國師府邸。
站在那質樸的牌匾前,她腦海中皆是扶蘇的臉容。
不是惦念,而是殺意。
扶蘇的卑鄙,扶蘇的癲狂,遠遠超過她的想象。
他或許沒有能力讓整個燕國顛覆,但是他有能力製造恐慌。
燕國的百姓,雖說染病,但卻隻是四肢無力,臥榻不起,目前為止,還未曾有一人當真因此而殞命。
正滿懷殺意之時,身後傳來扶蘇的聲音。
“殿下深夜造訪,可是來尋扶蘇?”
溫其如玉,君子似月。
她回頭看向他,就見扶蘇眉目疏朗,凝眸佇立。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隻從容笑著,便叫人神魂顛倒。
可那又如何?
燕蒹葭眼底劃過厭惡之色,徑直走了過去。
“扶蘇,你好大的膽子!”她一開口,便是問罪。
“殿下這是何意?”扶蘇偏頭看著她,似乎有些不解。
燕蒹葭冷笑:“百姓染的怪疾,是你所為!”
“你就不怕,遭報應嗎!”
“我聽聞,修仙練道之人,若是害人,是要五雷轟頂,永世不得超生的!”
一字一句,皆是咒罵。
扶蘇聽聞,忽而笑了起來。
“殿下今日前來,就是要說此事?”
他風輕雲淡,繼續道:“我還以為,殿下是要來求饒的。”
“求饒?”
燕蒹葭譏誚道:“同你求饒?你不是要報複越國嗎?那便等著我將越國皇帝的項上人頭給你取來!”
她信誓旦旦,眉目堅毅。
那股子勁兒,不知為何,竟然讓扶蘇覺得有些可愛。
哪怕此時此刻,她眸底全是惡意與殺伐,哪怕她恨不能殺了他。
可至少她的情緒,終於是有溫度的。
而這份恨意,也是對他一個人的。
似乎是想起了久遠的回憶,他眸底很是溫柔,很是悠遠。
可是下一刻,他說出口的話,卻是讓人如置冰窖。
他道:“殿下該是要快點動手了。否則兵臨城下那日,燕國就亡了。”
……
……
燕蒹葭的離去,毫無征兆,就如她來的時候一樣。
直至她背影消失,扶蘇身後的牧清才緩緩出聲:“師父為何不否認?”
“否認什麽?”扶蘇站在國師府門前,不動聲色。
牧清道:“明明百姓的事情,不是師父做的!她那般誣陷人,可是好賴不分的!”
“如今,誰做的又如何?隻要幫我達成心中所想,就可以了。”扶蘇淡淡道。
“師父當真要掀起越國與燕國的戰事?”牧清道:“若是真的要那麽做,何必救建康那些染了怪病的……”
這兩日,建康怪病驟起,扶蘇其實便察覺不太對勁了。
所以他一直忙碌於此事,晝夜不歇。
可做了好事,他不僅不說,反而還被誣賴……怎能讓人不氣憤?
“你查到是誰了嗎?”扶蘇看了下天色,而後動身,朝著國師府走去。
“還未……”牧清搖頭。
“那就是了。”扶蘇輕歎一聲:“找不到是誰,她懷疑我,又無法自證清白,那何必澄清?”
一邊走,他一邊幽幽道:“不過,早知道她會是這般反應的話,此事由我來做,也不是不可。”
那稀鬆平常的語氣,讓人捉摸不透,哪怕是一直跟隨左右的牧清,亦是看不清他的想法。
……
……
正如扶蘇所說,兩日後,怪病消散,民心也漸漸安穩了。
接下來的幾日,扶蘇有意無意,和燕蒹葭提及滅越國的約定。
本來燕蒹葭打算耍賴一番,將此事拖延下去。
畢竟兩國交戰,豈是兒戲?
必須要有一個交戰的由頭,才能真正開戰。
可這個由頭,扶蘇挑起來了。
他借由祈福納福的說辭,讓百姓堅信,隻有舉國同慶的喜慶事兒,才能徹底祛除晦氣。
所以原本因燕王病倒而被取消的五國大會,如約舉行。
冬初,大雪紛飛,其餘四國徐徐前行,朝著燕國進發。
自請帖下到其餘四國之後,燕王便漸漸蘇醒過來。
扶蘇沒有失約,但卻沒有真正治好燕王的病。如扶蘇所說,燕國鐵蹄踏上越國的國土之事,便是燕王的病真正痊愈的時候。
於是,她開始謀劃一切。
勢必要在越國動手之前,出其不意,領軍前往。
楚青臨離去的第三個月,邊關終於傳來捷報。
楚家軍大獲全勝,不日將啟程歸來。
一時間,整個燕國籠罩在歡喜之中,連帶著燕蒹葭,眸底也染了幾分喜色。
這是幾個月來,她最歡喜的一刻了。
但在百姓眼中,卻是國師庇護,天佑燕國。
隻要照著國師所說的去做,來年定然風調雨順,安平順遂。
扶蘇漸得民心,一時權勢滔天。
……
……
------題外話------
寶貝們,你們還在看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