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去了景仁宮,正巧太後娘娘王珊正在逗弄皇後所出的三歲的小皇子阿遷。
“霽兒見過皇嫂。”長公主謝蘊逸請安道。
“一家人何必拘禮。”太後王珊招呼謝蘊逸到自己身邊坐下:“你瞧瞧,下邊進貢上來一個胡果,阿遷這小家夥吵著鬧著要吃,哀家拿他沒有轍了。
正好有些好東西,那個南邊大理國上貢來的孔雀翎金絲披肩,哀家看特別適合研研,等會兒走的時候你就拿走吧。”
“阿霽謝過皇嫂。等會兒阿霽就把那披肩帶走,研研就喜歡這些新鮮又看起來古怪的東西。”謝蘊逸愛憐地撫摸阿遷的小臉蛋,粉撲撲的,比他手裏的胡果還要秀色可餐:“阿遷在皇嫂這裏養幾日,瞧著倒比前兩天更白淨些,還是皇嫂會養娃娃。”
“皇兒啥哀家一手養大的,就連晉王哀家也帶過幾日。”太後王珊毫不謙虛道:“芝華把阿遷帶下去吧,胡果他可以吃幾片,切不可貪食。”
“是。”大馮嬤嬤抱著沉手的阿遷離開,留下太後娘娘和長公主殿下兩人說話。
太後王珊知道皇上那一紙調令是答應了晉王的請求,具體後續會如何發展,也需要靜觀其變。但她也看清了因為梅大小姐一事,皇上和晉王已經有了嫌隙,兄弟兩人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親密,還是要早做打算。
“阿霽難得來景仁宮一趟,想當年咱們一起製花簽,轉眼你就嫁人了,還生了三個兒女,倒叫哀家羨慕。”太後王珊回憶道。
“阿霽也很想念皇嫂。”謝蘊逸順著太後的話說:“當年阿霽淘氣的時候,皇兄要罰我,也虧得皇嫂多加照拂,阿霽才少了幾頓皮肉之苦。”
“先帝爺是舍不得罰你,所以哀家一求,先帝爺就答應了。”太後王珊絲毫不居功,家常聊到這裏,也可以進入正題了:“哀家知道你是為了哲兒來的。哀家給你透個底,舉賢不避親,哲兒盡管去就是了。”
舉賢不避親…這句話有門道啊,難道是誰向皇上推薦了哲兒,還被皇上破天荒的采納了?能同時博得皇上和太後信任的人,莫過於晉王爺了,可這是為什麽,怎麽突然間就…
“難道是因為晉王殿下?”長公主殿下半信半疑道。
太後娘娘點點頭:“正是因為晉王。晉王和梅二小姐鬧得不快,自己說臉上過不去,想去西北大營曆練曆練。他去了,皇上這邊就難了,所以晉王就推舉了哲兒。”
“皇嫂!”長公主聽到這裏大喊了一聲:“你們怎麽能縱容晉王做出如此糊塗之事?現在西北邊境可是…你們又不是不知道!”
晉王去了西北,又留下夏哲在朝中,這就擺明了護國公不能再去西北。
太後知道謝蘊逸的脾氣,急過了這頭,自己就冷靜下來了。太後王珊慢條斯理地喝著茶,等謝蘊逸那口氣卸了,才繼續說道:“阿霽可記得太祖時期梅懷桐的事兒?”
時間太過久遠,謝蘊逸想了好一會兒才想起來,這時候後背已經冷汗漣漣:“阿霽怎麽會忘了…”
梅懷桐其時,西北當時的鎮守將軍守權不移,差點鬧成了大亂。於是梅懷桐便上書提議每五年,各邊疆鎮守將軍換防一次。而西北自從上代護國公夏淳打贏了函穀關戰役以後,兩代人便沒再挪過窩。
時間久了,謝蘊逸也把西北當成第二個家,可也忘了護國公長期盤踞在西北,會動搖聖心。謝蘊逸以為她下嫁到了護國公府就會有例外,她還是太過天真。
晉王此舉不但對護國公一家無害,反而還讓護國公家的明珠有了綻放光彩的機會。
謝蘊逸心情起起伏伏,半天回不過神來。
太後茶喝得差不多了,便道:“阿霽可想明白了?阿霽那麽聰明,不用哀家多說了吧。”
謝蘊逸朝太後跪下:“謝皇嫂的指點。沒有皇嫂指明,阿霽心中必生怨氣,必會去找皇上理論,到時候護國公府必會失去聖心…”
“阿霽起來吧。”太後王珊親自把謝蘊逸扶起來:“所以為了護國公府,晉王去西北這段日子,不僅要讓哲兒出仕,謙兒也要傾盡全力輔佐晉王。如此才對得起謙兒的‘謙’字。”
“謙兒的名字可是皇嫂出的主意,如今看來,謙兒這個名字算是取著了。”謝蘊逸感懷太後王珊的照拂。雖沒有恩厚的賞賜,太後王珊卻在一個個關鍵節點提點著她,提點著護國公府度過一個個暗流湧動的時刻。
謝蘊逸轉身擦了擦眼角,轉過頭來又像當年未出嫁的小姑一樣纏著太後娘娘:“皇嫂,阿霽那裏有一些從西北帶回來的上好的皮子,等會兒阿霽差人送過來,皇嫂做幾件皮裘,留著冬天穿再好不過了。”
“你啊你,還是有什麽好東西想著你皇嫂。”太後王珊喜歡和謝蘊逸打交道,因為她自然不失聰慧,相處起來一點也不累人。
姑嫂兩人笑做一團,謝蘊逸等著天黑了才回去。
到了晚上,護國公一家,連帶著護國公夏燾、長公主謝蘊逸、世子夏謙、二公子夏哲,四人圍坐在一起,商量夏哲出仕的事兒。
一坐下來,謝蘊逸把在太後宮裏聽到的全盤托出,幾人沉默了一會兒,護國公夏燾便問夏哲道:“哲兒你願意出仕嗎?不用顧忌為父還有你母親,但憑你自己的意願。”
夏哲和夏研一樣,生下來體弱,身體狀況略比夏研好點兒,起碼能騎馬行走,但離行軍打仗還是相差太遠,縱有萬般聰明,夏哲還是一直待在家中將養著。
當初夏研和梅櫟清在東明的時候,走幾步路就喘,幸好在東明找到了“神醫”焦渥丹,才把夏研的胎裏不足治好了大半,如今夏研看起來比夏哲還要好些。
夏哲問了句:“是晉王推薦哲兒的嗎?”
謝蘊逸點點頭:“太後娘娘沒有否認,多半就是了。”
“晉王爺也太過狡猾了,他親自推薦我,容不得我不去啊。”夏哲苦笑道。
“霽兒見過皇嫂。”長公主謝蘊逸請安道。
“一家人何必拘禮。”太後王珊招呼謝蘊逸到自己身邊坐下:“你瞧瞧,下邊進貢上來一個胡果,阿遷這小家夥吵著鬧著要吃,哀家拿他沒有轍了。
正好有些好東西,那個南邊大理國上貢來的孔雀翎金絲披肩,哀家看特別適合研研,等會兒走的時候你就拿走吧。”
“阿霽謝過皇嫂。等會兒阿霽就把那披肩帶走,研研就喜歡這些新鮮又看起來古怪的東西。”謝蘊逸愛憐地撫摸阿遷的小臉蛋,粉撲撲的,比他手裏的胡果還要秀色可餐:“阿遷在皇嫂這裏養幾日,瞧著倒比前兩天更白淨些,還是皇嫂會養娃娃。”
“皇兒啥哀家一手養大的,就連晉王哀家也帶過幾日。”太後王珊毫不謙虛道:“芝華把阿遷帶下去吧,胡果他可以吃幾片,切不可貪食。”
“是。”大馮嬤嬤抱著沉手的阿遷離開,留下太後娘娘和長公主殿下兩人說話。
太後王珊知道皇上那一紙調令是答應了晉王的請求,具體後續會如何發展,也需要靜觀其變。但她也看清了因為梅大小姐一事,皇上和晉王已經有了嫌隙,兄弟兩人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親密,還是要早做打算。
“阿霽難得來景仁宮一趟,想當年咱們一起製花簽,轉眼你就嫁人了,還生了三個兒女,倒叫哀家羨慕。”太後王珊回憶道。
“阿霽也很想念皇嫂。”謝蘊逸順著太後的話說:“當年阿霽淘氣的時候,皇兄要罰我,也虧得皇嫂多加照拂,阿霽才少了幾頓皮肉之苦。”
“先帝爺是舍不得罰你,所以哀家一求,先帝爺就答應了。”太後王珊絲毫不居功,家常聊到這裏,也可以進入正題了:“哀家知道你是為了哲兒來的。哀家給你透個底,舉賢不避親,哲兒盡管去就是了。”
舉賢不避親…這句話有門道啊,難道是誰向皇上推薦了哲兒,還被皇上破天荒的采納了?能同時博得皇上和太後信任的人,莫過於晉王爺了,可這是為什麽,怎麽突然間就…
“難道是因為晉王殿下?”長公主殿下半信半疑道。
太後娘娘點點頭:“正是因為晉王。晉王和梅二小姐鬧得不快,自己說臉上過不去,想去西北大營曆練曆練。他去了,皇上這邊就難了,所以晉王就推舉了哲兒。”
“皇嫂!”長公主聽到這裏大喊了一聲:“你們怎麽能縱容晉王做出如此糊塗之事?現在西北邊境可是…你們又不是不知道!”
晉王去了西北,又留下夏哲在朝中,這就擺明了護國公不能再去西北。
太後知道謝蘊逸的脾氣,急過了這頭,自己就冷靜下來了。太後王珊慢條斯理地喝著茶,等謝蘊逸那口氣卸了,才繼續說道:“阿霽可記得太祖時期梅懷桐的事兒?”
時間太過久遠,謝蘊逸想了好一會兒才想起來,這時候後背已經冷汗漣漣:“阿霽怎麽會忘了…”
梅懷桐其時,西北當時的鎮守將軍守權不移,差點鬧成了大亂。於是梅懷桐便上書提議每五年,各邊疆鎮守將軍換防一次。而西北自從上代護國公夏淳打贏了函穀關戰役以後,兩代人便沒再挪過窩。
時間久了,謝蘊逸也把西北當成第二個家,可也忘了護國公長期盤踞在西北,會動搖聖心。謝蘊逸以為她下嫁到了護國公府就會有例外,她還是太過天真。
晉王此舉不但對護國公一家無害,反而還讓護國公家的明珠有了綻放光彩的機會。
謝蘊逸心情起起伏伏,半天回不過神來。
太後茶喝得差不多了,便道:“阿霽可想明白了?阿霽那麽聰明,不用哀家多說了吧。”
謝蘊逸朝太後跪下:“謝皇嫂的指點。沒有皇嫂指明,阿霽心中必生怨氣,必會去找皇上理論,到時候護國公府必會失去聖心…”
“阿霽起來吧。”太後王珊親自把謝蘊逸扶起來:“所以為了護國公府,晉王去西北這段日子,不僅要讓哲兒出仕,謙兒也要傾盡全力輔佐晉王。如此才對得起謙兒的‘謙’字。”
“謙兒的名字可是皇嫂出的主意,如今看來,謙兒這個名字算是取著了。”謝蘊逸感懷太後王珊的照拂。雖沒有恩厚的賞賜,太後王珊卻在一個個關鍵節點提點著她,提點著護國公府度過一個個暗流湧動的時刻。
謝蘊逸轉身擦了擦眼角,轉過頭來又像當年未出嫁的小姑一樣纏著太後娘娘:“皇嫂,阿霽那裏有一些從西北帶回來的上好的皮子,等會兒阿霽差人送過來,皇嫂做幾件皮裘,留著冬天穿再好不過了。”
“你啊你,還是有什麽好東西想著你皇嫂。”太後王珊喜歡和謝蘊逸打交道,因為她自然不失聰慧,相處起來一點也不累人。
姑嫂兩人笑做一團,謝蘊逸等著天黑了才回去。
到了晚上,護國公一家,連帶著護國公夏燾、長公主謝蘊逸、世子夏謙、二公子夏哲,四人圍坐在一起,商量夏哲出仕的事兒。
一坐下來,謝蘊逸把在太後宮裏聽到的全盤托出,幾人沉默了一會兒,護國公夏燾便問夏哲道:“哲兒你願意出仕嗎?不用顧忌為父還有你母親,但憑你自己的意願。”
夏哲和夏研一樣,生下來體弱,身體狀況略比夏研好點兒,起碼能騎馬行走,但離行軍打仗還是相差太遠,縱有萬般聰明,夏哲還是一直待在家中將養著。
當初夏研和梅櫟清在東明的時候,走幾步路就喘,幸好在東明找到了“神醫”焦渥丹,才把夏研的胎裏不足治好了大半,如今夏研看起來比夏哲還要好些。
夏哲問了句:“是晉王推薦哲兒的嗎?”
謝蘊逸點點頭:“太後娘娘沒有否認,多半就是了。”
“晉王爺也太過狡猾了,他親自推薦我,容不得我不去啊。”夏哲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