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老那兒收獲不少,回到一飛院後,林鵬和唐總師又進一步的優化了總體設計,接著就是製作全金屬模型拿到風洞裏麵進行初步的試驗了。


    這次為了優中選優,一共做了三個全金屬模型,當然總體的氣動設計沒有不同,隻是在機翼尺寸,翼型,尾翼的位置和角度方麵略有不同。


    這一次隻是初步選型風洞試驗,所以就沒有拿到中國風洞試驗中心,而是就近,拿到西工大去做。


    要知道西工大作為國內高校中風洞試驗設備最全的大學,不僅僅仍然保存著中國第一座風洞,而且在空氣動力學試驗技術方麵也是一流的。


    剛好在去年,由西工大自行研製的國內首座增壓連續式高速翼型風洞,在西工大建成並進行了實驗,現在拿過去做試驗正好。


    林鵬還記得,這座風洞後來就為中國的大客機c919做了全麵的風洞試驗,特別是在c919大客機的翼型設計和驗證中,這個風洞可以說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個風洞有兩個可更換使用的試驗段,第一試驗段的尺寸為高0.8米、寬0.4米、長3米,是亞洲最大的專門用於翼型實驗的二元試驗段。


    第二試驗段尺寸為高0.6米、寬0.8米、長3米,可作為全模和半模實驗的三元試驗段。


    新殲轟在氣動設計方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突破原來飛豹采用的老舊翼型帶來的缺陷,所以這次風洞試驗也是非常有針對性的。


    林鵬和唐總師設計的三個不同氣動外形,總的來說沒有太大變化,都是采用了類似於f35戰鬥機的蝶形機翼。


    這種機翼最開始是由f22戰鬥機創造的,相當於是給後來的四代機機翼設計引領了一個潮流,後來中國的fc31隱身戰鬥機也是采用了這種蝶形機翼。


    當然f22戰鬥機采用蝶形機翼設計,是為了兼顧亞音速和超音速巡航,因為有好的發動機,所以f22戰鬥機的設計師,可以無顧忌的用上這種機翼。


    而降低超音速阻力最好的機翼設計是大後掠角三角翼,也就是殲二零的鴨翼加大後掠三角翼。


    殲二零在發動機性能受限的情況下,揚威總師和他的團隊,搞出了鴨翼加邊條翼加全動垂尾的升力體氣動布局,這個氣動布局可以說是做到了鴨式布局的極致。


    良好的超音速巡航加超音速機動性兼顧亞音速性能,在航空史上也絕對會成為一代名機,可以說比當年的蘇27設計得更好。


    也因此殲二零的飛行員,可以很自豪的在記者的鏡頭麵前說,一旦進入超音速就是殲二零的天下。不過你不要誤認為,殲二零隻是超音速性能好,在亞音速的條件下,同樣是要優於幾乎所有的三代機。


    但是采用常規布局的大後掠三角翼,亞音速巡航和機動性差,好比中國的殲七和殲八戰鬥機,在低空亞音速的機動性可以用一個慘字來形容。


    因此在結合了大後掠三角翼和常規梯形翼的優點之後,就形成了f22和f35的蝶形機翼。


    采用中等後掠角,展弦比小,機翼後緣前掠,這樣就可以在超音速巡航和亞音速性能上獲得較好的平衡。


    新殲轟作為一款具有隱身性能的多用途戰機,雖然不追求超音速巡航,但是需要非常好的隱身性和亞音速性能,因而采用蝶形機翼設計是最好的選擇。


    這一次林鵬也帶上了宋雨陽一起,這次他們兩個也就相當於是再次回到母校了。


    林鵬也想好好的把宋雨陽培養出來,因為他發現宋雨陽雖然在生活上犯過錯,但是在飛機設計方麵確實還有一些天分的。


    就比如說在新殲轟總本氣動布局方案的cfd流體力學計算當中,宋雨陽就表現出了比其他年輕設計師更強的一麵,這三個氣動布局設計方案裏麵有他不小的功勞。


    聯係好了西工大航空學院流體力學係空氣動力學實驗室負責人葉亞軍教授之後,林鵬和宋雨陽帶著三個不同的全金屬模型過去了。


    路上,宋雨陽是極為興奮。


    宋雨陽看著開車的林鵬就道:“林大哥,這次咱們要真的成功的拿下了新殲轟項目,到時候你至少也能型個係統總師副總師的了吧,你太了不起了,就是唐總師年輕的時候也沒有你厲害啊!”


    麵對宋雨陽的恭維,林鵬隻是微微一笑道:“那可不能,畢竟我現在資曆尚淺,係統副總師都別想,要能搞個係統總師助理就已經是頂天了。但是呢,不管是做什麽工作,掛什麽職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咱們要為新殲轟做出咱們的貢獻,這才是最重要的。你也不錯啊,在cfd技術方麵,你比我強多了,好好努力吧!”


    宋雨陽嘿嘿一笑道:“是嗎?隻能說沒有丟老師的臉吧,這一次回母校,也不知道老師是否還記得我這個不良學生!”


    林鵬笑道:“我記得你的導師是李吉生教授吧?他可是咱們西工大空氣動力學方麵最牛的導師之一了,相信他要看到你現在的情況,肯定會感到欣慰的。”


    宋雨陽搖頭道:“林大哥,你可別說什麽最牛導師了,李教授其實就是一個窮教授,他倒是經常去國外參加什麽學術交流會,還經常去rb什麽的,但那都是因為他沒有什麽重要的項目,才會經常參加那些所謂的國際空氣動力學技術交流。因為咱們國家對專家教授有規定,參與了國家項目的專家教授一般是不允許參加對外學術交流的。”


    林鵬笑道:“聽說rb人設計飛機,由於沒有好的風洞,所以就非常的依賴計算流體力學,作為飛機設計的基礎手段,不知道是不是這麽回事?”


    宋雨陽道:“倒是聽老師說過,rb人的科研風洞還不如咱們西工大的教學風洞呢,不過cfd雖然很好,但是怎麽也不能取代風洞試驗,因為計算出來的東西,很多時候與真實情況相差還是比較大!”


    林鵬笑道:“這倒也是,特別是超音速狀態下的空氣流體力學分布就更難以通過仿真計算模擬出來。還得靠風洞試驗數據來修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航空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霞飛紅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霞飛紅綃並收藏航空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