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剛得中童生,李老爺子高興得合不攏嘴,當天夜裏在李建剛家喝得酩酊大醉,第二日一早就拉著李建剛去給祖宗上香。
童生雖然是科考功名中的入門級,但一個童生身份訴訟時不僅可以不跪拜,還能有座位,而且婚喪典禮時,有權和官員同坐而食。
這是啥,這就是身份,這就是體麵,是給他老李家長臉的大喜事,也是李家村的大喜事。
李建剛一家開席宴客,全村的人都來道賀,恭賀的話聽了一籮筐,賀禮也堆了滿屋,如今李建剛一家在村裏的地位格外不同。
原本隻是有錢,現如今還有了功名,而且家裏還開著學堂,這學堂可是半年功夫就教出了個童生呀,村裏人既熱絡又客氣,覺著李建剛家和他們家已經不一樣了。
以前叫名字的,現在都叫李二爺了,沾點親帶點故的,就叫哥啊叔啊的。
對於一手教出這麽個丈夫的王惠英,也沒人叫她王氏,大家叫她王先生。
瞧著王惠英遊刃有餘的安排著宴席事宜,讓李老爺子也對她高看了幾分。
就是可惜,沒給他二兒生個兒子。
李老爺子吧嗒口煙,瞅二兒這樣兒,還打算接著考下去,李老爺子裏外的招呼客人,瞧著大屋大院、滿堂賓客、下人婆子,狠狠抽了口煙,心裏頭有了些想法。
家裏有下人,親戚妯娌又熱情的來幫忙,鄉裏鄉親的也給麵兒,這次的宴席辦得既輕鬆又熱鬧。
隻有一個難處,大夥都想把孩子送來李家上學,連原本打算讓孩子去鎮上上學的裏正家也有此意,而大姑子李春花更是通過婆婆周氏早早的遞了信兒。
可李家的書房實在裝不下更多的人了,等六月的時候,李家寶和李家貝還要來讀書呢。
教書是王惠英喜歡做的事兒,能得人情,能得尊重,也能得實惠,王惠英瞅瞅閨女,要不你給媽修個學堂。
李幼安當然點頭,正好沒處花銀子呢,學費她收,她給老媽發工資。
找到了投資人,王惠英變都應下了,隻說得再等等,等村裏修好學堂的。
這是讓他們村裏出錢修學堂?村裏人有點為難了,哪有那麽多銀錢。
沒有?別以為她不看儲蓄社的賬本呢。
王惠英便道,是縣裏儲蓄社的東家說要來修一座學堂呢,不用鄉親們出銀錢,隻是束脩嘛……
村裏人急忙點頭,給束脩是應該的。
王惠英也讓他們放心,這束脩肯定比鎮上便宜。
裏正叔笑道,就是和鎮上一樣也中,咱村裏能有個自己的學堂,孩子們就在村裏讀書,方便,而且長臉呀,以後咱李家村也可以說是個富村了,村裏頭的姑娘小夥也好相人家。
這一場宴席賓主盡歡。
次日,李老爺子一大早又讓人來叫了李建剛家去。
李建剛以為是李老爺子還沒新鮮夠家裏新出的童生,挑挑眉,挑了些昨日收的賀禮,上門去瞧李老爺子了。
李老爺子拉了李建剛進裏屋,就他們兩個人,連周氏都沒讓進。
李建剛還以為李老爺子覺得他給家裏爭氣了,想要偷偷塞銀子給他呢。
結果……李老爺子吧嗒抽一口煙,愁苦的勸著兒子。
老二呀,你如今也掙下了不少家業,在咱們村裏頭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王氏我也瞧了,是個好的,我旁的都不擔心你,就是你這……沒個兒子。
一聽這話,李建剛就皺眉了,咋的,嫌棄他閨女了?
李老爺子見李建剛皺眉,還以為他也愁這事呢,便問道,他們家如今也算富裕了,何不好好調養調養身子,再……
李建剛搖頭,還生啥呀,一大把年紀了。
李老爺子以為是他兩身子有問題,還是治不好的那種,也不提讓他們再生一個的話。
悶悶的抽了好一會煙,欲言又止的瞧著李建剛,李建剛不耐煩了,爹,你有啥事就直說吧。
李老爺子斟酌著語言道,你大哥有三個兒子,你四弟雖說隻有兩個,可他和吳氏還年輕,要不你……
李建剛一下子站起來,侄子是侄子,兒子是兒子,我李建剛自己有閨女,幹啥給別人養兒子?
可你的閨女始終要嫁人的,你掙下的身家就這樣便宜外人?李老爺子也很激動。
嗬嗬,他自己親外孫咋是外人,這些個侄子才是外人呢。
李建剛擺明態度不願意。
李老爺子也沒法,隻說讓他再想想,他是親爹,不會害他。
想想往後幼安出嫁了,就剩他們夫妻倆在家,年輕時還好,可老了,誰照顧,身邊沒個兒孫,多寂寞。
李建剛半個字沒往耳朵裏進,還想啥,他要敢給別人養兒子,要敢有一絲重男輕女的想法,不說他媳婦會立馬攆他出門,他閨女得多傷心。
懷著這樣心思的李建剛剛走到家門口,就見到了一位戴紅花的小老太太,模樣瞧著挺眼熟。
李建剛走近瞧了瞧,可不就是上回來給他閨女說人家的那位。
李建剛不高興了,都不待媒婆開口說話,先就說了,家裏閨女還小呢,不著急,上次不是說過了嗎,至少等他院試過了再說。
媒婆一甩帕子,笑道,“令千金的事兒,我知道呢,等李二爺你中了秀才,李姑娘的親事更好說,老身都懂。”
俗話說高門嫁女,低門娶婦,李建剛一家擺明了要等給閨女提夠了身份,嫁給好人家。
原先是覺得李建剛不過剛開始讀書識字,就敢大言不慚的要考秀才,所以以為是李建剛家沒瞧上,找的托詞呢。
可如今,李建剛連過縣試、府試,瞧著差一步就中秀才了,媒婆自然明白,李建剛家絕不會在這會兒許了閨女出去。
不過,媒婆湊近李建剛說道,“我是給李二爺你道喜來了。”
啥?!
李建剛以為自己幻聽了,是他想的那個意思嗎?不是他想的那個意思吧?
媒婆捂嘴笑。
下一秒,李家的大門被從裏頭拉開,王惠英似笑非笑的瞧著兩人。
李建剛抹了抹額頭不存在的虛汗,冤枉啊,媳婦。
童生雖然是科考功名中的入門級,但一個童生身份訴訟時不僅可以不跪拜,還能有座位,而且婚喪典禮時,有權和官員同坐而食。
這是啥,這就是身份,這就是體麵,是給他老李家長臉的大喜事,也是李家村的大喜事。
李建剛一家開席宴客,全村的人都來道賀,恭賀的話聽了一籮筐,賀禮也堆了滿屋,如今李建剛一家在村裏的地位格外不同。
原本隻是有錢,現如今還有了功名,而且家裏還開著學堂,這學堂可是半年功夫就教出了個童生呀,村裏人既熱絡又客氣,覺著李建剛家和他們家已經不一樣了。
以前叫名字的,現在都叫李二爺了,沾點親帶點故的,就叫哥啊叔啊的。
對於一手教出這麽個丈夫的王惠英,也沒人叫她王氏,大家叫她王先生。
瞧著王惠英遊刃有餘的安排著宴席事宜,讓李老爺子也對她高看了幾分。
就是可惜,沒給他二兒生個兒子。
李老爺子吧嗒口煙,瞅二兒這樣兒,還打算接著考下去,李老爺子裏外的招呼客人,瞧著大屋大院、滿堂賓客、下人婆子,狠狠抽了口煙,心裏頭有了些想法。
家裏有下人,親戚妯娌又熱情的來幫忙,鄉裏鄉親的也給麵兒,這次的宴席辦得既輕鬆又熱鬧。
隻有一個難處,大夥都想把孩子送來李家上學,連原本打算讓孩子去鎮上上學的裏正家也有此意,而大姑子李春花更是通過婆婆周氏早早的遞了信兒。
可李家的書房實在裝不下更多的人了,等六月的時候,李家寶和李家貝還要來讀書呢。
教書是王惠英喜歡做的事兒,能得人情,能得尊重,也能得實惠,王惠英瞅瞅閨女,要不你給媽修個學堂。
李幼安當然點頭,正好沒處花銀子呢,學費她收,她給老媽發工資。
找到了投資人,王惠英變都應下了,隻說得再等等,等村裏修好學堂的。
這是讓他們村裏出錢修學堂?村裏人有點為難了,哪有那麽多銀錢。
沒有?別以為她不看儲蓄社的賬本呢。
王惠英便道,是縣裏儲蓄社的東家說要來修一座學堂呢,不用鄉親們出銀錢,隻是束脩嘛……
村裏人急忙點頭,給束脩是應該的。
王惠英也讓他們放心,這束脩肯定比鎮上便宜。
裏正叔笑道,就是和鎮上一樣也中,咱村裏能有個自己的學堂,孩子們就在村裏讀書,方便,而且長臉呀,以後咱李家村也可以說是個富村了,村裏頭的姑娘小夥也好相人家。
這一場宴席賓主盡歡。
次日,李老爺子一大早又讓人來叫了李建剛家去。
李建剛以為是李老爺子還沒新鮮夠家裏新出的童生,挑挑眉,挑了些昨日收的賀禮,上門去瞧李老爺子了。
李老爺子拉了李建剛進裏屋,就他們兩個人,連周氏都沒讓進。
李建剛還以為李老爺子覺得他給家裏爭氣了,想要偷偷塞銀子給他呢。
結果……李老爺子吧嗒抽一口煙,愁苦的勸著兒子。
老二呀,你如今也掙下了不少家業,在咱們村裏頭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王氏我也瞧了,是個好的,我旁的都不擔心你,就是你這……沒個兒子。
一聽這話,李建剛就皺眉了,咋的,嫌棄他閨女了?
李老爺子見李建剛皺眉,還以為他也愁這事呢,便問道,他們家如今也算富裕了,何不好好調養調養身子,再……
李建剛搖頭,還生啥呀,一大把年紀了。
李老爺子以為是他兩身子有問題,還是治不好的那種,也不提讓他們再生一個的話。
悶悶的抽了好一會煙,欲言又止的瞧著李建剛,李建剛不耐煩了,爹,你有啥事就直說吧。
李老爺子斟酌著語言道,你大哥有三個兒子,你四弟雖說隻有兩個,可他和吳氏還年輕,要不你……
李建剛一下子站起來,侄子是侄子,兒子是兒子,我李建剛自己有閨女,幹啥給別人養兒子?
可你的閨女始終要嫁人的,你掙下的身家就這樣便宜外人?李老爺子也很激動。
嗬嗬,他自己親外孫咋是外人,這些個侄子才是外人呢。
李建剛擺明態度不願意。
李老爺子也沒法,隻說讓他再想想,他是親爹,不會害他。
想想往後幼安出嫁了,就剩他們夫妻倆在家,年輕時還好,可老了,誰照顧,身邊沒個兒孫,多寂寞。
李建剛半個字沒往耳朵裏進,還想啥,他要敢給別人養兒子,要敢有一絲重男輕女的想法,不說他媳婦會立馬攆他出門,他閨女得多傷心。
懷著這樣心思的李建剛剛走到家門口,就見到了一位戴紅花的小老太太,模樣瞧著挺眼熟。
李建剛走近瞧了瞧,可不就是上回來給他閨女說人家的那位。
李建剛不高興了,都不待媒婆開口說話,先就說了,家裏閨女還小呢,不著急,上次不是說過了嗎,至少等他院試過了再說。
媒婆一甩帕子,笑道,“令千金的事兒,我知道呢,等李二爺你中了秀才,李姑娘的親事更好說,老身都懂。”
俗話說高門嫁女,低門娶婦,李建剛一家擺明了要等給閨女提夠了身份,嫁給好人家。
原先是覺得李建剛不過剛開始讀書識字,就敢大言不慚的要考秀才,所以以為是李建剛家沒瞧上,找的托詞呢。
可如今,李建剛連過縣試、府試,瞧著差一步就中秀才了,媒婆自然明白,李建剛家絕不會在這會兒許了閨女出去。
不過,媒婆湊近李建剛說道,“我是給李二爺你道喜來了。”
啥?!
李建剛以為自己幻聽了,是他想的那個意思嗎?不是他想的那個意思吧?
媒婆捂嘴笑。
下一秒,李家的大門被從裏頭拉開,王惠英似笑非笑的瞧著兩人。
李建剛抹了抹額頭不存在的虛汗,冤枉啊,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