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起案件中,被害人張嵐去參加同學聚會,返家途中被害。
第二起案件中,被害人李麗華逛街歸來,因購買昂貴首飾而與丈夫爭執,負氣出走後被害。
第三起案件中,被害人黃玉是夜跑時被害。
第四起案件中,被害人馮楠參加同事的婚禮答謝宴,返家途中被害。
那麽,馮楠和張嵐可能在吃飯時飲酒;黃玉夜跑時會大量出汗。體溫升高會讓香水的味道更加明顯。至於李麗華,可能在商場購物時同時購買了香水,或者曾經試用過。
會不會她們都用了同一款香水?
黃玉和李麗華的情況還需要進一步核實。不過,倘若這個推斷是成立的,那麽,幾乎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我還需要查查看。”杜成沉吟著轉過身來,目光炯炯地看著紀乾坤,“如果刺激凶手的來源真的是香水,那麽許明良肯定是被冤枉的。”
紀乾坤緊張地回望著他:“為什麽?”
“許明良有慢性篩竇炎導致的嗅敏覺減退。”杜成的語氣越加興奮,“死者身上搽的是香水還是花露水,對他而言是沒有意義的。”
“看吧!”紀乾坤激動地拍了一下輪椅,“我沒說錯!”
“你別急著得意。”杜成擺擺手,“我還得搞清楚黃玉和李麗華用不用香水,以及是什麽牌子。不過……”
他指指嶽筱慧:“這小姑娘挺厲害。”
“謝謝。”嶽筱慧莞爾一笑,目光卻變得咄咄逼人,“現在,該您了。”
“哦?”杜成一愣,隨即意識到她在問的是自己的調查重點,“我關注的是那個指紋。”
“第四起案件中的?”魏炯問道。
“嗯。”杜成指指第四列照片,“凶手在前三次作案的過程中,沒有留下任何痕跡物證。我們在拋屍現場和包裹屍塊的塑膠袋上什麽都沒提取到。不過,在第四起案件中,他露出了破綻。”
紀乾坤立刻接道:“豬毛和指紋。”
“對。”杜成點點頭,“塑膠袋上有許明良的指紋,而且他又是賣豬肉的,所以警方才確信他就是凶手。”
“凶手也許是他的顧客之一呢?”紀乾坤說道,“你們的推斷,未必……”
“塑膠袋上隻有他一個人的指紋。”杜成伸出一隻手,“案發時正是盛夏,如果你看到一個戴著手套來買肉的人,不會覺得奇怪嗎?”
“嗯,那倒是。”紀乾坤老老實實地承認。
“而且,在屍袋裏還發現一隻鞋子。”杜成皺起眉頭,“這是我們唯一一次發現被害人的衣物。我想不通的是,那樣一個耐心細致的人,分屍手法越來越熟練,作案心態越來越冷靜,為什麽會犯下如此愚蠢的錯誤?”
“分屍時遇到了某些突發情況。”嶽筱慧插嘴道,“所以他慌張了。”
“有可能。”杜成摸摸下巴,“但是同樣解釋不了指紋的事情。”
“未必。”魏炯沉吟著,慢慢說道,“如果他不是許明良的顧客呢?”
“嗯?你的意思是?”
“現在的情況是這樣。”魏炯邊想邊說,“我們認為許明良不是凶手,但是拋屍的塑膠袋上有他的指紋,這說明他接觸過這個袋子,是吧?”
“是這樣。”杜成看著他,“你繼續說。”
“許明良拿著一個裝著豬肉的袋子,交給某人,而對方並沒有接觸—或者說沒有赤手接觸到這個袋子。”魏炯做出一個遞過去的手勢,“那麽有沒有這種可能—不是賣,而是送?”
杜成皺起眉頭,紀乾坤和嶽筱慧也是一頭霧水的樣子。
“我沒懂你的意思。”
“嗐!”魏炯說不清楚,幹脆表演起來,“比方說,許明良拿著袋子,到了某人家,進門,說某某我給你送點兒豬肉,放下之後,聊幾句就告辭—之後對方是否戴著手套拿起袋子,他完全不知道啊。”
魏炯的表演既滑稽又好笑,幾個人都忍俊不禁。杜成也被逗樂了,不過,一個念頭突然閃電般地出現在他的腦海中,似乎某個記憶被魏炯的推測挖掘出來。然而,這種感覺稍縱即逝,他想抓住它的時候,偏偏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杜成集中精神,想找回那個溜走的念頭,忽然,聽到自己衣袋裏的手機響了起來。
他拿出手機一看,是高亮,急忙接聽。
“老杜,你找我辦的那件事,有消息了。”
三個人看著杜成接聽電話,看他的表情從驚訝、疑惑又變得若有所思。他並沒有和對方有過多的交談,隻是嗯啊地回應,最後問了一句:“在哪裏?”隨即就掛斷了電話。
“抱歉了,各位。”杜成站起身來,拎起背包,“我得先離開一下。”
林國棟坐在陳曉的對麵,看女孩用細長的手指點數著一遝鈔票。她的手光滑、白皙,淡藍色的血管清晰可見。
林國棟調整了一下坐姿,輕輕地呼出一口氣。
陳曉注意到林國棟的眼神,笑了笑。
“放心吧,林老師,不會錯。”她把鈔票遞到林國棟手裏,“您點一點。”
“哦?不用了。”林國棟有些尷尬,馬馬虎虎地把錢塞進衣袋裏。
陳曉在桌子上翻找了一番,拿出一個牛皮紙檔案袋,遞給林國棟。
“三篇論文、兩個廣告文案。十天,怎麽樣?”
“嗯,我先瞧瞧。”林國棟抽出文稿看了看,“這是一篇經濟學論文啊,有不少專業詞匯要查。”
“那就兩星期吧。”
“行,問題不大。”
陳曉站起來,開始穿外套,整理提包,收拾停當之後,發現林國棟還坐在原處,翻看著手裏的文稿。
第二起案件中,被害人李麗華逛街歸來,因購買昂貴首飾而與丈夫爭執,負氣出走後被害。
第三起案件中,被害人黃玉是夜跑時被害。
第四起案件中,被害人馮楠參加同事的婚禮答謝宴,返家途中被害。
那麽,馮楠和張嵐可能在吃飯時飲酒;黃玉夜跑時會大量出汗。體溫升高會讓香水的味道更加明顯。至於李麗華,可能在商場購物時同時購買了香水,或者曾經試用過。
會不會她們都用了同一款香水?
黃玉和李麗華的情況還需要進一步核實。不過,倘若這個推斷是成立的,那麽,幾乎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我還需要查查看。”杜成沉吟著轉過身來,目光炯炯地看著紀乾坤,“如果刺激凶手的來源真的是香水,那麽許明良肯定是被冤枉的。”
紀乾坤緊張地回望著他:“為什麽?”
“許明良有慢性篩竇炎導致的嗅敏覺減退。”杜成的語氣越加興奮,“死者身上搽的是香水還是花露水,對他而言是沒有意義的。”
“看吧!”紀乾坤激動地拍了一下輪椅,“我沒說錯!”
“你別急著得意。”杜成擺擺手,“我還得搞清楚黃玉和李麗華用不用香水,以及是什麽牌子。不過……”
他指指嶽筱慧:“這小姑娘挺厲害。”
“謝謝。”嶽筱慧莞爾一笑,目光卻變得咄咄逼人,“現在,該您了。”
“哦?”杜成一愣,隨即意識到她在問的是自己的調查重點,“我關注的是那個指紋。”
“第四起案件中的?”魏炯問道。
“嗯。”杜成指指第四列照片,“凶手在前三次作案的過程中,沒有留下任何痕跡物證。我們在拋屍現場和包裹屍塊的塑膠袋上什麽都沒提取到。不過,在第四起案件中,他露出了破綻。”
紀乾坤立刻接道:“豬毛和指紋。”
“對。”杜成點點頭,“塑膠袋上有許明良的指紋,而且他又是賣豬肉的,所以警方才確信他就是凶手。”
“凶手也許是他的顧客之一呢?”紀乾坤說道,“你們的推斷,未必……”
“塑膠袋上隻有他一個人的指紋。”杜成伸出一隻手,“案發時正是盛夏,如果你看到一個戴著手套來買肉的人,不會覺得奇怪嗎?”
“嗯,那倒是。”紀乾坤老老實實地承認。
“而且,在屍袋裏還發現一隻鞋子。”杜成皺起眉頭,“這是我們唯一一次發現被害人的衣物。我想不通的是,那樣一個耐心細致的人,分屍手法越來越熟練,作案心態越來越冷靜,為什麽會犯下如此愚蠢的錯誤?”
“分屍時遇到了某些突發情況。”嶽筱慧插嘴道,“所以他慌張了。”
“有可能。”杜成摸摸下巴,“但是同樣解釋不了指紋的事情。”
“未必。”魏炯沉吟著,慢慢說道,“如果他不是許明良的顧客呢?”
“嗯?你的意思是?”
“現在的情況是這樣。”魏炯邊想邊說,“我們認為許明良不是凶手,但是拋屍的塑膠袋上有他的指紋,這說明他接觸過這個袋子,是吧?”
“是這樣。”杜成看著他,“你繼續說。”
“許明良拿著一個裝著豬肉的袋子,交給某人,而對方並沒有接觸—或者說沒有赤手接觸到這個袋子。”魏炯做出一個遞過去的手勢,“那麽有沒有這種可能—不是賣,而是送?”
杜成皺起眉頭,紀乾坤和嶽筱慧也是一頭霧水的樣子。
“我沒懂你的意思。”
“嗐!”魏炯說不清楚,幹脆表演起來,“比方說,許明良拿著袋子,到了某人家,進門,說某某我給你送點兒豬肉,放下之後,聊幾句就告辭—之後對方是否戴著手套拿起袋子,他完全不知道啊。”
魏炯的表演既滑稽又好笑,幾個人都忍俊不禁。杜成也被逗樂了,不過,一個念頭突然閃電般地出現在他的腦海中,似乎某個記憶被魏炯的推測挖掘出來。然而,這種感覺稍縱即逝,他想抓住它的時候,偏偏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杜成集中精神,想找回那個溜走的念頭,忽然,聽到自己衣袋裏的手機響了起來。
他拿出手機一看,是高亮,急忙接聽。
“老杜,你找我辦的那件事,有消息了。”
三個人看著杜成接聽電話,看他的表情從驚訝、疑惑又變得若有所思。他並沒有和對方有過多的交談,隻是嗯啊地回應,最後問了一句:“在哪裏?”隨即就掛斷了電話。
“抱歉了,各位。”杜成站起身來,拎起背包,“我得先離開一下。”
林國棟坐在陳曉的對麵,看女孩用細長的手指點數著一遝鈔票。她的手光滑、白皙,淡藍色的血管清晰可見。
林國棟調整了一下坐姿,輕輕地呼出一口氣。
陳曉注意到林國棟的眼神,笑了笑。
“放心吧,林老師,不會錯。”她把鈔票遞到林國棟手裏,“您點一點。”
“哦?不用了。”林國棟有些尷尬,馬馬虎虎地把錢塞進衣袋裏。
陳曉在桌子上翻找了一番,拿出一個牛皮紙檔案袋,遞給林國棟。
“三篇論文、兩個廣告文案。十天,怎麽樣?”
“嗯,我先瞧瞧。”林國棟抽出文稿看了看,“這是一篇經濟學論文啊,有不少專業詞匯要查。”
“那就兩星期吧。”
“行,問題不大。”
陳曉站起來,開始穿外套,整理提包,收拾停當之後,發現林國棟還坐在原處,翻看著手裏的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