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主一醒來,便被召去王妃那裏,翁主從傳話的小廝那裏已經得知是王爺的家書到了。翁主稍事梳洗便匆匆趕去。
到了王妃寢宮,屏退左右,母女倆坐在床邊塌上抱著暖爐。案幾上有一封家書,翁主拿起來,展開這張不大的絲緞,絲緞上的筆跡是父親最信任的衛兵字跡,與往常一樣為報平安的信,提到如今寒冬時節,西域大雪,一日行路時見紅梅,忽想起楚都冬天卻是黃梅花開。翁主讀罷,放下絲緞。
“母親,不知為何,我總有點心神不寧。”翁主望著王妃。
王妃卻從袖裏抽出似乎是一片麻布,難道也是一封家書?“你看看這個。”王妃遞過麻布。解憂展開,卻是如下:
“與妻兒書:思汝甚,出使多日,入鄉隨俗,皆牛羊肉,思赤壁江陵,巨口細麟魚,可為餘嚐。”落款卻是江陵孟當歸。
解憂一看便認出來,這字跡是自己父親親筆,但父親用了假名字,姓氏孟卻是自己在江陵的外祖父姓氏,且信的材質是劣質的麻布,方便混在諸多從西域寄回的普通家書中。王爺的正經家書都是會被朝廷的人截住先看的,想來王爺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傳達一些不便與外人道的想法。解憂外祖父孟氏家就在赤壁江陵,江陵孟當歸,江陵當歸,解憂心裏默念幾遍,幾乎已經明白了王爺的意思。
“你父親是想讓你回江陵外祖家。”王妃抿了一口茶,如此道。解憂也是這個想法。
一定是出了什麽事情了,解憂心裏想到,否則父親絕對不會通過這種方式傳家書的。
“母親,傳信的人可有問話?”解憂問到。
王妃頗為謹慎,拉起解憂的手,在解憂的手掌中寫字。解憂心中震驚,“母親……”停下不說,母親在自己手裏寫的字分明是“西域戰事起。”王妃看著解憂點點頭。
解憂驚的甚至忘了儀態,張大了嘴。畢竟這次王爺出使,隻是說雙方交涉溝通,並未說出兵。解憂雖是女子,但是王爺也會與她討論國事,當時漢朝還有國家現行政策的辯論,儒生官員皆可參加,最著名的便是鹽鐵之爭,所以言論相對自由。
在與王爺討論國事之時,解憂就知道王爺對於西域問題一直都是主戰,西域禍事為亂已久,朝廷一直主和,但給匈奴越多,匈奴越是肆無忌憚,邊境百姓苦之已久。而王爺認為應當在冬季匈奴力量最弱的時候,適當出兵打擊,起到震懾作用,條件成熟時便長驅直入驅逐匈奴。奈何王爺的觀點一直未被朝廷采取。所以解憂非常震驚,朝廷怎麽突然出兵西域。
恐怕背後發生了很多事情。
母女倆都沉默了。
案上的香燃完了,最後一縷青煙升起,似有似無,王妃並未讓人進來添香。王妃自己從櫃裏拿出一個小的漆盒,輕輕用夾子夾出一塊香放入爐內,青煙複起。
這香是朝露香,是巫山上一種極為稀罕的古樹做引子製成,聞之如朝露在樹葉上的清香,十分名貴,人們通常在祈禱的時候會燃起青煙向上天請示神的示意,然而此刻青煙起,王妃翁主皆不知道千裏之外發生了什麽,也不知此身此刻應當如何。
王妃道:“解憂,下月初是你外祖父六十壽誕,我們回去江陵為他請安慶祝。”
解憂自然明白這是父親信中意思,而且給外祖父祝壽是一個非常自然的理由,便道:“好的。”
待到翁主回解憂院時,已經日上三竿,熱烈的陽光照在白雪上十分刺眼,似乎是很熱烈的天氣,實際卻還是很冷。
馮嫽已經起床,聽說了王爺家書今天清晨到了,一大早翁主就趕過去王妃宮裏,而且一待就是兩個時辰。馮嫽不免擔心出事了。最近馮嫽出門采辦的時候,都會去西域商人的店裏逛逛,似無意卻有意地打聽一下西域的事情,知道西域形勢不穩,劍拔弩張。
馮嫽看到翁主回來後神色間頗有點愁雲慘淡而且強打精神的樣子,便也知道了三四分,卻也不知如何安慰翁主。
就這麽過了一天,雪慢慢消融了,房頂又露出青色的瓦當,翁主便讓馮嬋張羅收拾行李要去江陵為外祖父祝壽。馮嬋馮嫽自然都是要跟過去的。
再兩日,王妃帶著翁主一行人出發前往江陵,楚都本就沿江而建,江陵卻在楚都的下遊,故一行人乘船順流而下,預計四五天便可到達。這是一艘較大的船,船夫大約有十一二人,加上王妃主仆一共約莫三十人。
船行平穩,青水悠悠,在船上的日子似乎過得很慢,馮嫽無事時就在船上走走看看兩岸,偶爾可以看到村中農婦在河岸洗衣,偶爾和船夫聊聊天,慢慢地兩岸從丘陵變成平原,河麵也漸漸變寬。
第四日晚上,船行到赤壁下靠岸拋錨,第二日再行三十裏便可到達江陵城上岸。眾人睡去,馮嫽知道此時在赤壁,想瞻仰一下赤壁古跡,便走出船艙,卻看到翁主立在船頭,夜深了,月亮從遠處東邊升起來,大半圓的月亮在這夜靜無雲的夜裏顯得格外亮。
馮嫽拿了件厚絨毛的披風送出去:“翁主,天冷,加件披風吧。”
翁主收回視線,轉身看馮嫽,臉上勾出微微一笑,接過披風,道:“好的。”轉身又看遠處,似乎有白鷺飛過,感慨:“這夜裏,赤壁下景致真好。”
馮嫽看到這赤壁,想起三國時的赤壁之戰,蘇軾的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就是此情此景麽。便接話道:“這赤壁高聳,顯得人生不過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一粟,隻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翁主對馮嫽講的話卻並不驚訝,似有所思,自言自語說:“但願人長久,卻是不易,王孫公子也一樣渺小無力。”月漸漸升高了,馮嫽隻覺得這夜色太美,然而也留不住這美景。
第二日天亮上岸。馮嫽看那碼頭是一片熱鬧,到了翁主的外祖父孟氏家中,雖不及王府,但也是當地望族的氣派,畢竟翁主的曾外祖父也是開國之臣,而外祖父也入朝為官,且為官期間一直表現忠心耿耿,順利至告老還鄉,還頗得先皇讚譽。
孟氏家中卻比王府熱鬧許多,與翁主同齡的表姐表妹頗多,每日間在一起說說笑笑,馮嫽看翁主眉宇間憂愁也解了不少。翁主外祖父壽誕後幾日,王妃便啟程回楚都,讓翁主在孟氏附上多盤桓幾月。翁主自然明白王妃的意思,雖然萬般不舍,但還是同意了。
過了月餘,臨近春節,卻收到急信。翁主看到信幾乎昏了過去。信上明明寫著,王爺出使西域,私通匈奴,已經押解回長安。
霎那間晴天霹靂。
到了王妃寢宮,屏退左右,母女倆坐在床邊塌上抱著暖爐。案幾上有一封家書,翁主拿起來,展開這張不大的絲緞,絲緞上的筆跡是父親最信任的衛兵字跡,與往常一樣為報平安的信,提到如今寒冬時節,西域大雪,一日行路時見紅梅,忽想起楚都冬天卻是黃梅花開。翁主讀罷,放下絲緞。
“母親,不知為何,我總有點心神不寧。”翁主望著王妃。
王妃卻從袖裏抽出似乎是一片麻布,難道也是一封家書?“你看看這個。”王妃遞過麻布。解憂展開,卻是如下:
“與妻兒書:思汝甚,出使多日,入鄉隨俗,皆牛羊肉,思赤壁江陵,巨口細麟魚,可為餘嚐。”落款卻是江陵孟當歸。
解憂一看便認出來,這字跡是自己父親親筆,但父親用了假名字,姓氏孟卻是自己在江陵的外祖父姓氏,且信的材質是劣質的麻布,方便混在諸多從西域寄回的普通家書中。王爺的正經家書都是會被朝廷的人截住先看的,想來王爺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傳達一些不便與外人道的想法。解憂外祖父孟氏家就在赤壁江陵,江陵孟當歸,江陵當歸,解憂心裏默念幾遍,幾乎已經明白了王爺的意思。
“你父親是想讓你回江陵外祖家。”王妃抿了一口茶,如此道。解憂也是這個想法。
一定是出了什麽事情了,解憂心裏想到,否則父親絕對不會通過這種方式傳家書的。
“母親,傳信的人可有問話?”解憂問到。
王妃頗為謹慎,拉起解憂的手,在解憂的手掌中寫字。解憂心中震驚,“母親……”停下不說,母親在自己手裏寫的字分明是“西域戰事起。”王妃看著解憂點點頭。
解憂驚的甚至忘了儀態,張大了嘴。畢竟這次王爺出使,隻是說雙方交涉溝通,並未說出兵。解憂雖是女子,但是王爺也會與她討論國事,當時漢朝還有國家現行政策的辯論,儒生官員皆可參加,最著名的便是鹽鐵之爭,所以言論相對自由。
在與王爺討論國事之時,解憂就知道王爺對於西域問題一直都是主戰,西域禍事為亂已久,朝廷一直主和,但給匈奴越多,匈奴越是肆無忌憚,邊境百姓苦之已久。而王爺認為應當在冬季匈奴力量最弱的時候,適當出兵打擊,起到震懾作用,條件成熟時便長驅直入驅逐匈奴。奈何王爺的觀點一直未被朝廷采取。所以解憂非常震驚,朝廷怎麽突然出兵西域。
恐怕背後發生了很多事情。
母女倆都沉默了。
案上的香燃完了,最後一縷青煙升起,似有似無,王妃並未讓人進來添香。王妃自己從櫃裏拿出一個小的漆盒,輕輕用夾子夾出一塊香放入爐內,青煙複起。
這香是朝露香,是巫山上一種極為稀罕的古樹做引子製成,聞之如朝露在樹葉上的清香,十分名貴,人們通常在祈禱的時候會燃起青煙向上天請示神的示意,然而此刻青煙起,王妃翁主皆不知道千裏之外發生了什麽,也不知此身此刻應當如何。
王妃道:“解憂,下月初是你外祖父六十壽誕,我們回去江陵為他請安慶祝。”
解憂自然明白這是父親信中意思,而且給外祖父祝壽是一個非常自然的理由,便道:“好的。”
待到翁主回解憂院時,已經日上三竿,熱烈的陽光照在白雪上十分刺眼,似乎是很熱烈的天氣,實際卻還是很冷。
馮嫽已經起床,聽說了王爺家書今天清晨到了,一大早翁主就趕過去王妃宮裏,而且一待就是兩個時辰。馮嫽不免擔心出事了。最近馮嫽出門采辦的時候,都會去西域商人的店裏逛逛,似無意卻有意地打聽一下西域的事情,知道西域形勢不穩,劍拔弩張。
馮嫽看到翁主回來後神色間頗有點愁雲慘淡而且強打精神的樣子,便也知道了三四分,卻也不知如何安慰翁主。
就這麽過了一天,雪慢慢消融了,房頂又露出青色的瓦當,翁主便讓馮嬋張羅收拾行李要去江陵為外祖父祝壽。馮嬋馮嫽自然都是要跟過去的。
再兩日,王妃帶著翁主一行人出發前往江陵,楚都本就沿江而建,江陵卻在楚都的下遊,故一行人乘船順流而下,預計四五天便可到達。這是一艘較大的船,船夫大約有十一二人,加上王妃主仆一共約莫三十人。
船行平穩,青水悠悠,在船上的日子似乎過得很慢,馮嫽無事時就在船上走走看看兩岸,偶爾可以看到村中農婦在河岸洗衣,偶爾和船夫聊聊天,慢慢地兩岸從丘陵變成平原,河麵也漸漸變寬。
第四日晚上,船行到赤壁下靠岸拋錨,第二日再行三十裏便可到達江陵城上岸。眾人睡去,馮嫽知道此時在赤壁,想瞻仰一下赤壁古跡,便走出船艙,卻看到翁主立在船頭,夜深了,月亮從遠處東邊升起來,大半圓的月亮在這夜靜無雲的夜裏顯得格外亮。
馮嫽拿了件厚絨毛的披風送出去:“翁主,天冷,加件披風吧。”
翁主收回視線,轉身看馮嫽,臉上勾出微微一笑,接過披風,道:“好的。”轉身又看遠處,似乎有白鷺飛過,感慨:“這夜裏,赤壁下景致真好。”
馮嫽看到這赤壁,想起三國時的赤壁之戰,蘇軾的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就是此情此景麽。便接話道:“這赤壁高聳,顯得人生不過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一粟,隻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翁主對馮嫽講的話卻並不驚訝,似有所思,自言自語說:“但願人長久,卻是不易,王孫公子也一樣渺小無力。”月漸漸升高了,馮嫽隻覺得這夜色太美,然而也留不住這美景。
第二日天亮上岸。馮嫽看那碼頭是一片熱鬧,到了翁主的外祖父孟氏家中,雖不及王府,但也是當地望族的氣派,畢竟翁主的曾外祖父也是開國之臣,而外祖父也入朝為官,且為官期間一直表現忠心耿耿,順利至告老還鄉,還頗得先皇讚譽。
孟氏家中卻比王府熱鬧許多,與翁主同齡的表姐表妹頗多,每日間在一起說說笑笑,馮嫽看翁主眉宇間憂愁也解了不少。翁主外祖父壽誕後幾日,王妃便啟程回楚都,讓翁主在孟氏附上多盤桓幾月。翁主自然明白王妃的意思,雖然萬般不舍,但還是同意了。
過了月餘,臨近春節,卻收到急信。翁主看到信幾乎昏了過去。信上明明寫著,王爺出使西域,私通匈奴,已經押解回長安。
霎那間晴天霹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