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天之內,李縱又畫了不少這樣的畫。
甚至,李縱已經融入現代化的元素在裏麵,比如說,在畫中忽然出現一張高腳的椅子。
而且還是酒吧的那種,坐上去,腳就沾不著地麵。
這是不是很突兀。
突兀就對了!
因為他故意的!算是彩蛋吧!
等差不多把畫都畫好了以後,接下來,也就可以拿去宣傳了。
參加宴會,然後把自己最新的作品拿出來。
當然,整體上來說,還是古色古香的。
“李兄,不知道這畫是拿什麽來畫的?”
“鉛筆。”
“這畫倒是畫得精致啊,想不到李兄竟然也擅長畫畫。”
這時,李縱便謙虛道:
“在座那位的畫技不比我強,不過說到畫類似這樣的,我的確鑽研了頗久,若是諸位喜歡的話,這些畫便都送你們了。”
“當真?”
“這當然是真的!”
“那就謝過李兄了!”
“聽說最近李兄在教稚童數術?”
“是有那麽一回事。”李縱點了點頭。
“我之前路過的時候,還看到一個稚童,在教另外一個稚童如何計算。好奇之下,我就停了下來,問兩人在做什麽,然後發現,明明才那麽小的個子,竟然隨便鬼畫符一下,就把我接下來給他說的兩位數的計算給算出來了。這今天無論如何,李兄你都得給我解解惑。”
“額……不知道你是有哪方麵的疑惑?”
“為什麽要用那些鬼畫符。”
“這個……”
李縱隻能是道:“因為寫平常的一二三四太麻煩了,就自己隨便造了一些數字。其實,沒有什麽特殊的含義,你若是願意的話,你也可以自己說某個鬼畫符就是一、就是二、就是三。”
“原來如此!”
那人也是恍然大悟:
“不過確實,這樣寫起來會更方便。”
之後他又道:
“我發現這些稚童都很聰明,我讓他們計算兩位數的竟然也能很快就算得出來。”
“還行吧!頑劣不已!不好教啊。”
李縱也是感慨道。
“李兄你為何要教他們?他們是你府上的?”
另外一人便道:“這肯定不是,聽說好像是在城裏找的。”
李縱便道:“說的不錯。”
“那李兄你為何要這麽做?”
“理由很簡單,因為我正在著書,而且,我想驗證自己的東西適不適合拿來教人,因此,就找了些人來嚐試一下。”
“著書?”
“對!”
“這麽年紀輕輕?”
“我已經二十了。不小了。”
“那你著的是什麽?”
“《數學》,是一本有關數術的著作,有點類似於《九章》,隻不過,也不完全相同。以後,我希望這本書能進太學、國子學,並且成為太學、國子學諸多學生的書本。”
“……”
眾人聞言,人家的形象是那麽地高大,而他們就是條鹹魚,頓時自慚形穢。
李縱以比較溫和的方式,算是說出了自己的‘誌向’了。
眾人一聽,也是瞬間便覺得李縱今後的前途無可限量。
好家夥,年紀輕輕就能著書,而且以後還是拿來教人的,他們自問,自己肯定做不到。
心中也絕對不會有這樣不切實際的想法。
但麵對李縱……
不知為何,他們卻感覺李縱一定能成,這到底又是為何?
大概,是被李縱的氣質給折服了吧。
誰會去質疑一個長得好看,而且隨手便是寫下‘竟誇天下無雙色,獨立人間第一香’的人的話。
此人今後的成就,怕是他們拍馬也難以趕得上。
一時間,這眾人反倒是沉默了。
而李縱這邊,還以為眾人不喜呢。心想——果然自己還是太過於心急想要成為年輕一代的文壇領袖,接下來也是趕緊打趣道:“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就是想想。”哈哈地幹笑了兩聲。
眾人卻是更加沉默了。
良久,這才有人道:“李兄才高誌遠,大氣靈動,今後成就必定不凡。”
“對!與我們一比,簡直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李兄混在我們這些人當中,活脫脫就像我們當中的另類!”
“正是如此!”
“大家說這當不當罰。”
“罰!罰!罰!”
“那我連飲三杯。”
“還不夠,再寫首詩。”
“額這……”
“寫詩寫詩!”眾人立刻便起哄。
“上一次的牡丹,我半年前就開始準備,硬憋了兩首詩,原本準備拿出來的,結果沒想到被你兩句詩就給弄得拿不出來了。”
“對!你不寫新的也行,可以把前麵的那兩句詩補全。”
李縱這就感到為難了,“那兩句詩就是隨便寫寫的,你們說讓我補,一時半會我也補不出來。要不這樣!直接寫新的吧。”
“也行!”
然後李縱想了想,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不然,他說不定就要寫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了。
不過這首好像也不行,他又沒有離開家,寫什麽《靜夜思》。
然後便看了看四周的環境,也沒有任何特殊之處。
再回過頭來想想,丁表過兩天好像就要離開了,不如寫首送別詩吧?
問題是,光隻對一個人,搞得他跟丁表感情好像很深,像搞基一樣。
隻能說,要想找到一首合適的詩還真不容易。
眼看筆墨紙硯都快要給他準備好了,接下來他也隻能是咬著牙硬上了。
他心裏已經慌得一匹,但表麵上,卻是波瀾不驚,甚至,讓人不禁感覺還有那麽幾分從容自若。
他拿起筆,想到了前兩天鶯兒才喂過自己蓮子羹。
有了!
然後便寫下來一首十分簡單直白的詩。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是不是很簡單直白,小孩子都應該能聽懂。
但是眾人心想,肯定不會這麽簡單。
然後一對比,果然就找到出處了,原來李縱這是借用了樂府詩裏麵的句式。
樂府詩當中,便曾有‘城東亦有樵,城西亦有樵。’
所以李縱這是借用!
借用前人的手法,來描寫出一幅清新明快,且又秀麗美妙的江南采蓮圖。
“不錯!”
“真不錯!”
“此詩雖則寥寥幾句,但讀過以後,卻能給人一種夏日真的來了的感覺。而且莫名地讓人覺得歡喜。”
“隻是……為何李兄你會忽然想到這個?”
李縱便開始殺狗道:“因為忽然想到前兩日,我家娘子給我煮了蓮子羹,就很想寫這個了。”
眾人聞言。
皆是一酸。
他們原本還以為李縱這是謙虛,不想讓他們自卑,所以才寫首這麽簡單的出來。
原來是他忽然想到他家娘子了。
眾人忽然都想揍他。
甚至,李縱已經融入現代化的元素在裏麵,比如說,在畫中忽然出現一張高腳的椅子。
而且還是酒吧的那種,坐上去,腳就沾不著地麵。
這是不是很突兀。
突兀就對了!
因為他故意的!算是彩蛋吧!
等差不多把畫都畫好了以後,接下來,也就可以拿去宣傳了。
參加宴會,然後把自己最新的作品拿出來。
當然,整體上來說,還是古色古香的。
“李兄,不知道這畫是拿什麽來畫的?”
“鉛筆。”
“這畫倒是畫得精致啊,想不到李兄竟然也擅長畫畫。”
這時,李縱便謙虛道:
“在座那位的畫技不比我強,不過說到畫類似這樣的,我的確鑽研了頗久,若是諸位喜歡的話,這些畫便都送你們了。”
“當真?”
“這當然是真的!”
“那就謝過李兄了!”
“聽說最近李兄在教稚童數術?”
“是有那麽一回事。”李縱點了點頭。
“我之前路過的時候,還看到一個稚童,在教另外一個稚童如何計算。好奇之下,我就停了下來,問兩人在做什麽,然後發現,明明才那麽小的個子,竟然隨便鬼畫符一下,就把我接下來給他說的兩位數的計算給算出來了。這今天無論如何,李兄你都得給我解解惑。”
“額……不知道你是有哪方麵的疑惑?”
“為什麽要用那些鬼畫符。”
“這個……”
李縱隻能是道:“因為寫平常的一二三四太麻煩了,就自己隨便造了一些數字。其實,沒有什麽特殊的含義,你若是願意的話,你也可以自己說某個鬼畫符就是一、就是二、就是三。”
“原來如此!”
那人也是恍然大悟:
“不過確實,這樣寫起來會更方便。”
之後他又道:
“我發現這些稚童都很聰明,我讓他們計算兩位數的竟然也能很快就算得出來。”
“還行吧!頑劣不已!不好教啊。”
李縱也是感慨道。
“李兄你為何要教他們?他們是你府上的?”
另外一人便道:“這肯定不是,聽說好像是在城裏找的。”
李縱便道:“說的不錯。”
“那李兄你為何要這麽做?”
“理由很簡單,因為我正在著書,而且,我想驗證自己的東西適不適合拿來教人,因此,就找了些人來嚐試一下。”
“著書?”
“對!”
“這麽年紀輕輕?”
“我已經二十了。不小了。”
“那你著的是什麽?”
“《數學》,是一本有關數術的著作,有點類似於《九章》,隻不過,也不完全相同。以後,我希望這本書能進太學、國子學,並且成為太學、國子學諸多學生的書本。”
“……”
眾人聞言,人家的形象是那麽地高大,而他們就是條鹹魚,頓時自慚形穢。
李縱以比較溫和的方式,算是說出了自己的‘誌向’了。
眾人一聽,也是瞬間便覺得李縱今後的前途無可限量。
好家夥,年紀輕輕就能著書,而且以後還是拿來教人的,他們自問,自己肯定做不到。
心中也絕對不會有這樣不切實際的想法。
但麵對李縱……
不知為何,他們卻感覺李縱一定能成,這到底又是為何?
大概,是被李縱的氣質給折服了吧。
誰會去質疑一個長得好看,而且隨手便是寫下‘竟誇天下無雙色,獨立人間第一香’的人的話。
此人今後的成就,怕是他們拍馬也難以趕得上。
一時間,這眾人反倒是沉默了。
而李縱這邊,還以為眾人不喜呢。心想——果然自己還是太過於心急想要成為年輕一代的文壇領袖,接下來也是趕緊打趣道:“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就是想想。”哈哈地幹笑了兩聲。
眾人卻是更加沉默了。
良久,這才有人道:“李兄才高誌遠,大氣靈動,今後成就必定不凡。”
“對!與我們一比,簡直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李兄混在我們這些人當中,活脫脫就像我們當中的另類!”
“正是如此!”
“大家說這當不當罰。”
“罰!罰!罰!”
“那我連飲三杯。”
“還不夠,再寫首詩。”
“額這……”
“寫詩寫詩!”眾人立刻便起哄。
“上一次的牡丹,我半年前就開始準備,硬憋了兩首詩,原本準備拿出來的,結果沒想到被你兩句詩就給弄得拿不出來了。”
“對!你不寫新的也行,可以把前麵的那兩句詩補全。”
李縱這就感到為難了,“那兩句詩就是隨便寫寫的,你們說讓我補,一時半會我也補不出來。要不這樣!直接寫新的吧。”
“也行!”
然後李縱想了想,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不然,他說不定就要寫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了。
不過這首好像也不行,他又沒有離開家,寫什麽《靜夜思》。
然後便看了看四周的環境,也沒有任何特殊之處。
再回過頭來想想,丁表過兩天好像就要離開了,不如寫首送別詩吧?
問題是,光隻對一個人,搞得他跟丁表感情好像很深,像搞基一樣。
隻能說,要想找到一首合適的詩還真不容易。
眼看筆墨紙硯都快要給他準備好了,接下來他也隻能是咬著牙硬上了。
他心裏已經慌得一匹,但表麵上,卻是波瀾不驚,甚至,讓人不禁感覺還有那麽幾分從容自若。
他拿起筆,想到了前兩天鶯兒才喂過自己蓮子羹。
有了!
然後便寫下來一首十分簡單直白的詩。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是不是很簡單直白,小孩子都應該能聽懂。
但是眾人心想,肯定不會這麽簡單。
然後一對比,果然就找到出處了,原來李縱這是借用了樂府詩裏麵的句式。
樂府詩當中,便曾有‘城東亦有樵,城西亦有樵。’
所以李縱這是借用!
借用前人的手法,來描寫出一幅清新明快,且又秀麗美妙的江南采蓮圖。
“不錯!”
“真不錯!”
“此詩雖則寥寥幾句,但讀過以後,卻能給人一種夏日真的來了的感覺。而且莫名地讓人覺得歡喜。”
“隻是……為何李兄你會忽然想到這個?”
李縱便開始殺狗道:“因為忽然想到前兩日,我家娘子給我煮了蓮子羹,就很想寫這個了。”
眾人聞言。
皆是一酸。
他們原本還以為李縱這是謙虛,不想讓他們自卑,所以才寫首這麽簡單的出來。
原來是他忽然想到他家娘子了。
眾人忽然都想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