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危言聳聽,以為吾是三歲小兒?吾乃車騎將軍,誰敢殺我?”何苗稍稍平複了下心神,一臉狂傲道。
李澈譏笑一聲,哂道:“秩萬石的驃騎將軍都身首分離了,中二千石的車騎將軍為何不敢殺?”
針鋒相對,何苗卻忽的默然不語,上上下下打量了李澈幾眼,又看看劉備。“嘿”了一聲,隨即調整坐姿正襟危坐,肅然道:“不愧是有‘藺相如之風’的李明遠,伶牙俐齒的本事倒真有些藺相如的風采。”
“藺相如之風?”李澈有些懵了,自己什麽時候有了這麽一個稱號?
見李澈有些茫然,劉備低笑著解釋道:“是公達等人為你傳揚的名號,如今已經向四方擴散了。公達言稱李明遠伶牙俐齒,巧舌如簧,又剛直不阿,視死如歸,正是如藺相如一般的人物。”
李澈摸了摸下巴,感覺這應該是在誇自己,畢竟藺相如是個正麵人物,乃是忠義智勇並存的英傑,完璧歸趙、秦王擊缶、將相和可都是千古傳唱的故事。
於是九分自得、一分慚愧的拱手道:“藺相如何等風采?澈著實不敢當啊。”
“當得!當得!六百石黃門侍郎,直麵張讓而不屈膝,麵對吾也不卑不亢,完全當得此稱。”何苗撫須輕笑,隻是那蒼白瘦削的臉龐笑起來仿若鬼怪一般。
既然何苗如此抬舉自己,李澈也不介意給他一個台階:“那也是何車騎大度,張常侍先前可是想直接將下官拿下啊。”
“先前無禮,隻是想一試先生與劉玄德,看看是否名副其實,多有得罪,還望勿怪。”何苗非常嚴肅的深深行了一禮,劉備和李澈也就借坡下驢,連稱無妨。
見二人回禮,何苗頗為滿意的道:“請二位過府,隻是因為吾憂心國事,想知道劉議郎今日給太後講了些什麽,太後又作何反應,希望劉議郎能滿足吾這個小小的好奇心。”
劉李二人對視一眼,劉備見李澈輕輕頷首,便直言道:“下官隻是為太後講了一番利害,太後聖明,此前隻是被閹宦蒙蔽,既然明晰利害,自然不會再庇護閹宦了。”
“何為利害?”
“如何得利,如何避害,是為利害。於太後而言,下旨誅宦是為得利,不袒護宦官是為避害。”
“哦?”何苗一臉好奇,詢問道:“那不知於吾而言,何為利害?”
“於何車騎而言。兄弟同心,是為得利;遠離閹宦,是為避害。”劉備肅然回道。
何苗卻是一臉憂慮的道:“吾從來沒有不敬大兄之意,隻是國事艱難,不可輕下決斷,十常侍根深蒂固,貿然動手實屬不智啊。再說還有母親在上,張讓又與吾家結親,實有難做之處啊。”
張讓的兒媳婦是何太後的妹妹,雖然張讓怎麽有的兒子也是個問題,但毫無疑問的是,張讓確實是與何家關係密切,何苗此言不虛。
但說從來沒有不敬何進之意,那純屬胡言亂語。在太後麵前進言要小心何進擅權的人,難道不是你何苗?李澈暗暗吐槽,沒有血緣關係,又存在利益競爭,卻要求他們兄友弟恭,確實有些難。
劉備神色不悅,拂袖道:“車騎將軍何以如此不明輕重?越是有關係,此時越要大義滅親,否則十常侍傾覆之時,隻恐何車騎亦有殺身之禍啊。”
“十常侍權傾朝野十餘年,豈是易於之輩?”何苗索性將自己所思直陳出來,他也確實作此想法。隻因他是真正見識過十常侍的權威,何太後毒殺王美人,靈帝本已經雷霆大怒,卻因為十常侍一通勸阻,便不再追究;十常侍輕輕一言,扶風人孟佗便高高興興的走馬上任,成為一州刺史。
便是如今的何進,也不可能隨便指一人為刺史,其幕僚都會反對。
李澈輕笑一聲,接過話頭道:“何車騎何以如此不明智?閹宦之權,不過假世主之權寵,何足稱道?如今新帝登基,不過是太後念及舊情,仁慈為懷,方才讓十常侍苟延殘喘。如今太後業已決定放棄十常侍,其覆滅不過反手之間,昔日滔天權柄,終究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何苗微微蹙眉,在他看來,宦官乃是皇帝最親信之人,豈能輕言誅殺?他的幕僚也給他分析過,如今劉辯剛剛繼位,根基不穩,何太後正需依仗十常侍來穩住局勢,如何會允許何進誅殺十常侍?
劉備見何苗蹙眉,略一思索便明了其心中所想,微笑道:
“閹宦終究不過是工具。十常侍固然是天子家奴,然這些家奴在十數年內將四海萬民、朝野公卿都盡數得罪,太後為了天子之聖明,自然不會再袒護其罪行。至於平衡,了結了十常侍,士人自然不會再與大將軍同氣連枝,屆時會有新的平衡產生。何車騎若想謀利避害,還是早做打算的好。”
何苗仿佛醍醐灌頂一般,是了,士人與何進也未必是一條心,到時候必然再起波瀾。雖說看何進不順眼,但也不必跟著十常侍走進死路裏,自己身為車騎將軍,到時候士人必然要找上門來拉攏,再與何進爭鋒也不遲。
說來也是劉備先見過何太後,將其說服,何苗也聽說了宮中的賞賜,先入為主的對劉備有了一絲信任,否則也未必這麽容易說服。
而荀攸等人連見都見不到何太後,勸誡之說自然也無從談起。更別提劉備漢室宗親、盧植弟子身份帶來的偏中立立場了。
“二位俱是才高德馨之士,苗今日大是受教。如今天色已晚,還請在敝府享宴,苗還有不少事需要請教二位。”何苗避席而起,非常鄭重的行禮道。
劉備與李澈略一沉吟,笑道:“固所願,不敢請耳。”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車騎將軍何苗慕昭烈英名、李澈智勇,請入府內賜教。昭烈曉以大義,氣魄凜然,李澈剖析利害,進言獻策,苗由是敬服,遂諾誅宦。
——《季漢書·昭烈帝紀》
李澈譏笑一聲,哂道:“秩萬石的驃騎將軍都身首分離了,中二千石的車騎將軍為何不敢殺?”
針鋒相對,何苗卻忽的默然不語,上上下下打量了李澈幾眼,又看看劉備。“嘿”了一聲,隨即調整坐姿正襟危坐,肅然道:“不愧是有‘藺相如之風’的李明遠,伶牙俐齒的本事倒真有些藺相如的風采。”
“藺相如之風?”李澈有些懵了,自己什麽時候有了這麽一個稱號?
見李澈有些茫然,劉備低笑著解釋道:“是公達等人為你傳揚的名號,如今已經向四方擴散了。公達言稱李明遠伶牙俐齒,巧舌如簧,又剛直不阿,視死如歸,正是如藺相如一般的人物。”
李澈摸了摸下巴,感覺這應該是在誇自己,畢竟藺相如是個正麵人物,乃是忠義智勇並存的英傑,完璧歸趙、秦王擊缶、將相和可都是千古傳唱的故事。
於是九分自得、一分慚愧的拱手道:“藺相如何等風采?澈著實不敢當啊。”
“當得!當得!六百石黃門侍郎,直麵張讓而不屈膝,麵對吾也不卑不亢,完全當得此稱。”何苗撫須輕笑,隻是那蒼白瘦削的臉龐笑起來仿若鬼怪一般。
既然何苗如此抬舉自己,李澈也不介意給他一個台階:“那也是何車騎大度,張常侍先前可是想直接將下官拿下啊。”
“先前無禮,隻是想一試先生與劉玄德,看看是否名副其實,多有得罪,還望勿怪。”何苗非常嚴肅的深深行了一禮,劉備和李澈也就借坡下驢,連稱無妨。
見二人回禮,何苗頗為滿意的道:“請二位過府,隻是因為吾憂心國事,想知道劉議郎今日給太後講了些什麽,太後又作何反應,希望劉議郎能滿足吾這個小小的好奇心。”
劉李二人對視一眼,劉備見李澈輕輕頷首,便直言道:“下官隻是為太後講了一番利害,太後聖明,此前隻是被閹宦蒙蔽,既然明晰利害,自然不會再庇護閹宦了。”
“何為利害?”
“如何得利,如何避害,是為利害。於太後而言,下旨誅宦是為得利,不袒護宦官是為避害。”
“哦?”何苗一臉好奇,詢問道:“那不知於吾而言,何為利害?”
“於何車騎而言。兄弟同心,是為得利;遠離閹宦,是為避害。”劉備肅然回道。
何苗卻是一臉憂慮的道:“吾從來沒有不敬大兄之意,隻是國事艱難,不可輕下決斷,十常侍根深蒂固,貿然動手實屬不智啊。再說還有母親在上,張讓又與吾家結親,實有難做之處啊。”
張讓的兒媳婦是何太後的妹妹,雖然張讓怎麽有的兒子也是個問題,但毫無疑問的是,張讓確實是與何家關係密切,何苗此言不虛。
但說從來沒有不敬何進之意,那純屬胡言亂語。在太後麵前進言要小心何進擅權的人,難道不是你何苗?李澈暗暗吐槽,沒有血緣關係,又存在利益競爭,卻要求他們兄友弟恭,確實有些難。
劉備神色不悅,拂袖道:“車騎將軍何以如此不明輕重?越是有關係,此時越要大義滅親,否則十常侍傾覆之時,隻恐何車騎亦有殺身之禍啊。”
“十常侍權傾朝野十餘年,豈是易於之輩?”何苗索性將自己所思直陳出來,他也確實作此想法。隻因他是真正見識過十常侍的權威,何太後毒殺王美人,靈帝本已經雷霆大怒,卻因為十常侍一通勸阻,便不再追究;十常侍輕輕一言,扶風人孟佗便高高興興的走馬上任,成為一州刺史。
便是如今的何進,也不可能隨便指一人為刺史,其幕僚都會反對。
李澈輕笑一聲,接過話頭道:“何車騎何以如此不明智?閹宦之權,不過假世主之權寵,何足稱道?如今新帝登基,不過是太後念及舊情,仁慈為懷,方才讓十常侍苟延殘喘。如今太後業已決定放棄十常侍,其覆滅不過反手之間,昔日滔天權柄,終究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何苗微微蹙眉,在他看來,宦官乃是皇帝最親信之人,豈能輕言誅殺?他的幕僚也給他分析過,如今劉辯剛剛繼位,根基不穩,何太後正需依仗十常侍來穩住局勢,如何會允許何進誅殺十常侍?
劉備見何苗蹙眉,略一思索便明了其心中所想,微笑道:
“閹宦終究不過是工具。十常侍固然是天子家奴,然這些家奴在十數年內將四海萬民、朝野公卿都盡數得罪,太後為了天子之聖明,自然不會再袒護其罪行。至於平衡,了結了十常侍,士人自然不會再與大將軍同氣連枝,屆時會有新的平衡產生。何車騎若想謀利避害,還是早做打算的好。”
何苗仿佛醍醐灌頂一般,是了,士人與何進也未必是一條心,到時候必然再起波瀾。雖說看何進不順眼,但也不必跟著十常侍走進死路裏,自己身為車騎將軍,到時候士人必然要找上門來拉攏,再與何進爭鋒也不遲。
說來也是劉備先見過何太後,將其說服,何苗也聽說了宮中的賞賜,先入為主的對劉備有了一絲信任,否則也未必這麽容易說服。
而荀攸等人連見都見不到何太後,勸誡之說自然也無從談起。更別提劉備漢室宗親、盧植弟子身份帶來的偏中立立場了。
“二位俱是才高德馨之士,苗今日大是受教。如今天色已晚,還請在敝府享宴,苗還有不少事需要請教二位。”何苗避席而起,非常鄭重的行禮道。
劉備與李澈略一沉吟,笑道:“固所願,不敢請耳。”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車騎將軍何苗慕昭烈英名、李澈智勇,請入府內賜教。昭烈曉以大義,氣魄凜然,李澈剖析利害,進言獻策,苗由是敬服,遂諾誅宦。
——《季漢書·昭烈帝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