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為孟秋之時,主宰秋季的西方白帝乃是刑殺之神,其五行屬金,掌攻伐戰事,何進選擇這時候舉辦大會也是有意義的。


    勇士大會舉辦的地點是雒陽城西的平樂苑,這裏是禁軍屯軍之所,其中校場極大,去年十月,靈帝曾在此檢閱過數萬軍隊。


    卯時,天已經蒙蒙亮,內城上西門緩緩打開,如長龍一般的隊伍從中踏出,向著平樂苑而去。


    令人驚訝的是,天子竟然沒有乘坐禦輦,而是騎馬而行,駭的百官緊緊相隨,生怕劉辯從馬上栽了下來。


    這卻是得到了何太後的首肯:“檢閱天下豪傑,天子自要有天下第一英傑之姿,焉能蜷於禦輦之中?”


    兩位至尊鐵了心要這樣,百官也不願為了這種小事而鬧得君臣反目,隻能選了最溫和的禦馬,並讓幾名矯健的衛士簇在禦馬旁邊以策萬全。


    策馬“奔騰”的劉辯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在,雖然心撲通撲通的跳,但是看著百官憂心忡忡的樣子,他莫名的感到開心。


    開心就要與人分享,劉辯開始小心翼翼的環視四周,同時繃緊身體,以防墜馬。


    在公卿隊伍的中前方,他終於找到了那個戴三梁冠、配紫綬的背影,他相信自己不會認錯,因為他對百官的背影都陌生無比,卻無比的熟悉那個背影。


    對他,劉辯有一種既怨又親,既親又忌的感覺。怨其逼死張讓等人,親其深夜入山救駕、傾力傳道受業,卻又忌其與何進走的太近。


    但比起對百官滿滿的忌憚,在十常侍覆滅,宦官十存一二的情況下,這個人是他最信任的臣子之一了。


    也因為如此,不想破滅希望,不想看到他徹底站在何進一方,劉辯選擇了默許袁氏放其出京,也幫助何進為他爭取到了趙國這樣一個離京城近的郡國。


    趙國是一個發展很不平衡的郡國,其精華近半集中在國都邯鄲,身為邯鄲令,隻要他韜光養晦,黑山賊斷不會做出攻城之舉。


    趙國雖為小國,邯鄲卻是位居冀州前列的堅城大縣,賊寇勢大兵多,卻攻城乏力。張燕的老東家張牛角,就是在攻打钜鹿郡癭陶縣時身亡。隻要不惹怒張燕,想來安全是無虞的。


    拜劉虞為大司馬、進封襄賁侯的詔書已經發出。等到劉虞入京,他會很快的整合朝廷,皆時再召他回京,與他一起中興漢室。


    劉辯是這樣想的,他勾畫了未來的美好藍圖,滿心希冀未來會如他所想,卻絲毫沒有想過,一切真的能如願以償嗎?


    劉辯努了努嘴,想叫他過來,最終還是沒有開口。救駕之時事急從權,已然惹得公卿不快;若再與一名臣子同騎或並乘,隻怕他會被袁氏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想到這裏,劉辯眼珠子一轉,側頭對衛士道:“召楊司空到禦前來,與其一匹禦馬,朕要與臨晉侯並騎。”


    消息很快傳遞了出去,公卿們聞之麵色各異。


    袁隗與何進皺皺眉,默然不語。


    袁紹輕笑,以微不可聞的聲音喃喃道:“天子之尊,小醜手段,可笑可笑。”


    袁術卻是嫉妒的麵色都扭曲了。


    曹操、劉備、李澈、荀攸幾人相顧而歎,麵色複雜。


    不管公卿們作何心理,楊彪作為縣侯,又是司空之尊,天子召其並騎也說得過去,沒人敢出言反對。當然,說是並騎,楊彪還是自覺的落後了劉辯半個身位。


    但這已是極大的殊榮了,很多人都知道,當今天子最是信賴楊氏,甚至有消息稱,天子有意讓楊司空代太傅為帝師。


    聰明人當然對此不屑一顧,太傅作為輔政大臣,有先帝遺詔為憑,合法執政。雖然東漢太傅按規定沒有綁定帝師,但依照古禮,太傅本就是帝師,除非劉辯想要翻臉,否則不可能動搖袁隗的地位。


    漢以孝治天下,天子的諡號都要加上“孝”字,如孝靈帝等等,先帝的遺詔,當今天子是很難推翻的。


    楊彪恪守臣禮,神情隻是略帶一點公式化的欣喜,很顯然,其內心並沒有太大的波動。也不主動與天子搭話,隻是在劉辯與其說話時,公式化的回複:


    “天子聖明。”“陛下明鑒萬裏。”“臣認為陛下所言有理。”等等。


    劉辯很快失去了與其交談的興趣,恢複沉默,專心駕馭馬匹。


    ……


    旌旗招展,鐵甲寒光,兵戈銳利,戰陣如林。


    雖不比去年靈帝征召四方郡兵的陣勢,數千禁軍也依然讓人望之而憚。


    而看著指揮禁軍接受檢閱的何進,百官才真正明白,當朝第一權臣究竟是誰。


    何苗看著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禁軍,不由得露出渴求的神色。


    東漢王朝不似西漢,並沒有保持太多的中央軍,和平年代,常備編製不過一萬兩千人。


    但這才是大漢最核心的力量,雖隻萬餘,但都是精銳。當朝廷需要討伐某地叛軍,隻需派出一部,再加上當地郡兵或附屬的異族,即可攻城拔寨。


    也隻有在黃巾初起之時,朝廷才大肆擴兵,將編製萬餘的中央軍擴充到四萬餘人。


    當黃巾被平定,朝廷養不起這麽多精銳甲士,才又進行裁軍。


    若是算上武備廢弛的羽林,京城如今共有兩萬禁軍,若何進能如臂使指的指揮這些部隊,董卓彈指可滅。


    而天子劉辯正效仿他父親靈帝,騎馬繞陣數圈,檢閱這些甲士。也是讓禁軍們知道,誰才是大漢的至尊。


    而當劉辯檢閱完畢,登上起好的高壇,參與大會的勇士們也開始步入校場。


    除了寥寥數十人,其餘的參賽者無不驚駭於朝廷兵甲之利,不少人緊張的吞咽唾沫,身子微微顫抖起來。


    而比起甲士戰陣之森嚴,這千餘名衣著各異的勇士組成的隊伍看起來竟滑稽了許多,高台上的一些公卿已經開始麵露笑意了。


    千名參賽者走到距高壇百步的位置,亂糟糟的對著天子與公卿們行了深深一禮。


    而隨著戰鼓聲響起,海選也將正式開始。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七月,於平樂觀起高壇,召四方勇士往聚,發京師禁軍列陣結營以閱。天子行陳三匝而還,登高壇而覽。


    ——《後漢書·孝靈帝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季漢長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斷天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斷天啟並收藏季漢長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