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三日晚上,最後期限,李澈沒有等來劉紀的回複,卻有一個意想不到的人親自登門拜訪。
“邯鄲公,何勞大駕?若有事隻需遣人通傳,本侯自去府上拜訪即可。”
雖然有些恭維的意思,但李澈確實驚訝於邯鄲勝會親自來縣衙拜訪他。且不提他太守任上致仕的身份,單說七十好幾的年齡,就足夠讓他麵對地方官員平起平坐了。
大漢朝以孝治天下,敬老自是重中之重,年過七十的老人會被朝廷授予玉杖,百姓視之如節,入官府不趨,地位等同於比六百石,麵見皇帝時也可以貼近到禦道附近,這是皇子都沒有的待遇。
雖然實際地位上還比不了列侯,但大環境風氣下,讓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登門拜訪,傳出去容易有跋扈之名。
邯鄲勝笑道:“敬老為敬賢,老夫受朝廷隆恩,焉能不知進退、恃老為尊?如今身體尚算康泰,既然還能動,要麵見縣君自然是登門為好。”
“邯鄲公明禮修身,本侯佩服,先請就坐。”李澈拱手一禮,邯鄲勝也在後輩的攙扶下顫巍巍的臥在了坐席上。
李澈眯了眯眼,才不到一個月,此前還能正襟而坐的邯鄲勝,如今竟然隻能臥坐了?他不動聲色,隻是示意侍立的孫衎倒水。
邯鄲勝苦笑道:“近些日子天氣轉涼,老夫略有些不適,倒是在縣君麵前失禮了。”
“無妨,此前趙王與我等相會時,還坐胡床以對。終究是人各有難處,多加體諒也就是了。”
邯鄲勝點點頭,一臉欣慰的道:“縣君此言有理啊,人各有難處,互相體諒才能天下大同。老夫也很明白縣君的難處,已經處理了幾個不知死活的晚輩,今日也是特地來向縣君賠罪的。”
李澈掩麵抿了一口水,笑道:“邯鄲公也是做過一方牧守的人物,當知道為政之難。如今還能夠體諒我們這些末學後進的難處,本侯佩服。”
“老夫一向認為,大族與官府從來不是對立的,我們這些大族,若沒有朝廷隆恩,踏入過仕途,何來如今的富貴?
本地的官員,又是他地的大族。你今日與他為難,安知未來你家族人不會去他處族地任職?反之亦是同理,縣君以為然否?”
李澈點點頭道:“邯鄲公此言發人深省,本侯幼年便流離失所,不知族地在何方,邯鄲公若是查了出來,還請告知一聲。”
邯鄲勝一愣,隨即大笑著點了點李澈,笑得太用力,結果又咳了起來,其身後的後輩連連拍了數十下才稍稍止住,倒是把李澈駭的不輕,真要是讓這老頭子在這出個三長兩短,他李明遠誅宦積累的那點名望立馬就得變成負數。
邯鄲勝搖頭道:“縣君何不改一改這說話的方式?須知‘官’字兩張口,這九成功夫都在嘴上,似縣君這般惱人的說話方式,老夫倒是很好奇縣君如何走到這般高位的。”
李澈怔了怔,邯鄲勝這麽一說,他突然發現自己這幾天似乎戾氣是重了些,被這些大族表麵一套背後一套的做法氣的不輕,加之以權壓人很是痛快,確實有些失之圓潤了。
想了想,李澈倒是很果斷的揖禮道:“邯鄲公,本侯受教了。”
邯鄲勝點點頭,歎道:“如此老夫倒是明白了幾分,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諱疾忌醫還是聞過而怒都是人之常情,如縣君這般聞過則喜的人物,倒讓老夫想到了鄒忌與威王之事。”
李澈大笑道:“那邯鄲公不如答一下,本侯與荀公達孰美?”
“縣君美甚,荀長史何能及君也。”
李澈捏了捏短須,笑道:“本侯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看來邯鄲公是有事相求啊。”
荀攸雖不如荀彧那般俊美到妖異的地步,但正經也是一名英俊青年,李澈相貌隻是中上,比起荀攸還差了些。
“老夫確實有事相求,近些年邯鄲氏的田地愈發不景氣了,收入也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此前念在鄉鄰之情,收留了不少百姓,偌大的邯鄲氏,已經快撐不住了啊。”邯鄲勝說著說著,還唏噓不已,一臉為難的模樣。
“哦?邯鄲氏竟然這般淒慘?本侯身為縣君,竟然不知縣中大族貧苦至此,著實是失職啊。”
“縣君日理萬機,這一縣之事多賴縣君處理,才能人民安泰,邯鄲氏一族之事安能勞煩縣君?
隻是如今確實難以為繼,老夫身為族長,也是夙夜憂歎,故今日厚顏來此,懇請縣君收納了這些流民百姓。一者,上秉天心仁心,不負天子撫民重托;二者,救我邯鄲氏於困苦之中,老夫必感激涕零,終身不忘!”
說到最後,邯鄲勝竟然強自撐起身體,深深一揖。
李澈心裏猛的一驚,麵上仍是不動聲色的道:“此為邯鄲公之真心?”
“絕無虛假!兼之戰事將起,邯鄲氏確實無力庇護如此多的百姓,還望縣君明察。”
李澈頓時恍然,原來邯鄲勝是知道了朝廷要在冀州開戰的訊息,算算時日,京中的訊息從一般渠道走也該傳到這裏了。
隻是……
李澈話鋒忽轉的問道:“邯鄲公,這幾日氣候確實不太好,劉公身體是否也是抱恙?”
邯鄲勝老臉笑笑,點頭道:“劉家那小子確實是也感了風寒。”隨後又道:“那位新刺史,韓文節韓方伯,老朽當年也是與其共事過。韓方伯出自潁川文華之地,飽讀詩書,才學過人,就是性子軟和了些。”
李澈眼睛一眯,點點頭道:“邯鄲公老成持重,團結鄉親,邯鄲氏收留流民,仁義昭著,本侯過兩日便讓人送去牌匾,以示獎勵。”
見李澈懂了意思,邯鄲勝再行一禮以示感激,隨後在晚輩的攙扶下慢慢走了出去。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高年賜王杖,上有鳩,使百姓望見之,比於節。
年七十以上杖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府不趨。
——《王杖詔令冊》
“邯鄲公,何勞大駕?若有事隻需遣人通傳,本侯自去府上拜訪即可。”
雖然有些恭維的意思,但李澈確實驚訝於邯鄲勝會親自來縣衙拜訪他。且不提他太守任上致仕的身份,單說七十好幾的年齡,就足夠讓他麵對地方官員平起平坐了。
大漢朝以孝治天下,敬老自是重中之重,年過七十的老人會被朝廷授予玉杖,百姓視之如節,入官府不趨,地位等同於比六百石,麵見皇帝時也可以貼近到禦道附近,這是皇子都沒有的待遇。
雖然實際地位上還比不了列侯,但大環境風氣下,讓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登門拜訪,傳出去容易有跋扈之名。
邯鄲勝笑道:“敬老為敬賢,老夫受朝廷隆恩,焉能不知進退、恃老為尊?如今身體尚算康泰,既然還能動,要麵見縣君自然是登門為好。”
“邯鄲公明禮修身,本侯佩服,先請就坐。”李澈拱手一禮,邯鄲勝也在後輩的攙扶下顫巍巍的臥在了坐席上。
李澈眯了眯眼,才不到一個月,此前還能正襟而坐的邯鄲勝,如今竟然隻能臥坐了?他不動聲色,隻是示意侍立的孫衎倒水。
邯鄲勝苦笑道:“近些日子天氣轉涼,老夫略有些不適,倒是在縣君麵前失禮了。”
“無妨,此前趙王與我等相會時,還坐胡床以對。終究是人各有難處,多加體諒也就是了。”
邯鄲勝點點頭,一臉欣慰的道:“縣君此言有理啊,人各有難處,互相體諒才能天下大同。老夫也很明白縣君的難處,已經處理了幾個不知死活的晚輩,今日也是特地來向縣君賠罪的。”
李澈掩麵抿了一口水,笑道:“邯鄲公也是做過一方牧守的人物,當知道為政之難。如今還能夠體諒我們這些末學後進的難處,本侯佩服。”
“老夫一向認為,大族與官府從來不是對立的,我們這些大族,若沒有朝廷隆恩,踏入過仕途,何來如今的富貴?
本地的官員,又是他地的大族。你今日與他為難,安知未來你家族人不會去他處族地任職?反之亦是同理,縣君以為然否?”
李澈點點頭道:“邯鄲公此言發人深省,本侯幼年便流離失所,不知族地在何方,邯鄲公若是查了出來,還請告知一聲。”
邯鄲勝一愣,隨即大笑著點了點李澈,笑得太用力,結果又咳了起來,其身後的後輩連連拍了數十下才稍稍止住,倒是把李澈駭的不輕,真要是讓這老頭子在這出個三長兩短,他李明遠誅宦積累的那點名望立馬就得變成負數。
邯鄲勝搖頭道:“縣君何不改一改這說話的方式?須知‘官’字兩張口,這九成功夫都在嘴上,似縣君這般惱人的說話方式,老夫倒是很好奇縣君如何走到這般高位的。”
李澈怔了怔,邯鄲勝這麽一說,他突然發現自己這幾天似乎戾氣是重了些,被這些大族表麵一套背後一套的做法氣的不輕,加之以權壓人很是痛快,確實有些失之圓潤了。
想了想,李澈倒是很果斷的揖禮道:“邯鄲公,本侯受教了。”
邯鄲勝點點頭,歎道:“如此老夫倒是明白了幾分,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諱疾忌醫還是聞過而怒都是人之常情,如縣君這般聞過則喜的人物,倒讓老夫想到了鄒忌與威王之事。”
李澈大笑道:“那邯鄲公不如答一下,本侯與荀公達孰美?”
“縣君美甚,荀長史何能及君也。”
李澈捏了捏短須,笑道:“本侯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看來邯鄲公是有事相求啊。”
荀攸雖不如荀彧那般俊美到妖異的地步,但正經也是一名英俊青年,李澈相貌隻是中上,比起荀攸還差了些。
“老夫確實有事相求,近些年邯鄲氏的田地愈發不景氣了,收入也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此前念在鄉鄰之情,收留了不少百姓,偌大的邯鄲氏,已經快撐不住了啊。”邯鄲勝說著說著,還唏噓不已,一臉為難的模樣。
“哦?邯鄲氏竟然這般淒慘?本侯身為縣君,竟然不知縣中大族貧苦至此,著實是失職啊。”
“縣君日理萬機,這一縣之事多賴縣君處理,才能人民安泰,邯鄲氏一族之事安能勞煩縣君?
隻是如今確實難以為繼,老夫身為族長,也是夙夜憂歎,故今日厚顏來此,懇請縣君收納了這些流民百姓。一者,上秉天心仁心,不負天子撫民重托;二者,救我邯鄲氏於困苦之中,老夫必感激涕零,終身不忘!”
說到最後,邯鄲勝竟然強自撐起身體,深深一揖。
李澈心裏猛的一驚,麵上仍是不動聲色的道:“此為邯鄲公之真心?”
“絕無虛假!兼之戰事將起,邯鄲氏確實無力庇護如此多的百姓,還望縣君明察。”
李澈頓時恍然,原來邯鄲勝是知道了朝廷要在冀州開戰的訊息,算算時日,京中的訊息從一般渠道走也該傳到這裏了。
隻是……
李澈話鋒忽轉的問道:“邯鄲公,這幾日氣候確實不太好,劉公身體是否也是抱恙?”
邯鄲勝老臉笑笑,點頭道:“劉家那小子確實是也感了風寒。”隨後又道:“那位新刺史,韓文節韓方伯,老朽當年也是與其共事過。韓方伯出自潁川文華之地,飽讀詩書,才學過人,就是性子軟和了些。”
李澈眼睛一眯,點點頭道:“邯鄲公老成持重,團結鄉親,邯鄲氏收留流民,仁義昭著,本侯過兩日便讓人送去牌匾,以示獎勵。”
見李澈懂了意思,邯鄲勝再行一禮以示感激,隨後在晚輩的攙扶下慢慢走了出去。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高年賜王杖,上有鳩,使百姓望見之,比於節。
年七十以上杖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府不趨。
——《王杖詔令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