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其位,謀其政,從其他朝代的高官來看,他們很注重維護“規則”,因為規則是他們製定的,縱然有一定可能被對方利用,但這份規則也保護著他們自己。
這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明朝的官僚,明世宗嘉靖皇帝是外藩入繼,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也為了擺脫孝、武二宗的陰影,而發動了大禮議,不願以明孝宗為皇考,而是希望將自己的父王追認為皇帝。
這種行為無疑是不符合儒家倫理的,就算是漢世祖光武皇帝自己馬上打下的江山,最終還是得追認漢元帝為皇考,而不是追認自己的父親。因為他皇權的合法性來自先代皇帝。
嘉靖帝這種行為已經是更立皇統了,而他本人則是被大臣迎奉的外藩,這般作為自然掀起了巨大的風波,自內閣首輔往下,紛紛抵製這道“亂命”,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嘉靖皇帝大獲全勝,自內閣首輔楊廷和往下數以百計的官員被罷黜、定罪,其父興獻王追認為恭穆獻皇帝,嘉靖帝徹底收歸了皇權。
若是縱向來看曆史,這一幕無疑很像漢靈帝繼統之時,擁立派中發生了爭執,竇皇後等外戚與士人希望徹底清除宦官,而宦官則挾天子而重。區別則在於從史書來看,靈帝由於年歲尚幼,此時並非掌棋之人。
再對比兩邊大臣的行為,大漢王朝的大臣們無疑是“武德充沛”,大名鼎鼎的太尉陳蕃,七十多歲的老頭子,在事敗後拉上學生和門客,直接就抄刀子衝擊皇宮,試圖奪回靈帝,誅殺宦官。
而大明王朝的士人們則顯得有些“費拉不堪”,一群人在大門前哭哭啼啼,高喊著“國家養士百五十載,仗節死義,就在今日。”結果就是翹著屁股讓人廷杖,完事後一葉扁舟放逐嶺南,再來一曲《臨江仙》,結果還成了《三國》的代言詞。
可若是從官員的本身素養來說,大明王朝的士人無疑是有充分自覺地,他們也會為自己謀利,會與皇權爭執,會謀劃誅宦誅逆,但徐階不會點齊府上家丁去砍了嚴嵩全家,楊廷和也不會抄家夥弄死張璁。
因為他們的身份不允許,試想一下國家重臣說不過別人,就直接物理消滅,這會有多麽可怕的影響?
更何況重臣也是兩個肩膀頂一個腦袋,人被殺就會死,他們也不例外,沒有規則保護的情況下,三尺青鋒,一介匹夫,便能取了他們性命。
漢王朝的高官重臣們則大多沒有這種自覺,或許是春秋任俠之風尚存,又或許是文武分界太模糊,這些官員一個比一個豪放不羈,尤其是李膺是邊塞戰功打出來的司隸校尉,是能嚇得羌人喪膽的名將。在他看來,殺個人和殺隻雞也沒什麽區別,更別說被殺的人從道德上來講確實是個該死之人,李元禮自然認為這是踐行道義的義舉。
而這般行為,在士人看來自然是拍手叫好的壯舉。一則是為亡魂昭雪,二則是打擊了宦官的黨羽,告訴那些人,別以為勾搭上宦官就可以為所欲為。
然而桓帝的反應出乎他們的意料,如颶風般襲來的黨錮之禍一掃而過,把李膺這些出頭鳥全部打翻在地,也由此拉開了近二十年亂政的帷幕。
李膺或許是一時義憤,卻是將屠龍寶刀遞給了閹豎,正是殺機一發,遺禍無窮,
恰如劉備所言,若李膺是一介遊俠,這種行為雖然不容於法理,卻是足以被稱為義士的壯舉。但李膺是朝廷高官,他所考慮的應該是大局,這很冷酷,很無情,但卻是政治的必須。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東漢的宦官們實際上比士人更懂政治,因為他們知道規則的重要,知道敬畏大一統皇權。可士人們似乎還停留在先秦時期,並沒有認識到“皇帝”與“王”的不同。
他們製定了秩序,卻又常常破壞秩序,因為在這秩序之上,有士人自己的一套“道理”,這套道理的解釋權則在士人手上,讓皇帝如何能夠高興?
荀彧的腦子很亂,漢儒事實上是百家雜糅而成,他們除了儒家的經義,諸子百家也常有涉獵。雖然反對法家的嚴刑峻法,但他們也認可法紀的重要性,可這是第一次有人給他們剖析,當掌權者自己破壞法紀的時候,帶來的後果有多可怕。
“規矩是約束所有人的,而當士人不講規矩的時候,天子又為什麽要講規矩?不合理的規矩可以廢止,可以更改,但絕不能暴力破壞,尤其是不能由製定者來破壞。
法紀之要,首在於信,一次對法紀破壞的傷害,需要無數次合理的判罰來彌補。文若擔心天子無約束,這方麵是最該注意的,當天子不遵法紀的時候,朝綱崩壞隻在朝夕。”
荀彧默默點了點頭,深吸了一口氣,喟然道:“臣今日方知如何為政,慚愧。可大王是否考慮過,若君王不聽勸諫,又該如何?”
“那是君王自甘為獨夫,與人臣何幹?譬如李膺之事,若是群臣糾合進諫,指斥宦官泄露機密,縱然桓帝一力包庇,他也絕不會因此掀起黨錮。或許孤如此說很冷酷,但文若自覺,是取張成之子的賤命重要,還是防止宦官獨大重要?
而且當士人占住道理的時候,桓帝真的敢逆天下洶洶物議而行嗎?”
“……終究回不到二十年前了。”
“是啊,但以史為鑒而知興替,至少不該重蹈覆轍。”
荀彧輕聲道:“至少大王也不喜宦官,如此便夠了。”
劉備嗤笑道:“天子手握大權,本就天然受人尊崇。隻要稍有手段,士人中自然不乏蟻附者,何須閹豎助力?隻有天怒人怨之輩,眾叛親離,才不得不求助於家奴!士人是一個團體,卻又不是緊密的團體,將所有士人視為敵人的天子,大抵腦袋是有問題的。”
荀彧悵然道:“或許真如大王所言吧,陰差陽錯之下,釀成了如今的局麵,罪非在一方。”
劉備嗬嗬笑道:“最初的平衡便有問題,太過倚重外戚和宦官,再加上幾代漢統衰微,以至於主弱臣強,才釀成如今的亂局。新的製度中,除了政事堂的平衡,孤還準備加入文武分製,文若以為如何?”
這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明朝的官僚,明世宗嘉靖皇帝是外藩入繼,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也為了擺脫孝、武二宗的陰影,而發動了大禮議,不願以明孝宗為皇考,而是希望將自己的父王追認為皇帝。
這種行為無疑是不符合儒家倫理的,就算是漢世祖光武皇帝自己馬上打下的江山,最終還是得追認漢元帝為皇考,而不是追認自己的父親。因為他皇權的合法性來自先代皇帝。
嘉靖帝這種行為已經是更立皇統了,而他本人則是被大臣迎奉的外藩,這般作為自然掀起了巨大的風波,自內閣首輔往下,紛紛抵製這道“亂命”,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嘉靖皇帝大獲全勝,自內閣首輔楊廷和往下數以百計的官員被罷黜、定罪,其父興獻王追認為恭穆獻皇帝,嘉靖帝徹底收歸了皇權。
若是縱向來看曆史,這一幕無疑很像漢靈帝繼統之時,擁立派中發生了爭執,竇皇後等外戚與士人希望徹底清除宦官,而宦官則挾天子而重。區別則在於從史書來看,靈帝由於年歲尚幼,此時並非掌棋之人。
再對比兩邊大臣的行為,大漢王朝的大臣們無疑是“武德充沛”,大名鼎鼎的太尉陳蕃,七十多歲的老頭子,在事敗後拉上學生和門客,直接就抄刀子衝擊皇宮,試圖奪回靈帝,誅殺宦官。
而大明王朝的士人們則顯得有些“費拉不堪”,一群人在大門前哭哭啼啼,高喊著“國家養士百五十載,仗節死義,就在今日。”結果就是翹著屁股讓人廷杖,完事後一葉扁舟放逐嶺南,再來一曲《臨江仙》,結果還成了《三國》的代言詞。
可若是從官員的本身素養來說,大明王朝的士人無疑是有充分自覺地,他們也會為自己謀利,會與皇權爭執,會謀劃誅宦誅逆,但徐階不會點齊府上家丁去砍了嚴嵩全家,楊廷和也不會抄家夥弄死張璁。
因為他們的身份不允許,試想一下國家重臣說不過別人,就直接物理消滅,這會有多麽可怕的影響?
更何況重臣也是兩個肩膀頂一個腦袋,人被殺就會死,他們也不例外,沒有規則保護的情況下,三尺青鋒,一介匹夫,便能取了他們性命。
漢王朝的高官重臣們則大多沒有這種自覺,或許是春秋任俠之風尚存,又或許是文武分界太模糊,這些官員一個比一個豪放不羈,尤其是李膺是邊塞戰功打出來的司隸校尉,是能嚇得羌人喪膽的名將。在他看來,殺個人和殺隻雞也沒什麽區別,更別說被殺的人從道德上來講確實是個該死之人,李元禮自然認為這是踐行道義的義舉。
而這般行為,在士人看來自然是拍手叫好的壯舉。一則是為亡魂昭雪,二則是打擊了宦官的黨羽,告訴那些人,別以為勾搭上宦官就可以為所欲為。
然而桓帝的反應出乎他們的意料,如颶風般襲來的黨錮之禍一掃而過,把李膺這些出頭鳥全部打翻在地,也由此拉開了近二十年亂政的帷幕。
李膺或許是一時義憤,卻是將屠龍寶刀遞給了閹豎,正是殺機一發,遺禍無窮,
恰如劉備所言,若李膺是一介遊俠,這種行為雖然不容於法理,卻是足以被稱為義士的壯舉。但李膺是朝廷高官,他所考慮的應該是大局,這很冷酷,很無情,但卻是政治的必須。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東漢的宦官們實際上比士人更懂政治,因為他們知道規則的重要,知道敬畏大一統皇權。可士人們似乎還停留在先秦時期,並沒有認識到“皇帝”與“王”的不同。
他們製定了秩序,卻又常常破壞秩序,因為在這秩序之上,有士人自己的一套“道理”,這套道理的解釋權則在士人手上,讓皇帝如何能夠高興?
荀彧的腦子很亂,漢儒事實上是百家雜糅而成,他們除了儒家的經義,諸子百家也常有涉獵。雖然反對法家的嚴刑峻法,但他們也認可法紀的重要性,可這是第一次有人給他們剖析,當掌權者自己破壞法紀的時候,帶來的後果有多可怕。
“規矩是約束所有人的,而當士人不講規矩的時候,天子又為什麽要講規矩?不合理的規矩可以廢止,可以更改,但絕不能暴力破壞,尤其是不能由製定者來破壞。
法紀之要,首在於信,一次對法紀破壞的傷害,需要無數次合理的判罰來彌補。文若擔心天子無約束,這方麵是最該注意的,當天子不遵法紀的時候,朝綱崩壞隻在朝夕。”
荀彧默默點了點頭,深吸了一口氣,喟然道:“臣今日方知如何為政,慚愧。可大王是否考慮過,若君王不聽勸諫,又該如何?”
“那是君王自甘為獨夫,與人臣何幹?譬如李膺之事,若是群臣糾合進諫,指斥宦官泄露機密,縱然桓帝一力包庇,他也絕不會因此掀起黨錮。或許孤如此說很冷酷,但文若自覺,是取張成之子的賤命重要,還是防止宦官獨大重要?
而且當士人占住道理的時候,桓帝真的敢逆天下洶洶物議而行嗎?”
“……終究回不到二十年前了。”
“是啊,但以史為鑒而知興替,至少不該重蹈覆轍。”
荀彧輕聲道:“至少大王也不喜宦官,如此便夠了。”
劉備嗤笑道:“天子手握大權,本就天然受人尊崇。隻要稍有手段,士人中自然不乏蟻附者,何須閹豎助力?隻有天怒人怨之輩,眾叛親離,才不得不求助於家奴!士人是一個團體,卻又不是緊密的團體,將所有士人視為敵人的天子,大抵腦袋是有問題的。”
荀彧悵然道:“或許真如大王所言吧,陰差陽錯之下,釀成了如今的局麵,罪非在一方。”
劉備嗬嗬笑道:“最初的平衡便有問題,太過倚重外戚和宦官,再加上幾代漢統衰微,以至於主弱臣強,才釀成如今的亂局。新的製度中,除了政事堂的平衡,孤還準備加入文武分製,文若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