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瑋獨自一人立於聽風曉築的房中,對著軒窗愣怔著不知想些什麽。清晨的陽光傾瀉入窗,一如夢之來的那日,灑滿整個身體,氤氳出璀璨的光暈。正對窗邊的一根橫木衣架上赫然掛著那日夢之還未帶走的裙裳,原來,他正凝視著這裙裳,久久移不開眼。
他心之所係,決不在兒女情長。孑然一身至而立之年,渾然間也有了宜室宜家之念。腦海卻反複浮現一個身影,是五年前落水的那個惆悵清瘦的少女,是火場外跪地而泣的那個無助的姑娘,是宮宴上翩翩起舞的仙子,是聽風曉築那個冷水水突兀而起的芙蓉花。
而她的心中,從來卻隻有趙禎,他的存在,不過是浩瀚江河的一帆孤舟,隨波而過,不著一點痕跡……
誰翻樂府淒涼曲?
風也蕭蕭,
雨也蕭蕭,
瘦盡燈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
醒也無聊,
醉也無聊,
夢也何曾到謝橋。
縱使無情又如何?
多情總被無情惱。
他收斂心神,轉身出了房,掩上了門,夢之那攤開而掛的藕色琉璃宮裙從房門的縫隙中漸消。他打馬而走,徒留噠噠的馬蹄與蕭蕭竹葉聲隱沒在這靜謐的一方天地。
到了郭府門前,郭琅正焦急而立。他勒了馬,郭琅忙上前說道:“這大喜的日子,你一清早倒是去了哪裏,為何也不說一聲!趕緊的,先把喜服換了,迎親的隊伍馬上就要出發了。”
“好。”郭瑋淺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二人一同入內。
……
端午佳節,百官休朝,後宮典慶,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一連幾日未看到都虞侯郭瑋,趙禎有些奇怪,待典慶結束,問了身邊的內監總管劉本:“今日為何不見郭將軍?”
劉本笑了笑說:“官家有所不知,郭將軍今日大婚啊!”
“哦?這可是大喜事啊!”趙禎不免想起了當年的郭皇後,轉眼多年,郭氏一門已經成為紅塵往事,再無人問津。
“不知是娶了誰家的姑娘?我定當封一份大禮送給他們。”趙禎笑著問道。
這時,小劉子急匆匆而來,滿臉的焦灼。見二人在談話,也不敢打斷,隻看了二人一眼,立在一旁等著二人說完。
“官家難道不知嗎?正是白順章白簽書家的四姑娘白夢之啊,二人這一成婚,整個東京城是傳的沸沸揚揚啊!英雄配美女,倒是成就了一段佳話!”
“什麽?!”趙禎震驚,心中一緊,這,這怎麽可能!她出宮不過一月過半,怎麽就……
“官家你怎麽了?”劉本對於趙禎的反應頗為意外。
趙禎一時難以接受,揮手對劉本說道:“你先下去吧。”
劉本猶疑著施禮退下了。待人走遠,趙禎對著小劉子說道:“你跟我進來。”
小劉子便躬身跟著進了殿內。
“你要說何事?”一進殿門,趙禎便問道。
小劉子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悲戚著說道:“官家,小劉子疏忽!小的竟然渾然不知白姑娘要成婚了!今日方才得知。該死該死!”說罷小劉子抹了抹眼淚,低頭叩首,伏在地上久久不起。
趙禎痛心疾首,卻又無可奈何,站著仰麵深深的吐了一口氣。
為何?為何沒有人告訴我?!
“誠如劉內監所言,天下人皆知,唯獨朕不知啊!”
十裏長街,人頭攢動,都為了一睹將軍娶親才女嫁人的盛況。
“來了!來了!”白府門前,一眾親朋聚於門外,等著迎親隊伍。
伴隨著喧天鑼鼓,笙簫喜樂,迎親人馬踏街而來,郭瑋身著緋色正紅喜袍,騎在高頭大馬之上,應是春風滿麵,也未見他喜形於色。
下了馬,卻被門前眾人攔住。隻聽六哥兒說道:“郭將軍,要成為我的姐夫,光有一身武藝可不夠,今日就要刁難你一番,作出一首催妝詩來!”說罷拍了拍手,一旁的小廝早就備好好絹布紙墨。
郭瑋沉吟片刻,攬袖提筆:
此際好偕鸞鳳偶,
明鏡台前玉搔頭。
不須麵上渾妝卻,
雙眉未畫下妝樓。
筆力渾厚,筆鋒雋永,一詩作罷,眾人好呼:“好!”。
六哥兒見難不住,又說道:“不行不行,催妝詩有作弊之嫌,我出一個對子,你若是能對出來,就放你進去!”
郭瑋道:“六弟請出。”
六哥兒說道:“上聯是:喬女自然嬌,深惡胭脂膠肖臉。”說罷洋洋自得看著他。
郭瑋想了下說道:“止戈才是武,何勞銅鐵鑄鏢鋒。”
“對的好,對的妙啊!這不是正應此景嗎!”連白守恒也不禁讚歎。
見正是時候,隨著郭瑋一同前來的胡三刀示意眾人衝了進去,郭瑋這便在眾人的簇擁下,到了正堂。
此時,夢之坐於妝鏡前由喜娘將赤金花釵鳳冠戴在頭上,蓋上緋色的金絲雙麵繡龍鳳呈祥蓋頭,青藍敏言二人扶著,入了正堂。
喜娘唱到:“新婦出閣!”
正堂之上父母高坐,夢之雙膝跪地,拜別雙親。
“夢兒拜別雙親。”
“去吧。”白順章點了點頭。
在喧囂的喜樂聲中,範季雲抬起手用衣袂拭了拭眼角,不忍顧。所幸此情此情夢兒看不見,不然真叫人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了,兩個女兒就這樣都走了……
喜娘拿著牽紅,塞進了郭瑋及夢之的手中,二人各持一端,並肩出了正堂,門外,綠氈地毯鋪門外,一延伸到轎門頭。
“新婦上轎!”
郭瑋引著夢之入了轎,然後便翻身上馬,迎親隊伍又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這時,跟在轎旁的青藍邊走邊悄聲對著敏言說道:“弄錯了!弄錯了!原來新姑爺不是那日那個大漢!”敏言卻是一頭霧水,並未明白。
“你們二人嘀嘀咕咕說什麽呢?”轎內傳來夢之的問話。
“沒,沒什麽。”青藍對著敏言做了噤聲的動作,低下頭竊喜起來。先不告訴她,叫她洞房花燭夜嚇一跳多好!
這時,道路兩邊看熱鬧的人群中,王安仁湮沒其中,抬頭注視著花轎從旁而過,深邃的眸子看不出是悲還是喜。
……
他心之所係,決不在兒女情長。孑然一身至而立之年,渾然間也有了宜室宜家之念。腦海卻反複浮現一個身影,是五年前落水的那個惆悵清瘦的少女,是火場外跪地而泣的那個無助的姑娘,是宮宴上翩翩起舞的仙子,是聽風曉築那個冷水水突兀而起的芙蓉花。
而她的心中,從來卻隻有趙禎,他的存在,不過是浩瀚江河的一帆孤舟,隨波而過,不著一點痕跡……
誰翻樂府淒涼曲?
風也蕭蕭,
雨也蕭蕭,
瘦盡燈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
醒也無聊,
醉也無聊,
夢也何曾到謝橋。
縱使無情又如何?
多情總被無情惱。
他收斂心神,轉身出了房,掩上了門,夢之那攤開而掛的藕色琉璃宮裙從房門的縫隙中漸消。他打馬而走,徒留噠噠的馬蹄與蕭蕭竹葉聲隱沒在這靜謐的一方天地。
到了郭府門前,郭琅正焦急而立。他勒了馬,郭琅忙上前說道:“這大喜的日子,你一清早倒是去了哪裏,為何也不說一聲!趕緊的,先把喜服換了,迎親的隊伍馬上就要出發了。”
“好。”郭瑋淺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二人一同入內。
……
端午佳節,百官休朝,後宮典慶,以謝天地神靈祖先恩德。一連幾日未看到都虞侯郭瑋,趙禎有些奇怪,待典慶結束,問了身邊的內監總管劉本:“今日為何不見郭將軍?”
劉本笑了笑說:“官家有所不知,郭將軍今日大婚啊!”
“哦?這可是大喜事啊!”趙禎不免想起了當年的郭皇後,轉眼多年,郭氏一門已經成為紅塵往事,再無人問津。
“不知是娶了誰家的姑娘?我定當封一份大禮送給他們。”趙禎笑著問道。
這時,小劉子急匆匆而來,滿臉的焦灼。見二人在談話,也不敢打斷,隻看了二人一眼,立在一旁等著二人說完。
“官家難道不知嗎?正是白順章白簽書家的四姑娘白夢之啊,二人這一成婚,整個東京城是傳的沸沸揚揚啊!英雄配美女,倒是成就了一段佳話!”
“什麽?!”趙禎震驚,心中一緊,這,這怎麽可能!她出宮不過一月過半,怎麽就……
“官家你怎麽了?”劉本對於趙禎的反應頗為意外。
趙禎一時難以接受,揮手對劉本說道:“你先下去吧。”
劉本猶疑著施禮退下了。待人走遠,趙禎對著小劉子說道:“你跟我進來。”
小劉子便躬身跟著進了殿內。
“你要說何事?”一進殿門,趙禎便問道。
小劉子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悲戚著說道:“官家,小劉子疏忽!小的竟然渾然不知白姑娘要成婚了!今日方才得知。該死該死!”說罷小劉子抹了抹眼淚,低頭叩首,伏在地上久久不起。
趙禎痛心疾首,卻又無可奈何,站著仰麵深深的吐了一口氣。
為何?為何沒有人告訴我?!
“誠如劉內監所言,天下人皆知,唯獨朕不知啊!”
十裏長街,人頭攢動,都為了一睹將軍娶親才女嫁人的盛況。
“來了!來了!”白府門前,一眾親朋聚於門外,等著迎親隊伍。
伴隨著喧天鑼鼓,笙簫喜樂,迎親人馬踏街而來,郭瑋身著緋色正紅喜袍,騎在高頭大馬之上,應是春風滿麵,也未見他喜形於色。
下了馬,卻被門前眾人攔住。隻聽六哥兒說道:“郭將軍,要成為我的姐夫,光有一身武藝可不夠,今日就要刁難你一番,作出一首催妝詩來!”說罷拍了拍手,一旁的小廝早就備好好絹布紙墨。
郭瑋沉吟片刻,攬袖提筆:
此際好偕鸞鳳偶,
明鏡台前玉搔頭。
不須麵上渾妝卻,
雙眉未畫下妝樓。
筆力渾厚,筆鋒雋永,一詩作罷,眾人好呼:“好!”。
六哥兒見難不住,又說道:“不行不行,催妝詩有作弊之嫌,我出一個對子,你若是能對出來,就放你進去!”
郭瑋道:“六弟請出。”
六哥兒說道:“上聯是:喬女自然嬌,深惡胭脂膠肖臉。”說罷洋洋自得看著他。
郭瑋想了下說道:“止戈才是武,何勞銅鐵鑄鏢鋒。”
“對的好,對的妙啊!這不是正應此景嗎!”連白守恒也不禁讚歎。
見正是時候,隨著郭瑋一同前來的胡三刀示意眾人衝了進去,郭瑋這便在眾人的簇擁下,到了正堂。
此時,夢之坐於妝鏡前由喜娘將赤金花釵鳳冠戴在頭上,蓋上緋色的金絲雙麵繡龍鳳呈祥蓋頭,青藍敏言二人扶著,入了正堂。
喜娘唱到:“新婦出閣!”
正堂之上父母高坐,夢之雙膝跪地,拜別雙親。
“夢兒拜別雙親。”
“去吧。”白順章點了點頭。
在喧囂的喜樂聲中,範季雲抬起手用衣袂拭了拭眼角,不忍顧。所幸此情此情夢兒看不見,不然真叫人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了,兩個女兒就這樣都走了……
喜娘拿著牽紅,塞進了郭瑋及夢之的手中,二人各持一端,並肩出了正堂,門外,綠氈地毯鋪門外,一延伸到轎門頭。
“新婦上轎!”
郭瑋引著夢之入了轎,然後便翻身上馬,迎親隊伍又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這時,跟在轎旁的青藍邊走邊悄聲對著敏言說道:“弄錯了!弄錯了!原來新姑爺不是那日那個大漢!”敏言卻是一頭霧水,並未明白。
“你們二人嘀嘀咕咕說什麽呢?”轎內傳來夢之的問話。
“沒,沒什麽。”青藍對著敏言做了噤聲的動作,低下頭竊喜起來。先不告訴她,叫她洞房花燭夜嚇一跳多好!
這時,道路兩邊看熱鬧的人群中,王安仁湮沒其中,抬頭注視著花轎從旁而過,深邃的眸子看不出是悲還是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