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真妄觀
雪隱鷺鷥:《金瓶梅》的聲色與虛無 作者:格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金瓶梅》一樣,《紅樓夢》引入佛道結構,透過佛家的真妄維度,來俯瞰人世間的功名利祿與形形色色的欲望,冀此穿透塵世生活的風刀霜劍與鐵壁銅牆。《金瓶梅》中“性真”與“情偽”的對立,到了《紅樓夢》中則變成了帶有強烈形而上哲學色彩的“真假對立”。這裏的真假對立,也包含有兩個層次的含義:
首先是在佛教真妄意義上的真假,用以穿透世間諸相的虛誕與幻妄。我們從《好了歌》以及“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樣類似於禪宗偈頌的詩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出世情愫。作者也正是在此基礎上,對現實社會的欲望和功名利祿展開了批判。
其次,在世俗人情的判斷和態度上,真假對立作為一種新的價值尺度,與傳統的道德善惡論並駕齊驅。
《紅樓夢》中的這種真妄或真假對立,就題旨與整體結構而言,當由《金瓶梅》脫胎而來。而在《金瓶梅》之前,《西遊記》中孫悟空與六耳獼猴的對比,似乎已開了章回體小說“真幻對照”的先河。當然,認為這種真假對立完全出於曹雪芹之“獨創”,學界也大有人在。
順便提一下,袁書菲教授在一次有關《紅樓夢》的演講中,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她認為《紅樓夢》中的“真假對立”哲學觀的產生,與清代“西洋鏡”和玻璃鏡在貴族家庭的大量使用,存在著重要的關聯。正是西洋鏡的使用,使實體與幻象之間的關係直觀地顯現了出來。真與假互為鏡像,彼此照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作者曹雪芹看待世界的方式,並對《紅樓夢》中無處不在的“真假對立”產生了重大影響。<small>[48]</small>
這是一個十分新穎且富有見地的論點。不論是清代的器物史,還是西洋鏡輸入中國的曆史,或者《紅樓夢》中大量關於鏡子的實際描述,都給袁書菲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剩下的問題僅僅在於,在西洋鏡傳入中國之前,比如說在《金瓶梅》的世界中,鏡子作為一種日常生活器物,能否喚起實體與幻象的對立關係?換句話說,我們在完全讚同袁書菲的觀點之前,還必須細致地考察中國傳統的銅鏡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富貴之家)的使用情況。
我們知道,在《金瓶梅》中,以潘金蓮而論,就有梳頭的小鏡子、照臉的大鏡子、化妝打扮的“大四方穿衣鏡”等多款鏡子。這些鏡子從材質上看,當然都是銅鏡。時間一長,鏡麵日漸昏昧,自不待言,故而需要有專門的磨鏡人用水銀來打磨。盡管被磨後的鏡子“耀眼爭光”,但其亮度想必不能與“視若無物”的西洋穿衣鏡相提並論。否則的話,《紅樓夢》中的西洋鏡也不會對劉姥姥產生戲劇性的奇幻效果。另外,西門慶家的小廝來安,兩手提著大小八麵鏡子,竟然行走如常,說明在《金瓶梅》中,即便是最大的穿衣鏡,體積也不可能很大。而《紅樓夢》中的西洋鏡既大且多,既亮且奇,既是日常照臨之具,亦有裝飾和陳設之作用,足以使劉姥姥這樣的鄉下人產生幻覺。從這個方麵來說,《紅樓夢》與《金瓶梅》中的鏡子,確乎迥然不同。
若說《紅樓夢》透過大量有關鏡子的隱喻來烘托真假、虛實的對立,強化實體與幻象之間的恍惚效果,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說《紅樓夢》的“真假對立”完全是西洋鏡的饋贈,則斷斷不可。因為《紅樓夢》中固然有“鏡中花”,但畢竟還有“水中月”。且不說“鏡中花”的隱喻由來已久,即以《金剛經》中“如夢幻泡影”一類的實相非相之喻而論,在一般信眾中也都是老生常談,更不必待西洋鏡傳入中國才會有所覺悟也。
話說回來,在《紅樓夢》中,以世俗人情而論,除了真假對立之外,還有“善惡對立”和“清濁對立”。作者同時在這三個不同的層麵上,對筆下的世情與人物進行觀照或評判。很顯然,“真假對立”是三個評價尺度中最重要的一個,淩駕於另外兩種尺度之上。與《金瓶梅》不同的是,《紅樓夢》將真假關係放置於中心地位,卻並未完全取消善惡是非。而《金瓶梅》中幾乎沒有一個正麵人物,或者說所有的人物都是無善無惡的。在佛家哀憐的目光下,《金瓶梅》中所有人物似乎都成為了無善無惡的“眾生”;而《紅樓夢》則賦予林黛玉“直烈”“高標”的君子品格,以及出汙泥而不染的理想人格。
問題是,正因為真假對立的介入,傳統的善惡是非觀具有了一定的相對性。對是非善惡的評價,也出現了全新的變化。舉例來說,讀書人寒窗十年,博取功名以治理天下,符合儒家傳統格物、修身、齊家、治國的理想。它曾經被看成是讀書人最大的“善”。不用說,唐傳奇、宋元話本以及戲曲、才子佳人小說中,均充斥著這一類俗套情節。在這類作品中,主人公能否在科場上完成“驚人的一躍”而博取功名,往往成為故事情節戲劇性轉折的關鍵。同時,考中狀元,通常是“花園私挑”能有一個大團圓結局的重要保證。可所有這一切,到了《紅樓夢》中,都發生了巨大的逆轉。作者借寶玉之口將那些汲汲於功名、言必稱孔孟的讀書人稱為“祿蠹”;而混跡於大觀園中的那些酸腐的秀才文人,與《金瓶梅》中的應伯爵、溫葵軒之流,其實也沒什麽區別。在林黛玉的口中,更是對所謂“蟾宮折桂”極盡諷刺之能事。《紅樓夢》倒也不是一味地反對讀書。賈寶玉和林黛玉也讀書,不論是詩詞歌賦,還是《西廂記》,都屬於切己真情的流露,與科場功名無關。作者對祿蠹的批判,顯然是為了給真情率性和放達自由預留位置。從中我們不難發現,作者對於“真”的追求,實際上主導了對於俗世是非善惡的評價。
再比如說,賈政這個不苟言笑、品行端方的理想清官形象,在《紅樓夢》中的麵目,顯得極為可疑。此人之內心,固然不像賈赦、賈璉之流那樣汙濁不堪,但卻呆板、迂腐、教條,毫無幽默感,儼然是一個吳月娘式的道學先生。他有著堅固的道德信條和儒者的人格,嚴正而刻板,一舉一動都有傳統讀書人臨深履薄的審慎。從他時時刻刻不忘道德說教這一點上來看,不啻是吳月娘的轉世和再生。即便在輕鬆愉快的家庭聚會上,賈母讓他出個謎語來取樂,他所設置的謎底,居然還是文房四寶之一的“硯台”。作者倒也沒有刻意將他寫成一個反麵人物,但卻對他做了反諷、誇張和戲謔化的處理。此人身上全無一點真氣可言,就連他偶爾對兒子賈寶玉的那麽一丁點舐犢之情,也必須在責罵中“隱晦”地顯現出來。可以說,賈政的天性,在“道學”的壓力下受到了嚴重的扭曲而變形。
相反,對薛蟠這樣一個為爭丫頭不惜打死人命的“呆霸王”,作者倒反而賦予了他因呆氣而顯現出來的“性情之真”。換句話說,作者並不因為薛蟠是一個“惡人”,而忽略掉他身上的真情流露——比如說,他與寶玉、寶釵,特別是柳湘蓮的交往中,我們很容易發現他身上未經雕飾的天然之性。作者的這種筆法,自然會使我們想起《金瓶梅》;當然,也可能會讓我們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想到他筆下那些集善惡於一身的“自然”人物。
相對於善惡對立和真假對立,《紅樓夢》中的另一組對立關係——清濁對立——也值得一提。我們從柳湘蓮“寧國府裏隻有石頭獅子是幹淨的”一類的指控中,可以明顯感覺到作者對於“清”與“潔”的追求。從某種意義上說,《紅樓夢》中的清濁對立,在一定程度上也覆蓋了善惡之分。正如前文所說,君子遺世獨立、出汙泥而不染的孤傲和高潔,是《紅樓夢》的核心價值觀之一,也是感動後世無數讀者為之涕淚交流的關鍵所在。但即便是“清”或“潔”,也有真妄之分。換言之,即便是“清”或“潔”,也需要將它放置於“真假對立”中去考察和檢驗。所謂的孤傲與清潔,一旦流於虛偽,不過是王陽明痛斥的裝飾物而已,用《紅樓夢》中的話來說,就是“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如所周知,《紅樓夢》明確地區分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潔”的概念,並在此基礎上塑造出兩類不同的人物。其一是黛玉之潔,其二是妙玉之潔。黛玉之潔是木秀於林、慘遭摧折的剛直與堅守,是《葬花詞》“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汙淖陷渠溝”,是對自身命運的自覺擔當,同時也是一種新的道德選擇。黛玉之潔,以言行出處之真作為底色,以性情的活潑天然為依托,其不見容於周遭的汙穢世界而直道而行,終至於枯萎凋零,令人傷歎。而妙玉之潔,從表麵上看,其程度較之於黛玉或有過之,但卻淩空蹈虛,矯飾之極。我們可以從妙玉為賈母奉茶棄杯的情節中見其大略。也就是說,妙玉之潔,不過是一種裝飾性的處世之道。作者一方麵對她的命運遭際表達了“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憐惜,但同時也用“過潔世同嫌”一類的感慨,對她由清潔而入於玄虛的沽名釣譽,給予了明確的否定。
不論是佛道的真妄世界觀,還是在此基礎上確立的世俗人情中的真假對立,《紅樓夢》都全麵繼承了《金瓶梅》的思想和方法。如果沒有《金瓶梅》的奠基之功,《紅樓夢》高屋華廈之建立是完全無法想象的。
首先是在佛教真妄意義上的真假,用以穿透世間諸相的虛誕與幻妄。我們從《好了歌》以及“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樣類似於禪宗偈頌的詩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出世情愫。作者也正是在此基礎上,對現實社會的欲望和功名利祿展開了批判。
其次,在世俗人情的判斷和態度上,真假對立作為一種新的價值尺度,與傳統的道德善惡論並駕齊驅。
《紅樓夢》中的這種真妄或真假對立,就題旨與整體結構而言,當由《金瓶梅》脫胎而來。而在《金瓶梅》之前,《西遊記》中孫悟空與六耳獼猴的對比,似乎已開了章回體小說“真幻對照”的先河。當然,認為這種真假對立完全出於曹雪芹之“獨創”,學界也大有人在。
順便提一下,袁書菲教授在一次有關《紅樓夢》的演講中,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她認為《紅樓夢》中的“真假對立”哲學觀的產生,與清代“西洋鏡”和玻璃鏡在貴族家庭的大量使用,存在著重要的關聯。正是西洋鏡的使用,使實體與幻象之間的關係直觀地顯現了出來。真與假互為鏡像,彼此照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作者曹雪芹看待世界的方式,並對《紅樓夢》中無處不在的“真假對立”產生了重大影響。<small>[48]</small>
這是一個十分新穎且富有見地的論點。不論是清代的器物史,還是西洋鏡輸入中國的曆史,或者《紅樓夢》中大量關於鏡子的實際描述,都給袁書菲的觀點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剩下的問題僅僅在於,在西洋鏡傳入中國之前,比如說在《金瓶梅》的世界中,鏡子作為一種日常生活器物,能否喚起實體與幻象的對立關係?換句話說,我們在完全讚同袁書菲的觀點之前,還必須細致地考察中國傳統的銅鏡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富貴之家)的使用情況。
我們知道,在《金瓶梅》中,以潘金蓮而論,就有梳頭的小鏡子、照臉的大鏡子、化妝打扮的“大四方穿衣鏡”等多款鏡子。這些鏡子從材質上看,當然都是銅鏡。時間一長,鏡麵日漸昏昧,自不待言,故而需要有專門的磨鏡人用水銀來打磨。盡管被磨後的鏡子“耀眼爭光”,但其亮度想必不能與“視若無物”的西洋穿衣鏡相提並論。否則的話,《紅樓夢》中的西洋鏡也不會對劉姥姥產生戲劇性的奇幻效果。另外,西門慶家的小廝來安,兩手提著大小八麵鏡子,竟然行走如常,說明在《金瓶梅》中,即便是最大的穿衣鏡,體積也不可能很大。而《紅樓夢》中的西洋鏡既大且多,既亮且奇,既是日常照臨之具,亦有裝飾和陳設之作用,足以使劉姥姥這樣的鄉下人產生幻覺。從這個方麵來說,《紅樓夢》與《金瓶梅》中的鏡子,確乎迥然不同。
若說《紅樓夢》透過大量有關鏡子的隱喻來烘托真假、虛實的對立,強化實體與幻象之間的恍惚效果,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說《紅樓夢》的“真假對立”完全是西洋鏡的饋贈,則斷斷不可。因為《紅樓夢》中固然有“鏡中花”,但畢竟還有“水中月”。且不說“鏡中花”的隱喻由來已久,即以《金剛經》中“如夢幻泡影”一類的實相非相之喻而論,在一般信眾中也都是老生常談,更不必待西洋鏡傳入中國才會有所覺悟也。
話說回來,在《紅樓夢》中,以世俗人情而論,除了真假對立之外,還有“善惡對立”和“清濁對立”。作者同時在這三個不同的層麵上,對筆下的世情與人物進行觀照或評判。很顯然,“真假對立”是三個評價尺度中最重要的一個,淩駕於另外兩種尺度之上。與《金瓶梅》不同的是,《紅樓夢》將真假關係放置於中心地位,卻並未完全取消善惡是非。而《金瓶梅》中幾乎沒有一個正麵人物,或者說所有的人物都是無善無惡的。在佛家哀憐的目光下,《金瓶梅》中所有人物似乎都成為了無善無惡的“眾生”;而《紅樓夢》則賦予林黛玉“直烈”“高標”的君子品格,以及出汙泥而不染的理想人格。
問題是,正因為真假對立的介入,傳統的善惡是非觀具有了一定的相對性。對是非善惡的評價,也出現了全新的變化。舉例來說,讀書人寒窗十年,博取功名以治理天下,符合儒家傳統格物、修身、齊家、治國的理想。它曾經被看成是讀書人最大的“善”。不用說,唐傳奇、宋元話本以及戲曲、才子佳人小說中,均充斥著這一類俗套情節。在這類作品中,主人公能否在科場上完成“驚人的一躍”而博取功名,往往成為故事情節戲劇性轉折的關鍵。同時,考中狀元,通常是“花園私挑”能有一個大團圓結局的重要保證。可所有這一切,到了《紅樓夢》中,都發生了巨大的逆轉。作者借寶玉之口將那些汲汲於功名、言必稱孔孟的讀書人稱為“祿蠹”;而混跡於大觀園中的那些酸腐的秀才文人,與《金瓶梅》中的應伯爵、溫葵軒之流,其實也沒什麽區別。在林黛玉的口中,更是對所謂“蟾宮折桂”極盡諷刺之能事。《紅樓夢》倒也不是一味地反對讀書。賈寶玉和林黛玉也讀書,不論是詩詞歌賦,還是《西廂記》,都屬於切己真情的流露,與科場功名無關。作者對祿蠹的批判,顯然是為了給真情率性和放達自由預留位置。從中我們不難發現,作者對於“真”的追求,實際上主導了對於俗世是非善惡的評價。
再比如說,賈政這個不苟言笑、品行端方的理想清官形象,在《紅樓夢》中的麵目,顯得極為可疑。此人之內心,固然不像賈赦、賈璉之流那樣汙濁不堪,但卻呆板、迂腐、教條,毫無幽默感,儼然是一個吳月娘式的道學先生。他有著堅固的道德信條和儒者的人格,嚴正而刻板,一舉一動都有傳統讀書人臨深履薄的審慎。從他時時刻刻不忘道德說教這一點上來看,不啻是吳月娘的轉世和再生。即便在輕鬆愉快的家庭聚會上,賈母讓他出個謎語來取樂,他所設置的謎底,居然還是文房四寶之一的“硯台”。作者倒也沒有刻意將他寫成一個反麵人物,但卻對他做了反諷、誇張和戲謔化的處理。此人身上全無一點真氣可言,就連他偶爾對兒子賈寶玉的那麽一丁點舐犢之情,也必須在責罵中“隱晦”地顯現出來。可以說,賈政的天性,在“道學”的壓力下受到了嚴重的扭曲而變形。
相反,對薛蟠這樣一個為爭丫頭不惜打死人命的“呆霸王”,作者倒反而賦予了他因呆氣而顯現出來的“性情之真”。換句話說,作者並不因為薛蟠是一個“惡人”,而忽略掉他身上的真情流露——比如說,他與寶玉、寶釵,特別是柳湘蓮的交往中,我們很容易發現他身上未經雕飾的天然之性。作者的這種筆法,自然會使我們想起《金瓶梅》;當然,也可能會讓我們想起陀思妥耶夫斯基,想到他筆下那些集善惡於一身的“自然”人物。
相對於善惡對立和真假對立,《紅樓夢》中的另一組對立關係——清濁對立——也值得一提。我們從柳湘蓮“寧國府裏隻有石頭獅子是幹淨的”一類的指控中,可以明顯感覺到作者對於“清”與“潔”的追求。從某種意義上說,《紅樓夢》中的清濁對立,在一定程度上也覆蓋了善惡之分。正如前文所說,君子遺世獨立、出汙泥而不染的孤傲和高潔,是《紅樓夢》的核心價值觀之一,也是感動後世無數讀者為之涕淚交流的關鍵所在。但即便是“清”或“潔”,也有真妄之分。換言之,即便是“清”或“潔”,也需要將它放置於“真假對立”中去考察和檢驗。所謂的孤傲與清潔,一旦流於虛偽,不過是王陽明痛斥的裝飾物而已,用《紅樓夢》中的話來說,就是“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如所周知,《紅樓夢》明確地區分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潔”的概念,並在此基礎上塑造出兩類不同的人物。其一是黛玉之潔,其二是妙玉之潔。黛玉之潔是木秀於林、慘遭摧折的剛直與堅守,是《葬花詞》“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汙淖陷渠溝”,是對自身命運的自覺擔當,同時也是一種新的道德選擇。黛玉之潔,以言行出處之真作為底色,以性情的活潑天然為依托,其不見容於周遭的汙穢世界而直道而行,終至於枯萎凋零,令人傷歎。而妙玉之潔,從表麵上看,其程度較之於黛玉或有過之,但卻淩空蹈虛,矯飾之極。我們可以從妙玉為賈母奉茶棄杯的情節中見其大略。也就是說,妙玉之潔,不過是一種裝飾性的處世之道。作者一方麵對她的命運遭際表達了“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憐惜,但同時也用“過潔世同嫌”一類的感慨,對她由清潔而入於玄虛的沽名釣譽,給予了明確的否定。
不論是佛道的真妄世界觀,還是在此基礎上確立的世俗人情中的真假對立,《紅樓夢》都全麵繼承了《金瓶梅》的思想和方法。如果沒有《金瓶梅》的奠基之功,《紅樓夢》高屋華廈之建立是完全無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