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校對,今天晚了,眼睛要休息。)
“誒趙老師呀,你好你好,我是何一漾她爺爺!”
“哦漾漾爺爺您好!我聽出來了!”
“嘿嘿打攪你了,我想問問,我娃兒到底是哪出問題了呢?咋考了倒數第一呢?”老馬壓著嗓子誠摯請教。
“呃……是這樣的,何一漾剛分到中班二班時成績還是很好的,這次考試結束後我看了她分數也挺吃驚的。其實我分析過,漾漾沒考好的原因全在算術上,她一直把六和七分不清,兩個混淆啦!所有出現六的題目她全多算了一個數,凡是出現七的結果她又少算了一個數。加法勉強,十以內甚至五以內的減法全錯了,壓根沒學會。所以算數成績是最差的,比倒豎第二名還少十來分呢!”
“哦這樣呀!行,我知道了知道了!我尋思著放假了給她補補課,現在知道往哪裏補了,呐……謝謝你呀趙老師,打擾了打擾了!”
一番寒暄,掛了電話,老馬撓頭憨笑,而後又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一想起怎麽給漾漾補習算術,老人腦子也差了數。
一月十九,周一一早,老馬迫不及待打了電話,辦完大事哭笑不得。琢磨了一陣,心想隻能等仔仔考完了托大的教小的。如此合計,心情好了些。大後天臘月二十三是小年,老馬雄心勃勃、滿心喜氣,計劃自己一個人將家裏裏裏外外打掃一遍。
按心裏的規劃,今天周一,他要從漾漾的小房子開始整起。喝完兩缸子綠茶,抽了三鍋老煙,老馬換了髒衣服挽袖開幹。先將漾漾房裏所有的東西全搬到客廳裏,午飯後掃拖擦洗,下午四點多開始歸位。破爛的玩具直接扔了,穿不上的衣服鞋子也拎走,衣櫃、床鋪全部鋪好以後已經晚上六點多了。城裏地方小架不住東西多,小模小樣的打掃起來沒那麽輕鬆。這一忙活,一整天完了。
歲華除舊,日曆翻新。一元複始,萬象回春。南國天地少鬆柳、乾坤無春秋,奈何老馬心中藏喜。為給兩孩兒過個農曆大年,七旬老頭攢著力、卯著勁。近來一個人迎新年,整日又忙又閑,老馬連紅包包多少、漾漾春節穿哪身、仔仔舊鞋何時刷、年前哪天給兩娃理發他竟也想好了。
有時候,某個人悄悄走進了一個人的心裏,他卻可愛得渾不知。
午後三點半,私語咖啡館,任思軒與包曉棠麵麵對坐。
“過了個周末,心情好些沒?”
“嗯,好了點兒。”
“你姐現在在老家怎麽樣?”
“嗯……房子收拾好了,現在采購呢。周末她小孩過生日,我看還挺開心的,發了不少照片呢。現在馬上過年了,她挺忙的,回家後比在深圳忙多了,我打電話還得看她時間段哈哈……跟她長途聯絡,特別不習慣。”
“慢慢會好的,你還不太適應。”
“是啊。哎周末謝謝你呀,我周六那天實在不想出來聚餐打球。”
“理解。那你一般周末幹什麽呀?”
“準備自考、做家務、買菜做飯……我比較宅,以前常去我姐家蹭飯,現在自己做,挺花時間的。”
“你做什麽飯呀?你們……陝西人一般做麵食吧?”
“呃……各種麵、粥,我周末一天做一次吃兩頓,懶——省事兒哈哈!”曉棠不好意思地輕笑。
“我外婆是陝西人,小時候經常吃她做的油潑麵,沒菜也沒肉,但是特別香,聞著很有食欲!我六七歲之前跟她吃過幾年的陝西飯,其它菜早沒印象了,隻有油潑麵記得特清。偶爾我會在外麵專門去找陝西的麵館,但是家家做的還不一樣,有些麵窄、特鹹,有些放醬油和醋,還有放芝麻醬和肉末呢!變異了感覺!”
“哈哈!陝西麵館不全是陝西人開的,就算是陝西人開的,也分陝南、陝北和關中。地方不一樣,味道自然有差異。”
“嗯!我外婆做的油潑麵很簡單,可惜我媽從小在江西長大,沒學會!我現在想起油潑麵都不行——老咽口水哼哈!”
“嗬嗬……你外婆是陝西人呀。”曉棠有些驚訝。
“嗯。我外婆的父親在清末民國、兵荒馬亂的時候從你們陝西遷到了我們江西,我外婆跟著過來,還帶著陝西的口音,到我媽這裏已經徹底是江西人了。我有時候想我外婆了,會去陝西飯店裏聽人家說話,可惜聽不到那種感覺。”
“陝西方言本身有差異。我們那管‘我’念‘我’(拚音打不出來作者心中的發音),到了渭南、西安那邊,他們管‘我’念成‘額’。我聽著也怪異嗬嗬,不是人家念錯了,是我們縣城地方偏,方言更靠古代一點。現在好了,陝西話在抖音上基本剩一種了,沒什麽區別了。”
“這樣啊!有點意思!哎……深圳是個大雜燴,無所不有,獨少了地道的東西,我想吃我們贛州的東西,還得讓我媽寄過來。”
“寄什麽?贛南臍橙、南昌炒粉還是江西瓦罐湯?”曉棠調皮。
“哈哈哈……”
兩人一陣大笑,笑完了思軒看著表說:“走嗎?”
“走吧!”
喝完咖啡,兩人一起回了辦公室。
“哎……原本一大家子,過著過著成了孤家寡人……”周一晚飯後,鍾能在陽台上喂魚。學成走後,那兩條小魚成了老人的念想,每天定時喂養、換水,也常衝著小魚缸發呆、說話。正自言自語間,鍾理從門外回來了,依然落魄,隻是換了個時間點進門出門。
“飯在灶上呢,你多少吃點。”老人朝樓下一喊,而後繼續喂魚。
鍾理進了廚房,坐在塑料小凳子上端著碗吃了麵,而後上樓上床。自從曉星帶兒子走後,他很少夜行,倒是每天下午四點多出去一趟,徒步幾公裏專為看日落。從驕陽滿地到刺眼奪目,從不能直視到紅日欲墜,從溫潤金盤到繚繞晚霞,從暗色雲朵到寰宇漆黑,最後,在漆黑中他微微滿意地踱步回家。
突然感覺喝酒沒了意思,變化如此迅猛。近來,在午後出去走一走也不賴,風光宜人、樹影斑駁、清風喃呢,偶有鳥鳴在高處空靈,時常行雲如流水妖嬈。落日霞彩賞心悅目,卻因陽轉陰、生活入死寂、光明變黑暗而顯得短暫悲涼。不知為何,近來鍾理特別喜歡看日落,一早睜開眼便開始等待日落的到來。如果說他的生命還有意義,那欣賞這淒美晚景便是他的意義所在。
有些人養心修心大動幹戈,有些人潤心靜心看起來好似是不知覺的必然、流光中的偶然。人麻痹自己時絕對是清醒的、主動的,當人覺著麻痹失去了趣味,他將變得灑脫、透徹甚至安定。開始學著品味暮色之淡薄、清爽、怡然,不可不謂之成長。
二零二零年一月二十一日,星期二,農曆臘月廿七,己亥豬年丁醜月癸亥日,今日宜搬家、結婚、領證、出行、上梁、旅遊、入學、求嗣、祈福,忌裝修、開業、入宅、開工、動土、安床、訂婚、安葬、交易。一晚噩夢壓身,老馬早上起來身心渾濁,躺在搖椅上老大半天才慢慢清醒。抽了三鍋水煙,送走大的小的,一番整理打掃,八點多隻等著漾漾起床後爺倆好一塊出門吃早飯。
早飯後老馬喝了兩缸子濃茶,今天開始打掃仔仔屋裏,一想起仔仔貨倉似的房間,老馬犯愁了。頂天立地的衣櫃塞得滿滿的,床底下帶的高箱壓得滿滿的,小書架上下七層層層爆滿,牆上掛的、地上堆的、桌上擺的……許是老了,老馬還沒幹活瞅著這大大小小一疙瘩擠著一疙瘩,先泄氣了。打完一番退堂鼓,老馬上陣了。脫了厚外衣、放開秦腔戲,著手先將仔仔屋裏所有看得見的東西全提溜出來。僅將東西挪個地兒,兩小時過去了,中午老頭累得籲籲喘氣,帶漾漾吃了午飯一沾搖椅呼呼大睡。
不冷不熱,白土地上,忽見一摩托車不知從哪兒飛了下來,頓地地上一片火,沒多久所見之地的枯草全燒著了,濃煙滾滾,火勢駭人。無奈,老馬惶惶地回去了,到家後家裏一屋子人,碎言碎語議論紛紛。那群人見他緩緩走來霎時安靜了,人們給他緩緩讓道。老村長從人群中往屋裏走,但見左右之人有二隊隊長冬浪、管自來水的開江、書記小馬、開飯店的楊子、四隊隊長驚起、販果子的小陳,還有鄰居的順豐、正堂、慈民、希芸、芬芬她老漢、瑞年、英發媳婦……老馬路過每一個人,見人人臉上神色異常,不覺間呆住了。
驀地幡醒,原來這是場喪事。村裏人過來幫忙,租碗盤的、找樂隊的、組織打墓的、準備采辦的……可是,自己家裏,誰死了呢?難不成是自己?可自己明明活著呀。老馬著實納悶驚駭,去屋裏找人,見興成和興才兄弟倆在吵架,去後院找見興盛哭哭啼啼的,去二樓小房看見興邦一人在樓頂抽煙。興邦見他來了,一聲不吭,望著地麵,似有話說,卻如鯁在喉。
到底是誰的喪事?奇了個怪,難不成興邦他二嬸或是三嬸走了在他家辦事呢。正迷糊間,忽然樓下呼喊,原來是酒席備好了,人們紛紛落座,準備上席吃飯。老馬下樓再看又見家裏的親戚全在——興邦他姑家的、舅家的、外婆家的、堂親家的、表親家的……老馬驚恐,找不著人說話,隻曉得身上瘮。百十人嘰嘰呱呱好像看不見他似的,他出了屋站在門口。天黑了,四周寂靜,鶯歌穀裏偶有回聲,可回頭一看背後燈火通明人聲嘈雜,自樂班的秦腔戲在他的客廳裏唱得好個快活。
“魏延賊扇壞我命燈七盞,大料想亮的命難以保全。我有心傳將令將賊問斬,事到此我何必扭地列天。轉麵來把伯約一聲呼喚,聽師父言共語細說心間。與師父戴相帽身穿袍緞,也不枉與劉主保立江山。你吩咐西蜀軍轅堂立站,諸孔明托帥印五丈原前……”
耳畔的秦腔戲放得響亮,遠處的漾漾在墊子上玩耍,老馬睜眼唏噓,原來是夢。許是秦腔戲自動播放到了《諸葛亮祭燈》這一折,半聽半夢所致吧。
一看表方才眯了十分鍾不到,竟夢得這般沉重煎熬。歎,一定是又夢見了自己的喪事,難怪人言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人老了,吃喝拉撒全在墳頭過活,即便能言善辯敢朝閻王爺討價還價,可那天終究要來。秦始皇死了,漢武帝死了,唐太宗死了,朱元璋死了,康熙爺也死了……罷罷罷,反正都得死,活一天幹一天。老馬擦了額頭的冷汗,喝了口涼茶,瞪著滿客廳仔仔的東西,拍了拍扶手,起身幹活。
上周六,馬興邦趕到西安,翻出合同趕緊打電話,辛苦溝通後,幸好進口的設備按照合同上規定的收貨地址終於運到了廠子裏。周日周一這兩天他去市內的五金店尋幾枚進口釘子,國外的機器哪怕零部件也有明確的型號與材質規定。為了幾個釘子,他跑了不下二十家五金店,慶幸最後找到了。
昨晚上興成打來電話,說是鎮上通電了身份證可以辦了,但現在辦證統一需本人在現場輸指紋、瞳紋,別人代不了,必須是本人到。興邦著急,約了今天下午回鎮上取身份證。因身上沒有一樣有效證件,馬興邦這趟回家隻能遊走繞道。西安市和渭南市之間有一條三十年前的老路,路麵不好但還能走,路程是高速路的兩倍長,途徑無數個村子。眼下年關,交警全部署在大道上,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興邦開著他的二手車走老路全當遊山了。
“傲氣傲笑萬重浪,熱血熱勝紅日光;膽似鐵打骨似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裏長。誓奮發自強做好漢。做個好漢子,每天要自強,熱血男子熱勝紅日光。讓海天為我聚能量,去開天辟地,為我理想去闖,看碧波高壯,又看碧空廣闊浩氣揚,我是男兒當自強……”
沐冬日暖陽普照,賞老路風光迤邐。顛顛簸簸聽著老歌,踏過一片片桃李果園、張王村莊、幹濕麥地……時而小山送幽徑,時而枯草接小橋,時而良田割大道,時而小車穿村落。起起伏伏,總會到家。走了那麽多路,人生已入秋,中年人依然貪圖阡陌美景、山中野趣。
“如果沒有遇見你,我將會是在哪裏;日子過得怎麽樣,人生是否要珍惜。也許認識某一人,過著平凡的日子。不知道會不會,也有愛情甜如蜜。任時光匆匆流去,我隻在乎你,心甘情願感染你的氣息。人生幾何能夠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醃臢野雞,鼻涕小孩,粉白老牆,疙瘩土路,農家炊煙,修長柳條,窗台小花,枝梢彎月……馬興邦長歎,這一生,他將太多的歲月交給了老歌,可每聽到那些哀婉的老歌,他總忍不住想起前妻青燕。她怕不是早成了個小老太,他卻揪著往事不放,惋惜丟失錢包時一塊丟了他和青燕的合照。錢包裏可以沒有證件,但是不能沒有青燕的那張相片。此生惦記的唯有青燕,再多芳華也無心瞻望。兩條辮子垂在胸前,圓圓的小臉蛋不白不黑,小嘴唇紅嘟嘟笑起來純真無邪。興邦掰了下後視鏡照了照自己,大臉多肉,濃眉褶皺,圓眼渾濁,鼻梁一圈全是橘子皮。他搓了搓滿是胡渣的下巴,掰回了鏡子,繼續開車。路過了丘陵別墅,他看見了小學門口的橫幅,還有幹涸的溪水、蒼勁的鬆柏、墳頭的老槐、枯葉的爍火、矮屋的微光……
“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多麽熟悉的聲音,陪我多少年風和雨。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
人生是個沒有目的地的列車,行走是其唯一的意義。過去傷人,現實紮人,中年人沒有未來,隻有行走。重複地行走,哪怕沒有目的地。見過了那麽多,總覺得不夠。可憐他輾轉五十年懂個什麽?杏子是酸的、蘋果是甜的、核桃是帶殼的、香蕉是無籽的……除了關乎他自己,他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比如基金如何賺大錢、生命的深度有多深、蟒蛇如何交配、火星上有什麽、地球出現運行事故人類怎麽辦……馬興邦沉迷在自己的微茫中耗盡一生,隻想在死期來臨之前打磨出一件像樣的、博取尊嚴的重要東西,卻不知這樣東西究竟是什麽。
有人活著為識盡世間好人,有人活著為讀盡世間好書,有人活著為看盡世間好山水。他結識過、閱讀過、遊覽過,他從眾過、模仿過、嚐試過別人的路徑,奈何半生無所獲。壯誌老歌還在耳畔,哀傷老調不眠不休,往事迷人,陽光依舊,可歎人轉瞬老矣。
紅塵白浪,明月清風,短短一生,何處安定?何以超脫?
城市滄海桑田,鄉野山穀依舊。快樂的人在城市,安定的人在鄉野,像他這樣的歎息者該在哪裏?老歌牽引著往事,往事連帶著老歌,馬興邦活著歎著,歎著活著。
路過張家寨,到了李家灣。興邦開著二手車呼嚕嚕上了一個大陡坡,拐個大彎前往南陽村,過了南陽村要下一個幾百米的長坡。聽著歌、賞著景的馬興邦下坡不到二十米,忽聽車滅了、車閘也失控了。他嚇得臉色大變,火速重啟,奈何怎麽也開不了。車子一路往下衝,汗毛倒豎的馬興邦握緊方向盤,好在此時坡上車少人寡,他一路鳴笛提醒前方之人。如此行了一百多米,心剛放下,前方又是個大彎。
土牆後現出一對父女被急躁的鳴笛聲嚇住,好在這對父女緊貼著土牆。過了土牆左邊是摩托車右邊是一老漢,兩人中間不到兩米距離,車速飛快,興邦來不及思考,打個彎將車開到了低路麵兩米的麥地裏,眼見著車從麥地又衝到了花椒地裏。
車翻了。
其速度之快,如電影特技,其場麵之驚,如槍戰現場。
車頂著地,底盤朝東,西邊兩輪朝天,東邊兩輪窩進麥地。左側車窗碎掉了,車頭大燈全裂了,車煙筒也歪歪扭扭凹了。輪子轉了無數圈,最後停了;塵土卷起無數把,最後落了。這一過程前後不到三分鍾,看傻了路上的人。人們停下來,不由地探頭走到路邊往下看。
“報警,趕緊報警!”又瘦又矮的老頭衝摩托車上下來的小夥子說。
“嗯嗯嗯……”
小夥子報了警,七八個人在路邊等著。越等人越多,十分鍾後有一後來的中年男人問清緣由,趕緊從路麵溜下去,跳到麥地裏朝車裏的人問話:“哎!怎麽樣?怎麽樣呀?能動嗎?你怎麽稱呼呀?你是哪裏人呀……”
問完一串話,回頭無助觀望,麥地裏又跳下來幾個男人。
“哎……沒出血呀……啊……”
“坤兒,進去摸摸,看還……活著不?”瘦矮老頭在路邊衝同村的中年男人說。
“輝叔,沒動靜啊!”第一個跳下麥地的中年男人回話。
拍照留證的、解釋緣由的、打聽事故的、詢問死活的……沒多少功夫,路邊聚集的人更多了。小夥子報警以後,人群中又有幾人再次報警。
“坤兒,進去摸摸,看是死是活,要還帶口氣,趕緊拉出來癱著,要再拖拖,人可就沒啦!”瘦矮老頭催促。
“叔……我我……我不敢呀!”中年人往後退步。
“我來吧!”方才騎摩托車的小夥子從人群中走出來,慢慢靠近車窗,然後蹲下去看裏麵的人。
“誒,你怎麽樣?哎!哎!能聽見嗎?你能動一下嗎……”
馬興邦頭朝地腳朝天,一胳膊明顯斷了扭了幾拐,睜著眼看不見也聽不見,身子跟泥團一般被老天扔在這裏,隻管大口大口喘氣,根本不知發生了什麽,可笑車裏鄧麗君的老歌還在播放著。
“還活著!”小夥子衝中年人和老年人說。
“車門能開嗎?”人群中一戴眼鏡的在路上問話。
少年抖著手試了試,不敢用力,也不知自己開門開的方式對不對,隻管皺著眉衝人群回應:“開不了,有人懂嗎?可能是我不會開。”
人群寂靜。
“別動,等交警過來!我打一二零了,急救車也快了!”另一個胖老漢衝小夥子和中年人說。
如此焦躁等著,半小時後三個交警騎著摩托車找到事故地點時,路邊、麥地已聚了一兩百人。一交警問話、取證,一交警和七八個圍觀男人將車輕輕放平。車放平後交警開門問話,裏麵的馬興邦早昏迷了過去。年長的交警在車裏搜了搜,什麽有效證件也沒搜到,眾人囫圇,交警也懵。沒多久救護車來了,搬運傷者的過程中,交警在車內的旮旯裏找到了一個破手機。
謝天謝地,靠著這個勉強還能使用的手機,交警打電話打到了馬興成媳婦——林月娥手機上。
原來,馬興邦在華陰市丟了手機和證件後,近段兒用的是馬興成的舊手機,興成的舊手機上聯絡最多的人正是妻子林月娥。林月娥和交警雞言鴨語對講半晌,終於聽明白了怎麽回事。於是月娥趕緊給鎮上的丈夫打電話,一下午在鎮上等大哥馬興邦回家辦證的馬興成一聽這個慌了。主動跟交警聯絡以後,他急得哎哎呀呀手足無措。
二伯家的馬興才在屯裏,馬興波在渭南市裏忙活,興成見狀跟興才、興波一商量,先回屯裏。回屯後興才早在村口等著了,二人確定事情屬實後,一起去大伯家(老馬家,馬建國為大伯)告知二哥興盛。馬興盛聞此,慌得說不了話,喘著大氣兩腳在半米內挪來挪去。
“二哥啊你嫑急!先收拾東西,把存款、折子啥帶上,帶條被子,還有戶口本、身份證啥的全帶著,咱趕緊去交警那兒領人吧,大事要緊。”族裏排行老三的馬興才指揮。
“啊……啊……”老二馬興盛早懵了,兩手背輪番抹淚,嗚嗚嗚地哼哼,跟隻小狗似的。可憐他一輩子沒出過縣城,這次出去竟因此事。
“人現在在救護車上,救護車是人民醫院的,咱得趕緊去人民醫院的急診室。急診室你不付錢,人家不給你上呼吸機啥的!”馬興成衝兩位兄長說。
“算啦,我去收拾東西。”興才見老二興盛動彈不了,自己幫忙收拾東西去了。
“那我聯係找車,沒車不行,還得是有證有牌的車。”興成說。
半小時後,下午四點,村裏有車的馬千軍開著自己的小轎車到了老村長家門口,兄弟三個抱著東西上車了。五點鍾,早在渭南市西大街等候的馬興波也上車了。
“給英英說不?”一上車,老四馬興波問三兄弟。
“我聽交警說大哥這車禍挺嚴重的,救護車的醫生診斷是高位截癱。”老五興成衝老四興波說。
“就算不嚴重,也得通知呀!”老三興才大吼。
“那我給我英英姐打電話了?”興成問幾人。
“給英英打啥呀?給他女婿打!哪得有先跟婆娘說這事的?”老三興才又吼。
“哦!那我給姐夫打吧。”
“叫他先別跟伯說!咱還沒見著人不知好歹呢,你現在說了伯那歲數、那心氣,一輩子高高在上的,這麽一打擊,氣不死也活不成啦!”老三指著老五的鼻子喊道。
“對對對,一定叫他別吱聲。”老四興波也戳著老五的胳膊提醒。
“嗯嗯知道。”
興成於是別過臉,望著車外昏暗的天給姐夫何致遠打去電話。
“誒趙老師呀,你好你好,我是何一漾她爺爺!”
“哦漾漾爺爺您好!我聽出來了!”
“嘿嘿打攪你了,我想問問,我娃兒到底是哪出問題了呢?咋考了倒數第一呢?”老馬壓著嗓子誠摯請教。
“呃……是這樣的,何一漾剛分到中班二班時成績還是很好的,這次考試結束後我看了她分數也挺吃驚的。其實我分析過,漾漾沒考好的原因全在算術上,她一直把六和七分不清,兩個混淆啦!所有出現六的題目她全多算了一個數,凡是出現七的結果她又少算了一個數。加法勉強,十以內甚至五以內的減法全錯了,壓根沒學會。所以算數成績是最差的,比倒豎第二名還少十來分呢!”
“哦這樣呀!行,我知道了知道了!我尋思著放假了給她補補課,現在知道往哪裏補了,呐……謝謝你呀趙老師,打擾了打擾了!”
一番寒暄,掛了電話,老馬撓頭憨笑,而後又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一想起怎麽給漾漾補習算術,老人腦子也差了數。
一月十九,周一一早,老馬迫不及待打了電話,辦完大事哭笑不得。琢磨了一陣,心想隻能等仔仔考完了托大的教小的。如此合計,心情好了些。大後天臘月二十三是小年,老馬雄心勃勃、滿心喜氣,計劃自己一個人將家裏裏裏外外打掃一遍。
按心裏的規劃,今天周一,他要從漾漾的小房子開始整起。喝完兩缸子綠茶,抽了三鍋老煙,老馬換了髒衣服挽袖開幹。先將漾漾房裏所有的東西全搬到客廳裏,午飯後掃拖擦洗,下午四點多開始歸位。破爛的玩具直接扔了,穿不上的衣服鞋子也拎走,衣櫃、床鋪全部鋪好以後已經晚上六點多了。城裏地方小架不住東西多,小模小樣的打掃起來沒那麽輕鬆。這一忙活,一整天完了。
歲華除舊,日曆翻新。一元複始,萬象回春。南國天地少鬆柳、乾坤無春秋,奈何老馬心中藏喜。為給兩孩兒過個農曆大年,七旬老頭攢著力、卯著勁。近來一個人迎新年,整日又忙又閑,老馬連紅包包多少、漾漾春節穿哪身、仔仔舊鞋何時刷、年前哪天給兩娃理發他竟也想好了。
有時候,某個人悄悄走進了一個人的心裏,他卻可愛得渾不知。
午後三點半,私語咖啡館,任思軒與包曉棠麵麵對坐。
“過了個周末,心情好些沒?”
“嗯,好了點兒。”
“你姐現在在老家怎麽樣?”
“嗯……房子收拾好了,現在采購呢。周末她小孩過生日,我看還挺開心的,發了不少照片呢。現在馬上過年了,她挺忙的,回家後比在深圳忙多了,我打電話還得看她時間段哈哈……跟她長途聯絡,特別不習慣。”
“慢慢會好的,你還不太適應。”
“是啊。哎周末謝謝你呀,我周六那天實在不想出來聚餐打球。”
“理解。那你一般周末幹什麽呀?”
“準備自考、做家務、買菜做飯……我比較宅,以前常去我姐家蹭飯,現在自己做,挺花時間的。”
“你做什麽飯呀?你們……陝西人一般做麵食吧?”
“呃……各種麵、粥,我周末一天做一次吃兩頓,懶——省事兒哈哈!”曉棠不好意思地輕笑。
“我外婆是陝西人,小時候經常吃她做的油潑麵,沒菜也沒肉,但是特別香,聞著很有食欲!我六七歲之前跟她吃過幾年的陝西飯,其它菜早沒印象了,隻有油潑麵記得特清。偶爾我會在外麵專門去找陝西的麵館,但是家家做的還不一樣,有些麵窄、特鹹,有些放醬油和醋,還有放芝麻醬和肉末呢!變異了感覺!”
“哈哈!陝西麵館不全是陝西人開的,就算是陝西人開的,也分陝南、陝北和關中。地方不一樣,味道自然有差異。”
“嗯!我外婆做的油潑麵很簡單,可惜我媽從小在江西長大,沒學會!我現在想起油潑麵都不行——老咽口水哼哈!”
“嗬嗬……你外婆是陝西人呀。”曉棠有些驚訝。
“嗯。我外婆的父親在清末民國、兵荒馬亂的時候從你們陝西遷到了我們江西,我外婆跟著過來,還帶著陝西的口音,到我媽這裏已經徹底是江西人了。我有時候想我外婆了,會去陝西飯店裏聽人家說話,可惜聽不到那種感覺。”
“陝西方言本身有差異。我們那管‘我’念‘我’(拚音打不出來作者心中的發音),到了渭南、西安那邊,他們管‘我’念成‘額’。我聽著也怪異嗬嗬,不是人家念錯了,是我們縣城地方偏,方言更靠古代一點。現在好了,陝西話在抖音上基本剩一種了,沒什麽區別了。”
“這樣啊!有點意思!哎……深圳是個大雜燴,無所不有,獨少了地道的東西,我想吃我們贛州的東西,還得讓我媽寄過來。”
“寄什麽?贛南臍橙、南昌炒粉還是江西瓦罐湯?”曉棠調皮。
“哈哈哈……”
兩人一陣大笑,笑完了思軒看著表說:“走嗎?”
“走吧!”
喝完咖啡,兩人一起回了辦公室。
“哎……原本一大家子,過著過著成了孤家寡人……”周一晚飯後,鍾能在陽台上喂魚。學成走後,那兩條小魚成了老人的念想,每天定時喂養、換水,也常衝著小魚缸發呆、說話。正自言自語間,鍾理從門外回來了,依然落魄,隻是換了個時間點進門出門。
“飯在灶上呢,你多少吃點。”老人朝樓下一喊,而後繼續喂魚。
鍾理進了廚房,坐在塑料小凳子上端著碗吃了麵,而後上樓上床。自從曉星帶兒子走後,他很少夜行,倒是每天下午四點多出去一趟,徒步幾公裏專為看日落。從驕陽滿地到刺眼奪目,從不能直視到紅日欲墜,從溫潤金盤到繚繞晚霞,從暗色雲朵到寰宇漆黑,最後,在漆黑中他微微滿意地踱步回家。
突然感覺喝酒沒了意思,變化如此迅猛。近來,在午後出去走一走也不賴,風光宜人、樹影斑駁、清風喃呢,偶有鳥鳴在高處空靈,時常行雲如流水妖嬈。落日霞彩賞心悅目,卻因陽轉陰、生活入死寂、光明變黑暗而顯得短暫悲涼。不知為何,近來鍾理特別喜歡看日落,一早睜開眼便開始等待日落的到來。如果說他的生命還有意義,那欣賞這淒美晚景便是他的意義所在。
有些人養心修心大動幹戈,有些人潤心靜心看起來好似是不知覺的必然、流光中的偶然。人麻痹自己時絕對是清醒的、主動的,當人覺著麻痹失去了趣味,他將變得灑脫、透徹甚至安定。開始學著品味暮色之淡薄、清爽、怡然,不可不謂之成長。
二零二零年一月二十一日,星期二,農曆臘月廿七,己亥豬年丁醜月癸亥日,今日宜搬家、結婚、領證、出行、上梁、旅遊、入學、求嗣、祈福,忌裝修、開業、入宅、開工、動土、安床、訂婚、安葬、交易。一晚噩夢壓身,老馬早上起來身心渾濁,躺在搖椅上老大半天才慢慢清醒。抽了三鍋水煙,送走大的小的,一番整理打掃,八點多隻等著漾漾起床後爺倆好一塊出門吃早飯。
早飯後老馬喝了兩缸子濃茶,今天開始打掃仔仔屋裏,一想起仔仔貨倉似的房間,老馬犯愁了。頂天立地的衣櫃塞得滿滿的,床底下帶的高箱壓得滿滿的,小書架上下七層層層爆滿,牆上掛的、地上堆的、桌上擺的……許是老了,老馬還沒幹活瞅著這大大小小一疙瘩擠著一疙瘩,先泄氣了。打完一番退堂鼓,老馬上陣了。脫了厚外衣、放開秦腔戲,著手先將仔仔屋裏所有看得見的東西全提溜出來。僅將東西挪個地兒,兩小時過去了,中午老頭累得籲籲喘氣,帶漾漾吃了午飯一沾搖椅呼呼大睡。
不冷不熱,白土地上,忽見一摩托車不知從哪兒飛了下來,頓地地上一片火,沒多久所見之地的枯草全燒著了,濃煙滾滾,火勢駭人。無奈,老馬惶惶地回去了,到家後家裏一屋子人,碎言碎語議論紛紛。那群人見他緩緩走來霎時安靜了,人們給他緩緩讓道。老村長從人群中往屋裏走,但見左右之人有二隊隊長冬浪、管自來水的開江、書記小馬、開飯店的楊子、四隊隊長驚起、販果子的小陳,還有鄰居的順豐、正堂、慈民、希芸、芬芬她老漢、瑞年、英發媳婦……老馬路過每一個人,見人人臉上神色異常,不覺間呆住了。
驀地幡醒,原來這是場喪事。村裏人過來幫忙,租碗盤的、找樂隊的、組織打墓的、準備采辦的……可是,自己家裏,誰死了呢?難不成是自己?可自己明明活著呀。老馬著實納悶驚駭,去屋裏找人,見興成和興才兄弟倆在吵架,去後院找見興盛哭哭啼啼的,去二樓小房看見興邦一人在樓頂抽煙。興邦見他來了,一聲不吭,望著地麵,似有話說,卻如鯁在喉。
到底是誰的喪事?奇了個怪,難不成興邦他二嬸或是三嬸走了在他家辦事呢。正迷糊間,忽然樓下呼喊,原來是酒席備好了,人們紛紛落座,準備上席吃飯。老馬下樓再看又見家裏的親戚全在——興邦他姑家的、舅家的、外婆家的、堂親家的、表親家的……老馬驚恐,找不著人說話,隻曉得身上瘮。百十人嘰嘰呱呱好像看不見他似的,他出了屋站在門口。天黑了,四周寂靜,鶯歌穀裏偶有回聲,可回頭一看背後燈火通明人聲嘈雜,自樂班的秦腔戲在他的客廳裏唱得好個快活。
“魏延賊扇壞我命燈七盞,大料想亮的命難以保全。我有心傳將令將賊問斬,事到此我何必扭地列天。轉麵來把伯約一聲呼喚,聽師父言共語細說心間。與師父戴相帽身穿袍緞,也不枉與劉主保立江山。你吩咐西蜀軍轅堂立站,諸孔明托帥印五丈原前……”
耳畔的秦腔戲放得響亮,遠處的漾漾在墊子上玩耍,老馬睜眼唏噓,原來是夢。許是秦腔戲自動播放到了《諸葛亮祭燈》這一折,半聽半夢所致吧。
一看表方才眯了十分鍾不到,竟夢得這般沉重煎熬。歎,一定是又夢見了自己的喪事,難怪人言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人老了,吃喝拉撒全在墳頭過活,即便能言善辯敢朝閻王爺討價還價,可那天終究要來。秦始皇死了,漢武帝死了,唐太宗死了,朱元璋死了,康熙爺也死了……罷罷罷,反正都得死,活一天幹一天。老馬擦了額頭的冷汗,喝了口涼茶,瞪著滿客廳仔仔的東西,拍了拍扶手,起身幹活。
上周六,馬興邦趕到西安,翻出合同趕緊打電話,辛苦溝通後,幸好進口的設備按照合同上規定的收貨地址終於運到了廠子裏。周日周一這兩天他去市內的五金店尋幾枚進口釘子,國外的機器哪怕零部件也有明確的型號與材質規定。為了幾個釘子,他跑了不下二十家五金店,慶幸最後找到了。
昨晚上興成打來電話,說是鎮上通電了身份證可以辦了,但現在辦證統一需本人在現場輸指紋、瞳紋,別人代不了,必須是本人到。興邦著急,約了今天下午回鎮上取身份證。因身上沒有一樣有效證件,馬興邦這趟回家隻能遊走繞道。西安市和渭南市之間有一條三十年前的老路,路麵不好但還能走,路程是高速路的兩倍長,途徑無數個村子。眼下年關,交警全部署在大道上,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興邦開著他的二手車走老路全當遊山了。
“傲氣傲笑萬重浪,熱血熱勝紅日光;膽似鐵打骨似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裏長。誓奮發自強做好漢。做個好漢子,每天要自強,熱血男子熱勝紅日光。讓海天為我聚能量,去開天辟地,為我理想去闖,看碧波高壯,又看碧空廣闊浩氣揚,我是男兒當自強……”
沐冬日暖陽普照,賞老路風光迤邐。顛顛簸簸聽著老歌,踏過一片片桃李果園、張王村莊、幹濕麥地……時而小山送幽徑,時而枯草接小橋,時而良田割大道,時而小車穿村落。起起伏伏,總會到家。走了那麽多路,人生已入秋,中年人依然貪圖阡陌美景、山中野趣。
“如果沒有遇見你,我將會是在哪裏;日子過得怎麽樣,人生是否要珍惜。也許認識某一人,過著平凡的日子。不知道會不會,也有愛情甜如蜜。任時光匆匆流去,我隻在乎你,心甘情願感染你的氣息。人生幾何能夠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醃臢野雞,鼻涕小孩,粉白老牆,疙瘩土路,農家炊煙,修長柳條,窗台小花,枝梢彎月……馬興邦長歎,這一生,他將太多的歲月交給了老歌,可每聽到那些哀婉的老歌,他總忍不住想起前妻青燕。她怕不是早成了個小老太,他卻揪著往事不放,惋惜丟失錢包時一塊丟了他和青燕的合照。錢包裏可以沒有證件,但是不能沒有青燕的那張相片。此生惦記的唯有青燕,再多芳華也無心瞻望。兩條辮子垂在胸前,圓圓的小臉蛋不白不黑,小嘴唇紅嘟嘟笑起來純真無邪。興邦掰了下後視鏡照了照自己,大臉多肉,濃眉褶皺,圓眼渾濁,鼻梁一圈全是橘子皮。他搓了搓滿是胡渣的下巴,掰回了鏡子,繼續開車。路過了丘陵別墅,他看見了小學門口的橫幅,還有幹涸的溪水、蒼勁的鬆柏、墳頭的老槐、枯葉的爍火、矮屋的微光……
“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多麽熟悉的聲音,陪我多少年風和雨。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
人生是個沒有目的地的列車,行走是其唯一的意義。過去傷人,現實紮人,中年人沒有未來,隻有行走。重複地行走,哪怕沒有目的地。見過了那麽多,總覺得不夠。可憐他輾轉五十年懂個什麽?杏子是酸的、蘋果是甜的、核桃是帶殼的、香蕉是無籽的……除了關乎他自己,他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比如基金如何賺大錢、生命的深度有多深、蟒蛇如何交配、火星上有什麽、地球出現運行事故人類怎麽辦……馬興邦沉迷在自己的微茫中耗盡一生,隻想在死期來臨之前打磨出一件像樣的、博取尊嚴的重要東西,卻不知這樣東西究竟是什麽。
有人活著為識盡世間好人,有人活著為讀盡世間好書,有人活著為看盡世間好山水。他結識過、閱讀過、遊覽過,他從眾過、模仿過、嚐試過別人的路徑,奈何半生無所獲。壯誌老歌還在耳畔,哀傷老調不眠不休,往事迷人,陽光依舊,可歎人轉瞬老矣。
紅塵白浪,明月清風,短短一生,何處安定?何以超脫?
城市滄海桑田,鄉野山穀依舊。快樂的人在城市,安定的人在鄉野,像他這樣的歎息者該在哪裏?老歌牽引著往事,往事連帶著老歌,馬興邦活著歎著,歎著活著。
路過張家寨,到了李家灣。興邦開著二手車呼嚕嚕上了一個大陡坡,拐個大彎前往南陽村,過了南陽村要下一個幾百米的長坡。聽著歌、賞著景的馬興邦下坡不到二十米,忽聽車滅了、車閘也失控了。他嚇得臉色大變,火速重啟,奈何怎麽也開不了。車子一路往下衝,汗毛倒豎的馬興邦握緊方向盤,好在此時坡上車少人寡,他一路鳴笛提醒前方之人。如此行了一百多米,心剛放下,前方又是個大彎。
土牆後現出一對父女被急躁的鳴笛聲嚇住,好在這對父女緊貼著土牆。過了土牆左邊是摩托車右邊是一老漢,兩人中間不到兩米距離,車速飛快,興邦來不及思考,打個彎將車開到了低路麵兩米的麥地裏,眼見著車從麥地又衝到了花椒地裏。
車翻了。
其速度之快,如電影特技,其場麵之驚,如槍戰現場。
車頂著地,底盤朝東,西邊兩輪朝天,東邊兩輪窩進麥地。左側車窗碎掉了,車頭大燈全裂了,車煙筒也歪歪扭扭凹了。輪子轉了無數圈,最後停了;塵土卷起無數把,最後落了。這一過程前後不到三分鍾,看傻了路上的人。人們停下來,不由地探頭走到路邊往下看。
“報警,趕緊報警!”又瘦又矮的老頭衝摩托車上下來的小夥子說。
“嗯嗯嗯……”
小夥子報了警,七八個人在路邊等著。越等人越多,十分鍾後有一後來的中年男人問清緣由,趕緊從路麵溜下去,跳到麥地裏朝車裏的人問話:“哎!怎麽樣?怎麽樣呀?能動嗎?你怎麽稱呼呀?你是哪裏人呀……”
問完一串話,回頭無助觀望,麥地裏又跳下來幾個男人。
“哎……沒出血呀……啊……”
“坤兒,進去摸摸,看還……活著不?”瘦矮老頭在路邊衝同村的中年男人說。
“輝叔,沒動靜啊!”第一個跳下麥地的中年男人回話。
拍照留證的、解釋緣由的、打聽事故的、詢問死活的……沒多少功夫,路邊聚集的人更多了。小夥子報警以後,人群中又有幾人再次報警。
“坤兒,進去摸摸,看是死是活,要還帶口氣,趕緊拉出來癱著,要再拖拖,人可就沒啦!”瘦矮老頭催促。
“叔……我我……我不敢呀!”中年人往後退步。
“我來吧!”方才騎摩托車的小夥子從人群中走出來,慢慢靠近車窗,然後蹲下去看裏麵的人。
“誒,你怎麽樣?哎!哎!能聽見嗎?你能動一下嗎……”
馬興邦頭朝地腳朝天,一胳膊明顯斷了扭了幾拐,睜著眼看不見也聽不見,身子跟泥團一般被老天扔在這裏,隻管大口大口喘氣,根本不知發生了什麽,可笑車裏鄧麗君的老歌還在播放著。
“還活著!”小夥子衝中年人和老年人說。
“車門能開嗎?”人群中一戴眼鏡的在路上問話。
少年抖著手試了試,不敢用力,也不知自己開門開的方式對不對,隻管皺著眉衝人群回應:“開不了,有人懂嗎?可能是我不會開。”
人群寂靜。
“別動,等交警過來!我打一二零了,急救車也快了!”另一個胖老漢衝小夥子和中年人說。
如此焦躁等著,半小時後三個交警騎著摩托車找到事故地點時,路邊、麥地已聚了一兩百人。一交警問話、取證,一交警和七八個圍觀男人將車輕輕放平。車放平後交警開門問話,裏麵的馬興邦早昏迷了過去。年長的交警在車裏搜了搜,什麽有效證件也沒搜到,眾人囫圇,交警也懵。沒多久救護車來了,搬運傷者的過程中,交警在車內的旮旯裏找到了一個破手機。
謝天謝地,靠著這個勉強還能使用的手機,交警打電話打到了馬興成媳婦——林月娥手機上。
原來,馬興邦在華陰市丟了手機和證件後,近段兒用的是馬興成的舊手機,興成的舊手機上聯絡最多的人正是妻子林月娥。林月娥和交警雞言鴨語對講半晌,終於聽明白了怎麽回事。於是月娥趕緊給鎮上的丈夫打電話,一下午在鎮上等大哥馬興邦回家辦證的馬興成一聽這個慌了。主動跟交警聯絡以後,他急得哎哎呀呀手足無措。
二伯家的馬興才在屯裏,馬興波在渭南市裏忙活,興成見狀跟興才、興波一商量,先回屯裏。回屯後興才早在村口等著了,二人確定事情屬實後,一起去大伯家(老馬家,馬建國為大伯)告知二哥興盛。馬興盛聞此,慌得說不了話,喘著大氣兩腳在半米內挪來挪去。
“二哥啊你嫑急!先收拾東西,把存款、折子啥帶上,帶條被子,還有戶口本、身份證啥的全帶著,咱趕緊去交警那兒領人吧,大事要緊。”族裏排行老三的馬興才指揮。
“啊……啊……”老二馬興盛早懵了,兩手背輪番抹淚,嗚嗚嗚地哼哼,跟隻小狗似的。可憐他一輩子沒出過縣城,這次出去竟因此事。
“人現在在救護車上,救護車是人民醫院的,咱得趕緊去人民醫院的急診室。急診室你不付錢,人家不給你上呼吸機啥的!”馬興成衝兩位兄長說。
“算啦,我去收拾東西。”興才見老二興盛動彈不了,自己幫忙收拾東西去了。
“那我聯係找車,沒車不行,還得是有證有牌的車。”興成說。
半小時後,下午四點,村裏有車的馬千軍開著自己的小轎車到了老村長家門口,兄弟三個抱著東西上車了。五點鍾,早在渭南市西大街等候的馬興波也上車了。
“給英英說不?”一上車,老四馬興波問三兄弟。
“我聽交警說大哥這車禍挺嚴重的,救護車的醫生診斷是高位截癱。”老五興成衝老四興波說。
“就算不嚴重,也得通知呀!”老三興才大吼。
“那我給我英英姐打電話了?”興成問幾人。
“給英英打啥呀?給他女婿打!哪得有先跟婆娘說這事的?”老三興才又吼。
“哦!那我給姐夫打吧。”
“叫他先別跟伯說!咱還沒見著人不知好歹呢,你現在說了伯那歲數、那心氣,一輩子高高在上的,這麽一打擊,氣不死也活不成啦!”老三指著老五的鼻子喊道。
“對對對,一定叫他別吱聲。”老四興波也戳著老五的胳膊提醒。
“嗯嗯知道。”
興成於是別過臉,望著車外昏暗的天給姐夫何致遠打去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