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時代……”
“這是什麽?高速鐵路時代?”
“葉董這個說法很新鮮啊。”
所有人都被葉風的話驚到了。
高速鐵路,能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征?
大禮堂的人群中,傳來嗡嗡聲音,都在對葉風口中的“高鐵時代”議論。
葉風停了片刻。
又拿起話筒繼續講:
“現在華國提出《產業升級2000-2015》計劃——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產業升級計劃。我對此是很有信心的。雖然產業升級目標是發達國家最後的堡壘,但是華國是“專業運動員”呀!”
“我們是一套組合拳去競爭——包括稅收政策、金融政策、財政補貼、產業政策、教育資源配置——如果將企業比喻成擲鉛球的那隻手臂,那麽這一套組合拳就是給“手臂”絕大助力的“背力、腰力、腿力”——與西方國家的企業隻能僅憑“臂力”競爭,超越它們隻是時間問題。”
“那麽,如果13億人口的華國勢不可擋的擠進發達國家俱樂部,會有什麽後果?”
“那就是西方發達國家的一場災難!”
“美國總統布什曾在白宮接受電視采訪時,針對華國想要產業升級、讓所有華國人民過上富裕生活的曆史選擇,發出了極其恐怖的嚴厲警告。”
“布麽總統說:如果10多億華國人口也過上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同樣的生活,那將是人類的悲劇和災難,地球根本承受不了。”
“因為人類文明目前的生產力水平——或者說對地球資源的利用水平隻能支撐10億人口過上舒適的生活。”
“一旦華國進入發達國家俱樂部,必然會將絕大多數發達國家打到發展中國家這個層級,即使勉強留在俱樂部的國家,其大部分人口的生活水平都將大幅度倒退。”
“決定人類生活水平主要有3個指標——糧食、礦產(包括石油)、電力。”
“其中衡量人類生活品質最重要的指標是人均電力消耗量。”
“進入21世紀後,全球人均電力消耗年增長隻有1.1%,中國是7.3%,發達國家幾乎沒有增長。”
“1995年——2000年,5年時間全球電力消耗量增長了15%,華國增長了50%,美國隻增長了6%,全球電力消耗量增長的50%是華國貢獻的——這個崛起的勢頭是很嚇人的。”
“2000開始,華國要拿走全球石油的10%,全球鐵礦石的30%,全球主要大豆出口國出口量的50%。然而現在華國人均肉類消耗量隻是美國的20%,人均汽車保有量是美國的10%,人均電力消耗是美國的15%,如果華國這幾項指標達到美國標準是個什麽概念?是不是華國要拿走全球絕大多數資源?”
“所以,存量博弈的背景下美國總統的觀點是沒有問題的。”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21世紀之後發達國家——比如美國電力消耗增長如此緩慢?”
“原因很簡單:人類科技發展已經陷入一個停滯的瓶頸!”
震驚!
全體嘩然!
葉風說到這裏。
台下第一排的陳進立刻不同意了。
站起來大聲反對:“荒謬!!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怎麽能說人類科技發展陷入停滯呢?比如現在的計算機技術,你看不到他的發展嗎?”
袁主任大喜,給陳進投了一個讚許的眼神。
陳進得意地對袁主任一笑。
反葉兩人組,正式達成默契。
寬廣的文治堂大禮堂中,眾多的師生個個都是精英。
聽到陳進大聲說出反對的話,都露出思索的神情。
的確,葉風所說,太駭人聽聞了,“人類科技發展已經陷入一個停滯的瓶頸!”
這怎麽可能嘛。
君不見,以互聯網科技為代請的計算機技術,正在蓬勃發展之中。
科技這發展得那個快啊。
誰隻要敢停下來幾年,就要全麵落後了。
聶京在後排聽到葉風的話,皺眉對女友道:“不好,葉董好像說錯話了,這可怎麽辦?不能拿出幹貨的話,恐怕不能服眾啊。”
“那你快想辦法啊?”女友苗苗道。
“我能有什麽辦法?你以為我能站到台上去?”
兩人焦急地等著葉風下麵的話,希望葉風能順利地演講下去。
前排老師席位的李靜,緊張地雙手合什祈禱,“東方的神佛,西方的上帝,保佑葉董的演講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她旁邊的劉老師聽到了,噗呲一笑,“靜靜誒,你這是平時不燒香,臨時報佛腳,有用嗎?這東西方都串了吧。”
就連對葉風信心滿滿的林輝校長,都忍不住搖頭。
“這個葉董,前麵說得好好的,怎麽會講出這麽大的漏洞?到底還是太年輕。”
……
葉風聽到陳進跳出來反對他。
不慌不忙。
也不正麵回應他的問題。
而是直接陳述他的觀點:
“導致美華博弈的決定性因素,是科技發展停滯帶來的美國精英階層的焦慮。”
“為什麽說科技停滯呢?”
“下麵,我講一講這個科技發展的大時代背景。”
“毫不誇張的說,人類關於基礎科學理論已經停滯了將近70年。我們現在所有的科技成果都是應用科技的發展,基礎理論還停留在上個世紀愛因斯坦的時代。”
“基礎理論不突破,應用科技發展是有極限的。”
“不要小看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近70年來國際重大政治經濟局勢變化都與這個有關。”
“上個世紀初,美國就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家,20世紀40年代人類基礎科學理論有了重大突破,代表成果就是量子力學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這兩項成就重建了現代物理學,讓人類對自然與宇宙的認識上了一個台階。基礎理論的突破帶來了二戰後應用科技的爆炸式繁榮。”
“70-80年代,美國基於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樂觀前景主動將自己的中低端製造業轉移出去。美國的戰略很明確,我就隻做戰略性的高端產業——包括金融與高科技,其中高科技產業就是根本,我依靠自己最強大的科技力量不斷推動科技發展、產業升級來領跑全世界。”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到了21世紀,美國的精英階層突然發現,從愛因斯坦的時代已經過去了70年,基礎理論遲遲無法突破,應用科技發展也漸漸走到了極限。或者可以說,應用科技的發展已經快要榨幹基礎理論這個檸檬最後的一滴水。”
“怎麽辦?”
“美國精英階層集體陷入一種科技發展停滯的集體焦慮中。”
“特別是回頭一看,華國正在用體製凝聚整個國家的力量如同一匹烈馬正加緊趕上來。這個時候其實最好的選擇是自己加快前進的步伐,但是,卻感覺前進越來越困難。”
“我就以剛才這位陳主任所說的,主機芯片產業為例。”
“芯片產業有個摩爾定律。”
“它是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來的。”
“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
“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
“這個定律維持了將近半個世紀,現在感覺也到了極限。”
“比如,芯片的製程工藝從微米級到納米級,再到100納米,發展到56納米,以後還可能到28納米,到7納米,理論上還可以到3納米,後麵還有什麽發展空間?”
“芯片的摩爾定律走到極限深刻揭示了基礎理論不突破,應用科技早晚會走到盡頭的規律。”
“所以,當美國發現自己的高科技產業向前發展越來越困難時,就會回頭全力狙擊追擊者,這就是最合理的選擇。”
“這實際代表著一種存量博弈的思維:我的高科技向前走不動,我就隻能狙擊追擊者不要趕上來。”
“沒有增量的蛋糕,我就盡量多分一點存量的蛋糕!”
全場寂靜無聲。
隻有葉風的話語在大禮堂上空回蕩。
所有人都有回味葉風的話語。
“是啊,電子計算機技術就算是在不斷突破,實際上隻是在原來的技術不斷精益求精而已,本質上還是一種同樣的工藝。”
“葉風老師說得太漂亮,沒毛病。”
大家都靜靜地思索著,連陳進什麽時候悄悄地坐回座位,都沒有人注意到。
“這是什麽?高速鐵路時代?”
“葉董這個說法很新鮮啊。”
所有人都被葉風的話驚到了。
高速鐵路,能成為一個時代的象征?
大禮堂的人群中,傳來嗡嗡聲音,都在對葉風口中的“高鐵時代”議論。
葉風停了片刻。
又拿起話筒繼續講:
“現在華國提出《產業升級2000-2015》計劃——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產業升級計劃。我對此是很有信心的。雖然產業升級目標是發達國家最後的堡壘,但是華國是“專業運動員”呀!”
“我們是一套組合拳去競爭——包括稅收政策、金融政策、財政補貼、產業政策、教育資源配置——如果將企業比喻成擲鉛球的那隻手臂,那麽這一套組合拳就是給“手臂”絕大助力的“背力、腰力、腿力”——與西方國家的企業隻能僅憑“臂力”競爭,超越它們隻是時間問題。”
“那麽,如果13億人口的華國勢不可擋的擠進發達國家俱樂部,會有什麽後果?”
“那就是西方發達國家的一場災難!”
“美國總統布什曾在白宮接受電視采訪時,針對華國想要產業升級、讓所有華國人民過上富裕生活的曆史選擇,發出了極其恐怖的嚴厲警告。”
“布麽總統說:如果10多億華國人口也過上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同樣的生活,那將是人類的悲劇和災難,地球根本承受不了。”
“因為人類文明目前的生產力水平——或者說對地球資源的利用水平隻能支撐10億人口過上舒適的生活。”
“一旦華國進入發達國家俱樂部,必然會將絕大多數發達國家打到發展中國家這個層級,即使勉強留在俱樂部的國家,其大部分人口的生活水平都將大幅度倒退。”
“決定人類生活水平主要有3個指標——糧食、礦產(包括石油)、電力。”
“其中衡量人類生活品質最重要的指標是人均電力消耗量。”
“進入21世紀後,全球人均電力消耗年增長隻有1.1%,中國是7.3%,發達國家幾乎沒有增長。”
“1995年——2000年,5年時間全球電力消耗量增長了15%,華國增長了50%,美國隻增長了6%,全球電力消耗量增長的50%是華國貢獻的——這個崛起的勢頭是很嚇人的。”
“2000開始,華國要拿走全球石油的10%,全球鐵礦石的30%,全球主要大豆出口國出口量的50%。然而現在華國人均肉類消耗量隻是美國的20%,人均汽車保有量是美國的10%,人均電力消耗是美國的15%,如果華國這幾項指標達到美國標準是個什麽概念?是不是華國要拿走全球絕大多數資源?”
“所以,存量博弈的背景下美國總統的觀點是沒有問題的。”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21世紀之後發達國家——比如美國電力消耗增長如此緩慢?”
“原因很簡單:人類科技發展已經陷入一個停滯的瓶頸!”
震驚!
全體嘩然!
葉風說到這裏。
台下第一排的陳進立刻不同意了。
站起來大聲反對:“荒謬!!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怎麽能說人類科技發展陷入停滯呢?比如現在的計算機技術,你看不到他的發展嗎?”
袁主任大喜,給陳進投了一個讚許的眼神。
陳進得意地對袁主任一笑。
反葉兩人組,正式達成默契。
寬廣的文治堂大禮堂中,眾多的師生個個都是精英。
聽到陳進大聲說出反對的話,都露出思索的神情。
的確,葉風所說,太駭人聽聞了,“人類科技發展已經陷入一個停滯的瓶頸!”
這怎麽可能嘛。
君不見,以互聯網科技為代請的計算機技術,正在蓬勃發展之中。
科技這發展得那個快啊。
誰隻要敢停下來幾年,就要全麵落後了。
聶京在後排聽到葉風的話,皺眉對女友道:“不好,葉董好像說錯話了,這可怎麽辦?不能拿出幹貨的話,恐怕不能服眾啊。”
“那你快想辦法啊?”女友苗苗道。
“我能有什麽辦法?你以為我能站到台上去?”
兩人焦急地等著葉風下麵的話,希望葉風能順利地演講下去。
前排老師席位的李靜,緊張地雙手合什祈禱,“東方的神佛,西方的上帝,保佑葉董的演講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她旁邊的劉老師聽到了,噗呲一笑,“靜靜誒,你這是平時不燒香,臨時報佛腳,有用嗎?這東西方都串了吧。”
就連對葉風信心滿滿的林輝校長,都忍不住搖頭。
“這個葉董,前麵說得好好的,怎麽會講出這麽大的漏洞?到底還是太年輕。”
……
葉風聽到陳進跳出來反對他。
不慌不忙。
也不正麵回應他的問題。
而是直接陳述他的觀點:
“導致美華博弈的決定性因素,是科技發展停滯帶來的美國精英階層的焦慮。”
“為什麽說科技停滯呢?”
“下麵,我講一講這個科技發展的大時代背景。”
“毫不誇張的說,人類關於基礎科學理論已經停滯了將近70年。我們現在所有的科技成果都是應用科技的發展,基礎理論還停留在上個世紀愛因斯坦的時代。”
“基礎理論不突破,應用科技發展是有極限的。”
“不要小看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近70年來國際重大政治經濟局勢變化都與這個有關。”
“上個世紀初,美國就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家,20世紀40年代人類基礎科學理論有了重大突破,代表成果就是量子力學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這兩項成就重建了現代物理學,讓人類對自然與宇宙的認識上了一個台階。基礎理論的突破帶來了二戰後應用科技的爆炸式繁榮。”
“70-80年代,美國基於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樂觀前景主動將自己的中低端製造業轉移出去。美國的戰略很明確,我就隻做戰略性的高端產業——包括金融與高科技,其中高科技產業就是根本,我依靠自己最強大的科技力量不斷推動科技發展、產業升級來領跑全世界。”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到了21世紀,美國的精英階層突然發現,從愛因斯坦的時代已經過去了70年,基礎理論遲遲無法突破,應用科技發展也漸漸走到了極限。或者可以說,應用科技的發展已經快要榨幹基礎理論這個檸檬最後的一滴水。”
“怎麽辦?”
“美國精英階層集體陷入一種科技發展停滯的集體焦慮中。”
“特別是回頭一看,華國正在用體製凝聚整個國家的力量如同一匹烈馬正加緊趕上來。這個時候其實最好的選擇是自己加快前進的步伐,但是,卻感覺前進越來越困難。”
“我就以剛才這位陳主任所說的,主機芯片產業為例。”
“芯片產業有個摩爾定律。”
“它是由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來的。”
“其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
“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
“這個定律維持了將近半個世紀,現在感覺也到了極限。”
“比如,芯片的製程工藝從微米級到納米級,再到100納米,發展到56納米,以後還可能到28納米,到7納米,理論上還可以到3納米,後麵還有什麽發展空間?”
“芯片的摩爾定律走到極限深刻揭示了基礎理論不突破,應用科技早晚會走到盡頭的規律。”
“所以,當美國發現自己的高科技產業向前發展越來越困難時,就會回頭全力狙擊追擊者,這就是最合理的選擇。”
“這實際代表著一種存量博弈的思維:我的高科技向前走不動,我就隻能狙擊追擊者不要趕上來。”
“沒有增量的蛋糕,我就盡量多分一點存量的蛋糕!”
全場寂靜無聲。
隻有葉風的話語在大禮堂上空回蕩。
所有人都有回味葉風的話語。
“是啊,電子計算機技術就算是在不斷突破,實際上隻是在原來的技術不斷精益求精而已,本質上還是一種同樣的工藝。”
“葉風老師說得太漂亮,沒毛病。”
大家都靜靜地思索著,連陳進什麽時候悄悄地坐回座位,都沒有人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