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芸深吸了一口氣道:


    “人工智能我這麽看,人是講究智慧的,機器是講究智能的,動物是有本能的,這三種東西不一樣。舉個例子,蒸汽機釋放了人的體力,但蒸汽機並沒有模仿人的臂力。同理,計算機釋放了人的腦力,但人們不能要求計算機按照人腦思考的方式運行,機器必須有自己的方式,人類必須尊重、敬畏機器的智能。”


    “將來,智能世界會有三個最主要的要素:互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


    “互聯網,是一種生產關係,雲計算是生產力,大數據是生產資料。有了生產資料,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這三個合在一起,才能達到智能。所有數據,依靠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基於所有數據聯通,再加上強大的計算能力,隻有這樣,我們才進入到智能世界。智能世界是係統性的,不是單一的。”


    ……


    馬芸的確是下了極大功夫的,講得頭頭是道,而且資料紮實。


    首先對人工智能做出定義:“智能到底為了什麽,我的理解是,智能是為了解決人類解決不了的問題,以及了解人不能了解的東西。機器做人類能做的事情,我覺得沒有什麽了不起,機器要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才了不起。”


    “前兩天我發現有的美國學者,特別是腦外科專家進行人工智能研究,他們希望機器要像人腦一樣學習。我覺得這是一個悲哀,人類對自己大腦的了解不到5%,我們希望機器去學這5%,這不是愚蠢嗎?”


    “我個人覺得,不要讓機器去模仿人類,而應該讓機器去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讓機器去發展自己智能的力量、尊重機器、敬畏機器。”


    “工業化的發展到了頂點就是it,it讓人類越來越強大,讓人類對外部的了解越來越多。人類的眼睛是往外看的,所以我們看到了月亮,我們看到了火星,我們天天在考慮是否到其他行星做一點事情,其實人類最不了解的還是自己。”


    “而大數據有可能幫助人類“了解自己”。大數據把人所有的行為數據集聚起來以後,我們才開始對自己有一點點了解。”


    “有一點是肯定的,未來的機器一定比人更了解自己,人類了解自己,最後是有可能通過機器來了解的……”


    馬芸被眾人環繞在會廳中心。


    不停地做長篇大論。


    他最開始就做出驚人之語,但一直都在重複著說什麽大數據、人工智能。


    眾人剛剛聽葉風說過“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兩下一對比。


    馬芸所言,並不比葉風高明。


    隻是換了一種說法簡單重複而已。


    不禁對馬芸大失所望,也對他有些鄙夷,這麽多年了,他還是那個樣子。


    嘴上說得漂亮,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並沒有新意。


    當然,如果葉風先前沒有講,而是馬芸第一個講。


    那就不一樣了。


    馬芸就成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原創。


    不過,馬芸口才確實了得。


    在場的官員、老板們依然聽得津津有味。


    包括葉風也是。


    他剛剛眾甲板上回來。


    和張若蘭一塊兒出去吹吹風後,兩人的臉都有些沱紅。


    尤其是張若蘭的小臉,像喝了酒一樣。


    紅通通的很是可愛。


    “葉風,你看他長得好特別哦,沒想到說知這麽利落。”張若蘭悄悄指著馬芸對葉風說。


    “誒,這樣的人,才讓人記憶深刻呢。”葉風笑道。


    拋開馬芸的人品、理念這些有爭議的不提,但他的能力,尤其是語言能力的確是無人能及。包括葉風也隻能甘拜下風,可以說在成功學方麵,馬芸是大師級的,世界頂尖的。


    葉風雖然有後世的經驗,但對“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研究,還是有很多不懂。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粉基地】,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這時,一聽馬芸所講的,頓時有時豁然開朗的感覺。


    馬芸繼續講著,他說出一些新東西。


    新的內容,就是將來的數據時代,會有“五個新”。


    “未來三五十年,有五個“新”需要重新定義:新零售,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新金融。”


    馬芸用肯定的語氣道:


    “新零售,就是重新定義零售。大家都知道,零售以前是當作銷售的渠道,未來零售我認為是一種服務。以前零售是賣貨,未來零售是做服務,所有物流,產品流,經營流,服務流,必須合在一起……”


    “新製造,也是重新定義製造。如果說20世紀比的是工業製造的能力,那麽21世紀比的是服務的能力。下一波巨大的衝擊在未來十年以內,製造業會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因為新製造將會徹底改變原來的流水線、標準化、規模化、集裝箱、低成本,定製化會是將來的趨勢……”


    “新金融,所有金融機構最擔心的是錢不能到最需要錢的人手上。過去金融是“二八”理論,隻要服務20%大客戶就能夠得到80%的利潤;未來是“八二”理論,必須扶持80%的中小企業、年輕人和需要錢的人,才能獲得20%的利潤……”


    “新技術?以前我們認為是強大的技術很可能今天已經不重要了。很多人都還沒有搞清楚it是什麽,現在我們馬上就進入了數據時代了。設想一下,如果我們的汽車裝上了操作係統,加上數據,世界會變成什麽樣?設想電燈泡、電視機、電冰箱全部裝上操作係統,數據集成,會變成什麽樣?由於機器加數據,機器變得越來越聰明……”


    “最後就是新能源。第一次工業革命能源是煤,第二次工業革命誕生的主要能源是石油。這一切皆是創新,當今數據將成為主要的能源,如果離開了數據,任何組織的創新基本上都是空殼。如果沒有數據,如果不對未來進行準備,情況會很糟……”


    的確。


    這一切都是未來的事。


    眾人也沒完全聽懂馬芸講的什麽。


    大家都聽得很入神,沒人注意到葉風已經悄然回到會場。


    自己找了個坐位悄悄地坐了下來。


    但是台上的馬芸看到了。


    他嘴角咧了一下,莫名地朝台下看了一眼。


    台下眾人隻覺得馬芸講了這麽久,隻是停頓一下,休息一下而已。


    隻有葉風感覺到了,馬芸這是在看他。


    “看我?”


    “為什麽看我?難道是想讓我知道,他的大數據理論才是正確的?或者說他才是最先提出大數據理論的?”


    葉風感覺有些好笑。


    馬芸顯然不是為了爭取奪利。


    兩人也沒有可比性。


    他是老馬,他創業的時候,葉風還沒上學呢。


    他看向葉風的原因,是接下來的內容和葉風剛才所講的內容,大有關聯。


    馬芸是故意的。


    葉風雖然是後起之秀,但現在的成就已經超過他許多。


    他引以為傲的電子商力阿裏巴巴和天貓網,隻相當於葉風的晴風集團旗下一小部分業務而已。


    他近些時間,一直在研究“大數據”的課題。


    哪想到,葉風也有如此深刻的研究,還搶先給大家說了出來。


    這時候,馬芸趁葉風不在,連忙把自己的研究講了出來。


    他的目的很簡單。


    就是要把大數據裏裏外外講個通透,然後對方就沒有什麽話好說了。


    想想……


    等葉風回來要繼續講大數據的時候,他已經先說完了大數據的所有內容,葉風發現自己要講的,已經被馬芸全說完了,那可就有大有意思了。


    馬芸想著想著,越想越興奮。


    會場裏,有心思靈活的立刻知道,馬芸是在針對葉風。


    意識到這一點的人們,都悄悄轉頭尋找葉風的身影。


    這種做法的確不光彩,但隻要能說出真東西,也無法指責馬芸什麽,


    張若蘭就坐在葉風身邊,她聽到馬芸在講什麽,也明白了馬芸在針對葉風,她有些擔心地問道:


    “葉風,你等會兒還要繼續上去說麽?不如……”


    “沒關係,不用擔心。”


    葉風麵帶微笑道:“我其實準備了一正一反兩份材料,正麵的老馬既然說完了,我等會再說反麵的好了。”


    “一正一反?兩份材料?”


    “等我上去一說你就知道了。”


    葉風輕呼了一口氣,想著一會兒上去接著馬芸的話,第一句應該說,“因為馬總把大數據該說的都說完了,我這還有一份忠告,還沒說完……”


    這也沒辦法啊。


    葉風看向台上馬芸的目光有些無奈。


    馬芸一直有注意著葉風,自從葉風回來以後,就在在下麵一直皺眉思索,他還以為葉風受打擊了,頓時變得更有精神,繼續說起數據時代的特點。


    “我覺得將來,就算是一個城市,也首先要有一個“城市大腦”,用“城市大腦”管理城市的交通、安防、醫療、保險。按照人腦設計一個城市大腦不可行,應該用數據建設成一個智慧城市……”


    聽到這一段話,葉風心裏不由得對馬芸點了個讚。


    馬芸可真是天才。


    自己要不是重生優勢,根本看不到馬芸這麽遠。


    你以為他在吹牛,結果他所說的話全都實現了。


    未來還真是這樣的。


    “呼拉拉~~”


    馬芸還沒講完,台下就開啟了一片討論。


    尤其是川貴兩省的高官,隻覺得不虛此行。


    智慧城市啊,一聽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東西,想想就覺得激動萬分。


    他們看向這裏的主人——葉風,如果不是葉風就在下麵坐著,他們都想馬上去過找馬芸好好聊聊,這個智慧城市究竟該怎麽搞?


    可是,葉風沒表任何驚訝或激動的神情。


    一直平淡無比。


    仿佛馬芸講的這些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東西,隻是普普通通的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成了富一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燒豬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燒豬手並收藏我成了富一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