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蝦取頭,搗爛,加入水,濾去蝦殼及蝦須渣,放入少許雞蛋和鴨蛋攪拌均勻,上鍋蒸熟後拿出,倒入冷水,蒸好的蝦腦與蛋液就會浮在水麵。撈出來用絹布包裹住輕壓除去水分,就是蝦腐。脫殼的蝦肉放在案板上切成肉泥,加入鹽、花椒、料酒團成丸子或蝦餅,蒸熟後放在蝦腐上。用新鮮的紫蘇葉、甘草、胡椒、醬油調味,再倒上蒸過原湯或者澆上薑汁醋就好了。”
蘇子放看著沈安妍整理好的白話版菜譜心中莫名的感動。
“多好的姑娘,語文成績一定很好吧!”
沈安妍寫了菜譜的製作方法,也有些放心不下,一臉擔憂地看向蘇子放:“蘇帥你要試試麽?”
她本身就做過定製服裝複原工作,深知這種複原的麻煩。而且服裝終究是死物,根據古籍中的描述選擇對應的材料,或絹或麻,再參考博物館中的相似文物,除非太過精巧,如素紗禪衣,否則三五個月也足夠複原一件。
但是料理又有不同,不說材料是否如以前一樣,古人的省略更加簡略,連用量可能都完全不寫,還有莫名其妙的字。
比如眼前這份蝦腐菜譜,如果不是沈安妍此前進行過相關了解,肯定也會被幾個特殊字難倒。
“嗯,這個是薛老出給我的題目,還和我爺爺相關,於情於理都該試一下。更何況我也想看看這份失傳的料理究竟怎麽樣。”
蘇子放堅定地握緊拳頭。
後廚內,一盤鮮活的大蝦在水中遊曳,身旁的盤子裏已經擺好一份蝦腐用量的食材。大蝦去頭尾殼,和蝦仁分成兩堆。
蘇子放展現出一名廚師應該有的細心手法,用蒜臼細心的把每一份蝦殼研磨碎,放入碗內,再加入不同分量的混合蛋液。
“為什麽不用研磨機,那樣不是更快嗎?”沈安妍中間進來過一次,看到蘇子放還用手工製作,問了一句。
“我先盡可能還原古代的製作手法,再根據情況調整工序。”蘇子放笑著回答道。
“嗯,那你忙,我繼續去前麵了。”沈安妍似懂非懂的點點頭,輕聲自言自語:“都是研磨,還能有什麽區別不成?”
這種玄學問題蘇子放沒法回答,索性裝作沒聽見,繼續手中的活。
不到十分鍾,蝦粉和蛋液總算全部混合完畢。
看了一眼手中的混合品,他微微歎口氣。
還是時間緊迫,不然調整下蛋液的配比,風味應該會更加好,不至於像現在隻能各用一枚混合後先用。
不過第一次試做,也不能要求太多,先做完發現問題才是。
匆匆在菜譜上批注一句蛋液配比需要調整。
蒸鍋、大火、燒水。
碗裏倒入一部分溫水,這樣可以避免蒸蛋液的時候受熱不均導致裏外生熟不一。
鍋中水沸,蘇子放將裝有蛋液的碗依次擺好,蓋上鍋蓋,又鋪上兩層濕布蓋住鍋蓋,減少蒸汽溢出。
一般蛋液大約需要蒸10分鍾就會形成滑嫩的口感,少蒸則會更加水嫩,多蒸就會更加醇厚。
不過蘇子放不清楚這份菜譜中的蝦腐要的是什麽樣的腐。
水蝦腐?正常蝦腐?還是老蝦腐?
要知道這幾種含水量都不一樣,烹飪時間也不同。
這種時候,蘇子放就懷念起係統的好,起碼錄入的視頻都會有視頻,可以讓自己一看就明白,哪裏至於所有步驟都要分情況討論。
“要是係統能錄入外部菜譜再給出視頻就好了。”蘇子放暗中許願。
係統沉默以對。
很好,很有默契的一回合交鋒!
蘇子放設好三個鬧鍾,打算分別試驗一下。
絹布沒有,不過蒸籠布倒是有幾塊,應該也可以替代。
得益於此前采購的齊全,蘇子放甚至還有一套木製的豆腐夾板箱,衝洗幹淨又用開水燙過一遍,蘇子放將其放在一邊開始對付蝦肉。
細細用刀斬成泥,期間還不忘淋少許水保持蝦肉的彈性,裝在碗中,按照菜譜說明加入鹽、花椒、料酒,又在碗中不停攪拌上勁,等到調料完全混合,蝦蓉也變得黏連。
將蝦蓉捏成一元硬幣大小的蝦餅,等鍋中蛋羹取出後再利用餘溫蒸熟,蝦餅便做好了。
取出的蛋羹因為蒸的時間不同,有三種形態。
第一種水分很多,微微一晃便整碗開始顫動,像是水豆腐似的。
第二種則穩定許多,不會晃動的太厲害。
至於第三種已經開始顯出蜂窩表麵,即將蒸過火。
蘇子放按找菜譜說明在碗中加入冷水,結果沒有出現浮起的畫麵。
蘇子放:……
再仔細看過菜譜,確認自己操作無誤後,蘇子放開始感慨古人給自己挖坑。
大概是那個剝離蒸好的蛋液相關的操作被當做無關緊要的一步,或者在當時這是眾人皆知的一步,所以略去不寫。
然而經過這麽多年的流傳,在他手上,複現這份菜譜時卻遇到了這個問題。
“等等……”蘇子放突然靈光一閃。
菜譜原文是瀉下,沈安妍聯係前文以為是倒入冷水,可是從食材處理的角度來說,如果是反過來呢?
蘇子放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接了一大盆水,然後將裝有蛋羹的碗移到水中,翻轉過來。
用鐵勺沿著碗邊極小心地環繞一圈。
“噗!”整塊蝦羹滑落水中半沉半浮。
“成了。”蘇子放暗自欣喜,同時在菜譜上用筆標注道:“用油塗碗壁是否會更容易剝離蛋羹?”
照著這個處理方法將幾碗蝦羹全部倒出,再去看鍋內的蝦餅時已經全部蒸好。
按照說明將豆腐箱拚裝好,用蒸籠布將盆中的蛋羹撈出,包好放在箱內擠壓出水分,看著最後形成的方方正正的幾份豆腐樣的成品,蘇子放也不確定自己是否做好了。
硬著頭皮用刀將做好的蝦腐切成小塊,再將蝦餅擺在上麵重新擺盤。
長條形盤子盛裝,每一塊小蝦腐下麵都用紫蘇葉墊底,胡椒粉灑在蝦餅上,甘草水和醬油做的味碟和份薑汁醋單獨放在一邊。看起來還是很像一回事,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蘇子放將三個盤子全部端出,打算讓沈安妍品鑒一番。
蘇子放看著沈安妍整理好的白話版菜譜心中莫名的感動。
“多好的姑娘,語文成績一定很好吧!”
沈安妍寫了菜譜的製作方法,也有些放心不下,一臉擔憂地看向蘇子放:“蘇帥你要試試麽?”
她本身就做過定製服裝複原工作,深知這種複原的麻煩。而且服裝終究是死物,根據古籍中的描述選擇對應的材料,或絹或麻,再參考博物館中的相似文物,除非太過精巧,如素紗禪衣,否則三五個月也足夠複原一件。
但是料理又有不同,不說材料是否如以前一樣,古人的省略更加簡略,連用量可能都完全不寫,還有莫名其妙的字。
比如眼前這份蝦腐菜譜,如果不是沈安妍此前進行過相關了解,肯定也會被幾個特殊字難倒。
“嗯,這個是薛老出給我的題目,還和我爺爺相關,於情於理都該試一下。更何況我也想看看這份失傳的料理究竟怎麽樣。”
蘇子放堅定地握緊拳頭。
後廚內,一盤鮮活的大蝦在水中遊曳,身旁的盤子裏已經擺好一份蝦腐用量的食材。大蝦去頭尾殼,和蝦仁分成兩堆。
蘇子放展現出一名廚師應該有的細心手法,用蒜臼細心的把每一份蝦殼研磨碎,放入碗內,再加入不同分量的混合蛋液。
“為什麽不用研磨機,那樣不是更快嗎?”沈安妍中間進來過一次,看到蘇子放還用手工製作,問了一句。
“我先盡可能還原古代的製作手法,再根據情況調整工序。”蘇子放笑著回答道。
“嗯,那你忙,我繼續去前麵了。”沈安妍似懂非懂的點點頭,輕聲自言自語:“都是研磨,還能有什麽區別不成?”
這種玄學問題蘇子放沒法回答,索性裝作沒聽見,繼續手中的活。
不到十分鍾,蝦粉和蛋液總算全部混合完畢。
看了一眼手中的混合品,他微微歎口氣。
還是時間緊迫,不然調整下蛋液的配比,風味應該會更加好,不至於像現在隻能各用一枚混合後先用。
不過第一次試做,也不能要求太多,先做完發現問題才是。
匆匆在菜譜上批注一句蛋液配比需要調整。
蒸鍋、大火、燒水。
碗裏倒入一部分溫水,這樣可以避免蒸蛋液的時候受熱不均導致裏外生熟不一。
鍋中水沸,蘇子放將裝有蛋液的碗依次擺好,蓋上鍋蓋,又鋪上兩層濕布蓋住鍋蓋,減少蒸汽溢出。
一般蛋液大約需要蒸10分鍾就會形成滑嫩的口感,少蒸則會更加水嫩,多蒸就會更加醇厚。
不過蘇子放不清楚這份菜譜中的蝦腐要的是什麽樣的腐。
水蝦腐?正常蝦腐?還是老蝦腐?
要知道這幾種含水量都不一樣,烹飪時間也不同。
這種時候,蘇子放就懷念起係統的好,起碼錄入的視頻都會有視頻,可以讓自己一看就明白,哪裏至於所有步驟都要分情況討論。
“要是係統能錄入外部菜譜再給出視頻就好了。”蘇子放暗中許願。
係統沉默以對。
很好,很有默契的一回合交鋒!
蘇子放設好三個鬧鍾,打算分別試驗一下。
絹布沒有,不過蒸籠布倒是有幾塊,應該也可以替代。
得益於此前采購的齊全,蘇子放甚至還有一套木製的豆腐夾板箱,衝洗幹淨又用開水燙過一遍,蘇子放將其放在一邊開始對付蝦肉。
細細用刀斬成泥,期間還不忘淋少許水保持蝦肉的彈性,裝在碗中,按照菜譜說明加入鹽、花椒、料酒,又在碗中不停攪拌上勁,等到調料完全混合,蝦蓉也變得黏連。
將蝦蓉捏成一元硬幣大小的蝦餅,等鍋中蛋羹取出後再利用餘溫蒸熟,蝦餅便做好了。
取出的蛋羹因為蒸的時間不同,有三種形態。
第一種水分很多,微微一晃便整碗開始顫動,像是水豆腐似的。
第二種則穩定許多,不會晃動的太厲害。
至於第三種已經開始顯出蜂窩表麵,即將蒸過火。
蘇子放按找菜譜說明在碗中加入冷水,結果沒有出現浮起的畫麵。
蘇子放:……
再仔細看過菜譜,確認自己操作無誤後,蘇子放開始感慨古人給自己挖坑。
大概是那個剝離蒸好的蛋液相關的操作被當做無關緊要的一步,或者在當時這是眾人皆知的一步,所以略去不寫。
然而經過這麽多年的流傳,在他手上,複現這份菜譜時卻遇到了這個問題。
“等等……”蘇子放突然靈光一閃。
菜譜原文是瀉下,沈安妍聯係前文以為是倒入冷水,可是從食材處理的角度來說,如果是反過來呢?
蘇子放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接了一大盆水,然後將裝有蛋羹的碗移到水中,翻轉過來。
用鐵勺沿著碗邊極小心地環繞一圈。
“噗!”整塊蝦羹滑落水中半沉半浮。
“成了。”蘇子放暗自欣喜,同時在菜譜上用筆標注道:“用油塗碗壁是否會更容易剝離蛋羹?”
照著這個處理方法將幾碗蝦羹全部倒出,再去看鍋內的蝦餅時已經全部蒸好。
按照說明將豆腐箱拚裝好,用蒸籠布將盆中的蛋羹撈出,包好放在箱內擠壓出水分,看著最後形成的方方正正的幾份豆腐樣的成品,蘇子放也不確定自己是否做好了。
硬著頭皮用刀將做好的蝦腐切成小塊,再將蝦餅擺在上麵重新擺盤。
長條形盤子盛裝,每一塊小蝦腐下麵都用紫蘇葉墊底,胡椒粉灑在蝦餅上,甘草水和醬油做的味碟和份薑汁醋單獨放在一邊。看起來還是很像一回事,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蘇子放將三個盤子全部端出,打算讓沈安妍品鑒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