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麽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靠著蒙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湣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準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接到命令後都積極練習,都想一展身手,隻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隻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老頭頓了頓,眯了眯眼眸,“小姑娘,你這是把成語故事集給背下來了嗎?”
夜淺扶額,“老人家,明明是你讓我講故事的來著。”
“是,我讓你講故事。”老人家挑眉,臉上閃過一抹古怪,“但也沒讓你就這麽講呀,講故事,講故事,最重要的是情真意切,最重要的是有感情,抑揚頓挫懂吧?”
夜淺:......能過就成了,您老人家廢話怎麽這麽多來著?!
“不過,這樣也能過就是了。”老人家老神在在地看了夜淺一眼,“看在你這個小姑娘這般有學識的份兒上,我老人家就大發慈悲,告訴你一個秘密吧。”
夜淺:?
老頭笑笑道:“小姑娘,我讓你講的成語可記好了,到最後,可是要推敲出一個規律來的哦。這個規律,可以幫你出了這個空間。”
夜淺眼眸微亮,既然這樣,那確實是要好好記記了。
“完璧歸趙。”老頭繼續道。
“戰國時期,趙惠王得到了一塊稀世珍寶——和氏璧,秦昭襄王聽說後,也想得到這塊寶玉,便派使者帶著書信來見趙惠文王,說:“秦王情願拿出十五座城池來換這塊和氏璧,不知趙王是否答應?”
趙惠文王拿不定主意:給吧,怕上當,不給吧,又怕得罪秦國。這時有個宦官對趙王說:“我向大王推薦一人,此人名叫藺相如,他見多識廣,足智多謀,我想讓他去秦國,肯定能將這件事處理妥當。”於是,趙惠文王就派藺相如為使者,出使秦國。
藺相如來到秦國後,就獻上和氏璧,哪知秦王看了讚歎不已,根本沒有歸還的意思。藺相如看了暗暗著急,這時,計上心來,他對秦王說:“大王,這塊璧上有一個小小的汙點,讓我指給大王看吧!”秦王聽了信以為真,把和氏璧遞給了他。
藺相如拿著和氏璧,退到一根柱子旁,對秦王說:“看來大王並非誠心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那就莫怪人小無理了。大王要是逼我的話,我就連同這塊璧一同撞在這根柱子上!”秦王怕傷了璧,忙命人拿出地圖,將要交換的城池指給藺相如看。藺相如心知他隻是做做樣子而已,於是對秦王說:“和氏璧不是一般的璧,趙王在送璧之前,齋戒了五天,大王也應齋戒五天,並在朝堂上舉行隆重的儀式,我才敢把璧獻上。”秦王無奈,隻得答應了藺相如的要求,準備齋戒儀式。
藺相如晚上則偷偷地派人帶著和氏璧回到了趙國。到了第五天,藺相如不慌不忙地對秦王說:“秦國很少有講信義的君主,所以我怕受騙,就把璧送回去了。天下都知道秦國是強國,趙國是弱國,大王如果真想要那塊璧,就先把十五座城池割讓給趙國,趙國一定將璧呈上。”秦王很生氣,但藺相如說得句句在理,隻能就此作罷。”
夜淺好不容易說完,突然有種在複習課本的感覺。
“晏子使楚。”老頭沒給她休息的時間,接著道。
夜淺:為什麽連晏子使楚都出來了......
“晏子出使到楚國去。楚國的君臣想耍笑一下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他們知道晏子是個矮個子,就在大門旁邊開了一個小洞,讓晏子從這個小洞進城去。
晏子走到小洞前邊,看了看,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進。今天,我是出使楚國,不是出使狗國。請問我是來到了狗國呀,還是來到了楚國?”楚人無話可對,隻好打開城門,迎接晏子進去。
晏子見到楚王,楚王笑嘻嘻地說:“怎麽,齊國就沒有人了嗎?”
晏子知道楚王是在諷刺他,就不動聲色地回答說:“您這是什麽話!單是我們齊國首都臨淄,就有七八千戶人家。街上的行人要是都張開衣袖,就可以遮天蔽日;要是都甩一下汗水,就可以匯集成一場大雨,人擠得肩膀挨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您怎麽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說:“既然有這麽多人,為什麽要派你這樣的人來出使呢?”
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噢!這您就不知道了。我們齊國派遣使臣有個規矩:要是對方是個上等國家,就派一個有本事、有德行的人去;要是對方是個下等的國家,就派一個碌碌無能的人去。因為我是最沒出息的人,所以才把我派到你們楚國來。”。”
老頭挑眉,“為什麽我覺得你講的是摩肩接踵來著?”
夜淺:......這算找茬嗎?
“畫龍點睛。”
“傳說古時候有個畫家叫張僧繇,他畫龍畫得特別好。
有一次,他在金陵(現在南京)安樂寺的牆壁上畫了四條巨龍,那龍畫得活靈活現,非常逼真,隻是都沒有眼睛。人們問張僧繇:“為什麽不把眼睛畫出來。”他說:“眼睛可不能輕易畫呀!一畫了,龍就會騰空飛走的!”大家聽了,誰也不信,都認為他在說大話。後來,經不起人們一再請求,張僧繇隻好答應把龍的眼睛畫出來。奇怪的事情果然發生了,他剛剛點出第二條龍的眼睛,突然刮起了大風,頃刻間電閃雷鳴。兩條巨龍轉動著光芒四射的眼睛衝天而起,騰空而去。圍觀的人,個個看得目瞪口呆,對張僧繇更佩服了。”
夜淺講完,自己都有些恍恍惚惚,她講的故事裏麵的人到底是誰啊,怎麽講出來的,她明明什麽都不知道。
“唇亡齒寒。”
“春秋時候,晉獻公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地盤,就找借口說鄰近的虢(guo)國經常侵犯晉國的邊境,要派兵滅了虢國。可是在晉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虞國,討伐虢國必須經過虞地。“怎樣才能順利通過虞國呢?”晉獻公問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說:“虞國國君是個目光短淺、貪圖小利的人,隻要我們送他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他不會不答應借道的。”晉獻公一聽有點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晉獻公的心思,就說:“虞虢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虢國滅了,虞國也不能獨存,您的美玉寶馬不過是暫時存放在虞公那裏罷了。”晉獻公采納了荀息的計策。
虞國國君見到這兩們珍貴的禮物,頓時心花怒放,聽到荀息說要借道虞國之事時,當時就滿口答應下來。虞國大夫宮之奇聽說後,趕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國和虢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我們兩個小國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幫助,萬一虢國滅了,我們虞國也就難保了。俗話說:‘唇亡齒寒’,沒有嘴唇,牙齒也保不住啊!借道給晉國萬萬使不得。”虞公說:“人家晉國是大國,現在特意送來美玉寶馬和咱們交朋友,難道咱們借條道路讓他們走走都不行嗎?”宮之奇連聲歎氣,知道虞國離滅亡的日子不遠了,於是就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
果然,晉國軍隊借道虞國,消滅了虢國,隨後又把親自迎接晉軍的虞公抓住,滅了虞國。”
“草船借箭。”
夜淺:......咋地,動物說完,春秋戰國說完,就連曹操劉備他們都不放過了嗎?還有她的偶像,諸葛亮老先生。
不過,奇怪,她怎麽會有這樣的念頭。
“周瑜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幹,心裏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麽兵器最好?”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周瑜說:“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諸葛亮說:“都督委托,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麽時候用?”周瑜問:“十天造得好嗎?”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周瑜問:“先生預計幾天可以造好?”諸葛亮說:“隻要三天。”周瑜說:“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諸葛亮說:“怎麽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麵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起,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般箭。”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來自chengyu.itlearner
魯肅對周瑜說:“十萬支箭,三天怎麽造得成呢?諸葛亮說的是假話吧?”周瑜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你去探聽探聽,看他怎麽打算,回來報告我。”
魯肅見了諸葛亮。諸葛亮說:“三天之內要造十萬支箭,得請你幫幫我的忙。”魯肅說:“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麽幫得了你的忙?”諸葛亮說:“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
魯肅答應了。他不知道諸葛亮借了船有什麽用,回來報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隻說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膠漆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來,說:“到了第三天,看他怎麽辦!”
魯肅私自撥了二十條快船,每條船上配三十名軍士,照諸葛亮說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諸葛亮調度。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麽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麽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裏。魯肅問他:“你叫我來做什麽?”諸葛亮說:“請你一起去取箭。”魯肅問:“哪裏去取?”諸葛亮說:“不用問,去了就知道。”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麵對麵都看不清。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呐喊。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麽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隻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聽到鼓聲和呐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隻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名弓弩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名弓弩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呐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這時候,船兩邊的草把子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吩咐軍士們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接著叫二十條船駛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駛出二十多裏,要追也來不及了。
------題外話------
大家能不能找出玄機呀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湣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準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接到命令後都積極練習,都想一展身手,隻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隻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老頭頓了頓,眯了眯眼眸,“小姑娘,你這是把成語故事集給背下來了嗎?”
夜淺扶額,“老人家,明明是你讓我講故事的來著。”
“是,我讓你講故事。”老人家挑眉,臉上閃過一抹古怪,“但也沒讓你就這麽講呀,講故事,講故事,最重要的是情真意切,最重要的是有感情,抑揚頓挫懂吧?”
夜淺:......能過就成了,您老人家廢話怎麽這麽多來著?!
“不過,這樣也能過就是了。”老人家老神在在地看了夜淺一眼,“看在你這個小姑娘這般有學識的份兒上,我老人家就大發慈悲,告訴你一個秘密吧。”
夜淺:?
老頭笑笑道:“小姑娘,我讓你講的成語可記好了,到最後,可是要推敲出一個規律來的哦。這個規律,可以幫你出了這個空間。”
夜淺眼眸微亮,既然這樣,那確實是要好好記記了。
“完璧歸趙。”老頭繼續道。
“戰國時期,趙惠王得到了一塊稀世珍寶——和氏璧,秦昭襄王聽說後,也想得到這塊寶玉,便派使者帶著書信來見趙惠文王,說:“秦王情願拿出十五座城池來換這塊和氏璧,不知趙王是否答應?”
趙惠文王拿不定主意:給吧,怕上當,不給吧,又怕得罪秦國。這時有個宦官對趙王說:“我向大王推薦一人,此人名叫藺相如,他見多識廣,足智多謀,我想讓他去秦國,肯定能將這件事處理妥當。”於是,趙惠文王就派藺相如為使者,出使秦國。
藺相如來到秦國後,就獻上和氏璧,哪知秦王看了讚歎不已,根本沒有歸還的意思。藺相如看了暗暗著急,這時,計上心來,他對秦王說:“大王,這塊璧上有一個小小的汙點,讓我指給大王看吧!”秦王聽了信以為真,把和氏璧遞給了他。
藺相如拿著和氏璧,退到一根柱子旁,對秦王說:“看來大王並非誠心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那就莫怪人小無理了。大王要是逼我的話,我就連同這塊璧一同撞在這根柱子上!”秦王怕傷了璧,忙命人拿出地圖,將要交換的城池指給藺相如看。藺相如心知他隻是做做樣子而已,於是對秦王說:“和氏璧不是一般的璧,趙王在送璧之前,齋戒了五天,大王也應齋戒五天,並在朝堂上舉行隆重的儀式,我才敢把璧獻上。”秦王無奈,隻得答應了藺相如的要求,準備齋戒儀式。
藺相如晚上則偷偷地派人帶著和氏璧回到了趙國。到了第五天,藺相如不慌不忙地對秦王說:“秦國很少有講信義的君主,所以我怕受騙,就把璧送回去了。天下都知道秦國是強國,趙國是弱國,大王如果真想要那塊璧,就先把十五座城池割讓給趙國,趙國一定將璧呈上。”秦王很生氣,但藺相如說得句句在理,隻能就此作罷。”
夜淺好不容易說完,突然有種在複習課本的感覺。
“晏子使楚。”老頭沒給她休息的時間,接著道。
夜淺:為什麽連晏子使楚都出來了......
“晏子出使到楚國去。楚國的君臣想耍笑一下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他們知道晏子是個矮個子,就在大門旁邊開了一個小洞,讓晏子從這個小洞進城去。
晏子走到小洞前邊,看了看,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進。今天,我是出使楚國,不是出使狗國。請問我是來到了狗國呀,還是來到了楚國?”楚人無話可對,隻好打開城門,迎接晏子進去。
晏子見到楚王,楚王笑嘻嘻地說:“怎麽,齊國就沒有人了嗎?”
晏子知道楚王是在諷刺他,就不動聲色地回答說:“您這是什麽話!單是我們齊國首都臨淄,就有七八千戶人家。街上的行人要是都張開衣袖,就可以遮天蔽日;要是都甩一下汗水,就可以匯集成一場大雨,人擠得肩膀挨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您怎麽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說:“既然有這麽多人,為什麽要派你這樣的人來出使呢?”
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噢!這您就不知道了。我們齊國派遣使臣有個規矩:要是對方是個上等國家,就派一個有本事、有德行的人去;要是對方是個下等的國家,就派一個碌碌無能的人去。因為我是最沒出息的人,所以才把我派到你們楚國來。”。”
老頭挑眉,“為什麽我覺得你講的是摩肩接踵來著?”
夜淺:......這算找茬嗎?
“畫龍點睛。”
“傳說古時候有個畫家叫張僧繇,他畫龍畫得特別好。
有一次,他在金陵(現在南京)安樂寺的牆壁上畫了四條巨龍,那龍畫得活靈活現,非常逼真,隻是都沒有眼睛。人們問張僧繇:“為什麽不把眼睛畫出來。”他說:“眼睛可不能輕易畫呀!一畫了,龍就會騰空飛走的!”大家聽了,誰也不信,都認為他在說大話。後來,經不起人們一再請求,張僧繇隻好答應把龍的眼睛畫出來。奇怪的事情果然發生了,他剛剛點出第二條龍的眼睛,突然刮起了大風,頃刻間電閃雷鳴。兩條巨龍轉動著光芒四射的眼睛衝天而起,騰空而去。圍觀的人,個個看得目瞪口呆,對張僧繇更佩服了。”
夜淺講完,自己都有些恍恍惚惚,她講的故事裏麵的人到底是誰啊,怎麽講出來的,她明明什麽都不知道。
“唇亡齒寒。”
“春秋時候,晉獻公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地盤,就找借口說鄰近的虢(guo)國經常侵犯晉國的邊境,要派兵滅了虢國。可是在晉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虞國,討伐虢國必須經過虞地。“怎樣才能順利通過虞國呢?”晉獻公問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說:“虞國國君是個目光短淺、貪圖小利的人,隻要我們送他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他不會不答應借道的。”晉獻公一聽有點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晉獻公的心思,就說:“虞虢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虢國滅了,虞國也不能獨存,您的美玉寶馬不過是暫時存放在虞公那裏罷了。”晉獻公采納了荀息的計策。
虞國國君見到這兩們珍貴的禮物,頓時心花怒放,聽到荀息說要借道虞國之事時,當時就滿口答應下來。虞國大夫宮之奇聽說後,趕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國和虢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我們兩個小國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幫助,萬一虢國滅了,我們虞國也就難保了。俗話說:‘唇亡齒寒’,沒有嘴唇,牙齒也保不住啊!借道給晉國萬萬使不得。”虞公說:“人家晉國是大國,現在特意送來美玉寶馬和咱們交朋友,難道咱們借條道路讓他們走走都不行嗎?”宮之奇連聲歎氣,知道虞國離滅亡的日子不遠了,於是就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
果然,晉國軍隊借道虞國,消滅了虢國,隨後又把親自迎接晉軍的虞公抓住,滅了虞國。”
“草船借箭。”
夜淺:......咋地,動物說完,春秋戰國說完,就連曹操劉備他們都不放過了嗎?還有她的偶像,諸葛亮老先生。
不過,奇怪,她怎麽會有這樣的念頭。
“周瑜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幹,心裏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麽兵器最好?”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周瑜說:“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諸葛亮說:“都督委托,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麽時候用?”周瑜問:“十天造得好嗎?”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周瑜問:“先生預計幾天可以造好?”諸葛亮說:“隻要三天。”周瑜說:“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諸葛亮說:“怎麽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麵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起,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般箭。”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來自chengyu.itlearner
魯肅對周瑜說:“十萬支箭,三天怎麽造得成呢?諸葛亮說的是假話吧?”周瑜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你去探聽探聽,看他怎麽打算,回來報告我。”
魯肅見了諸葛亮。諸葛亮說:“三天之內要造十萬支箭,得請你幫幫我的忙。”魯肅說:“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麽幫得了你的忙?”諸葛亮說:“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
魯肅答應了。他不知道諸葛亮借了船有什麽用,回來報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隻說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膠漆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來,說:“到了第三天,看他怎麽辦!”
魯肅私自撥了二十條快船,每條船上配三十名軍士,照諸葛亮說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諸葛亮調度。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麽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麽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裏。魯肅問他:“你叫我來做什麽?”諸葛亮說:“請你一起去取箭。”魯肅問:“哪裏去取?”諸葛亮說:“不用問,去了就知道。”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麵對麵都看不清。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呐喊。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麽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隻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聽到鼓聲和呐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隻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名弓弩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名弓弩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呐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這時候,船兩邊的草把子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吩咐軍士們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接著叫二十條船駛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駛出二十多裏,要追也來不及了。
------題外話------
大家能不能找出玄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