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二十年四月二十五日,這是一個注定將會載入史冊的日子!


    當初升的朝陽把第一抹柔和的霞光播撒在魏州城的上空之時,整個魏州城頓時開始變得忙碌了起來。今天,無論是對於李存勖本人而言,還是對於整個魏州城、整個晉國、整個中原乃至整個華夏大地而言都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日子。單等辰時一到,登基大典一開始,李存勖將在萬眾矚目之下走上他人生的巔峰。


    剛過卯時,晉國滿朝文武百官除了因為前線戰事吃緊而無法抽身的部分武將之外,幾乎盡數雲集在了魏州城南新建成的天壇附近。很快在這座天壇上,李存勖將升壇祭天完成自己登基稱帝的大典,而這座天壇也將意味著李存勖將以一朝天子的身份從這裏邁出他一統中原,結束這個亂世的第一步。


    自從聽說了晉王李存勖要在這魏州城登基稱帝的消息後,整個魏州城的老百姓霎時間沸騰了。從隋朝至今,這座擁有近四百年曆史的魏州連一個狀元都沒有出過,哪怕是誰家考中了一個進士及第甚至是出了一個秀才都能讓整個魏州鑼鼓喧天的熱鬧幾天,更不要說是一代雄主登基稱帝這種千載難逢的國之大事了!一大早,整個魏州城的老百姓便已經雲集在了魏州城新修的天壇附近,一個個擠擠攘攘爭著搶著想要親眼目睹一下這個真命天子的龍顏和這場曠世難遇的登基大典,一時間把個偌大的魏州城竟然變得萬人空巷。如此盛大的場景著實是顯得熱鬧非凡,倒也給這場即將到來的登基大典營造出了一片在這個亂世之中難得一見的盛世繁華的景象。隻不過老百姓們雖然一個個興奮不已,但是卻苦了那些負責安防的士兵們了。


    此刻,負責護衛此次登基大典安防的總管正是李嗣源。盡管李嗣源明白李存勖能把這麽重要的事情交給自己去做,不僅是對自己百分之百的信任,更是一種無上的殊榮,可是李嗣源也更加清楚的感覺到了現在擔在自己肩上這副重擔傳來的沉甸甸的分量。自從接到這個任務之後,直把個李嗣源忙的是焦頭爛額,人也整整的瘦了一圈。尤其是最後兩天,李嗣源更是連著兩天兩夜沒有合眼,雖然熬得他雙眼赤紅眼圈發黑,卻猶自跟打了雞血一般亢奮不已。因為他知道,在如此規模宏大的盛典上是斷然不能出現半點差池的!龍輦的護衛,百官的站位,三軍儀仗隊的布置,以及圍觀百姓們的分隔,哪一件事都要考慮周全,哪一件事都不能出現半點紕漏。既要體現出登基大典的莊重威嚴,還要展現出典禮儀式的盛大隆重,更要昭示出一個泱泱大國的崛起和輝煌盛世的到來。朝中百官和三軍方陣都還好說,難就難在了這群蜂擁而至的圍觀百姓身上。數萬人之眾的老百姓,想要做到一一甄別身份是壓根不可能的,但是又很難保證魚龍混雜間不會有別有用心之人混跡其中。除此之外,更要考慮到怎樣才能做到即可以維持了秩序,又可以避免因為擁擠導致踩踏事件的發生。要知道在這種隆重的典禮上,莫說是出了人命,就算是有人因為圍觀的擁擠而受傷了都是對這場登基盛典的褻瀆與不敬。


    眼下整個魏州城官府的衙役已經被徹底的調動一空,真可謂是傾巢而出。饒是如此,人手卻依舊不夠。無奈之下,李嗣源又從自己的親軍中調來了三千人負責維護現場秩序。可是讓李嗣源沒有想到的是,整個魏州城的老百姓竟然都聚集在了這裏,三千親軍投到這數萬人的百姓之中,直如一泓清水落入了江海之中一般瞬間便不見了蹤影。李嗣源有心想要再調動五千士兵過來,但是如此盛典出動太多的軍隊不僅有礙觀瞻,而且顯得刀兵之氣太重。也虧得李嗣源有此急智,臨時將三千親軍沿著龍輦所過之路分兩行一字排開,站在負責護衛的李存勖親軍的身後,每行士兵的身後又站著魏州城官府調來的一眾衙役一線排開形成一堵人牆。如此一來,李嗣源硬是用三道護衛將圍觀的百姓盡數擋在了人牆之外。雖然此舉影響了圍觀百姓的視線,也引起了百姓們的陣陣不滿,但是此時此刻為了顧全大局李嗣源也著實顧不了那麽多了。同時,為了以防萬一李嗣源還向李存勖請命,特意從李存勖親自管轄的“不良人”中借調了五百人,並讓這五百不良人盡數混進人群之中嚴密監視百姓動向,遇有可疑人等可以不問情由直接捉拿下獄。


    如此周密的布防,已經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萬無一失了,但是即便如此李嗣源猶自覺得不放心,於是又專門設置了一招殺手鐧——安繼業!本來以安繼業的身份而言,即便他是李存勖的結義兄弟,身為一介布衣的他也絕對不可能站在百官的隊列之中。可是他現在不僅站在了隊列裏,而且還被特許帶刀參加典禮,並站在了百官隊列中最顯眼、最突出的一個位置。如此安排,是李嗣源經過了李存勖的許可之後才這樣決定的。對於安繼業的武功,李嗣源當然是一百個放心,他深信隻要有一個安繼業在此,就足以頂的上千軍萬馬!如果真的出現了什麽變故,以安繼業近乎於天下無敵的武功定然能夠保護得了李存勖的安全。


    至此,李嗣源終於可以完全放下了心來。但是他猶自不敢大意,又親自騎著馬一遍又一遍的視察著每一個布防節點,以確保能夠做到真正的萬無一失。


    ……


    隨著朝陽的不斷升起,日晷上指針的陰影終於移到了辰時的位置!


    辰時一到,隻聽得魏州城內響起了共計五組每組九響的驚天動地的禮炮聲,緊接著懸掛在魏州城四堵城牆上的一萬掛萬響長鞭也被同時點燃。共計五組每組九響的禮炮象征著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而一萬掛萬響長鞭則意味著萬歲萬萬歲,其中的吉祥寓意自是不言而喻。霎時間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禮炮聲交織在一起直衝雲霄,整個魏州城仿佛過年一般被籠罩在了一片喜慶的鞭炮的硝煙之中。


    當魏州城上空回蕩著的鞭炮聲和禮炮聲猶自回響在雲天上空時,城北晉王的行宮中突然傳出來一陣悠揚的絲竹鼓樂聲。緊接著,隻見行宮的中門洞開,司掌禮樂的禮部郎中和員外郎一左一右領銜而出,兩隊教坊樂官手捧笙簫一邊吹奏著悠揚動聽的禮樂一邊緊隨其後魚貫而出。樂隊之後,是兩隊教坊的俊男美女跟隨著悠揚的古樂絲竹聲齊聲高唱著大雅之音,舞動著妙曼的身姿載歌載舞。歌舞樂隊之後,十八騎通體雪白沒有一絲雜毛的高頭大馬緩步行出,馬上的將士個個頭戴金盔身穿金甲,雙眼目不斜視死死地盯著前方,一個個直如下凡的金甲天神一般威風凜凜。十八騎過後,隻見由四匹黃驃馬拉著的大馬車緩緩駛出,馬車上四個斜坦著胸脯、高大雄健的力士仿佛金剛力士一般迎風而立。待馬車駛出中門後,隻聽四名力士齊聲暴喝,將一麵三丈高的明黃纛旗緩緩地推立了起來。在這四名力士的扶持下,明黃色的纛旗迎風招展向眾人昭示著至高無上的權威。


    隨著圍觀百姓不由自主的發出的讚歎聲響起,今天登基大典的主角兒終於登場了!隻見由六匹棗紅色的駿馬駕馭,車身鑲嵌有金銀玉器,寶石珍珠,還雕刻有龍鳳圖案的龍輦緩緩駛出行宮中門,彰顯出了皇家至高無上的威嚴和尊貴豪華的氣派。龍輦正中,麵如冠玉,目若朗星,垂在胸前的五綹長髯隨風而動的李存勖高高在上居中而坐,給人一種不怒自威的威嚴。隻見李存勖頭戴掛有二十四旒長度及肩的玉藻的冕冠,身著刺繡著日、月、星、龍、山、火等十二種圖案的冕服,腰掛佩綬,手執玉圭,每一處無一不在彰顯著一代帝王至高無上的尊貴地位。


    圍觀百姓見狀竟然不約而同的長跪在地,一個個如癡似狂一般的山呼萬歲。李存勖見狀緩緩地從龍椅上站起身來,用滿是仁愛的目光掃視著人群,頻頻揮手示意。


    龍輦過後,由南衙禁軍十二衛統率的府兵組成的儀仗軍排成十二個整齊的方陣,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有序而出。方陣每陣一百人,每四陣代表一軍,共分前中後三軍。分別為前軍左右龍武軍、中軍左右神武軍、後軍左右神策軍。軍中將士一個個盔明甲亮,氣勢如虹。不僅代表著一代天子所統帥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六軍,也展示出了一個泱泱大國的軍隊保家護國守衛人民的決心和氣魄!


    足足用了半個時辰,儀仗隊一行終於來到了位於魏州城南新修的天壇。按照既定的禮儀,帶龍輦停下後,在場的文武百官齊刷刷的跪倒在地,跪迎李存勖。在兩名宦官的攙扶下,李存勖緩步走下龍輦,沿著由漢白玉雕砌而成的台階拾級而上緩緩地登上了天壇。此刻,天壇上早有禮部中負責掌管祠部的祠部郎中和員外郎等人將符牌、印章、香爐、檀香等物備齊。天壇上還設有寶座、雲蓋和高聳入雲的承露盤,天壇東側鋪有大紅地攤,上設表案,上陳群臣陳賀奉表。


    吉時已到,李存勖正式升壇祭天。文武百官身著禮服分為文武兩列,文官跪於天壇禦道東側,武官跪於天壇禦道西側,靜靜地等待著李存勖向天祝禱。待宦官焚起兩爐檀香後,李存勖畢恭畢敬的向天祝禱。祝詞乃是經由中書省兩名中書令會同六名中書舍人以及省內一眾精挑細選出來的飽讀詩書的文人,集眾人之智用了十餘天的時間精雕細琢而出。文筆端的是詞藻華美文采斐然,李存勖也早已背的爛熟於心,不一刻便已正式祝禱完畢。


    祝禱完畢後,李存勖麵南背北端坐於安放在天壇正中的龍椅之上,左側宦官向前疾走幾步,一甩手中拂塵,尖著嗓子高聲喊道:“百官行禮!”


    話音未落,分列於天壇禦道兩側的文武百官呼啦啦跪倒一片,口中山呼萬歲,向龍椅上的李存勖行五拜三叩頭的大禮。遠處圍觀百姓雖然並不懂得這些禮儀,但是在現場氣氛的感染下也不約而同跪倒在地,一邊連連叩首,嘴上一邊高呼“萬歲”。霎時間,此起彼伏的“萬歲”聲回響於整座魏州城的上空,彌久不衰!


    這一刻,端坐於龍椅之上李存勖突然感到有些神情恍惚,更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充斥於心。經過他們父子兩代人四十餘年的不懈努力,今天他終於坐在了這個人人都夢寐以求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寶座之上,終於可以坦然接受文武群臣和一眾黎民百姓的頂禮膜拜,終於能夠切身的體會到了那種隻有處於權力巔峰的人才有資格享受到的無與倫比的喜悅與興奮。直到這一刻,他才明白為什麽那些人為了能夠爬到權力的巔峰甚至不惜把這個原本是一體的華夏神州弄得四分五裂的原因。權力!隻有坐在這個四麵無靠、冰冷堅硬的寶座上才有資格享受到的至高無上的權力!事實證明,他們父子兩代人為之付出了四十餘年的努力是值得的。而從今往後,為了永遠的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無上權力,他暗暗下定決心,不管付出什麽代價,也絕不會將這份經曆了他們父子兩代人四十餘年努力才得來的權力拱手讓與他人!


    抬頭看了一眼猶自回蕩著陣陣“萬歲”聲的湛藍的天空,李存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發自肺腑充滿了自豪的笑容。


    此刻,文武百官和一眾百姓已經行禮完畢,紛紛站起身來。李存勖見狀,輕輕一拍龍椅的扶手緩緩地站了起來。緩步踱到天壇的邊緣後,李存勖站定了身子,俯視著腳下的群臣百姓,暗暗想道:“這就是所謂的君臨天下、俯視眾生的感覺吧?”


    穩了穩激動不已的心情,李存勖輕咳一聲朗聲說道:“當今天下自黃巢亂起至今,烽火連年,戰亂頻仍,已達四十餘載。尤其是朱梁逆賊篡唐建國之後,整個華夏大地四分五裂,稱王稱霸割據一方者多達十餘人。如今,華夏大地千瘡百孔,黎民百姓民不聊生,盛世不再,太平難享,人民皆掙紮在水深火熱之中!


    “朕仰仗父祖餘威,馳騁沙場三十載,向以蕩平亂世重現大唐盛世為己任。今天,能夠克成大統,取得今日之成就,全賴朝中文武百官群策群力,陣前三軍將士誓死效命,天下黎民百姓民心所歸!但是朕要在此說明的是,朕今日登基稱帝之舉絕對不是為了滿足個人的權力和欲望,而是為了能夠早日結束這個紛亂不堪的亂世,為天下百姓蒼生開創一個安寧祥和的萬載盛世!


    “朕今日在此立誓!今日起,朕在位一日當盡畢生之力,蕩平群虜,一統天下,以狂風掃落葉的氣勢結束這個亂世,重現大唐盛世之輝!朕亡,此身則化為英魂,庇佑朕的後繼之人繼承朕的遺誌繼續完成朕的遺願!此誓,日月為證,天地共鑒,仙魔鬼神共聽之!”


    李存勖的誓言回蕩在天壇的上空,也回響在眾人的心中。這番誓言不僅說出了在場所有人心中的渴望,也讓所有人看到了終結這個亂世的希望!一時間,在場的文武百官和百姓都被李存勖的誓言深深感染,同時跪倒在地,齊聲山呼萬歲,更有甚者早已激動地淚流滿麵。


    至此,李存勖終於完成了李克用和他父子兩代人為之奮鬥了四十餘年的夙願,如願以償的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李存勖稱帝之後,正式改元為同光元年,繼續沿用“唐”為國號,轄有魏博、成德、義武、橫海、幽州、大同、振武、雁門、河東、河中、晉絳、安國、昭義等十三個節鎮、五十州之地,儼然已經成為這個亂世之中最強的一股勢力。又追贈曾祖朱邪執宜為懿祖昭烈皇帝,祖父李國昌為獻祖文景皇帝,父親李克用為太祖武皇帝,並與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並列為七廟,以向天下昭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繼承人。因為此時的長安、洛陽等古之名都此刻還在梁國手中,於是李存勖升魏州為興唐府建成東京,又於其龍興之地太原府建成西京,同時改鎮州為真定府建成北都。至此,大唐帝國滅亡了十六年後,唐朝的國號終於再次在華夏大地上崛起,唐朝的旗幟也終於再次飄揚在華夏神州的上空!


    ……


    登基大典結束後,李存勖走下天壇來到文武百官之中,一邊接受百官朝賀,一邊和百官一一交談以示勉勵。


    人群中的安繼業和郭威兄弟二人看到自己的結義大哥終於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想到他們兄弟三人化身為亂世長風終結這個亂世的理想至此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均感到振奮不已。


    郭威興高采烈地說道:“二哥,大哥終於登基稱帝了,這回我們終於迎來了終結這個亂世的希望了!”


    安繼業也不無高興地說道:“是啊,如今大唐的國號重新在這片華夏大地上崛起,重現大唐盛世也是指日可待了啊!”


    郭威笑道:“說起來,大哥的登基大典著實隆重啊!人生有此一回才算是真正的不枉此生啊!”


    安繼業正待答話,忽聽身後傳來一聲冷笑,緊接著隻聽冷笑之人小聲說道:“隆重的登基大典誠然是皇權和身份的象征,也意味著黎民百姓和滿朝文武對新皇帝的歡迎和期待。然而曆史卻總是喜歡開玩笑!無數的曆史向我們證明了一點,越是那些登基典禮隆重、花銷鋪張高昂的皇帝,往往在登基之後也越是奢靡無度,越是無法讓浩蕩的皇恩惠及天下百姓。而那些典禮從簡的皇帝,執政之時卻往往會更加的注重減輕百姓的負擔,越有可能開創出一片繁榮安定的煌煌盛世。


    “今日陛下的一番誓言確實是振奮人心,也確實讓掙紮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天下蒼生看到了希望。但是再響亮的誓言也終究不過是一句空乏無力的話語,到底能不能實現這個誓言,究竟能不能真的結束這個亂世,還得靠實際行動才行!陛下現在確實是實現了自己登基稱帝的夙願,可是眼下這個紛亂的亂世……皇帝還少了不成?這個亂世需要的並不是一個新的皇帝,而是一個有能力去終結這個亂世的天選之子!陛下究竟能不能終結這個亂世,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天選之子,我們隻能拭目以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長風嘯江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羽簫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羽簫魂並收藏亂世長風嘯江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