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盤點開,眾人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個以日期命名的文件夾,時間無一例外全是十年前。
工作人員請示了審判長,點開日期最早的一個文件夾,裏麵是一份份表格及合同。
控方律師解釋道:“這些資料是當年三中實驗樓工程項目的真實數據。大家可以看到,項目最初商定的總金額是2500萬元,實際撥到位的款項卻隻有1700萬,少了三分之一。”
辯方律師已經不像之前那麽意氣風發,勉強道:“這個可以解釋,徐先生當初確實答應捐款2500萬,但後來公司資金緊張,騰不出這麽多錢,隻好修改了設計圖紙。”
“是嗎?”控方律師勾起唇角,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那麽這件事情,徐先生——我指的是徐見星先生,他知道麽?”
辯方律師被問住了,下意識看了看馮友明,可惜對方並未給他任何提示,他隻好道:“徐先生當然知道,合同上的字是他簽的,他怎麽會不知道。”
“既然對方律師這麽說,我們再來看下一條證據。”控方律師示意工作人員點開第二個文件夾。
這次是兩張圖紙。
右邊那張的日期比左邊的晚了兩個月,仔細看可以看出,圖紙確實修改了,但總體的樓層數並沒有變,為了節省用料,內部的小細節被做了許多修改。
“這圖紙,簡直胡鬧!”
旁聽席上忽然有人站起來,大聲怒斥。
“安靜!”審判長不悅地道。這絕對是他上任以來紀律最差的一場庭審,沒有之一!
“審判長,請允許他說話。”控方律師說道,“這位先生是我們專程從京城請來的建築設計師。”
“這樣啊,那你說吧。”審判長立即改口,和顏悅色地衝站起來的男人點頭。
男人神情冷厲,“這張圖紙的作者不配做設計……不,簡直不配做人!”
這位顯然脾氣火爆,親自走上台,搶過工作人員的鼠標,在圖紙上圈塗,“這裏,這裏,還有這裏,這裏……這些地方的承重根本不合理。而且即便是這張偷工減料的圖紙,按照當年物價,1700萬也絕對不夠。這樓竟然建了十年才塌,簡直是奇跡……”
他劈裏啪啦說了一堆專業術語,分析這圖紙到底為什麽不合理,眾人聽得一頭霧水,但仍然津津有味。
而這位設計師也是個性十足,說完也不管別人如何議論紛紛,直接下台回了自己的座位,抱著胳膊不再說話,像是在生悶氣。
控方律師悠悠道:“1700萬還是多的了,其中又有多少入了誰的口袋……嘖,真是不敢想。”
“說話要講證據,”辯方律師臉色鐵青,“就算圖紙有問題,那也是設計單位的過錯,與我的當事人無關。”
“既然辯方不肯承認,那我們繼續往下。”工作人員無需提醒,直接點開下一個文件夾。
這次是一份份采購清單,除了鋼筋、沙石、磚塊等基礎建築材料,竟然還出現了“泡沫”這種項目。
“這些資料,請問被告要如何解釋?”控方律師含笑問。
辯方律師頻頻看向馮友明,馮友明卻始終垂著眼簾不吭聲。
“不予解釋,那就繼續。”控方律師從容地抬了抬手,“請打開最上麵的文件夾。”
最上麵的文件夾,也是日期最靠後的。
裏麵有兩段視頻。
第一段視頻顯示是在夜晚的工地裏,詳細記錄了卓震海及呂曉峰被殺害並被埋屍牆中的經過。
那些人的臉,全是眾人熟悉的,馮友明、梁博、張柏,還有那三個後來墜樓死亡的工人。
視頻的最後,出現的是蔡興民的臉。
他坐在自己的車裏,對著鏡頭痛哭流涕,失聲懺悔。
“2009年8月17日,他們……還有我,還有我……我們殺死了卓震海和呂曉峰,因為他們查到了我們,還要向社會曝光。
“我不想的,我根本不想加入他們,我不想要那些黑心錢!可是我沒辦法,我在這個位置上,我不這麽做,我也會被殺死,埋在牆裏,他們也不會放過我的老婆孩子……對不起……”
望著大屏幕上熟悉又陌生的父親,蔡承眼神空洞怔然。
方遇將手搭在他的肩上,小聲安慰,“蔡伯伯是被逼的,他如果不配合他們演戲,那些人也會對他和他的家人做同樣的事情。幸好他記錄下來了,所以我們今天才能在這裏,幫受害者討回公道。”
蔡承掩麵低泣。
方父一圈砸在扶手上,眼眶通紅,目眥欲裂,“這些畜生!”
“請問被告還有什麽要說的?”控方律師笑眯眯道。
“當然有,”辯方律師強行淡定,“請問你們如何證明這些內容的真實性?剛才陸警官說了,u盤被挖出來一直由警方保管,失竊不說,根本連內容都提取不了,我懷疑,你們的u盤和這些所謂的證據,全是偽造的!”
“死鴨子嘴硬,”控方律師冷笑,“既然如此,我們就來明明白白地驗證一下。審判長,我請求讓證人出庭。”
“可以。”
大門應聲而開,一個形銷骨立的鶴發老人坐在輪椅上,由法警和護士推著進來,護士手上還舉著吊瓶架子。
老人瘦得不成人形,令人見之心酸,媒體記者登時將鏡頭對準他,一通拍照。
“請不要用閃光燈!”護士急忙道,“病人眼睛久不見光,你們這樣會傷到他的眼睛——”
“讓他們拍吧,”蔡興民氣若遊絲地道,“我的眼睛早就看不清東西了,也沒什麽不可見人的。”
“請問久不見光是什麽意思?”有記者敏感地捕捉到關鍵信息。
蔡興民被推著到了台上,就著護士手裏的氧氣瓶吸了幾口,才緩緩道:“我叫蔡興民,那些視頻是我拍的。9年前,他們發現我私下存了證據,就派人偽裝成強盜,闖進我家。反抗中,我的妻子死了,我變成了植物人……”
蔡興民不過60歲,卻已經像耄耋老人,說話無比費力,斷斷續續才將當年發生的事情複述了一遍。
工作人員請示了審判長,點開日期最早的一個文件夾,裏麵是一份份表格及合同。
控方律師解釋道:“這些資料是當年三中實驗樓工程項目的真實數據。大家可以看到,項目最初商定的總金額是2500萬元,實際撥到位的款項卻隻有1700萬,少了三分之一。”
辯方律師已經不像之前那麽意氣風發,勉強道:“這個可以解釋,徐先生當初確實答應捐款2500萬,但後來公司資金緊張,騰不出這麽多錢,隻好修改了設計圖紙。”
“是嗎?”控方律師勾起唇角,眼中閃過一道精光,“那麽這件事情,徐先生——我指的是徐見星先生,他知道麽?”
辯方律師被問住了,下意識看了看馮友明,可惜對方並未給他任何提示,他隻好道:“徐先生當然知道,合同上的字是他簽的,他怎麽會不知道。”
“既然對方律師這麽說,我們再來看下一條證據。”控方律師示意工作人員點開第二個文件夾。
這次是兩張圖紙。
右邊那張的日期比左邊的晚了兩個月,仔細看可以看出,圖紙確實修改了,但總體的樓層數並沒有變,為了節省用料,內部的小細節被做了許多修改。
“這圖紙,簡直胡鬧!”
旁聽席上忽然有人站起來,大聲怒斥。
“安靜!”審判長不悅地道。這絕對是他上任以來紀律最差的一場庭審,沒有之一!
“審判長,請允許他說話。”控方律師說道,“這位先生是我們專程從京城請來的建築設計師。”
“這樣啊,那你說吧。”審判長立即改口,和顏悅色地衝站起來的男人點頭。
男人神情冷厲,“這張圖紙的作者不配做設計……不,簡直不配做人!”
這位顯然脾氣火爆,親自走上台,搶過工作人員的鼠標,在圖紙上圈塗,“這裏,這裏,還有這裏,這裏……這些地方的承重根本不合理。而且即便是這張偷工減料的圖紙,按照當年物價,1700萬也絕對不夠。這樓竟然建了十年才塌,簡直是奇跡……”
他劈裏啪啦說了一堆專業術語,分析這圖紙到底為什麽不合理,眾人聽得一頭霧水,但仍然津津有味。
而這位設計師也是個性十足,說完也不管別人如何議論紛紛,直接下台回了自己的座位,抱著胳膊不再說話,像是在生悶氣。
控方律師悠悠道:“1700萬還是多的了,其中又有多少入了誰的口袋……嘖,真是不敢想。”
“說話要講證據,”辯方律師臉色鐵青,“就算圖紙有問題,那也是設計單位的過錯,與我的當事人無關。”
“既然辯方不肯承認,那我們繼續往下。”工作人員無需提醒,直接點開下一個文件夾。
這次是一份份采購清單,除了鋼筋、沙石、磚塊等基礎建築材料,竟然還出現了“泡沫”這種項目。
“這些資料,請問被告要如何解釋?”控方律師含笑問。
辯方律師頻頻看向馮友明,馮友明卻始終垂著眼簾不吭聲。
“不予解釋,那就繼續。”控方律師從容地抬了抬手,“請打開最上麵的文件夾。”
最上麵的文件夾,也是日期最靠後的。
裏麵有兩段視頻。
第一段視頻顯示是在夜晚的工地裏,詳細記錄了卓震海及呂曉峰被殺害並被埋屍牆中的經過。
那些人的臉,全是眾人熟悉的,馮友明、梁博、張柏,還有那三個後來墜樓死亡的工人。
視頻的最後,出現的是蔡興民的臉。
他坐在自己的車裏,對著鏡頭痛哭流涕,失聲懺悔。
“2009年8月17日,他們……還有我,還有我……我們殺死了卓震海和呂曉峰,因為他們查到了我們,還要向社會曝光。
“我不想的,我根本不想加入他們,我不想要那些黑心錢!可是我沒辦法,我在這個位置上,我不這麽做,我也會被殺死,埋在牆裏,他們也不會放過我的老婆孩子……對不起……”
望著大屏幕上熟悉又陌生的父親,蔡承眼神空洞怔然。
方遇將手搭在他的肩上,小聲安慰,“蔡伯伯是被逼的,他如果不配合他們演戲,那些人也會對他和他的家人做同樣的事情。幸好他記錄下來了,所以我們今天才能在這裏,幫受害者討回公道。”
蔡承掩麵低泣。
方父一圈砸在扶手上,眼眶通紅,目眥欲裂,“這些畜生!”
“請問被告還有什麽要說的?”控方律師笑眯眯道。
“當然有,”辯方律師強行淡定,“請問你們如何證明這些內容的真實性?剛才陸警官說了,u盤被挖出來一直由警方保管,失竊不說,根本連內容都提取不了,我懷疑,你們的u盤和這些所謂的證據,全是偽造的!”
“死鴨子嘴硬,”控方律師冷笑,“既然如此,我們就來明明白白地驗證一下。審判長,我請求讓證人出庭。”
“可以。”
大門應聲而開,一個形銷骨立的鶴發老人坐在輪椅上,由法警和護士推著進來,護士手上還舉著吊瓶架子。
老人瘦得不成人形,令人見之心酸,媒體記者登時將鏡頭對準他,一通拍照。
“請不要用閃光燈!”護士急忙道,“病人眼睛久不見光,你們這樣會傷到他的眼睛——”
“讓他們拍吧,”蔡興民氣若遊絲地道,“我的眼睛早就看不清東西了,也沒什麽不可見人的。”
“請問久不見光是什麽意思?”有記者敏感地捕捉到關鍵信息。
蔡興民被推著到了台上,就著護士手裏的氧氣瓶吸了幾口,才緩緩道:“我叫蔡興民,那些視頻是我拍的。9年前,他們發現我私下存了證據,就派人偽裝成強盜,闖進我家。反抗中,我的妻子死了,我變成了植物人……”
蔡興民不過60歲,卻已經像耄耋老人,說話無比費力,斷斷續續才將當年發生的事情複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