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時間淩晨3點15分。
夏曦躲在大樓電梯間的一處角落裏,默默觀察著電梯的運行情況。
整棟莫弗大廈,分為a座和b座兩個部分,兩座的樓梯相連,但是樓內不通。
a座頂上五層分別設立有各類實驗室,那裏也是最有可能存放試驗資料的地方。
但是夏曦並不知道,安歌之前到底是在哪個實驗室工作,工作證上也沒有詳細注明。
因此他決定采用最笨的辦法——地毯式搜索。
先上a座最高層,然後再一層層往下搜尋,今天搜不完,明天接著再來,反正現在的大廈門禁對他而言也已然無效了。
通往a座的電梯間,總共設計有6部電梯。他在電梯前靜靜等待了10分鍾,用以觀察這6部電梯,是否有值班保安夜巡使用。
10分鍾過後,夏曦發現電梯始終都停在1層,並不見有人乘坐。於是,他終於是放心大膽的乘坐其中一部,上了頂樓。
a座最頂層,設置的是氣化實驗室,下一層是液化實驗室,接下來是礦物實驗室,再下來是金屬實驗室,最後是綜合成品鑒定化驗室。
各層實驗室的布局,基本都是大同小異。獨立數據機房,也都設在每層的同一個位置,而且確實如他所料,並沒有連接互聯網。
夏曦在各層的服務器電腦上,迅速設定了幾個關鍵詞後,係統便開始對裏麵存儲的相關工作文檔進行檢索。
30天內生成的工作文檔,是他優先搜索的目標。
可40分鍾過後,前麵兩層的搜索結果,卻讓他一無所獲。
夏曦帶著小小失望的心情,下到了礦物實驗室,查看這邊的搜索結果。
隻見黑色屏保一開,屏幕上總共羅列出了5條檢索信息:
2份excel表格,2份word文檔,一個文件包。這些都在一個以angan(安歌)命名的文件夾目錄下。
這個結果讓他頓時眼前一亮,心髒不由加速跳動了幾下。他即刻點開一份文檔,開始仔細查看起來。
2份word文檔中,分別記錄了關於同一個礦石包裹物的檢測結果報告:
一份是《礦石構成元素檢測分析結果》,另一份則是《礦石同位素年代分析報告》。
這兩份文檔中所記錄的分析結果十分驚人。
首先這塊礦石並不屬於地球,而是一塊天外隕石。
因為礦石中檢測出,含有大量超出地球已知元素的不明放射物,放射性極高,並且還是罕見的連續放射性衰變。
同時,礦石中也檢測出了與已知元素周期表上相對應的元素,隻不過這種元素的半衰期都極短。
因此便出現了更加令人費解的現象,這些元素未從礦石上分離出來之前,表現得極其穩定,原子數幾乎保持不變。但實驗中,一旦將其脫離原礦石,馬上就恢複了其正常的半衰期。
所以常規檢測根本無法得知,那些已知放射性元素,其同位素母體和子體的準確含量比。
因此通過一般的同位素測定礦石年齡的方法,也就對它完全不起作用。幾次試驗全都宣告失敗,目前仍舊難以判斷礦石具體的形成年代。
另外,報告中還指出,這塊礦石中所包裹的,是一塊尚不知其構成元素的金屬殘片。需將礦石整體移交至金屬實驗室,以便對它進行詳細的構成元素檢測。
報告最後提議:希望能夠進一步勘探這塊礦石發現地的周邊地質環境。最好能重新進行地質采樣,檢測分析後,將其作為斷代的側麵參考。
這份報告最後的署名正是——angan(安歌)。
而另外那兩份excel表格中所記錄的,則是關於礦石樣本具體元素分析數據。夏曦打開後大概瞄了一眼就關掉了。
這些數據對他來說毫無意義,完全就是天書一般的存在。
既然他在報告中,已經獲得了安歌的線索,並且知道了他們集團立項外出考察的原因,這就夠了。
至於這塊礦石本身,哪怕它就是飛碟碎片、神仙法寶之類的罕見、神秘之物,夏曦現在也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
不過最大的遺憾,就是報告中並沒有提及礦石的來源,以及他們外出考察的具體地點,隻能寄期望於接下來的搜索了。
夏曦接著又點開了那個文件包。不過讓他失望的是,文件包裏存儲的全都是圖像文件,總計顯示有一百多張。
他隨便點開了幾張,發現拍攝的都是那塊礦石的各角度照片。
照片中顯示的是一塊大約有西瓜大小,一半黑灰一半藍綠,上麵布滿了流渦紋的奇怪石頭。
藍綠色那一麵看起來有點像果凍,應該是墜落的時候,高溫熔化後形成的,就像火山玻璃一樣。而那塊不知名的金屬物,就被包裹在這些果凍裏。
金屬呈金黃色,看不太出整體是個什麽形狀,裸露在礦石外的部分,也就隻有食指大小的狹長一條。
不過表麵全無熔化或腐蝕的痕跡,在閃光燈下顯得光亮耀眼。
……
瀏覽完這些文檔後,夏曦蹲靠在服務器旁,扒下滿是水氣的口罩,露出口鼻,呼吸著新鮮空氣。
隨後他又摘下眼鏡,用力捏了幾下鼻梁給自己提神。體虛乏力的夏曦,這時候已經是虛汗淋漓,手腳微顫了。
他滿臉疲乏的從兜裏摸出手機,看了下時間,快到四點半了,留給他折騰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10分鍾後,夏曦重新戴好口罩,下樓來到了金屬實驗室的服務器機房。
這裏的屏幕上所顯示的搜索信息,是一個以伊萬命名的文件夾。
此人正是之前夏曦在航班信息中查尋到的,此次科考隊項目專家組6人中的其中一個。
文件夾裏總共有3份word文檔,和一個同樣都是圖像文件的文件夾。
他在詳細閱讀文檔後,也沒發現有關於科考目的地的相關線索。
文檔主要是安歌與伊萬的往來郵件整理稿。上麵說的是,在他們進一步檢測這個不明金屬時,發現上麵有諸多深淺一致,形狀複雜,有點類似圖紋符號的刻痕。
這位名叫伊萬的專家,正是目前歐洲最傑出的語言符號學家。
經過他仔細辨認和分析後,斷定這塊金屬物的形狀及上麵的不明刻痕,不是自然形成的,倒像是某種“人造”器物的碎片。
隻是目前尚不能確定這些刻痕,具體是文字還是裝飾紋樣,這需要更多的信息對比後才能證實。
另外,伊萬還認為,這很有可能會涉及到地外文明,或者地球史前文明。這個發現如果一旦被證實,必將會震驚世界,甚至有可能就此改寫人類曆史……
夏曦草草瀏覽過後,關掉了文檔,也沒再打開那個圖像文件包,直接清理掉搜索記錄後,他便轉身去了樓下,也就是綜合成品鑒定化驗室。
然而這邊的搜索結果,和最上麵那兩層一樣,什麽線索也沒有。
20分鍾後,夏曦根據他之前拍攝的樓層部門指引,去到了莫弗大廈b座……
……
夏曦躲在大樓電梯間的一處角落裏,默默觀察著電梯的運行情況。
整棟莫弗大廈,分為a座和b座兩個部分,兩座的樓梯相連,但是樓內不通。
a座頂上五層分別設立有各類實驗室,那裏也是最有可能存放試驗資料的地方。
但是夏曦並不知道,安歌之前到底是在哪個實驗室工作,工作證上也沒有詳細注明。
因此他決定采用最笨的辦法——地毯式搜索。
先上a座最高層,然後再一層層往下搜尋,今天搜不完,明天接著再來,反正現在的大廈門禁對他而言也已然無效了。
通往a座的電梯間,總共設計有6部電梯。他在電梯前靜靜等待了10分鍾,用以觀察這6部電梯,是否有值班保安夜巡使用。
10分鍾過後,夏曦發現電梯始終都停在1層,並不見有人乘坐。於是,他終於是放心大膽的乘坐其中一部,上了頂樓。
a座最頂層,設置的是氣化實驗室,下一層是液化實驗室,接下來是礦物實驗室,再下來是金屬實驗室,最後是綜合成品鑒定化驗室。
各層實驗室的布局,基本都是大同小異。獨立數據機房,也都設在每層的同一個位置,而且確實如他所料,並沒有連接互聯網。
夏曦在各層的服務器電腦上,迅速設定了幾個關鍵詞後,係統便開始對裏麵存儲的相關工作文檔進行檢索。
30天內生成的工作文檔,是他優先搜索的目標。
可40分鍾過後,前麵兩層的搜索結果,卻讓他一無所獲。
夏曦帶著小小失望的心情,下到了礦物實驗室,查看這邊的搜索結果。
隻見黑色屏保一開,屏幕上總共羅列出了5條檢索信息:
2份excel表格,2份word文檔,一個文件包。這些都在一個以angan(安歌)命名的文件夾目錄下。
這個結果讓他頓時眼前一亮,心髒不由加速跳動了幾下。他即刻點開一份文檔,開始仔細查看起來。
2份word文檔中,分別記錄了關於同一個礦石包裹物的檢測結果報告:
一份是《礦石構成元素檢測分析結果》,另一份則是《礦石同位素年代分析報告》。
這兩份文檔中所記錄的分析結果十分驚人。
首先這塊礦石並不屬於地球,而是一塊天外隕石。
因為礦石中檢測出,含有大量超出地球已知元素的不明放射物,放射性極高,並且還是罕見的連續放射性衰變。
同時,礦石中也檢測出了與已知元素周期表上相對應的元素,隻不過這種元素的半衰期都極短。
因此便出現了更加令人費解的現象,這些元素未從礦石上分離出來之前,表現得極其穩定,原子數幾乎保持不變。但實驗中,一旦將其脫離原礦石,馬上就恢複了其正常的半衰期。
所以常規檢測根本無法得知,那些已知放射性元素,其同位素母體和子體的準確含量比。
因此通過一般的同位素測定礦石年齡的方法,也就對它完全不起作用。幾次試驗全都宣告失敗,目前仍舊難以判斷礦石具體的形成年代。
另外,報告中還指出,這塊礦石中所包裹的,是一塊尚不知其構成元素的金屬殘片。需將礦石整體移交至金屬實驗室,以便對它進行詳細的構成元素檢測。
報告最後提議:希望能夠進一步勘探這塊礦石發現地的周邊地質環境。最好能重新進行地質采樣,檢測分析後,將其作為斷代的側麵參考。
這份報告最後的署名正是——angan(安歌)。
而另外那兩份excel表格中所記錄的,則是關於礦石樣本具體元素分析數據。夏曦打開後大概瞄了一眼就關掉了。
這些數據對他來說毫無意義,完全就是天書一般的存在。
既然他在報告中,已經獲得了安歌的線索,並且知道了他們集團立項外出考察的原因,這就夠了。
至於這塊礦石本身,哪怕它就是飛碟碎片、神仙法寶之類的罕見、神秘之物,夏曦現在也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
不過最大的遺憾,就是報告中並沒有提及礦石的來源,以及他們外出考察的具體地點,隻能寄期望於接下來的搜索了。
夏曦接著又點開了那個文件包。不過讓他失望的是,文件包裏存儲的全都是圖像文件,總計顯示有一百多張。
他隨便點開了幾張,發現拍攝的都是那塊礦石的各角度照片。
照片中顯示的是一塊大約有西瓜大小,一半黑灰一半藍綠,上麵布滿了流渦紋的奇怪石頭。
藍綠色那一麵看起來有點像果凍,應該是墜落的時候,高溫熔化後形成的,就像火山玻璃一樣。而那塊不知名的金屬物,就被包裹在這些果凍裏。
金屬呈金黃色,看不太出整體是個什麽形狀,裸露在礦石外的部分,也就隻有食指大小的狹長一條。
不過表麵全無熔化或腐蝕的痕跡,在閃光燈下顯得光亮耀眼。
……
瀏覽完這些文檔後,夏曦蹲靠在服務器旁,扒下滿是水氣的口罩,露出口鼻,呼吸著新鮮空氣。
隨後他又摘下眼鏡,用力捏了幾下鼻梁給自己提神。體虛乏力的夏曦,這時候已經是虛汗淋漓,手腳微顫了。
他滿臉疲乏的從兜裏摸出手機,看了下時間,快到四點半了,留給他折騰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10分鍾後,夏曦重新戴好口罩,下樓來到了金屬實驗室的服務器機房。
這裏的屏幕上所顯示的搜索信息,是一個以伊萬命名的文件夾。
此人正是之前夏曦在航班信息中查尋到的,此次科考隊項目專家組6人中的其中一個。
文件夾裏總共有3份word文檔,和一個同樣都是圖像文件的文件夾。
他在詳細閱讀文檔後,也沒發現有關於科考目的地的相關線索。
文檔主要是安歌與伊萬的往來郵件整理稿。上麵說的是,在他們進一步檢測這個不明金屬時,發現上麵有諸多深淺一致,形狀複雜,有點類似圖紋符號的刻痕。
這位名叫伊萬的專家,正是目前歐洲最傑出的語言符號學家。
經過他仔細辨認和分析後,斷定這塊金屬物的形狀及上麵的不明刻痕,不是自然形成的,倒像是某種“人造”器物的碎片。
隻是目前尚不能確定這些刻痕,具體是文字還是裝飾紋樣,這需要更多的信息對比後才能證實。
另外,伊萬還認為,這很有可能會涉及到地外文明,或者地球史前文明。這個發現如果一旦被證實,必將會震驚世界,甚至有可能就此改寫人類曆史……
夏曦草草瀏覽過後,關掉了文檔,也沒再打開那個圖像文件包,直接清理掉搜索記錄後,他便轉身去了樓下,也就是綜合成品鑒定化驗室。
然而這邊的搜索結果,和最上麵那兩層一樣,什麽線索也沒有。
20分鍾後,夏曦根據他之前拍攝的樓層部門指引,去到了莫弗大廈b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