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
一聲巨響之後,城牆被炸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無數叛軍立即從缺口中殺入,同守軍廝殺在一起。
“又是掘城牆,難道叛軍就會這一招麽!”
鄭參將忍不住怒罵道。
挖地道挖到城牆下麵,填上火藥,點火後將城牆爆破。
全套流程一氣嗬成,這已經成了白蓮教叛軍的標準攻城法。
方式單一老套,但架不住管用。
火藥發展到現在,純度已經大幅度提高。
隻要填充的藥量足夠多,再堅固的城牆,都能夠被掀開。
麵對叛軍的攻勢,官軍也總結出了一套應對之法。
隻不過無論怎麽防備,都不可能兼顧到所有區域。
一旦城牆被炸出缺口,那就隻能派精銳上去頂住,然後緊急搶修城防工事。
從結果上來看,隻要被炸開了缺口,還沒有哪一座城池最後能夠守住。
“頂住!
都給老子頂住!
賊軍一旦破城,大家都得死!
……”
見勢頭不妙,鄭參將急忙下令道。
九江保衛戰打的太過慘烈,惹怒了城外的反王。
為了鼓舞士氣,賊軍已經宣布破城之後三天不封刀。
打擊了守軍的士氣,同樣也把守軍逼到了絕路上。
現在大家最後的信念,就是援兵明天就會抵達。
不過作為守將,鄭參將卻非常清楚,援兵明天抵達隻是一個幌子。
臨江城在五天就淪陷了,戰火現在已經燒到南昌,江西方麵自顧不暇。
南直隸和浙江的援軍,抵達安慶之後就不動了。
這些同僚打的主意,他最清楚不過。
無非是擔心增援途中,遭到叛軍的攔截損兵折將。
此刻南直隸和浙江看似有十幾萬大軍,可真正能打的部隊,一共就那麽兩三萬。
真要是折損在了九江,江南大地將任由叛軍馳騁。
為了戰略安全,也為了自己的官帽子,直接固守安慶無疑是最佳選擇。
誰也承擔不起江南淪陷的後果,哪怕事後朝廷知道他們見死不救,也會選擇輕拿輕放。
……
府衙中。
“二哥,您就別猶豫了。
此時投降,還能夠獲得聖國的優待。
倘若讓聖國大軍殺了進來,那可是要屠城的。
為了滿城的百姓,您就下令……”
中年男子的勸說,讓胡宇哲陷入了無盡的彷徨中。
不同於其他官員,他的老家在長沙,此刻已經落入叛軍之手。
知道他擔任九江知府,叛軍不僅沒有查抄他的家族,反而禮遇有加。
再怎麽禮遇,全族老小也在人家一念之間。
眼前充當說客的中年男子,就是他的堂弟。
從對方焦慮的神色上可以判斷,一旦他拒絕開城投降,族人肯定要倒大黴。
“白蓮教不容於士紳大族,無論他們怎麽顯赫,都隻是鏡花水月。
真要是投奔過去,就算暫時能夠保住性命,未來也難逃被清算的命運。”
胡宇哲緩緩說道。
封建王朝,最大的財富就是土地。
大虞朝的土地兼並非常嚴重,士紳掌控著大量的社會財富,白蓮聖國要鼎革天下,注定要站在士紳的對立麵。
不對士紳大族下手,他們根本養不起百萬大軍。
何況人家冒著誅九族的風險造反,肯定是要分肉的。
倘若不對士紳大族下手,剩下的那點兒利益,哪裏夠眾多股東分啊!
縱觀曆史,曆朝曆代王朝更替,都免不了進行利益洗牌。
哪個群體掌握了最多的社會財富,哪個群體就是被清洗的對象。
如果沒有重新洗牌,那麽新生政權的壽命,肯定不會長久。
想要逃脫被清洗的命運,就必須在恰當的時機,選擇潛龍進行下注。
大虞朝確實在走向衰落,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沒有到覆滅的時候。
白蓮教玩的是政教合一,儒家那一套理論,人家根本不買賬。
士紳們就算投奔過去,也很難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此前投降的官員,日子過的都很憋屈。
看似受到了提拔重用,實際權力約等於零,純粹就是籠中鳥。
被剔除了士族圈子,遭受外界的謾罵也就算了,還要時刻擔心朝廷的清算。
“二哥,那些都是老黃曆了。
現在主政江南的是南王,此人胸懷大誌,並不仇視士紳。
幕僚之中,不乏兩廣、江西的士子。
帳下的湖廣士子也不少,隻是苦於沒有領頭之人,才被他們壓了一頭。
如果二哥,您能夠過去,情況立即會大不相同。
白蓮教成不了大器,不等於南王也沒有機會問鼎天下。
最不濟也能割據一方,享受數十年的富貴。”
中年男子賣力的勸說道。
以宗教為紐帶的造反團體,都是前期嘎嘎猛。
到了造反中後期,教眾們的見識廣闊起來,沒那麽好忽悠了,就會衍生出一係列的問題。
寄居在宗教團體內部,發展自己的小勢力,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成熟的政治體係,先天上就適合諸侯軍閥做大。
此刻的白蓮教,就出現了異姓王做大的趨勢。
隨著讀書人的加入,更是加劇了白蓮聖國的內部矛盾。
再怎麽忠誠,也經不起手下人的蠱惑。
稍微發生點兒矛盾,就會在有心人的引導下,成為心中的一根刺。
“你的意思是南王有意脫離白蓮聖國?”
“不妥!”
“此刻的白蓮聖國,一旦發生分裂,必然會被……”
話說到一半,胡宇哲立即意識到自己失言了。
作為大虞朝的官,居然站在白蓮聖國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擺明就是告訴了對方自己的選擇。
“恭喜二哥,做出了正確選擇!”
聽到堂弟的話,胡宇哲並沒有欣喜。
提前暴露了立場,還怎麽談條件。
別看兩人是堂兄弟,可在權力麵前,大家都要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
“行了!
通知城外暫緩攻城,今天晚上我會設宴,邀請守城的將領過來一敘。
如果能夠勸說他們,一起投降最好。
倘若發生意外,你們就安排人,把他們全部做掉。
想來你們潛入城中的人,能夠完成這項任務吧?”
胡宇哲歎息一聲說道。
他終歸不是能夠舍棄全族性命,誓死為朝廷盡忠的忠義之臣。
既然決定投奔白蓮聖國,那就必須盡可能增加自己的份量。
倘若南王真像自家堂弟說的胸懷大誌,事後定然不會虧待他。
如果賭輸了,那就自認倒黴。
……
襄陽城。
“哎!”
同半年前相比,徐文嶽蒼老了不止十歲。
知道的訊息越多,他就越是憤憤不平。
實在是太坑人了,朱景逸那貨上任之後,就沒幹一件人事。
如果不是朱景逸死的早,徐文嶽真想撬開他的腦子,看看裏麵究竟裝的是什麽。
為了討好皇帝搞開源節流,妥妥的就一純作死。
個人作死也就罷了,還坑了他這位丁憂中的老臣。
原本一片大好的局勢,除了費錢一點兒,基本上沒啥大問題。
到了現在這種時候,已經不是單純的錢糧問題,而是威脅到了大虞的江山社稷。
此刻被奪情上任,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爛攤子。
為了更好的鎮壓叛亂,徐文嶽多次上奏朝廷,希望能夠抽調大將統帥三軍,輔佐他主持平叛事宜。
可惜永寧帝沒有領會他的真意,直接把奏折內容拿到朝堂上討論,結果自然是罵聲一片。
以文禦武可是國策,哪怕他是清流領袖,一樣無法改變文官集團的共識。
“閣老,舞陽侯任命李指揮使統帥三省大軍,此刻正分三路向叛軍發起了進攻。
為了守住永州府,叛軍不得不從各路戰場抽調大軍。
據說光襄陽一線,就被抽調了十萬大軍離開,襄陽城有救了!”
襄陽知府眉飛色舞的說道。
被圍困了這麽長時間,這是他收到的最好消息。
叛軍抽調大軍離開,守軍的壓力必然大減。
加上從各地匯聚的援軍,襄陽之圍即將出現轉機。
“哦!”
“任命李牧擔任主將,倒也是合理。
看來舞陽侯比我有魄力,老夫自愧不如啊!”
徐文嶽忍不住感慨道。
無論李牧,還是舞陽侯,都是他的老熟人。
雖然曾經發生過不愉快,可那隻是一時的權力紛爭,並不是政治上的死敵。
尤其是李牧,廣西都指揮使的職位,還是他破格提拔的。
這道任命,直接扭轉了廣西的局勢。
現在看來,當時的支持力度,依舊不夠看。
倘若更幹脆一點,直接把人調到湖廣統帥諸省聯軍,沒準又是另一番結局。
不過這隻是想想,就算重來一次,也不可能做到。
能夠破格提拔,那是廣西的官軍被一掃而空,就剩下前去平叛的揚州營和淮安營。
當時正處於輔政時代,出身名門的李牧,要代理廣西都指揮使自然不會有什麽阻力。
換成湖廣戰場,軍隊建製是完整的,那就截然不同了。
高層將領的任免,必須經過朝廷公議。
舞陽侯現在的做法,本身就是違反程序規則的,必然招致朝野上下的非議。
若非他是皇帝的舅舅,宮中還有太後撐腰,估摸著也不敢玩這麽大。
“閣老,話不能這麽說。
您是朝中元老,做事需要顧忌影響,必須按規矩來。
舞陽侯是外戚,囂張跋扈慣了,自然不會在乎非議。”
從不屑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來,襄陽知府對外戚的偏見。
不過正是這種偏見,大家對舞陽侯的出格表現,容忍度反而更高。
遵守規矩的外戚,從不闖禍的外戚,那還是外戚麽。
看在對方變相救了襄陽的份兒上,他就不折子彈劾了。
換成文官敢這麽幹,那就是罪大惡極。
“算了,不說這些了。
叛軍從各地抽調兵力,裏麵可包括九江?”
徐文嶽關心的問道。
同前麵的五省總督不一樣,重新起複之後,他的官職變成了督撫雲貴湖廣江西四省軍務。
轄區少了一個省,麵臨的麻煩,卻不減反增。
一旦九江淪陷,他這個倒黴蛋總督,依舊是主要責任人之一。
“報!”
“閣老,大事不好!”
“九江……九江淪陷了!”
不等襄陽知府開口,就收到了九江淪陷的噩耗,徐文嶽的身子一下子站立不穩。
幸好一旁的襄陽知府眼疾手快,及時扶住了徐文嶽,不然又是一場事故。
“九江那邊發生了什麽?
為何這麽快,就落入叛軍之手?”
徐文嶽強忍著不適問道。
為了守住九江府,朝廷在九江集結了足足兩萬大軍和一萬民團,還招募了三萬青壯。
守軍的實力絲毫不弱於襄陽,正常情況下,堅守幾個月不成問題。
何況九江分為內外城,哪怕真的守不住,也是先丟失外城,過上一段時間再丟失內城。
“據說是守軍打開城門,放叛軍入城的。
具體發生了什麽,目前還在調查中。
大概率是有人投敵,才導致城池迅速陷落的!”
……
五月的湖廣,已經進入了炎熱的夏季。
頂著仲夏的烈陽,大軍浩浩蕩蕩的前行,突然間天空中開始烏雲密布。
“傳令下去,就地安營紮寨,做好防雨工作!”
李牧當即下令道。
雨季行軍,大自然就是最大的敵人。
雖然軍士都是南方人,早已經熟悉了多變的氣候,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在這個醫療條件落後的時代,一場普通的感冒,都有可能帶走一條鮮活的生命。
“指揮使大人,剛剛收到來自江西方麵的消息,九江府在五天前淪陷了!”
突然傳來的噩耗,李牧被嚇了一跳。
直覺告訴他,事情要糟。
“快取地圖過來!”
李牧當即衝衛兵吩咐道。
大張旗鼓的發起永州攻勢,除了盯上叛軍的家底外,也是在為其他幾路戰場分擔軍事壓力。
從之前搜集的情報來看,敵人正在從各地抽調大軍回援。
李牧都編好了劇本,以永州為誘餌,對各路援軍實施圍點打援。
為了給敵人留下充足的調兵遣將時間,他還特意控製了行軍速度。
萬萬沒有想到,大戲還沒有開始唱,九江府就先一步淪陷。
喪失了長江上的重要支點,半個江南都暴露在了叛軍的兵鋒之下。
一聲巨響之後,城牆被炸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無數叛軍立即從缺口中殺入,同守軍廝殺在一起。
“又是掘城牆,難道叛軍就會這一招麽!”
鄭參將忍不住怒罵道。
挖地道挖到城牆下麵,填上火藥,點火後將城牆爆破。
全套流程一氣嗬成,這已經成了白蓮教叛軍的標準攻城法。
方式單一老套,但架不住管用。
火藥發展到現在,純度已經大幅度提高。
隻要填充的藥量足夠多,再堅固的城牆,都能夠被掀開。
麵對叛軍的攻勢,官軍也總結出了一套應對之法。
隻不過無論怎麽防備,都不可能兼顧到所有區域。
一旦城牆被炸出缺口,那就隻能派精銳上去頂住,然後緊急搶修城防工事。
從結果上來看,隻要被炸開了缺口,還沒有哪一座城池最後能夠守住。
“頂住!
都給老子頂住!
賊軍一旦破城,大家都得死!
……”
見勢頭不妙,鄭參將急忙下令道。
九江保衛戰打的太過慘烈,惹怒了城外的反王。
為了鼓舞士氣,賊軍已經宣布破城之後三天不封刀。
打擊了守軍的士氣,同樣也把守軍逼到了絕路上。
現在大家最後的信念,就是援兵明天就會抵達。
不過作為守將,鄭參將卻非常清楚,援兵明天抵達隻是一個幌子。
臨江城在五天就淪陷了,戰火現在已經燒到南昌,江西方麵自顧不暇。
南直隸和浙江的援軍,抵達安慶之後就不動了。
這些同僚打的主意,他最清楚不過。
無非是擔心增援途中,遭到叛軍的攔截損兵折將。
此刻南直隸和浙江看似有十幾萬大軍,可真正能打的部隊,一共就那麽兩三萬。
真要是折損在了九江,江南大地將任由叛軍馳騁。
為了戰略安全,也為了自己的官帽子,直接固守安慶無疑是最佳選擇。
誰也承擔不起江南淪陷的後果,哪怕事後朝廷知道他們見死不救,也會選擇輕拿輕放。
……
府衙中。
“二哥,您就別猶豫了。
此時投降,還能夠獲得聖國的優待。
倘若讓聖國大軍殺了進來,那可是要屠城的。
為了滿城的百姓,您就下令……”
中年男子的勸說,讓胡宇哲陷入了無盡的彷徨中。
不同於其他官員,他的老家在長沙,此刻已經落入叛軍之手。
知道他擔任九江知府,叛軍不僅沒有查抄他的家族,反而禮遇有加。
再怎麽禮遇,全族老小也在人家一念之間。
眼前充當說客的中年男子,就是他的堂弟。
從對方焦慮的神色上可以判斷,一旦他拒絕開城投降,族人肯定要倒大黴。
“白蓮教不容於士紳大族,無論他們怎麽顯赫,都隻是鏡花水月。
真要是投奔過去,就算暫時能夠保住性命,未來也難逃被清算的命運。”
胡宇哲緩緩說道。
封建王朝,最大的財富就是土地。
大虞朝的土地兼並非常嚴重,士紳掌控著大量的社會財富,白蓮聖國要鼎革天下,注定要站在士紳的對立麵。
不對士紳大族下手,他們根本養不起百萬大軍。
何況人家冒著誅九族的風險造反,肯定是要分肉的。
倘若不對士紳大族下手,剩下的那點兒利益,哪裏夠眾多股東分啊!
縱觀曆史,曆朝曆代王朝更替,都免不了進行利益洗牌。
哪個群體掌握了最多的社會財富,哪個群體就是被清洗的對象。
如果沒有重新洗牌,那麽新生政權的壽命,肯定不會長久。
想要逃脫被清洗的命運,就必須在恰當的時機,選擇潛龍進行下注。
大虞朝確實在走向衰落,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沒有到覆滅的時候。
白蓮教玩的是政教合一,儒家那一套理論,人家根本不買賬。
士紳們就算投奔過去,也很難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此前投降的官員,日子過的都很憋屈。
看似受到了提拔重用,實際權力約等於零,純粹就是籠中鳥。
被剔除了士族圈子,遭受外界的謾罵也就算了,還要時刻擔心朝廷的清算。
“二哥,那些都是老黃曆了。
現在主政江南的是南王,此人胸懷大誌,並不仇視士紳。
幕僚之中,不乏兩廣、江西的士子。
帳下的湖廣士子也不少,隻是苦於沒有領頭之人,才被他們壓了一頭。
如果二哥,您能夠過去,情況立即會大不相同。
白蓮教成不了大器,不等於南王也沒有機會問鼎天下。
最不濟也能割據一方,享受數十年的富貴。”
中年男子賣力的勸說道。
以宗教為紐帶的造反團體,都是前期嘎嘎猛。
到了造反中後期,教眾們的見識廣闊起來,沒那麽好忽悠了,就會衍生出一係列的問題。
寄居在宗教團體內部,發展自己的小勢力,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成熟的政治體係,先天上就適合諸侯軍閥做大。
此刻的白蓮教,就出現了異姓王做大的趨勢。
隨著讀書人的加入,更是加劇了白蓮聖國的內部矛盾。
再怎麽忠誠,也經不起手下人的蠱惑。
稍微發生點兒矛盾,就會在有心人的引導下,成為心中的一根刺。
“你的意思是南王有意脫離白蓮聖國?”
“不妥!”
“此刻的白蓮聖國,一旦發生分裂,必然會被……”
話說到一半,胡宇哲立即意識到自己失言了。
作為大虞朝的官,居然站在白蓮聖國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擺明就是告訴了對方自己的選擇。
“恭喜二哥,做出了正確選擇!”
聽到堂弟的話,胡宇哲並沒有欣喜。
提前暴露了立場,還怎麽談條件。
別看兩人是堂兄弟,可在權力麵前,大家都要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
“行了!
通知城外暫緩攻城,今天晚上我會設宴,邀請守城的將領過來一敘。
如果能夠勸說他們,一起投降最好。
倘若發生意外,你們就安排人,把他們全部做掉。
想來你們潛入城中的人,能夠完成這項任務吧?”
胡宇哲歎息一聲說道。
他終歸不是能夠舍棄全族性命,誓死為朝廷盡忠的忠義之臣。
既然決定投奔白蓮聖國,那就必須盡可能增加自己的份量。
倘若南王真像自家堂弟說的胸懷大誌,事後定然不會虧待他。
如果賭輸了,那就自認倒黴。
……
襄陽城。
“哎!”
同半年前相比,徐文嶽蒼老了不止十歲。
知道的訊息越多,他就越是憤憤不平。
實在是太坑人了,朱景逸那貨上任之後,就沒幹一件人事。
如果不是朱景逸死的早,徐文嶽真想撬開他的腦子,看看裏麵究竟裝的是什麽。
為了討好皇帝搞開源節流,妥妥的就一純作死。
個人作死也就罷了,還坑了他這位丁憂中的老臣。
原本一片大好的局勢,除了費錢一點兒,基本上沒啥大問題。
到了現在這種時候,已經不是單純的錢糧問題,而是威脅到了大虞的江山社稷。
此刻被奪情上任,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爛攤子。
為了更好的鎮壓叛亂,徐文嶽多次上奏朝廷,希望能夠抽調大將統帥三軍,輔佐他主持平叛事宜。
可惜永寧帝沒有領會他的真意,直接把奏折內容拿到朝堂上討論,結果自然是罵聲一片。
以文禦武可是國策,哪怕他是清流領袖,一樣無法改變文官集團的共識。
“閣老,舞陽侯任命李指揮使統帥三省大軍,此刻正分三路向叛軍發起了進攻。
為了守住永州府,叛軍不得不從各路戰場抽調大軍。
據說光襄陽一線,就被抽調了十萬大軍離開,襄陽城有救了!”
襄陽知府眉飛色舞的說道。
被圍困了這麽長時間,這是他收到的最好消息。
叛軍抽調大軍離開,守軍的壓力必然大減。
加上從各地匯聚的援軍,襄陽之圍即將出現轉機。
“哦!”
“任命李牧擔任主將,倒也是合理。
看來舞陽侯比我有魄力,老夫自愧不如啊!”
徐文嶽忍不住感慨道。
無論李牧,還是舞陽侯,都是他的老熟人。
雖然曾經發生過不愉快,可那隻是一時的權力紛爭,並不是政治上的死敵。
尤其是李牧,廣西都指揮使的職位,還是他破格提拔的。
這道任命,直接扭轉了廣西的局勢。
現在看來,當時的支持力度,依舊不夠看。
倘若更幹脆一點,直接把人調到湖廣統帥諸省聯軍,沒準又是另一番結局。
不過這隻是想想,就算重來一次,也不可能做到。
能夠破格提拔,那是廣西的官軍被一掃而空,就剩下前去平叛的揚州營和淮安營。
當時正處於輔政時代,出身名門的李牧,要代理廣西都指揮使自然不會有什麽阻力。
換成湖廣戰場,軍隊建製是完整的,那就截然不同了。
高層將領的任免,必須經過朝廷公議。
舞陽侯現在的做法,本身就是違反程序規則的,必然招致朝野上下的非議。
若非他是皇帝的舅舅,宮中還有太後撐腰,估摸著也不敢玩這麽大。
“閣老,話不能這麽說。
您是朝中元老,做事需要顧忌影響,必須按規矩來。
舞陽侯是外戚,囂張跋扈慣了,自然不會在乎非議。”
從不屑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來,襄陽知府對外戚的偏見。
不過正是這種偏見,大家對舞陽侯的出格表現,容忍度反而更高。
遵守規矩的外戚,從不闖禍的外戚,那還是外戚麽。
看在對方變相救了襄陽的份兒上,他就不折子彈劾了。
換成文官敢這麽幹,那就是罪大惡極。
“算了,不說這些了。
叛軍從各地抽調兵力,裏麵可包括九江?”
徐文嶽關心的問道。
同前麵的五省總督不一樣,重新起複之後,他的官職變成了督撫雲貴湖廣江西四省軍務。
轄區少了一個省,麵臨的麻煩,卻不減反增。
一旦九江淪陷,他這個倒黴蛋總督,依舊是主要責任人之一。
“報!”
“閣老,大事不好!”
“九江……九江淪陷了!”
不等襄陽知府開口,就收到了九江淪陷的噩耗,徐文嶽的身子一下子站立不穩。
幸好一旁的襄陽知府眼疾手快,及時扶住了徐文嶽,不然又是一場事故。
“九江那邊發生了什麽?
為何這麽快,就落入叛軍之手?”
徐文嶽強忍著不適問道。
為了守住九江府,朝廷在九江集結了足足兩萬大軍和一萬民團,還招募了三萬青壯。
守軍的實力絲毫不弱於襄陽,正常情況下,堅守幾個月不成問題。
何況九江分為內外城,哪怕真的守不住,也是先丟失外城,過上一段時間再丟失內城。
“據說是守軍打開城門,放叛軍入城的。
具體發生了什麽,目前還在調查中。
大概率是有人投敵,才導致城池迅速陷落的!”
……
五月的湖廣,已經進入了炎熱的夏季。
頂著仲夏的烈陽,大軍浩浩蕩蕩的前行,突然間天空中開始烏雲密布。
“傳令下去,就地安營紮寨,做好防雨工作!”
李牧當即下令道。
雨季行軍,大自然就是最大的敵人。
雖然軍士都是南方人,早已經熟悉了多變的氣候,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在這個醫療條件落後的時代,一場普通的感冒,都有可能帶走一條鮮活的生命。
“指揮使大人,剛剛收到來自江西方麵的消息,九江府在五天前淪陷了!”
突然傳來的噩耗,李牧被嚇了一跳。
直覺告訴他,事情要糟。
“快取地圖過來!”
李牧當即衝衛兵吩咐道。
大張旗鼓的發起永州攻勢,除了盯上叛軍的家底外,也是在為其他幾路戰場分擔軍事壓力。
從之前搜集的情報來看,敵人正在從各地抽調大軍回援。
李牧都編好了劇本,以永州為誘餌,對各路援軍實施圍點打援。
為了給敵人留下充足的調兵遣將時間,他還特意控製了行軍速度。
萬萬沒有想到,大戲還沒有開始唱,九江府就先一步淪陷。
喪失了長江上的重要支點,半個江南都暴露在了叛軍的兵鋒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