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本不是太舒服,我照顧了這麽久的小孩,還是念叨著她的親生母親。不是說生恩不如養恩大的嗎?
念在小悅生病的份上,也念在我隻單獨照顧她幾個月,恩情不算太大的份上,我強忍著沒說出什麽過分的話。
從那後,小悅和嚴若萱就經常通起了電話。除了第一次是在嶽父母家,後來就直接打到我家來了。這可是越洋電話啊,每次就是再隻有幾分鍾也是貴的要命啊。
好在嶽父嶽母還算通情達理,幫我交了每月的話費。而我則由一開始地反感,到慢慢地習以為常。這孩子,真是不讓人省心啊。
她們母女聊就聊吧,反正也不用我花錢,誰知道後來她們打電話時,小悅竟然請求我和嚴若萱說上幾句。我自然怒不可遏,平生第一次對小悅發了大脾氣。
小悅吃驚地看著我咆哮,眼睛睜得大大的,直直的,像是從來不認識我一樣。她愣了幾秒,就握著電話大哭了起來。見她哭了,我心裏也不好受,但我仍是硬著心腸推門而出。
後來我想,我可能是嫉妒了,嫉妒嚴若萱,隔著十萬八千裏也能騙去小悅的愛。
接下來好幾天,小悅對我彬彬有禮,既不和我講學校的趣事,也不衝我撒嬌。偶爾她有事找我,那聲“爸爸”叫得像在街頭問路,碰到個陌生人說句“叔叔”一樣,冰冰冷冷,這讓我頗為不舒服。
但是我硬著心腸對她愛搭不理,你們倒是母女連心,我倒是養了個白眼狼。不過我硬不下心腸,把她趕去她外婆家。
一天周末,我輪完午班回來,剛進家門就聽小悅仍是冰冷冷地喊:“爸爸,你的電話。”
我以為又是幾個麻友找我通宵,順手就接了過來。嚴若萱走後,我換了個活法,沒事也會壘壘長城,在牌桌上來去個一元五角的,身為中國人,中華的國粹可不能丟了。
“喂”,我大大咧咧地應著。
“……”,那邊保持著沉默。
“誰啊,怎麽不說話?還是串線了,信號有問題?”我有些不耐煩。
“小白,我是,萱萱”,那頭輕輕地傳來一句,像靜謐的晨曦裏,我們正沉浸在森林的晨美時,突然聽到一聲老虎的輕吼。
我一驚又一懼,隨即各種滋味湧上心頭,千般詛咒齊到嘴邊。
“你,還好吧?”我真地想不到,我一開口竟然是這句話。
“還好,真是難為你了,謝謝你照顧小悅”嚴若萱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
“沒事,她是你的女兒,也是”我頓了頓,有點心虛,接著說:“也算是我的女兒,應該的。”
“嗯,聽小悅說你常喝酒打麻將,注意身體啊!”她小心地挑著詞匯。
“哦,好”我的心頭竟有一股暖意升起。
第一次通話很短,我們都有些局促,也盡量控製。我本以為我聽到她的聲音會怒火萬丈,誰知隨著時間的流失,空間的阻隔,我對她的怨恨竟然慢慢消褪,幾至不曾有過一般。
真是距離產生美嗎?想到最後我差點忍不住讓她早點回來,我不禁歎了一口氣。小悅坐在我的對麵,臉上是狡黠的笑容。我心裏也是一樂,但麵上故意一黑,跳起來要打她。她咯咯笑著跑開了。
很自然地,我和嚴若萱經常通起了電話。先是由彼此的試探,到慢慢地放鬆心情,直至相談漸歡。
沒有麵對麵的交流,讓我們理性不少,也讓我發覺以前和嚴若萱交流的太少。
那時候,她就像個女神一樣矗立在我的麵前,讓我的臉上除了崇拜就是景仰。
後來,她則像個女巫一般,雖仍是美麗,可陰冷更多,就更是無法交流。
而現在,經曆了這麽多,我們仿佛才明白生命的真諦,像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小孩子一樣,重複地也開心地講一些事情。
人這一輩子,有個伴,不就是陪對方絮叨絮叨嗎?
我們總是從慰問彼此開始,到關心對方結束,中間夾雜些奇聞異事。當然這之中小悅是我們必不可少的話題,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紐帶。
嚴若萱在西非海岸邊的一個城市,人生地不熟,遭了不少罪,受了不少苦。我聽她說了亦是心酸,有時忍不住就會說“萱萱,回來吧,讓一切都過去。”
嚴若萱在那頭就會信誓旦旦地保證“等再賺點錢就一定回來,出來一次不要浪費了機會。”我聽了有些不快,但仍是叮囑她注意身體。
這樣又過了一個多月。我白天上班,晚上則盡量在家裏待著,看些書讀點報。
我很少出去打麻將了,我在努力躲著那些麻友,想遠離他們。我想這主要是因為嚴若萱,雖然她沒有強行禁止我,但是我仍非常樂意聽她的話。至少,我在家裏不會錯過她的每一個電話。
那天晚上,我和小悅一邊吃飯一邊看著電視,突然門鈴瘋狂地叫了起來。這個點爸媽是不會來的,大概又是哪個麻友親自上門找我去湊個台腳。
我忙交待小悅去看下是誰,如果是那幾個麻友,就說我不在。
小悅聽了就搬了張小凳子,站在上麵向貓眼裏張望。
我屏聲看著她,就怕被人發覺。
小悅向貓眼中看了一眼後,突然跳了下來,一把拉開凳子,飛快地打開門。我很是納悶,這小丫頭今天怎麽咋咋呼呼的。
小悅興奮又帶著哭腔地叫道:“媽媽!”
我一個激零,還反沒應過來,腿腳早自動地跑了過去。
嚴若萱提著大包小包,風塵仆仆地出現在門口。她愈發消瘦,長發飄飄下,臉色蒼白的嚇人。
“媽媽”小悅大叫一聲,撲了上去。嚴若萱丟掉手中的包,一把抱住了她,娘倆就在走廊裏哭了起來。
左鄰右舍聽到哭聲,響起一陣哐啷的開門聲。我忙提起包裹,把她們推進了屋。
她們好不容易哭完了,對望著又哈哈大笑起來。嚴若萱看見我站在邊上,就放下小悅走到我的麵前。
我遲疑著不知該和她說話,還是該給她一個擁抱。和她說話,我不知說什麽。和她擁抱,我卻抬不起胳膊。
念在小悅生病的份上,也念在我隻單獨照顧她幾個月,恩情不算太大的份上,我強忍著沒說出什麽過分的話。
從那後,小悅和嚴若萱就經常通起了電話。除了第一次是在嶽父母家,後來就直接打到我家來了。這可是越洋電話啊,每次就是再隻有幾分鍾也是貴的要命啊。
好在嶽父嶽母還算通情達理,幫我交了每月的話費。而我則由一開始地反感,到慢慢地習以為常。這孩子,真是不讓人省心啊。
她們母女聊就聊吧,反正也不用我花錢,誰知道後來她們打電話時,小悅竟然請求我和嚴若萱說上幾句。我自然怒不可遏,平生第一次對小悅發了大脾氣。
小悅吃驚地看著我咆哮,眼睛睜得大大的,直直的,像是從來不認識我一樣。她愣了幾秒,就握著電話大哭了起來。見她哭了,我心裏也不好受,但我仍是硬著心腸推門而出。
後來我想,我可能是嫉妒了,嫉妒嚴若萱,隔著十萬八千裏也能騙去小悅的愛。
接下來好幾天,小悅對我彬彬有禮,既不和我講學校的趣事,也不衝我撒嬌。偶爾她有事找我,那聲“爸爸”叫得像在街頭問路,碰到個陌生人說句“叔叔”一樣,冰冰冷冷,這讓我頗為不舒服。
但是我硬著心腸對她愛搭不理,你們倒是母女連心,我倒是養了個白眼狼。不過我硬不下心腸,把她趕去她外婆家。
一天周末,我輪完午班回來,剛進家門就聽小悅仍是冰冷冷地喊:“爸爸,你的電話。”
我以為又是幾個麻友找我通宵,順手就接了過來。嚴若萱走後,我換了個活法,沒事也會壘壘長城,在牌桌上來去個一元五角的,身為中國人,中華的國粹可不能丟了。
“喂”,我大大咧咧地應著。
“……”,那邊保持著沉默。
“誰啊,怎麽不說話?還是串線了,信號有問題?”我有些不耐煩。
“小白,我是,萱萱”,那頭輕輕地傳來一句,像靜謐的晨曦裏,我們正沉浸在森林的晨美時,突然聽到一聲老虎的輕吼。
我一驚又一懼,隨即各種滋味湧上心頭,千般詛咒齊到嘴邊。
“你,還好吧?”我真地想不到,我一開口竟然是這句話。
“還好,真是難為你了,謝謝你照顧小悅”嚴若萱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
“沒事,她是你的女兒,也是”我頓了頓,有點心虛,接著說:“也算是我的女兒,應該的。”
“嗯,聽小悅說你常喝酒打麻將,注意身體啊!”她小心地挑著詞匯。
“哦,好”我的心頭竟有一股暖意升起。
第一次通話很短,我們都有些局促,也盡量控製。我本以為我聽到她的聲音會怒火萬丈,誰知隨著時間的流失,空間的阻隔,我對她的怨恨竟然慢慢消褪,幾至不曾有過一般。
真是距離產生美嗎?想到最後我差點忍不住讓她早點回來,我不禁歎了一口氣。小悅坐在我的對麵,臉上是狡黠的笑容。我心裏也是一樂,但麵上故意一黑,跳起來要打她。她咯咯笑著跑開了。
很自然地,我和嚴若萱經常通起了電話。先是由彼此的試探,到慢慢地放鬆心情,直至相談漸歡。
沒有麵對麵的交流,讓我們理性不少,也讓我發覺以前和嚴若萱交流的太少。
那時候,她就像個女神一樣矗立在我的麵前,讓我的臉上除了崇拜就是景仰。
後來,她則像個女巫一般,雖仍是美麗,可陰冷更多,就更是無法交流。
而現在,經曆了這麽多,我們仿佛才明白生命的真諦,像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小孩子一樣,重複地也開心地講一些事情。
人這一輩子,有個伴,不就是陪對方絮叨絮叨嗎?
我們總是從慰問彼此開始,到關心對方結束,中間夾雜些奇聞異事。當然這之中小悅是我們必不可少的話題,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紐帶。
嚴若萱在西非海岸邊的一個城市,人生地不熟,遭了不少罪,受了不少苦。我聽她說了亦是心酸,有時忍不住就會說“萱萱,回來吧,讓一切都過去。”
嚴若萱在那頭就會信誓旦旦地保證“等再賺點錢就一定回來,出來一次不要浪費了機會。”我聽了有些不快,但仍是叮囑她注意身體。
這樣又過了一個多月。我白天上班,晚上則盡量在家裏待著,看些書讀點報。
我很少出去打麻將了,我在努力躲著那些麻友,想遠離他們。我想這主要是因為嚴若萱,雖然她沒有強行禁止我,但是我仍非常樂意聽她的話。至少,我在家裏不會錯過她的每一個電話。
那天晚上,我和小悅一邊吃飯一邊看著電視,突然門鈴瘋狂地叫了起來。這個點爸媽是不會來的,大概又是哪個麻友親自上門找我去湊個台腳。
我忙交待小悅去看下是誰,如果是那幾個麻友,就說我不在。
小悅聽了就搬了張小凳子,站在上麵向貓眼裏張望。
我屏聲看著她,就怕被人發覺。
小悅向貓眼中看了一眼後,突然跳了下來,一把拉開凳子,飛快地打開門。我很是納悶,這小丫頭今天怎麽咋咋呼呼的。
小悅興奮又帶著哭腔地叫道:“媽媽!”
我一個激零,還反沒應過來,腿腳早自動地跑了過去。
嚴若萱提著大包小包,風塵仆仆地出現在門口。她愈發消瘦,長發飄飄下,臉色蒼白的嚇人。
“媽媽”小悅大叫一聲,撲了上去。嚴若萱丟掉手中的包,一把抱住了她,娘倆就在走廊裏哭了起來。
左鄰右舍聽到哭聲,響起一陣哐啷的開門聲。我忙提起包裹,把她們推進了屋。
她們好不容易哭完了,對望著又哈哈大笑起來。嚴若萱看見我站在邊上,就放下小悅走到我的麵前。
我遲疑著不知該和她說話,還是該給她一個擁抱。和她說話,我不知說什麽。和她擁抱,我卻抬不起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