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船很快靠邊,老板跳上岸,拉住繩索將船栓牢在石頭上。再搭過手去,扶著周柯和顧晨希一一上岸。
老板挑了處水灣,從島上的小屋裏搬出三張躺椅,簡單教學後,顧晨希和周柯在老板的指導下掛上魚餌成功拋出魚鉤。
三根魚竿齊刷刷地擺在岸邊,等待魚兒上鉤的過程需要安靜與耐心,這也正是一個很錘煉人心性的地方。
顧晨希躺在椅子上靜心等待,腦中卻不自覺地又閃過今早在酒店被記者逼退到牆角的畫麵。
她想起,高中的時候也有過一段這樣相似的記憶。
當時,顧晨希的父親顧育庭在當地還算是個小有名氣的建築商人,因為林蔚平並不是清水坪當地人,所以在他意外死亡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件事都隻在事發地的小範圍內被人知曉。
甚至作為女兒的顧晨希也是從林戈口中才得知。
顧育庭一直在積極主動地承擔責任,但協商過程林戈的母親林葉芝卻並不滿意。她接受不了丈夫驟然離世的事實,總認為這場事故並不是意外。
兩家人的官司就這樣前前後後打了一年,在之前林葉芝並不滿意的階段,都並沒有任何媒體的介入。
卻在官司打到最後,兩家人對事故越發深入了解快要達成共識的時候,不知是被誰爆給了新聞記者。
在這樣的小地方,有這樣一起大新聞,一群記者便蜂擁而至。顧晨希家門口、開庭的法院門口,瞬間都擠滿了話筒攝像頭。
顧父卻堅信不是林葉芝所為,理由是在兩家人賠償就要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圍堵顧家人就罷了,沒必要還自找麻煩,找來一群記者每天圍追堵截自己。
顧晨希心裏閃過一秒鍾的念頭,她猜想會不會是林戈。
但又在下一秒放棄了這個想法,她了解以林戈的心性做不出這樣的算計,而且就算他再如何痛恨自己的父母,也沒必要給他自己的母親找麻煩。
可能因為提供新聞線索有現金獎勵,便被某個無所事事的人隨意爆給了新聞記者吧。
無論原因為何,那段時間裏,顧晨希在學校門口總會碰見記者。
同學們也總是以新奇的目光在一旁遠遠地議論打量她。然後再以他們對事件一知半解的了解和自以為是的正義感,逐漸疏離了這位因偷工減料而導致他人死亡的黑心商人的女兒。
在新聞報道前的一段時間,陳瑩瑩礙於自己一直不溫不火的成績,剛好選擇了藝考這條升學道路,大部分時間都被她的父母送去錦益市惡補學習畫畫。
所以,顧晨希在學校的處境就更是孤立無援。
她第一次遭遇了校園冷暴力。
但是除了這些,在學校以外也還有很多她不可控的事情。
比如,父親公司關閉,家庭經濟條件巨變——變賣財產、一次次的搬家,四處圍追堵截的新聞記者和周圍的人議論紛紛的八卦。
再比如,即使分手後她仍然放不下的心頭朱砂痣——林戈。
顧晨希一直以來的好成績,也在這後來的一兩年內持續下滑。直到最後關頭的高三,成績也成了她心中無形的壓力之一。
她知道這些壓力是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但多年來養成的性格她卻無力改變。
白天課程忙碌,四周的同學熙熙攘攘吵吵鬧鬧,她混跡在一片喧鬧之中,還是像以前一樣是個會說會笑的女生。
可是到了晚上,夜深人靜一個人躺在床上的時候。
她就失覺不眠焦慮難安。
腦子裏不受控製地會同時冒出許多想法許多聲音,嘰嘰喳喳吵到她頭快要炸裂。
她心跳在加速,跳的她肉痛。她身體無限下垂,失重感讓她惶恐。
就算某天晚上能幸運地睡著兩三個小時,又會是滿臉冷汗早早驚醒。
她慢慢地開始不自覺冒出許多自殺的念頭——
站在學校的金魚池邊,幻想自己溺亡。
站在寢室的陽台邊,幻想自己跳樓著地。
路過辦公室看到削水果的老師,會幻想水果刀刺透心髒。
去食堂打飯透過窗口瞄見後廚,會幻想煤氣爆炸或者煤氣中毒。
她整個的靈魂變得抑鬱消沉,但身體裏的另外一個靈魂,卻又積極向上努力自我救贖。
她告訴自己不能真的去嚐試死亡。顧晨希是個打針也怕痛的人,她了解自己的弱點。便在心裏一遍又一遍對自己講,每種死法過程會有多麽痛苦,如果沒死成下半輩子又會多麽生不如死。
她甚至通過憋氣嗆水讓自己來實際體驗死亡過程的痛苦。
顧晨希知道自己即使是在自我救贖,她救贖的想法也已經十分病態了。
她想告訴父母,但看到顧父顧母每天已被官司弄得焦頭爛額,她開不了口。
她想告訴同學,但是他們總是背地裏津津樂道地議論他們家的官司,這樣沒有同理心的一群人又怎會了解她的內心?
她想告訴老師,但是高中的老師每天抓學生成績都忙不過來,她這樣成績持續下滑已經被放棄的學生,老師從來都沒多看她一眼,告訴老師反倒是會被認為差生自找借口的矯情,她又何必?
她想告訴陳瑩瑩,但是陳瑩瑩已經很少在學校上課了,她和自己就像是處於兩個世界。花花世界裏的陳瑩瑩每天都是笑嘻嘻的,自己怎麽忍心還去撥亂她高壓學習下的心緒?
她對身邊每個人都有想要去傾訴的欲望,可卻就是張不了口。
她懷疑自己會不會得了抑鬱症,但是又害怕去往醫院驗證,隻去開了些許安眠藥。
她就這樣熬著熬著,慢慢熬成了習慣,又慢慢地在煎熬中學會自找快樂。
就算隻是因為吃了醫生開的安眠藥而安穩睡一覺,也足夠她開心好幾天。
但是醫生卻隻給她開很少量的安眠藥,或許是怕她一次性吞服自殺,並且她自己也不想對安眠藥形成精神依賴。
所以實際上的大部分晚上,她依然還是輾轉反側難以安眠。
好在時間這東西隻要你不去在意它,它就會流轉的很快。
顧晨希到了大學後,全新的環境與生活讓她像是鳳凰涅槃般得以重獲新生。
她又變得積極陽光正能量,活躍於各個社團與部門,也在此期間認識了很多新朋友。
唯一不足的地方,可能就是長期失眠後留下了後遺症,她還是有嚴重的睡眠障礙。
她變得對睡眠環境十分挑剔,隻要有光源或者噪音,她依然還是會睜眼到天明。
即使如此,但相對於過去,顧晨希卻已經很滿足了。
顧晨希的思緒還在外飄蕩,神遊太虛。正在這時,湖中的浮標動了動,似乎是有魚咬鉤。
“顧小姐?顧小姐?”
周柯側過頭輕聲叫顧晨希,見顧晨希一時出神沒反應,他伸出手去先行按住了顧晨希麵前的魚竿。
“顧小姐,你的竿子好像有魚咬鉤了。”
老板挑了處水灣,從島上的小屋裏搬出三張躺椅,簡單教學後,顧晨希和周柯在老板的指導下掛上魚餌成功拋出魚鉤。
三根魚竿齊刷刷地擺在岸邊,等待魚兒上鉤的過程需要安靜與耐心,這也正是一個很錘煉人心性的地方。
顧晨希躺在椅子上靜心等待,腦中卻不自覺地又閃過今早在酒店被記者逼退到牆角的畫麵。
她想起,高中的時候也有過一段這樣相似的記憶。
當時,顧晨希的父親顧育庭在當地還算是個小有名氣的建築商人,因為林蔚平並不是清水坪當地人,所以在他意外死亡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件事都隻在事發地的小範圍內被人知曉。
甚至作為女兒的顧晨希也是從林戈口中才得知。
顧育庭一直在積極主動地承擔責任,但協商過程林戈的母親林葉芝卻並不滿意。她接受不了丈夫驟然離世的事實,總認為這場事故並不是意外。
兩家人的官司就這樣前前後後打了一年,在之前林葉芝並不滿意的階段,都並沒有任何媒體的介入。
卻在官司打到最後,兩家人對事故越發深入了解快要達成共識的時候,不知是被誰爆給了新聞記者。
在這樣的小地方,有這樣一起大新聞,一群記者便蜂擁而至。顧晨希家門口、開庭的法院門口,瞬間都擠滿了話筒攝像頭。
顧父卻堅信不是林葉芝所為,理由是在兩家人賠償就要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圍堵顧家人就罷了,沒必要還自找麻煩,找來一群記者每天圍追堵截自己。
顧晨希心裏閃過一秒鍾的念頭,她猜想會不會是林戈。
但又在下一秒放棄了這個想法,她了解以林戈的心性做不出這樣的算計,而且就算他再如何痛恨自己的父母,也沒必要給他自己的母親找麻煩。
可能因為提供新聞線索有現金獎勵,便被某個無所事事的人隨意爆給了新聞記者吧。
無論原因為何,那段時間裏,顧晨希在學校門口總會碰見記者。
同學們也總是以新奇的目光在一旁遠遠地議論打量她。然後再以他們對事件一知半解的了解和自以為是的正義感,逐漸疏離了這位因偷工減料而導致他人死亡的黑心商人的女兒。
在新聞報道前的一段時間,陳瑩瑩礙於自己一直不溫不火的成績,剛好選擇了藝考這條升學道路,大部分時間都被她的父母送去錦益市惡補學習畫畫。
所以,顧晨希在學校的處境就更是孤立無援。
她第一次遭遇了校園冷暴力。
但是除了這些,在學校以外也還有很多她不可控的事情。
比如,父親公司關閉,家庭經濟條件巨變——變賣財產、一次次的搬家,四處圍追堵截的新聞記者和周圍的人議論紛紛的八卦。
再比如,即使分手後她仍然放不下的心頭朱砂痣——林戈。
顧晨希一直以來的好成績,也在這後來的一兩年內持續下滑。直到最後關頭的高三,成績也成了她心中無形的壓力之一。
她知道這些壓力是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但多年來養成的性格她卻無力改變。
白天課程忙碌,四周的同學熙熙攘攘吵吵鬧鬧,她混跡在一片喧鬧之中,還是像以前一樣是個會說會笑的女生。
可是到了晚上,夜深人靜一個人躺在床上的時候。
她就失覺不眠焦慮難安。
腦子裏不受控製地會同時冒出許多想法許多聲音,嘰嘰喳喳吵到她頭快要炸裂。
她心跳在加速,跳的她肉痛。她身體無限下垂,失重感讓她惶恐。
就算某天晚上能幸運地睡著兩三個小時,又會是滿臉冷汗早早驚醒。
她慢慢地開始不自覺冒出許多自殺的念頭——
站在學校的金魚池邊,幻想自己溺亡。
站在寢室的陽台邊,幻想自己跳樓著地。
路過辦公室看到削水果的老師,會幻想水果刀刺透心髒。
去食堂打飯透過窗口瞄見後廚,會幻想煤氣爆炸或者煤氣中毒。
她整個的靈魂變得抑鬱消沉,但身體裏的另外一個靈魂,卻又積極向上努力自我救贖。
她告訴自己不能真的去嚐試死亡。顧晨希是個打針也怕痛的人,她了解自己的弱點。便在心裏一遍又一遍對自己講,每種死法過程會有多麽痛苦,如果沒死成下半輩子又會多麽生不如死。
她甚至通過憋氣嗆水讓自己來實際體驗死亡過程的痛苦。
顧晨希知道自己即使是在自我救贖,她救贖的想法也已經十分病態了。
她想告訴父母,但看到顧父顧母每天已被官司弄得焦頭爛額,她開不了口。
她想告訴同學,但是他們總是背地裏津津樂道地議論他們家的官司,這樣沒有同理心的一群人又怎會了解她的內心?
她想告訴老師,但是高中的老師每天抓學生成績都忙不過來,她這樣成績持續下滑已經被放棄的學生,老師從來都沒多看她一眼,告訴老師反倒是會被認為差生自找借口的矯情,她又何必?
她想告訴陳瑩瑩,但是陳瑩瑩已經很少在學校上課了,她和自己就像是處於兩個世界。花花世界裏的陳瑩瑩每天都是笑嘻嘻的,自己怎麽忍心還去撥亂她高壓學習下的心緒?
她對身邊每個人都有想要去傾訴的欲望,可卻就是張不了口。
她懷疑自己會不會得了抑鬱症,但是又害怕去往醫院驗證,隻去開了些許安眠藥。
她就這樣熬著熬著,慢慢熬成了習慣,又慢慢地在煎熬中學會自找快樂。
就算隻是因為吃了醫生開的安眠藥而安穩睡一覺,也足夠她開心好幾天。
但是醫生卻隻給她開很少量的安眠藥,或許是怕她一次性吞服自殺,並且她自己也不想對安眠藥形成精神依賴。
所以實際上的大部分晚上,她依然還是輾轉反側難以安眠。
好在時間這東西隻要你不去在意它,它就會流轉的很快。
顧晨希到了大學後,全新的環境與生活讓她像是鳳凰涅槃般得以重獲新生。
她又變得積極陽光正能量,活躍於各個社團與部門,也在此期間認識了很多新朋友。
唯一不足的地方,可能就是長期失眠後留下了後遺症,她還是有嚴重的睡眠障礙。
她變得對睡眠環境十分挑剔,隻要有光源或者噪音,她依然還是會睜眼到天明。
即使如此,但相對於過去,顧晨希卻已經很滿足了。
顧晨希的思緒還在外飄蕩,神遊太虛。正在這時,湖中的浮標動了動,似乎是有魚咬鉤。
“顧小姐?顧小姐?”
周柯側過頭輕聲叫顧晨希,見顧晨希一時出神沒反應,他伸出手去先行按住了顧晨希麵前的魚竿。
“顧小姐,你的竿子好像有魚咬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