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圍大司農府,捉拿嚴灃。”


    女子聲音輕淡平和,隻是在例行公事的陳述,沒有多的情緒,隱晦的淩厲似劃破天際的一道驚雷,不容忽視。


    在末了,輕聲加了句:“勿擾民。”


    回應是整齊劃一、鏗鏘有力的:“是!”


    數十名戎裝禁軍低調謙和地穿過昌都城人頭攢動的繁華大道,秩序井然,行動迅速包圍大司農府。


    牌匾上金粉鑲成“大司農府”四個大字,府門兩側立著深紅色雕花華柱,台階之下有兩樽雕工精湛的石獅。華麗氣派,彰顯大家之風。隻是當下物是人非,人景不襯。


    大央朝中,天子腳下的昌都城——掌管國庫財產的大司農,搜刮了十數年民脂民膏,貪汙不計其數,受賄多如牛毛,在朝野之中巧舌如簧,滴水不漏幾次脫險,無人告發,無人檢舉。


    如今,終於被蘇丞相查出有力的證據。


    皇帝大怒,下令誅其九族,上至八旬老嫗,下至四歲孩童,一個都不放過!


    皇帝是到了氣頭上,下達旨意怒氣過頭。


    蘇相勸言——大司農縱有十惡不赦之罪,家中老嫗、幼童卻未有至其貪汙受賄挑撥唆使之罪,當三思而後行。


    皇帝聽言,果真沉心思了。


    雖然主犯隻有大司農嚴灃,但他所貪得錢財也供了家眷享用,據此,其餘人等即便不死,也隻有發配從奴之命。


    嚴灃入仕三十餘載,前半生倒算安寧,至後位高權重,財迷心竅,貪得無厭,走上不歸之路。


    他在宮中有親信耳目,皇帝旨意剛下,便有人馬不停蹄告知他。想是還指望他有翻身機會。


    此刻,大司農府中亂成一團,自然不指望會有家仆開門,其中一名禁軍上前,一腳踢開了府門。


    蘇青時搜查證據以及呈報此事都十分低調,不泄露一絲風聲,領旨後立刻前來抓人。即便嚴灃得到消息,此時也已無處逃逸。


    禁軍破門而入,迅速逼向內府。大司農府中眾人居然還在收拾金銀細軟!而嚴灃滯留在自家密室中,守著他麵前成山的金銀財寶,珠光玉器。


    可是如何也帶不走了。


    嚴灃為官三十七年,無知覺間貪了十七載。捉拿他的聖旨給了他當頭一棒,破滅了榮華富貴的春秋大夢。


    有些東西一旦染上,稍有不慎便步步沉淪,自己還渾然不覺,待驚醒時早已沒有回頭箭,一失足成千古恨。


    他今年五十八歲,前半生享盡榮華,後半生怎可忍受顛沛流離、衣寒食冷。反正這輩子是享受夠了。若是逃,也要帶上足夠的錢財,能讓他下半輩子衣食無憂才好。


    正因有這般“好就要極好,壞就要極壞”的心理,他的胃越來越大,吞下的越來越多,終有今日。


    大司農一事告一段落,大快人心。緊接著,朝中另一位大臣涉嫌賭莊黑錢交易的罪證落實,法難臨頭。


    那大臣是剛上任沒幾年的禮部侍郎,姓徐名遣。


    早前,蘇青時在朝堂上便參過他幾本,他與蘇青時並不相熟,話都沒說幾句。僅有的幾句話還是朝堂上的對峙,而蘇青時卻鐵了心盯上他,終於將他老底揭穿,實在可惡。


    “蘇青時,我未曾招你惹你,你為何如此針對我!”


    蘇青時平靜道:“蘇某不針對任何人。徐侍郎為官不正,何以為民。”


    禁軍出馬,大理寺聽審,徐遣心知必死無疑,臨死前仍惦記與蘇相前番過節,碎道:“蘇青時,水至清無魚,你真以為能把混亂的朝堂清理幹淨?我呸,癡人說夢!你們蘇家國相之門,哪一代蘇相如你這般吹毛求疵,百般挑剔!”


    這個徐遣倒有一副好口才,一路壓至大理寺,他說不絕口,條理清晰,幾乎不帶重複的。


    蘇青時如一尊石像,不回應,也未製止。鐵打的清冷麵容紋絲不動,隻會襯托她周身不染纖塵的氣質。


    “蘇青時,將我們這些人繩之以法,是你尋求高人一等的滿足感麽?你可知,自己得罪了多少人?嗬,悠著點你的小命。”


    已到大理寺,被禁軍推著,徐遣連番踉蹌,仍口不停歇:“蘇青時,朝廷除了你自己,所有人都被你參過,你在大央朝不好混啊,一介女流,僅靠倍受帝寵能撐到幾時?嗬嗬,等你人老珠黃,你以為皇上還會這般寵你?”


    那邊,蘇青時仍是麵不改色,步履均勻。


    徐遣簡直跳腳:“蘇青時你不是人!”


    一個女兒家聽到這番管他是真是假的羞辱話,臉色怎麽也不該這樣紋絲不動。他費了半天口水,換的仍是她雷打不動的冷漠表情,啊啊啊實在可惜!臨死前也沒見到這位為官才一年半載、眾人暗稱青麵閻王的蘇丞相臉上有半分難堪。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越讓人想要看到她臉上不一樣的表情,是大喜也好,大怒也罷。但是都沒有,她的臉上除了不食人間煙火的冷漠,隻有偶爾的蹙眉。


    如傳聞一樣,蘇青時是帝君親自入山中尋名動天下的國相之門,蘇氏傳人,相請多次終請入大央朝的一尊神。


    但到底徐遣還是不懂得央蘭律法,因此才會犯下濫用職權罪,也因此才不曉得自己這罪,罪不至死。


    蘇青時入仕以來,大整《央蘭律法》,現已從三百二十七條律令,增加到七百二十三條。修正尚未停工,還有增加的可能。


    央蘭律法,如同框束眾人的刀刃。在金錢和權力麵前,有人以身犯險,險中求富貴,有人運氣不好,撞在了刀刃上,死狀慘烈,如雞儆猴。


    原本鮮有人真把律法記在心上,可蘇相幾番折騰,殺雞儆猴,大家隻得捧起律法好好警醒。


    昌都城中開始流傳著關於蘇相的一句名言:下一個會是誰呢?


    “反正不會是本師。”


    那少年閑適倚在涼亭圍欄上,修長雙腿毫無形象搭在石桌上。說這話時毫不猶豫,像是隨口一答,沒有深思。


    一旁,隨從寬數白眼翻過:“主子,別忘了,剛回朝沒幾天你就被蘇相參了一本!”


    甚可入畫的眉眼微微一蹙,想了想好像是有這麽個事,不過那有什麽關係呢?


    聞棲辭笑道:“參是參了一本,又不能把本師怎麽樣。”


    “……你就不想想,咱們剛回央蘭才幾天呀,飯碗就快不保了。”


    真別說,這碗飯他還不想吃呢。


    不過細細一想,這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他記得自己剛回朝不足七日,祈福大典隔天早朝上,這素不相識的蘇丞相就在朝堂參了他一本。


    駭人聽聞否?!


    這一年半載於諸國傳術論道,耳曾聽聞在他離朝一月後,帝君從青浦山上請來一尊女神仙。再聞她之後事跡,心中還頗為好奇,想見識一番這女子的風采。


    那日早朝,如願見到大央朝唯一一位女官。


    她目不斜視,端方而行,並未看他。約是被他過分好奇且不加掩飾的目光注視久了,眉頭微蹙,平靜望向他。


    與她視線相撞,僅是一瞬,聞棲辭打了冷戰。


    噫,好冷的眸。


    不過這蘇相倒是長個副神仙麵孔,一臉的清冷脫俗,不食人間煙火。若請她做模繪丹青,可請的動否?


    這個念頭隻在他腦子裏留了半柱香時間,此後,再不敢想。


    朝始,眾臣各稟其事:禮部尚書奏稟科舉考試、戶部侍郎反響農耕製改革狀況,群臣表意。


    末了,那蘇相不緊不慢不冷不熱開口,語速適中,有點磨人心癢,語調卻淩厲,襯不上她那副淡泊的表情。


    先批鬥了朝堂高官的一些作派,在聞棲辭聽得漸入淺眠時,那聲一頓,似乎望向他,繼而提出:祈福大典祭師能換否?


    ……?


    他記得自己於七日前回朝,因一路舟車勞頓,皇上特許他臥府休息,不必早朝,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麵。


    聞棲辭笑容和藹,官腔十足:“蘇丞相對臣有何指正,請講。”


    她果真便說。先責他在祈福大典上行為不端,輕率敷衍,再指他藐視神靈,不堪重任。


    神了,這閻王說的一點沒錯。


    若非祭師之位隻得世襲,必須世襲!他早罷了這官,攜丹青畫筆,縱閑雲野鶴遊曆諸國。但在朝堂上,這番說辭也太過於“直言不諱”。他若附和,雖死不了卻受活罪,免不了一頓嚴懲。


    聞棲辭遂麵帶感激,一副恍悟模樣:“蘇丞相所言,臣記下了,今後必然反省修正。多謝指點。”


    聞棲辭是聞氏僅剩的一根獨苗,曆代聞氏皆是一夫一妻一子,似成了傳統般,代代相傳。況且他父母早逝,如今的香火隻得他傳承。


    這閻王想罷他的官不容易。


    帝君不會答應,滿朝文武為了央蘭也不會同意。她說出來,至多讓他用這等知錯就改的態度回句:反省修正。


    滿口答應,隻是答應,要真能改,便不是他聞棲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央蘭末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借並收藏央蘭末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