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劉瑾戈穿上紫蟒朝服,騎在高大的烏騅上,意氣風發地朝皇宮行去。
有輛馬車緊跟在他身後,不知裏麵坐的是何人。
隻見阿克騎著馬,神色自若地護在馬車旁邊。
到了正陽門,幾個王公大臣看到久病的劉瑾戈乍然出現,紛紛上前行禮。
“五弟,難不成你上朝還帶著家眷?”
劉瑾賢說著,朝左鷹遞了個眼色。
左鷹微微點頭,伸手欲去掀馬車簾子,但是被阿克攔住了。
“三哥,這是我為了彌補久病未朝,送給父皇的大禮,一會你就能看到了。”
劉瑾戈似笑非笑,聲音冷淡。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劉瑾賢說完,就拂袖而去。
他得到的消息是劉瑾戈病得滴水難進,結果今日卻生龍活虎地出現了,還帶了一輛馬車來上朝,著實令他心中不安。
等皇上聽完各位大臣的表述後,劉瑾戈上前一步。
“父皇,兒臣有本啟奏!”
“何事?”
年邁的皇上,嗓音嘶啞,但威嚴仍在。
“鎮遠侯利用各地災荒,聯合地方官員,私截賑災糧。”
劉瑾戈拱手向前,一字一句地說。
鎮遠侯絲毫不亂,走到劉瑾戈身邊,一臉冤屈,“老臣冤枉啊。”
皇上沒有出聲,示意劉瑾戈繼續說下去。
“其中屬楚州最甚,不僅將所有賑災糧盡數貪汙,還借繳殺流寇之名,逼死百姓,侵占土地。”
劉瑾戈一臉憤慨,字字擲地有聲。
後麵的一眾老臣聽了,互相遞著眼色,不敢出聲。
站在最前麵的劉瑾賢手裏捏了一把冷汗,但麵上仍鎮靜自若。
“鎮遠侯!你如何解釋?”
皇上聽了劉瑾戈的陳述,氣得拍了一下桌子。
因為戰亂四起,邊遠之地已是民不聊生,朝廷還因此多調備了賑災糧運往楚州。
“皇上!老臣冤枉啊!楚州地遠,我侵占土地做什麽?”
鎮遠侯聲淚俱下,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他早年征戰沙場,什麽陣仗都見過。
盡管皇上雷霆之怒,他仍能清醒地為自己辯解。
劉瑾戈勾起一邊嘴角,語氣平淡地說:“正因為地遠,才好暗練私兵,不軌之心,路人皆知啊鎮遠侯。”
“暗練私兵”四字,頓時在朝臣中激起千層浪。
原本緘默的官員們,頓時麵麵相覷,議論紛紛。
“皇上,昭王殿下一向賢明,絕不會平白汙蔑,且據臣所知,鎮遠侯的女兒還是昭王府的側妃,昭王此舉,實乃大義滅親!”
兵部尚書走上前,跪倒在地,慷慨陳詞。
皇上沉吟片刻,看向劉瑾戈,“瑾戈,你可有證據?”
“人證物證皆有。”
“傳。”
“傳!”
隨著內侍悠長尖細的聲音,一男一女被阿克帶到殿前。
劉瑾賢和鎮遠侯看到那名男子,驚詫不已。
暗自遞了個眼神,但都茫然無措。
劉瑾賢臉色不禁有些蒼白,手心裏的汗更多了。
那晚左鷹從昭王府回來時,言之鑿鑿地說男子已死。
且昭王府薑側妃去給他母妃通信時,也說那晚之後,劉瑾戈焦慮不已,脾氣暴躁,病得更重了。
他看向神色自若的劉瑾戈,露出凶狠的眼神,心裏直恨得牙癢癢。
從小到大,大家背地裏都誇劉瑾戈是最聰明的皇子,他很是不甘。
母妃告訴他,隻要坐上那個至尊之位,他就是最聰明的。
於是他不擇手段,陽奉陰違,隻為了有朝一日能夠擊潰劉瑾戈,告訴所有人,他劉瑾賢才是最優秀的皇子。
今日此時,劉瑾戈對他的所作所為,令他覺得像隻猴子一樣被劉瑾戈戲耍。
一股強烈的殺意湧上他的心頭,出現在他的眼中,但他得忍著。
“下官參見皇上。”
“草民參見皇上。”
一男一女的聲音打斷了劉瑾賢的思緒,他深吸了一口氣,恢複平靜。
“所跪何人。”
男子身子前傾,匍匐在地,“皇上,臣乃楚州主簿,此行本是來澤陽告狀的,結果半路遭到劫殺,無奈之下,臣向昭王求助,才保下一條命。”
稟明來曆後,他直起身子,開始悲痛陳述,“臣狀告楚州知府,與鎮遠侯狼狽為奸,侵占土地,還私自征用壯力,……”
隨著他滔滔不絕地陳述楚州知府和鎮遠侯的罪狀,皇上的臉色越來越難看,鎮遠侯的腿腳也越來越軟。
待楚州主簿說完,皇上壓抑著怒火的目光落在張氏身上。
張氏嚇得一個哆嗦,磕了個響頭,“草民楚州張氏,是逃出來的難民,可以證明主簿所言句句屬實。
他們為了欺上瞞下,不準任何人進出楚州,草民,草民是為了小兒能活,自毀清白於一個汙吏,才,才逃出來的。”
張氏嘴唇哆嗦地說完這些,臉上已沒有血色。
她一個鄉下逃難的婦道人家,何曾見過這種陣仗。
別說文武百官上朝的皇宮大殿,就連州府府衙她也沒去過。
她答應薑君來做證人時,一來是為了替丈夫報仇,二來是為了報答薑君相救之恩。
“皇上!張氏不惜讓自己名節受損,也要前來作證,可見楚州百姓的水深火熱。”
禮部尚書走出百官隊列,麵色沉重地跪到殿前。
“父皇,兒臣還有楚州百姓的聯名信,上麵有他們的手印。”
劉瑾戈呈上阿克從楚州帶回的聯名信,將薑家二老送到瑤州後,阿克便快馬加鞭潛入了楚州。
晝伏夜出,弄到了這一份聯名信。
裝病的日子,他一直在撒網,澤陽的網,楚州的網,如今病愈,正好收網。
幸好劉瑾賢還是一如既往地自大,否則他這病也不會裝得如此順利。
不僅放鬆了對他的警惕,還加大了在楚州的動作,剛好給了他可趁之機。
“皇上,這是下官冒死從知府那裏偷來的信件,筆跡可查。”
主簿從袖袋裏套出一遝厚厚的信件,內侍接過,放到了皇上跟前。
“皇上!他們聯合起來,誣陷老臣吧!”
臉色慘白的鎮遠侯撲倒在地,向來不服老的他,此刻真真切切是一個身體年邁的普通老人。
“且不說證據確鑿,瑾戈向來宅心仁厚,且你女兒還是他的側妃,他為何偏偏為何誣陷你啊?”
怒火中燒的皇上不願再聽鎮遠侯的辯解,他疲憊地放下信件,“來人,將鎮遠侯打入天牢。”
……
上午,一隊錦衣人馬迅疾出城,朝楚州而去。
有輛馬車緊跟在他身後,不知裏麵坐的是何人。
隻見阿克騎著馬,神色自若地護在馬車旁邊。
到了正陽門,幾個王公大臣看到久病的劉瑾戈乍然出現,紛紛上前行禮。
“五弟,難不成你上朝還帶著家眷?”
劉瑾賢說著,朝左鷹遞了個眼色。
左鷹微微點頭,伸手欲去掀馬車簾子,但是被阿克攔住了。
“三哥,這是我為了彌補久病未朝,送給父皇的大禮,一會你就能看到了。”
劉瑾戈似笑非笑,聲音冷淡。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劉瑾賢說完,就拂袖而去。
他得到的消息是劉瑾戈病得滴水難進,結果今日卻生龍活虎地出現了,還帶了一輛馬車來上朝,著實令他心中不安。
等皇上聽完各位大臣的表述後,劉瑾戈上前一步。
“父皇,兒臣有本啟奏!”
“何事?”
年邁的皇上,嗓音嘶啞,但威嚴仍在。
“鎮遠侯利用各地災荒,聯合地方官員,私截賑災糧。”
劉瑾戈拱手向前,一字一句地說。
鎮遠侯絲毫不亂,走到劉瑾戈身邊,一臉冤屈,“老臣冤枉啊。”
皇上沒有出聲,示意劉瑾戈繼續說下去。
“其中屬楚州最甚,不僅將所有賑災糧盡數貪汙,還借繳殺流寇之名,逼死百姓,侵占土地。”
劉瑾戈一臉憤慨,字字擲地有聲。
後麵的一眾老臣聽了,互相遞著眼色,不敢出聲。
站在最前麵的劉瑾賢手裏捏了一把冷汗,但麵上仍鎮靜自若。
“鎮遠侯!你如何解釋?”
皇上聽了劉瑾戈的陳述,氣得拍了一下桌子。
因為戰亂四起,邊遠之地已是民不聊生,朝廷還因此多調備了賑災糧運往楚州。
“皇上!老臣冤枉啊!楚州地遠,我侵占土地做什麽?”
鎮遠侯聲淚俱下,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他早年征戰沙場,什麽陣仗都見過。
盡管皇上雷霆之怒,他仍能清醒地為自己辯解。
劉瑾戈勾起一邊嘴角,語氣平淡地說:“正因為地遠,才好暗練私兵,不軌之心,路人皆知啊鎮遠侯。”
“暗練私兵”四字,頓時在朝臣中激起千層浪。
原本緘默的官員們,頓時麵麵相覷,議論紛紛。
“皇上,昭王殿下一向賢明,絕不會平白汙蔑,且據臣所知,鎮遠侯的女兒還是昭王府的側妃,昭王此舉,實乃大義滅親!”
兵部尚書走上前,跪倒在地,慷慨陳詞。
皇上沉吟片刻,看向劉瑾戈,“瑾戈,你可有證據?”
“人證物證皆有。”
“傳。”
“傳!”
隨著內侍悠長尖細的聲音,一男一女被阿克帶到殿前。
劉瑾賢和鎮遠侯看到那名男子,驚詫不已。
暗自遞了個眼神,但都茫然無措。
劉瑾賢臉色不禁有些蒼白,手心裏的汗更多了。
那晚左鷹從昭王府回來時,言之鑿鑿地說男子已死。
且昭王府薑側妃去給他母妃通信時,也說那晚之後,劉瑾戈焦慮不已,脾氣暴躁,病得更重了。
他看向神色自若的劉瑾戈,露出凶狠的眼神,心裏直恨得牙癢癢。
從小到大,大家背地裏都誇劉瑾戈是最聰明的皇子,他很是不甘。
母妃告訴他,隻要坐上那個至尊之位,他就是最聰明的。
於是他不擇手段,陽奉陰違,隻為了有朝一日能夠擊潰劉瑾戈,告訴所有人,他劉瑾賢才是最優秀的皇子。
今日此時,劉瑾戈對他的所作所為,令他覺得像隻猴子一樣被劉瑾戈戲耍。
一股強烈的殺意湧上他的心頭,出現在他的眼中,但他得忍著。
“下官參見皇上。”
“草民參見皇上。”
一男一女的聲音打斷了劉瑾賢的思緒,他深吸了一口氣,恢複平靜。
“所跪何人。”
男子身子前傾,匍匐在地,“皇上,臣乃楚州主簿,此行本是來澤陽告狀的,結果半路遭到劫殺,無奈之下,臣向昭王求助,才保下一條命。”
稟明來曆後,他直起身子,開始悲痛陳述,“臣狀告楚州知府,與鎮遠侯狼狽為奸,侵占土地,還私自征用壯力,……”
隨著他滔滔不絕地陳述楚州知府和鎮遠侯的罪狀,皇上的臉色越來越難看,鎮遠侯的腿腳也越來越軟。
待楚州主簿說完,皇上壓抑著怒火的目光落在張氏身上。
張氏嚇得一個哆嗦,磕了個響頭,“草民楚州張氏,是逃出來的難民,可以證明主簿所言句句屬實。
他們為了欺上瞞下,不準任何人進出楚州,草民,草民是為了小兒能活,自毀清白於一個汙吏,才,才逃出來的。”
張氏嘴唇哆嗦地說完這些,臉上已沒有血色。
她一個鄉下逃難的婦道人家,何曾見過這種陣仗。
別說文武百官上朝的皇宮大殿,就連州府府衙她也沒去過。
她答應薑君來做證人時,一來是為了替丈夫報仇,二來是為了報答薑君相救之恩。
“皇上!張氏不惜讓自己名節受損,也要前來作證,可見楚州百姓的水深火熱。”
禮部尚書走出百官隊列,麵色沉重地跪到殿前。
“父皇,兒臣還有楚州百姓的聯名信,上麵有他們的手印。”
劉瑾戈呈上阿克從楚州帶回的聯名信,將薑家二老送到瑤州後,阿克便快馬加鞭潛入了楚州。
晝伏夜出,弄到了這一份聯名信。
裝病的日子,他一直在撒網,澤陽的網,楚州的網,如今病愈,正好收網。
幸好劉瑾賢還是一如既往地自大,否則他這病也不會裝得如此順利。
不僅放鬆了對他的警惕,還加大了在楚州的動作,剛好給了他可趁之機。
“皇上,這是下官冒死從知府那裏偷來的信件,筆跡可查。”
主簿從袖袋裏套出一遝厚厚的信件,內侍接過,放到了皇上跟前。
“皇上!他們聯合起來,誣陷老臣吧!”
臉色慘白的鎮遠侯撲倒在地,向來不服老的他,此刻真真切切是一個身體年邁的普通老人。
“且不說證據確鑿,瑾戈向來宅心仁厚,且你女兒還是他的側妃,他為何偏偏為何誣陷你啊?”
怒火中燒的皇上不願再聽鎮遠侯的辯解,他疲憊地放下信件,“來人,將鎮遠侯打入天牢。”
……
上午,一隊錦衣人馬迅疾出城,朝楚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