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君一番話說完,在場的人便都知曉是雲妃不滿太後賜婚的毅王妃李錦瑟,想改立其侄女白妙為毅王妃,苦於毅王不肯同意,便想法設法置李錦瑟於死地,好名正言順地將白妙扶正。


    雲妃素日裏在宮中就不受人待見,欺軟怕硬,為人刻薄。


    如今被薑君這一番話說下來,在場之人無一不替李錦瑟感到氣憤。


    且因薑君出手闊綽,為人爽朗,又沒有主子架勢,在宮裏積累了不少好人緣。


    故這話通過她口說出,眾人更替李錦瑟不平,也對薑君不畏雲妃權勢,仗義執言敬佩不已。


    雲妃見皇後臉色修煉變得難看,慌忙解釋道:“皇後娘娘明鑒,李錦瑟頂撞了我,我隻是想小懲大誡,哪裏敢要她性命啊。”


    “你們先將毅王妃送去本宮那裏歇息,再請太醫給她瞧瞧。”


    吩咐完,皇後看向戰戰兢兢的雲妃,厲聲道:“錦瑟這孩子平日裏為人恭順,性格溫和,別說毅王府了,就這皇宮,誰不喜歡那孩子。


    本宮倒很好奇,那般好的孩子怎就到了雲妃你這,就成了不知禮數之人!”


    雲妃一時語塞,支支吾吾道:“可能……可能,可能是本宮對她過於嚴格了,俗話說,愛,愛之深恨之切,我是,是對李錦瑟過於喜愛,才,才對她給予太高的期盼。”


    皇後嗤之以鼻道:“愛之深恨之恨?罔顧她與腹中胎兒性命,這叫愛之深?”


    她不容雲妃再做辯解,繼續嚴厲道:“雲妃,你就算不心疼錦瑟,也該心疼心疼瑾元,今日之事若傳出去,你讓瑾元如何自處!如何麵對那些背地裏對他指指點點,對你議論紛紛之人!”


    雲妃聽了這話,臉色一下子變了,她指著薑君,辯解道:“皇後娘娘,今日確實是誤會一場,是薑側妃小題大做。”


    薑君一臉平靜地看著她,不急不惱道:“是不是我小題大做,雲妃娘娘自己心裏明白就好。


    如果我得到的消息沒錯,今日娘娘宮中還有一人吧。


    隻盼娘娘莫被他人蒙蔽,做了他人的手中刀。


    否則到頭來,受到傷害的隻會是娘娘,以及毅王殿下。”


    玉妃和李錦瑟都說宛妃在此,動靜鬧這麽大,卻不見她露麵,多半是從側門離開了。


    她不同於玉妃,雖不是什麽好人,但絕對不是蠢貨。


    如今被薑君這麽一鬧,雲妃肯定落不到好名聲。


    而宛妃,作為新進宮的南楚靈犀公主,正受盛寵,自然犯不著陪皇上不愛,下人不喜的雲妃蹚這趟渾水。


    皇後娘娘眉頭微蹙,看向雲妃身後的殿內,意味深長道:“雲妃,有人犯了錯可以全身而退,而有人,卻不可以,個中道理,你也是宮中老人了,想必是明白的。”


    “是。”雲妃娘娘心虛地應諾了一聲,餘光恨恨地暼向身後。


    本該同她一起出來的人,卻找借口獨自離開了,但她卻不能將那人怎麽樣。


    寵冠六宮的宛妃,就算是皇後,也得讓她三分。


    跟著皇後出來的薑君,拉住劉玉暖,小聲地問道:“這是怎麽回事?皇後娘娘怎麽趕來了?”


    劉玉暖放緩腳步,與薑君二人離開了隊伍,“韻意急匆匆地來找我,我又去找了母後。


    你們方才在說什麽啊,雲妃宮裏還有誰呀?”


    薑君輕笑一聲,無奈道:“還能有誰,自然是一進宮就想著興風作浪的靈犀公主,被你父皇極盡寵愛的宛妃咯。”


    劉玉暖聽罷,懊惱道:“快別說了,我每次去給父皇請安,都要受她的氣,如今我幹脆不去給父皇請安了,眼不見為淨!”


    薑君同情地摸了摸她的頭,“難為你了,你不與她硬來是明智的。”


    劉玉暖歎了口氣,“自從她進宮,父皇眼裏哪還有母後和我,就連玉妃,也再也沒有見到父皇,可憐得很。


    我與她硬來,不就等於把自己送她手裏嘛,我又不傻。”


    薑君看著被宮人簇擁而行的皇後,覺得與平日裏有一些不同,不禁問道:“總覺得皇後娘娘今日格外有皇後氣勢,把雲妃娘娘都鎮住了。”


    劉玉暖看著薑君,像看傻子一般,“你不會以為我母後這個皇後碌碌無為吧?”


    薑君白了她一眼,解釋道:“哪有的事,說句大不敬的話,隻是覺得平日裏皇後娘娘就像家中長輩一般和藹可親,今日訓斥雲妃娘娘時,才像高高在上,不可冒犯的後宮之主。”


    對於她們這些後輩,和藹可親的皇後娘娘自然更好。


    但是對於人心複雜,手段陰詭的後宮,還是得要有手段有氣勢的皇後娘娘。


    劉玉暖聽了她的話,輕笑了一聲,臉上浮現出得意之情,“從前父皇獨寵如妃,後來淑貴妃一家獨大,再就是玉妃寵冠六宮,父皇寵愛的人一直在變,母後雖是太後選的皇後,但她一直是與父皇相敬如賓的皇後。”


    薑君聽了她的話,豁然開朗,“我有點明白雲妃娘娘為何忌憚皇後娘娘了。”


    坐鎮中宮多年,在後輩麵前和藹親切,不代表她的性子軟弱。


    劉玉暖一邊慢慢走著,一邊淡淡說道:“自從父皇說要封靈犀公主為宛妃,母後便已經準備好了,母後說她不屑於後宮的明爭暗鬥,卻要對天下百姓負責。”


    劉玉暖興許不明白這些話的意思,但薑君卻明白得很。


    皇後娘娘是怕當年之事會再次發生,而大嶽再也經不起皇上的發瘋與折騰了。


    且當年如妃雖然恩寵過頭,但她生前從未做過什麽禍亂後宮與百姓之事。


    後來的諸多災禍,雖是皇上對她情深所致,但也不是她生前之願。


    但是宛妃不同,一個異國公主答應嫁給年邁的皇帝本就令人疑慮,更何況她如今剛進宮就恃寵而驕,令人不得不防。


    皇後娘娘試圖用中宮之威壓製宛妃,一點沒錯,畢竟宛妃初來乍到,在宮中沒有勢力。


    但相比宛妃,薑君更忌憚她背後的宇文讓。


    當初靈犀公主肯放棄劉瑾戈,轉而嫁給大嶽老皇帝,其中宇文讓肯定功不可沒。


    靈犀公主和她兄長宇文玨兩個人加起來,恐怕都不是一個宇文讓的對手。


    但是薑君眼下也無暇去想太多,讓李錦瑟平安生下孩子才是目前最緊要的事。


    至於宇文讓之輩,自有劉瑾戈去對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朝暮予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庭花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庭花花並收藏朝暮予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