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君本以為在皇後宮中住上幾日,老皇帝就可以放她回王府。
誰知第二天上午,她還在睡夢中,就被宮女喊醒,說是皇上召見。
昨日剛見過,說讓她在宮裏住幾日。
今日又要見,肯定不會是放她回去。
薑君用腳趾頭想一想都知道是宛妃搞的鬼,她住在皇後宮中過於舒服,有些人肯定高興不起來。
果然,她一到殿內,皇上就板起臉問道:“有軍士說是你放走賊人的,你如何解釋?”
薑君跪在地上,誠懇道:“皇上明鑒,我並不認識那賊人,也不知他來幹什麽,更沒有放走他。”
老皇帝冷哼一聲,對殿外道:“將人傳進來。”
薑君回過頭一看,是兩個北山大營的士兵。
兩名士兵跪在薑君身後,拱手對老皇帝道:“皇上,我二人前天晚上親眼看到大將軍放走賊人。”
薑君心中暗自冷笑,陷害她之人還真是煞費苦心。
她抬頭看著皇上,道:“皇上,薑君問心無愧,沒做就是沒做,這二人確實是北山大營的士兵,但是他們所說,薑君不敢認,也不能認。”
其中一名士兵爭辯道:“薑側妃從不在北山大營過夜,那間屋子也是呂統領給大將軍小憩所用,可前晚大將軍卻留在了北山大營過夜,實在可疑。”
薑君扭頭看了他一眼,冷冷道:“我是大將軍,留在軍隊有何可疑之處?”
她又回過頭看著老皇帝,語氣堅定道:“皇上,前天晚上我過於疲憊,所以留在了北山大營,至於賊人如何逃走的,我確實一無所知。
皇上若說我有失職之罪,薑君供認不諱,但是若說我勾結賊人,就是將刀架在我脖子上,我也不會認的!”
“好!”
薑君話音剛落,宛妃就拍手稱讚道:“薑側妃雖為女子,卻很有氣節。
但是如今有人將汙水潑到了薑側妃身上,若皇上置之不理,豈不是辜負了薑側妃的氣節。
皇上,你可一定要查清此事,還薑側妃一個清白。
不過若薑側妃真有氣節,也可自證清白。”
老皇帝聞言,若有所思地問道:“依愛妃之意,薑側妃當如何做?”
“法子是有,隻怕委屈了薑側妃。”宛妃為難道。
老皇帝不以為意道:“她若能自證清白,消了朕心頭的疑慮,受點委屈算什麽,愛妃隻管說。”
薑君一臉平靜地看著老皇帝與宛妃,宛妃不懷好意,所說的法子必定於她不利。
“滾釘板。”
三個字從宛妃殷紅的雙唇間輕飄飄地吐出來,令薑君打了個寒顫。
跪在薑君身後的兩個士兵聽了,麵麵相覷,低下了頭。
最令薑君感到可笑的是,老皇帝既沒有同意,也沒有反應,他在思索。
滾釘板如此酷刑,他竟然還去思索,薑君隻覺心寒。
他不僅僅是高高在上的皇上,還是劉瑾戈的父皇啊。
今日他若讓她滾了釘板,那他究竟將劉瑾戈當成什麽了。
劉瑾戈的痛苦,在他心裏當真就不值一提嗎?
薑君一言不發,默默跪在那裏,等著老皇帝發話。
在老皇帝眼中,大嶽是他的大嶽,子民是他的子民。
老皇帝就算讓她滾釘板,薑君也不會覺得意外。
“你覺得如何?”老皇帝看向薑君,開口問道。
薑君擠出一個笑容,語氣平淡地問道:“皇上,您是在問一個女子願不願意滾釘板嗎?”
老皇帝還未出聲,宛妃就似笑非笑道:“皇上也是為了你好啊,薑側妃。
賊人已經消失,你若不滾釘板,勾結賊人的嫌疑就一直在,皇上心頭也一直有個結,還連累了昭王府。
若你滾了釘板,如此氣節,便無人敢再懷疑你,此事就一筆勾銷了。
放心,皇上會給你準備最好的太醫和最好的藥,除了疼點,你絕不會有任何事。”
薑君微微一笑,道:“多謝宛妃娘娘費心費力,不過我不會滾釘板的。
本來就沒做過的事,為何要因別人潑的髒水去傷害自己,這不是我的行事風格。”
她薑君敢作敢當,卻不代表她是愣頭青。
旁人朝她潑髒水,她隻會加倍還回去,沒有傷害自己以證清白的道理。
若她滾了釘板,不僅僅是她疼,還有劉瑾戈,她的爹爹娘親,他們會更疼。
保護好自己,就是保護好愛自己的人,這是她從小就明白的道理。
宛妃靠向老皇帝,嬌聲道:“皇上,這該如何是好?
那兩個士兵敢站出來指證自己的大將軍,也是勇氣可嘉,所說未必是虛,其中可能有什麽誤會。
眼下賊人憑空消失,無影無蹤,薑側妃想洗清嫌疑,隻有靠她自己了呀。
不然,她身上就有勾結賊人這一汙點了。
而且,據臣妾所知,臣妾二哥那裏,有一副薑側妃的畫像。
臣妾遠嫁大嶽,就是為了兩朝的安定,若因為我二哥與薑側妃產生了什麽誤會,臣妾之心實在難安。”
宛妃所言,句句誅心,句句都暗指薑君與宇文讓有私情。
薑君若想證明自身清白,隻能靠劉瑾戈找到賊人,問出實話。
老皇帝歎了口氣,勸道:“薑丫頭,你何必如此執拗,你平日裏沒少受傷,也是練武之人,滾釘板於你而言,應該不算什麽。
你知道朕疼愛瑾戈,所以朕絕不允許他身邊有不忠的女子。
你要麽招認,要麽就滾釘板,若你當真愛瑾戈,為了他滾釘板又算什麽。”
正是因為愛著劉瑾戈,薑君才不想滾釘板。
老皇帝與宛妃咄咄逼人,與嚴刑逼供有何區別?
一國之君如此糊塗昏庸,實在是大嶽之不幸。
從前因如妃,害得大嶽民不聊生。
如今因宛妃,又要對良臣下毒手。
已經失望透頂的薑君此刻又生悔意,後悔當初阻止了劉瑾賢。
早知如此,不如讓劉瑾戈學著劉瑾賢造反。
留著好名聲有什麽用,還不是在他人刀下過著膽戰心驚的日子。
薑君深吸了一口氣,一字一句落地有聲道:“薑君無罪,不必自證清白,更不懼流言,也不滾釘板。”
她挺直腰板,跪得筆直,擺出一副視死如歸的架勢。
士可殺不可辱,如此簡單的道理,她明白得很。
寧願人頭落地,她也不願意滾代表恥辱的釘板。
誰知第二天上午,她還在睡夢中,就被宮女喊醒,說是皇上召見。
昨日剛見過,說讓她在宮裏住幾日。
今日又要見,肯定不會是放她回去。
薑君用腳趾頭想一想都知道是宛妃搞的鬼,她住在皇後宮中過於舒服,有些人肯定高興不起來。
果然,她一到殿內,皇上就板起臉問道:“有軍士說是你放走賊人的,你如何解釋?”
薑君跪在地上,誠懇道:“皇上明鑒,我並不認識那賊人,也不知他來幹什麽,更沒有放走他。”
老皇帝冷哼一聲,對殿外道:“將人傳進來。”
薑君回過頭一看,是兩個北山大營的士兵。
兩名士兵跪在薑君身後,拱手對老皇帝道:“皇上,我二人前天晚上親眼看到大將軍放走賊人。”
薑君心中暗自冷笑,陷害她之人還真是煞費苦心。
她抬頭看著皇上,道:“皇上,薑君問心無愧,沒做就是沒做,這二人確實是北山大營的士兵,但是他們所說,薑君不敢認,也不能認。”
其中一名士兵爭辯道:“薑側妃從不在北山大營過夜,那間屋子也是呂統領給大將軍小憩所用,可前晚大將軍卻留在了北山大營過夜,實在可疑。”
薑君扭頭看了他一眼,冷冷道:“我是大將軍,留在軍隊有何可疑之處?”
她又回過頭看著老皇帝,語氣堅定道:“皇上,前天晚上我過於疲憊,所以留在了北山大營,至於賊人如何逃走的,我確實一無所知。
皇上若說我有失職之罪,薑君供認不諱,但是若說我勾結賊人,就是將刀架在我脖子上,我也不會認的!”
“好!”
薑君話音剛落,宛妃就拍手稱讚道:“薑側妃雖為女子,卻很有氣節。
但是如今有人將汙水潑到了薑側妃身上,若皇上置之不理,豈不是辜負了薑側妃的氣節。
皇上,你可一定要查清此事,還薑側妃一個清白。
不過若薑側妃真有氣節,也可自證清白。”
老皇帝聞言,若有所思地問道:“依愛妃之意,薑側妃當如何做?”
“法子是有,隻怕委屈了薑側妃。”宛妃為難道。
老皇帝不以為意道:“她若能自證清白,消了朕心頭的疑慮,受點委屈算什麽,愛妃隻管說。”
薑君一臉平靜地看著老皇帝與宛妃,宛妃不懷好意,所說的法子必定於她不利。
“滾釘板。”
三個字從宛妃殷紅的雙唇間輕飄飄地吐出來,令薑君打了個寒顫。
跪在薑君身後的兩個士兵聽了,麵麵相覷,低下了頭。
最令薑君感到可笑的是,老皇帝既沒有同意,也沒有反應,他在思索。
滾釘板如此酷刑,他竟然還去思索,薑君隻覺心寒。
他不僅僅是高高在上的皇上,還是劉瑾戈的父皇啊。
今日他若讓她滾了釘板,那他究竟將劉瑾戈當成什麽了。
劉瑾戈的痛苦,在他心裏當真就不值一提嗎?
薑君一言不發,默默跪在那裏,等著老皇帝發話。
在老皇帝眼中,大嶽是他的大嶽,子民是他的子民。
老皇帝就算讓她滾釘板,薑君也不會覺得意外。
“你覺得如何?”老皇帝看向薑君,開口問道。
薑君擠出一個笑容,語氣平淡地問道:“皇上,您是在問一個女子願不願意滾釘板嗎?”
老皇帝還未出聲,宛妃就似笑非笑道:“皇上也是為了你好啊,薑側妃。
賊人已經消失,你若不滾釘板,勾結賊人的嫌疑就一直在,皇上心頭也一直有個結,還連累了昭王府。
若你滾了釘板,如此氣節,便無人敢再懷疑你,此事就一筆勾銷了。
放心,皇上會給你準備最好的太醫和最好的藥,除了疼點,你絕不會有任何事。”
薑君微微一笑,道:“多謝宛妃娘娘費心費力,不過我不會滾釘板的。
本來就沒做過的事,為何要因別人潑的髒水去傷害自己,這不是我的行事風格。”
她薑君敢作敢當,卻不代表她是愣頭青。
旁人朝她潑髒水,她隻會加倍還回去,沒有傷害自己以證清白的道理。
若她滾了釘板,不僅僅是她疼,還有劉瑾戈,她的爹爹娘親,他們會更疼。
保護好自己,就是保護好愛自己的人,這是她從小就明白的道理。
宛妃靠向老皇帝,嬌聲道:“皇上,這該如何是好?
那兩個士兵敢站出來指證自己的大將軍,也是勇氣可嘉,所說未必是虛,其中可能有什麽誤會。
眼下賊人憑空消失,無影無蹤,薑側妃想洗清嫌疑,隻有靠她自己了呀。
不然,她身上就有勾結賊人這一汙點了。
而且,據臣妾所知,臣妾二哥那裏,有一副薑側妃的畫像。
臣妾遠嫁大嶽,就是為了兩朝的安定,若因為我二哥與薑側妃產生了什麽誤會,臣妾之心實在難安。”
宛妃所言,句句誅心,句句都暗指薑君與宇文讓有私情。
薑君若想證明自身清白,隻能靠劉瑾戈找到賊人,問出實話。
老皇帝歎了口氣,勸道:“薑丫頭,你何必如此執拗,你平日裏沒少受傷,也是練武之人,滾釘板於你而言,應該不算什麽。
你知道朕疼愛瑾戈,所以朕絕不允許他身邊有不忠的女子。
你要麽招認,要麽就滾釘板,若你當真愛瑾戈,為了他滾釘板又算什麽。”
正是因為愛著劉瑾戈,薑君才不想滾釘板。
老皇帝與宛妃咄咄逼人,與嚴刑逼供有何區別?
一國之君如此糊塗昏庸,實在是大嶽之不幸。
從前因如妃,害得大嶽民不聊生。
如今因宛妃,又要對良臣下毒手。
已經失望透頂的薑君此刻又生悔意,後悔當初阻止了劉瑾賢。
早知如此,不如讓劉瑾戈學著劉瑾賢造反。
留著好名聲有什麽用,還不是在他人刀下過著膽戰心驚的日子。
薑君深吸了一口氣,一字一句落地有聲道:“薑君無罪,不必自證清白,更不懼流言,也不滾釘板。”
她挺直腰板,跪得筆直,擺出一副視死如歸的架勢。
士可殺不可辱,如此簡單的道理,她明白得很。
寧願人頭落地,她也不願意滾代表恥辱的釘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