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天色昏暗,宮道兩旁掛滿了紅燈籠,舉宮歡慶,送這位嫡公主出嫁。
按照流程,是在宮中舉辦喜宴後,再送公主出嫁。
陸寶一不想去參加喜宴,就在皇後宮中陪伴待嫁的劉玉暖。
薑君從禦膳房拿了幾樣陸寶一和劉玉暖喜歡的菜式,送到皇後宮中。
“你倆別餓著了,出嫁也得填飽肚子。”她嘮叨著將飯菜擺放到桌上。
劉玉暖看著香氣撲鼻的飯菜,咽了咽口水,“薑姐姐,你不和我們一起吃嗎?”
薑君麵露神秘,笑道:“我要去吃喜宴,宴上不僅有好吃的,還有好戲看呢?”
“什麽好戲?”陸寶一困惑地問道。
劉玉暖不高興道:“薑姐姐每次都喜歡賣關子。”
薑君意味深長道:“明學塾日你們就知道了,其實我也不確定究竟會不會是好戲,若是好戲,就當我送阿暖的賀禮了。”
“賀禮?”
劉玉暖忍不住瞥向薑君一大早送來的玉西瓜,雖說此禮甚合她心,卻不知該放哪,總覺得放哪都不合適。
尤其是薑君還美其名曰西瓜多子,圖個吉利,更令她窘迫。
不過這也是她收到的賀禮中最為貴重的,那麽一大塊整玉雕刻而成的西瓜,尤其是紅綠相銜,十分巧妙。
如此上等的玉,就算她是公主,也見的不多。
倒是薑君不拘小節,如此好的玉,隨隨便便就用來了雕了西瓜。
若放在其他愛物的人手中,多半是雕刻成神獸鎮宅。
薑君來到舉辦喜宴的殿中時,已經坐了一大半人。
她與幾個熟識之人打過招呼後,坐到劉瑾戈身側。
“餓了吧。”劉瑾戈將麵前的點心推到薑君跟前。
薑君搖搖頭,高興道:“不餓,大喜的日子我隻顧著開心了。”
劉瑾戈拿起點心塞到她手中,笑道:“又不是你大喜,快吃點墊一墊,過會你定又沒心思好好用膳。”
薑君接過點心,咬了一口,笑眯眯道:“真甜。”
幾口吃完,她拍了拍手中的碎屑,對劉瑾戈小聲道:“下午皇後娘娘哭了,肯定是舍不得阿暖,她獨自躲在房中整理阿暖小時候佩戴的衣服首飾呢,那情形任誰看了都於心不忍。”
皇後不同於普通女子,就算子女不在身側,也有自己的丈夫陪伴。
皇上如今一心隻在宛妃身上,哪裏還在乎皇後的喜怒哀樂。
劉瑾戈歎了口氣,“我們也沒辦法,往後多進宮陪陪母後。
母後喜歡陸郡主,她也日日都在宮中,想必能夠慰藉母後的煩憂。”
薑君點點頭,小聲嘀咕道:“隻能如此了,這深宮真不是人住的地方。”
劉瑾戈看著她笑了笑,未發一言。
皇後進來時,薑君隻見她容光煥發,臉上並未有一絲愁苦。
可正是如此,她才心疼皇後。
皇上身邊本應坐著皇後,如今卻多了宛妃,與皇後一左一右坐在皇上身側。
宛妃的位子本是不合規矩的,可是皇上卻緊緊挨著她,仿佛皇後才是不合時宜的那一個。
見此情景,薑君更覺憤慨。
若讓宛妃繼續如此,那她就太對不起皇後對她的寵愛了。
皇上身為天子,有寵妃本很正常,可是寵妃若處處與皇後平起平坐,就是大大的不妥。
從前玉妃雖受寵,她卻對皇後禮敬有加。
“行了,快吃吧,你生氣也隻會餓著你自己。”
劉瑾戈見薑君氣呼呼的,挑了肉放到她碗中,無奈道。
薑君夾起那一塊肉,塞到嘴裏用力嚼著,“我要化悲憤為力量,多吃點!”
酒過三巡,宮裏準備的舞樂都欣賞完畢後,就是宛妃向皇上獻舞。
自從宛妃進宮後,這已經成了慣例,隻要有什麽大宴,宛妃必定都會獻舞。
老皇帝就像持有寶物而沾沾自喜的人,逢人就將寶物拿出來炫耀一番。
宛妃的舞跳得再好,看多了也會厭倦。
平時輪到宛妃獻舞,薑君就悶頭吃菜,看都不看她一眼。
今晚她卻睜大眼睛,看著宛妃在眼前旋轉跳躍,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她見劉瑾戈隻是喝酒,拉了拉他的衣袖,“你倒是看一眼啊,多美。”
劉瑾戈扯了扯嘴角,硬是擠不出笑容,“本王還是喜歡喝酒。”
上次不過多看了宛妃一眼,就被她計較了半個月,愣是半個月對他不理不睬,說他見色忘友,偏幫壞人。
實際上,他不過是覺得宛妃那件衣裙薑君穿起來肯定好看罷了。
從那以後,宛妃跳舞,他餘光都不敢暼向她,怕薑君說他偷偷摸摸,更不敢直視,以免薑君說他色膽包天。
薑君哪裏知道他心中頃刻間的風雲變幻,隻當他是真的喜歡那酒,“酒哪有美人好,沒品位!”
劉瑾戈抿了口酒,若有所思道:“本王隻想看你跳舞,可惜你不肯滿足本王。”
薑君隨著奏樂,搖晃著手指,心情大好道:“好說好說,若今日我心想事成了,你想看多少有多少,不就是跳舞嘛,又不是什麽難事。”
自從上次獻舞,讚譽多過宛妃後,她便對跳舞一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但是舞來舞去也隻會劍舞,離了那把劍就手足無措了。
宛妃跳得興致盎然,她看得也興高采烈。
其他人不知是看在老皇帝麵上,還是真的對宛妃之舞百看不厭,個個都聚精會神,麵露欽佩地盯著宛妃看。
薑君看的卻不是宛妃,看的是拋磚引玉,她所期待的,是宛妃這塊磚引出來的玉。
或許這是宛妃在眾人麵前的最後一舞,她也應當多看幾眼。
宛妃雖不是什麽好人,紅顏卻無罪。
就像開了三個季節的茶花,顏色鮮紅,可能自以為會常開不敗。
殊不知一場霜下來,立刻就蔫了,那鮮紅的花朵再也無法綻放。
取而代之的,則是傲立枝頭的紅梅,一樣的紅,一樣的驕傲,一樣的受人青睞。
宮裏的女人就像花一樣,這朵花謝了,自有其他花綻放開來。
花無百日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薑君一點都不同情宛妃,那是她咎由自取的,不做好好插在瓶中的花,偏要長滿刺去紮別人。
一曲舞罷,滿座讚歎。
宛妃徐徐走到老皇帝身側坐下,臉上是她一如既往的高傲。
一曲舞罷,自然有一曲新起。
按照流程,是在宮中舉辦喜宴後,再送公主出嫁。
陸寶一不想去參加喜宴,就在皇後宮中陪伴待嫁的劉玉暖。
薑君從禦膳房拿了幾樣陸寶一和劉玉暖喜歡的菜式,送到皇後宮中。
“你倆別餓著了,出嫁也得填飽肚子。”她嘮叨著將飯菜擺放到桌上。
劉玉暖看著香氣撲鼻的飯菜,咽了咽口水,“薑姐姐,你不和我們一起吃嗎?”
薑君麵露神秘,笑道:“我要去吃喜宴,宴上不僅有好吃的,還有好戲看呢?”
“什麽好戲?”陸寶一困惑地問道。
劉玉暖不高興道:“薑姐姐每次都喜歡賣關子。”
薑君意味深長道:“明學塾日你們就知道了,其實我也不確定究竟會不會是好戲,若是好戲,就當我送阿暖的賀禮了。”
“賀禮?”
劉玉暖忍不住瞥向薑君一大早送來的玉西瓜,雖說此禮甚合她心,卻不知該放哪,總覺得放哪都不合適。
尤其是薑君還美其名曰西瓜多子,圖個吉利,更令她窘迫。
不過這也是她收到的賀禮中最為貴重的,那麽一大塊整玉雕刻而成的西瓜,尤其是紅綠相銜,十分巧妙。
如此上等的玉,就算她是公主,也見的不多。
倒是薑君不拘小節,如此好的玉,隨隨便便就用來了雕了西瓜。
若放在其他愛物的人手中,多半是雕刻成神獸鎮宅。
薑君來到舉辦喜宴的殿中時,已經坐了一大半人。
她與幾個熟識之人打過招呼後,坐到劉瑾戈身側。
“餓了吧。”劉瑾戈將麵前的點心推到薑君跟前。
薑君搖搖頭,高興道:“不餓,大喜的日子我隻顧著開心了。”
劉瑾戈拿起點心塞到她手中,笑道:“又不是你大喜,快吃點墊一墊,過會你定又沒心思好好用膳。”
薑君接過點心,咬了一口,笑眯眯道:“真甜。”
幾口吃完,她拍了拍手中的碎屑,對劉瑾戈小聲道:“下午皇後娘娘哭了,肯定是舍不得阿暖,她獨自躲在房中整理阿暖小時候佩戴的衣服首飾呢,那情形任誰看了都於心不忍。”
皇後不同於普通女子,就算子女不在身側,也有自己的丈夫陪伴。
皇上如今一心隻在宛妃身上,哪裏還在乎皇後的喜怒哀樂。
劉瑾戈歎了口氣,“我們也沒辦法,往後多進宮陪陪母後。
母後喜歡陸郡主,她也日日都在宮中,想必能夠慰藉母後的煩憂。”
薑君點點頭,小聲嘀咕道:“隻能如此了,這深宮真不是人住的地方。”
劉瑾戈看著她笑了笑,未發一言。
皇後進來時,薑君隻見她容光煥發,臉上並未有一絲愁苦。
可正是如此,她才心疼皇後。
皇上身邊本應坐著皇後,如今卻多了宛妃,與皇後一左一右坐在皇上身側。
宛妃的位子本是不合規矩的,可是皇上卻緊緊挨著她,仿佛皇後才是不合時宜的那一個。
見此情景,薑君更覺憤慨。
若讓宛妃繼續如此,那她就太對不起皇後對她的寵愛了。
皇上身為天子,有寵妃本很正常,可是寵妃若處處與皇後平起平坐,就是大大的不妥。
從前玉妃雖受寵,她卻對皇後禮敬有加。
“行了,快吃吧,你生氣也隻會餓著你自己。”
劉瑾戈見薑君氣呼呼的,挑了肉放到她碗中,無奈道。
薑君夾起那一塊肉,塞到嘴裏用力嚼著,“我要化悲憤為力量,多吃點!”
酒過三巡,宮裏準備的舞樂都欣賞完畢後,就是宛妃向皇上獻舞。
自從宛妃進宮後,這已經成了慣例,隻要有什麽大宴,宛妃必定都會獻舞。
老皇帝就像持有寶物而沾沾自喜的人,逢人就將寶物拿出來炫耀一番。
宛妃的舞跳得再好,看多了也會厭倦。
平時輪到宛妃獻舞,薑君就悶頭吃菜,看都不看她一眼。
今晚她卻睜大眼睛,看著宛妃在眼前旋轉跳躍,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她見劉瑾戈隻是喝酒,拉了拉他的衣袖,“你倒是看一眼啊,多美。”
劉瑾戈扯了扯嘴角,硬是擠不出笑容,“本王還是喜歡喝酒。”
上次不過多看了宛妃一眼,就被她計較了半個月,愣是半個月對他不理不睬,說他見色忘友,偏幫壞人。
實際上,他不過是覺得宛妃那件衣裙薑君穿起來肯定好看罷了。
從那以後,宛妃跳舞,他餘光都不敢暼向她,怕薑君說他偷偷摸摸,更不敢直視,以免薑君說他色膽包天。
薑君哪裏知道他心中頃刻間的風雲變幻,隻當他是真的喜歡那酒,“酒哪有美人好,沒品位!”
劉瑾戈抿了口酒,若有所思道:“本王隻想看你跳舞,可惜你不肯滿足本王。”
薑君隨著奏樂,搖晃著手指,心情大好道:“好說好說,若今日我心想事成了,你想看多少有多少,不就是跳舞嘛,又不是什麽難事。”
自從上次獻舞,讚譽多過宛妃後,她便對跳舞一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但是舞來舞去也隻會劍舞,離了那把劍就手足無措了。
宛妃跳得興致盎然,她看得也興高采烈。
其他人不知是看在老皇帝麵上,還是真的對宛妃之舞百看不厭,個個都聚精會神,麵露欽佩地盯著宛妃看。
薑君看的卻不是宛妃,看的是拋磚引玉,她所期待的,是宛妃這塊磚引出來的玉。
或許這是宛妃在眾人麵前的最後一舞,她也應當多看幾眼。
宛妃雖不是什麽好人,紅顏卻無罪。
就像開了三個季節的茶花,顏色鮮紅,可能自以為會常開不敗。
殊不知一場霜下來,立刻就蔫了,那鮮紅的花朵再也無法綻放。
取而代之的,則是傲立枝頭的紅梅,一樣的紅,一樣的驕傲,一樣的受人青睞。
宮裏的女人就像花一樣,這朵花謝了,自有其他花綻放開來。
花無百日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薑君一點都不同情宛妃,那是她咎由自取的,不做好好插在瓶中的花,偏要長滿刺去紮別人。
一曲舞罷,滿座讚歎。
宛妃徐徐走到老皇帝身側坐下,臉上是她一如既往的高傲。
一曲舞罷,自然有一曲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