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懷了身孕,謝澤睿沒瞞著,也不管什麽不滿三個月就宣揚出去不吉利這種話,那是胎沒坐穩防著人使壞,但是如今後宮又沒別人,也沒那檔子事,自然也不擔心這個,所以這消息比長了翅膀飛的還快。
太後知道的最早,一接到消息腳下跟生風似的就來了,拉著傅寧玥的手不停的安慰:“沒事,你就好好養著,這麽多太醫看著呢,出不了差錯。”
傅寧玥就有些囧,這肯定是謝澤睿之前在太後催生的時候,說她年紀小,生孩子會有些擔心之類的話,太後給放心裏去了,這會兒怕她多思多慮,影響到孩子,特意寬慰她的心呢!
其實也沒那麽可怕,是她上一世一生三,確實挺要命,有些後怕罷了。再加上這年代的醫療水平跟不上,沒辦法剖腹產,萬一有個好歹可咋辦?
但是這會兒懷也懷了,她就盼著一次懷一個就行了,哪怕兩個她都能接受,別再一來仨,她可是實在hold不住啊!
不過這會兒得知懷孕的心情,倒是衝淡了那些擔憂,況且作為一名神醫,沒道理連個孩子都不敢生,所以也就老老實實的接受了這個結果。
太後還私底下跟謝澤睿說:“要是個皇子就好了,就穩當了。”
謝澤睿倒是對這個沒這麽執著,橫豎還能生,他想要個公主的心思可還沒能滿足呢。
不過如果是個臭小子,倒也行,至少堵住了外頭那些人的嘴,確實就穩當了。
於是他可有可無的點點頭應了,就叫他娘歇著去了。
皇後有孕這消息傳出去,在整個京都當真是掀起了一股風浪,就算是還有些對陛下不擴充後宮這件事有所不滿的人,這會兒也徹底閉嘴了,沒話了,實在是不知道該以什麽緣由再去幹涉這件事情了。
而第二日,又是一個好消息傳來,傅寧晟和秋赫麗偶遇成功,這次是直截了當的把話都給說清楚了,秋赫麗這才知道,原來她喜歡的人,居然是皇後娘娘的兄長,怪不得那日娘娘會問她婚事,想來也是知道此事了,沒想到自己卻搞了個烏龍,還真是羞得不行。
傅寧玥得到消息,就在用飯的時候跟謝澤睿說了這事,讓他寫道賜婚聖旨頒下去。
謝澤睿點點頭沒有拒絕,這事兒確實是他來辦比較合適,如果換成是懿旨,少不得會有人猜測玥玥是因為善妒,才會把秋赫麗指給了自己的兄長。
而謝澤睿賜婚,意義就不一樣了,把之前猜測他會將秋赫麗納入後宮的言論,也就順便給堵上了,一舉兩得。
這事了了,還有一件事得她著手去辦,雖說她自己覺得不要緊,但謝澤睿還是對上一世她懷孕時候的事情心有餘悸,便不讓她再去操心生意上的事情。
這麽一來,她少不得得找個能掌事的人,留在自己身邊,替自己分憂。
這人吧,還得她自己親自來選,要合眼緣,要對脾氣,要能頂得住事,能拿得出手,反正條件一大把,至於其他方麵,她手裏還有衷心符,一貼完事,所以倒不是頂要緊的。
謝澤睿也是慣著她,就叫她搞了一場類似於選秀的活動。
他叫下麵人推薦,不論相貌出身,隻論才華和辦事能力,推薦上來的人,就叫人接進宮,讓傅寧玥一個一個的見,一個一個的選。
這事兒朝中不是沒有人詬病,但是呢,皇後這人吧,要說她手伸的長不長,那倒真不長,本分的很,從不逾矩,可實際上呢,方方麵麵的事她好像都在操心著,這曆朝曆代的,也就她敢隨即的召見外臣。
這懷個孕吧,又搞出這麽一檔子事來,比陛下選秀還能折騰,但是陛下偏偏不選啊,把這機會讓給皇後折騰了。
可即便這樣,滿朝上下,聽見誰說她一聲不好的話了。
就是私底下念叨幾句,到底是打心底裏敬著這位主子的,畢竟都知道,如今周慶能有如此國富民強的盛景,那都是多虧了這位皇後娘娘。
傅寧玥選女執事的事,就這麽轟轟烈烈的宣傳出去了。
正好又是趕上春闈,這京都別提有多熱鬧了。
但是這事兒吧,沒這麽快,所以先開始的春闈,傅寧玥去年出的那套五花八門的卷子,也總算是派上了用場。
春闈結束,下麵推薦來的女執事人選,也都陸續到京,於是,在進行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的考校之後,傅寧玥總算是選定下來一位女子,名蘇言。
蘇言確實是個極為聰慧的女子,來自江南,溫婉,卻又帶著種果斷跟堅決,不用傅寧玥特意提點,很快就在傅寧玥身邊找準了自己的定位。
皇後身邊從來不缺端茶倒水捏肩捶腿的人,皇後需要的是助手,一個能幫她處理對外事務的人。
她身邊傅寧玥給配了兩個丫頭兩個太監,出門就有肩輿坐。白色襖子綠色長裙,這樣的蘇言從進宮伊始,就成了宮裏的一道風景線。
每次出宮,不是去莊子上處理事務,就是替皇後看望生病的大臣,或是給某位大臣的老娘祝壽,幾番用下來,傅寧玥就發現特別順手,當真省心了也是一星半點。
如今蘇言不論走到哪,都被人稱一聲“蘇姑娘”。
誰都知道這是皇後娘娘千挑萬選出來的替娘娘辦事的人,娘娘懷著孕不方便,蘇姑娘這進進出出的代表的都是娘娘的臉麵,所以也不會有人敢找茬,或是對蘇言有所不敬。
而蘇言,慢慢地也因為經手了許多事兒,曆練出來了。
春闈的成績下來,第二卷,也就是傅寧玥出的那份卷子,當真是答得一塌糊塗,傅寧玥親自批閱的,因為這個不跟第一卷的成績掛鉤,成績該怎麽公布怎麽公布,這個要晚幾天,所以傅寧玥也沒急,就慢悠悠的批閱著,也順便了解一下這邊的考生水平如何。
結果卻是氣得她不輕。
這卷子寫滿的人沒有,基本上都隻寫了寥寥幾筆,大片的空白,還通篇下來幾乎都是歪理,讓傅寧玥覺得想要把這些副科類的學科普及下去,當真是任重而道遠。
太後知道的最早,一接到消息腳下跟生風似的就來了,拉著傅寧玥的手不停的安慰:“沒事,你就好好養著,這麽多太醫看著呢,出不了差錯。”
傅寧玥就有些囧,這肯定是謝澤睿之前在太後催生的時候,說她年紀小,生孩子會有些擔心之類的話,太後給放心裏去了,這會兒怕她多思多慮,影響到孩子,特意寬慰她的心呢!
其實也沒那麽可怕,是她上一世一生三,確實挺要命,有些後怕罷了。再加上這年代的醫療水平跟不上,沒辦法剖腹產,萬一有個好歹可咋辦?
但是這會兒懷也懷了,她就盼著一次懷一個就行了,哪怕兩個她都能接受,別再一來仨,她可是實在hold不住啊!
不過這會兒得知懷孕的心情,倒是衝淡了那些擔憂,況且作為一名神醫,沒道理連個孩子都不敢生,所以也就老老實實的接受了這個結果。
太後還私底下跟謝澤睿說:“要是個皇子就好了,就穩當了。”
謝澤睿倒是對這個沒這麽執著,橫豎還能生,他想要個公主的心思可還沒能滿足呢。
不過如果是個臭小子,倒也行,至少堵住了外頭那些人的嘴,確實就穩當了。
於是他可有可無的點點頭應了,就叫他娘歇著去了。
皇後有孕這消息傳出去,在整個京都當真是掀起了一股風浪,就算是還有些對陛下不擴充後宮這件事有所不滿的人,這會兒也徹底閉嘴了,沒話了,實在是不知道該以什麽緣由再去幹涉這件事情了。
而第二日,又是一個好消息傳來,傅寧晟和秋赫麗偶遇成功,這次是直截了當的把話都給說清楚了,秋赫麗這才知道,原來她喜歡的人,居然是皇後娘娘的兄長,怪不得那日娘娘會問她婚事,想來也是知道此事了,沒想到自己卻搞了個烏龍,還真是羞得不行。
傅寧玥得到消息,就在用飯的時候跟謝澤睿說了這事,讓他寫道賜婚聖旨頒下去。
謝澤睿點點頭沒有拒絕,這事兒確實是他來辦比較合適,如果換成是懿旨,少不得會有人猜測玥玥是因為善妒,才會把秋赫麗指給了自己的兄長。
而謝澤睿賜婚,意義就不一樣了,把之前猜測他會將秋赫麗納入後宮的言論,也就順便給堵上了,一舉兩得。
這事了了,還有一件事得她著手去辦,雖說她自己覺得不要緊,但謝澤睿還是對上一世她懷孕時候的事情心有餘悸,便不讓她再去操心生意上的事情。
這麽一來,她少不得得找個能掌事的人,留在自己身邊,替自己分憂。
這人吧,還得她自己親自來選,要合眼緣,要對脾氣,要能頂得住事,能拿得出手,反正條件一大把,至於其他方麵,她手裏還有衷心符,一貼完事,所以倒不是頂要緊的。
謝澤睿也是慣著她,就叫她搞了一場類似於選秀的活動。
他叫下麵人推薦,不論相貌出身,隻論才華和辦事能力,推薦上來的人,就叫人接進宮,讓傅寧玥一個一個的見,一個一個的選。
這事兒朝中不是沒有人詬病,但是呢,皇後這人吧,要說她手伸的長不長,那倒真不長,本分的很,從不逾矩,可實際上呢,方方麵麵的事她好像都在操心著,這曆朝曆代的,也就她敢隨即的召見外臣。
這懷個孕吧,又搞出這麽一檔子事來,比陛下選秀還能折騰,但是陛下偏偏不選啊,把這機會讓給皇後折騰了。
可即便這樣,滿朝上下,聽見誰說她一聲不好的話了。
就是私底下念叨幾句,到底是打心底裏敬著這位主子的,畢竟都知道,如今周慶能有如此國富民強的盛景,那都是多虧了這位皇後娘娘。
傅寧玥選女執事的事,就這麽轟轟烈烈的宣傳出去了。
正好又是趕上春闈,這京都別提有多熱鬧了。
但是這事兒吧,沒這麽快,所以先開始的春闈,傅寧玥去年出的那套五花八門的卷子,也總算是派上了用場。
春闈結束,下麵推薦來的女執事人選,也都陸續到京,於是,在進行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的考校之後,傅寧玥總算是選定下來一位女子,名蘇言。
蘇言確實是個極為聰慧的女子,來自江南,溫婉,卻又帶著種果斷跟堅決,不用傅寧玥特意提點,很快就在傅寧玥身邊找準了自己的定位。
皇後身邊從來不缺端茶倒水捏肩捶腿的人,皇後需要的是助手,一個能幫她處理對外事務的人。
她身邊傅寧玥給配了兩個丫頭兩個太監,出門就有肩輿坐。白色襖子綠色長裙,這樣的蘇言從進宮伊始,就成了宮裏的一道風景線。
每次出宮,不是去莊子上處理事務,就是替皇後看望生病的大臣,或是給某位大臣的老娘祝壽,幾番用下來,傅寧玥就發現特別順手,當真省心了也是一星半點。
如今蘇言不論走到哪,都被人稱一聲“蘇姑娘”。
誰都知道這是皇後娘娘千挑萬選出來的替娘娘辦事的人,娘娘懷著孕不方便,蘇姑娘這進進出出的代表的都是娘娘的臉麵,所以也不會有人敢找茬,或是對蘇言有所不敬。
而蘇言,慢慢地也因為經手了許多事兒,曆練出來了。
春闈的成績下來,第二卷,也就是傅寧玥出的那份卷子,當真是答得一塌糊塗,傅寧玥親自批閱的,因為這個不跟第一卷的成績掛鉤,成績該怎麽公布怎麽公布,這個要晚幾天,所以傅寧玥也沒急,就慢悠悠的批閱著,也順便了解一下這邊的考生水平如何。
結果卻是氣得她不輕。
這卷子寫滿的人沒有,基本上都隻寫了寥寥幾筆,大片的空白,還通篇下來幾乎都是歪理,讓傅寧玥覺得想要把這些副科類的學科普及下去,當真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