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燈火,舉國歡慶。
一名名穿戴喜慶的宮人走上來為一張又一張的席端上佳肴,臉上均是洋溢著真誠的笑,讓看了的人也不禁被其所傳染,使得大殿內的熱鬧更添了一分。
因為皇後娘娘曾放了話,今晚笑得好看的都有賞,其中最好看的還能得到皇後娘娘庫裏一支簪子。管它男女,一聽皇後娘娘庫裏的東西頓時兩眼放光,女人得了可以當作嫁妝、帶著也有極有臉麵,而男人也可以作為老婆本兒。
伴隨著泠泠的琴聲,一名女子身著彩衣踏著點子走到台中央,緩緩起舞,一轉身一回眸無不是在捕捉著眾人的視線。
正是杜羽綾,人如其名。
起舞效霓裳,踏歌其舒張。
等其人走下了台,殿內人們仿佛還沒回過味來似的,齊齊愣了片刻神,然後才為這開場驚鴻鼓得滿堂彩。
第二個上場的是李珂。
不似不願意在意卻不得不在意別人看法的洛墨,李珂一向隨著自己心意做事,不小心恭維,也無趨炎附勢。當然,她的家世也給了她這一足夠的資本。
一道空白的屏風被跟著上場的宮人分別持一側而展開,底下人疑問者有之,但絲毫沒有影響站在台上的李珂。隻見她拿起一支毛筆,由屏風中央開始起筆,手腕輕轉,未多時,一朵花兒的雛形便被勾勒出來了。
李珂也是眾妃嬪之中唯一一個沒給洛墨報節目內容的,甚至名稱也不曾透露,故而此時洛墨也是極為好奇的,一門心思看著台上認真作畫的李珂,連身旁的鍾離卿說了什麽都不曾理會。
由中央至兩邊,再到整副屏風,她的畫便如花蕊綻放時分那般,帶著人們的好奇心一步一步揭開潛藏的麵目。
略過調色過程不提,最後人們看到的是一張牡丹圖,花團錦簇,豔而不妖,頗有大家之風。
這畫模子一出,洛墨便心知李珂目的為何。
果然,隻聽其解釋道:“這副畫名為‘花開時節’,取得是‘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之意,願在這冬日將此屏風獻給皇後娘娘,還望娘娘勿要嫌棄才是。”
關係雖鐵,可在外人麵前必要的場麵話還是要講,並且對於洛墨而言,李珂此舉算不上明智,卻直直戳進了她的心窩子裏頭。
在座數名大臣興許有不少感歎李嬪娘娘畫技卓絕,但是所有嬪妃除了為此,同時也都接受到了來自這幅畫的主人,也就是李珂的訊息。
等同於通告後宮她李珂跟皇後是一夥的,如此明目張膽,連洛墨也是不願看見的。因為跟皇後一黨不見得會帶來好處,相反還可以被其他人孤立。人們不會孤立皇後,但是會通過孤立甚至陷害其追隨者從而削弱皇後的勢力。
而李珂偏偏就這麽做了,以這種賞心悅目的方式告訴所有人:皇後就是皇後,唯有牡丹真國色,你們這些如同街邊野草的賤人就不要妄圖頂替了。
伴隨著又一陣熱烈的掌聲,以及夾雜著數道或有或無的冷淡的目光,李珂坦然走下了台。並且在落座之時還端起酒杯遙遙向洛墨敬起了酒。
“……”
洛墨想打人。
這李珂表明立場不說,還非要自己當即就認,還真是符合殿閣大學士一家的傳統——既忠於人便走到底,不給自己留一點退路。
心道改日得好好想想如何回了李珂這一禮,然後便舉起酒杯回敬道:“妹妹的大禮,本宮收了。”
至於那故意省略的李嬪二字則是做給眾人看的,李嬪從此歸於皇後一黨,其他人不要想著人家位分低就隨便欺負了。
大臣們隻道好,順道稱讚了李嬪娘娘和皇後娘娘一波風采,就跟看熱鬧似的。而妃嬪那一邊則陷入了沉默。
接下來上台的是裴若。
她就坐在那兒,不發一言,更不似杜羽綾那般與台下人進行互動,就等著宮人們為她搬來古箏。
素手輕揚,試了試音色,然後一曲聽數遍了也叫人說不出名字的箏曲便演奏完了,好聽是好聽,但是沒人聽得懂她彈的到底是什麽,表達的又是什麽意思。可以說如其本身一般,在眾人眼裏是個謎一樣的存在。
“此曲是我個人所創,取名《煙波》。”自顧自解釋完,裴若也不等眾人反應便下了台。
許是其在某些方麵與李珂有些相似,又或是別的,洛墨對裴若心生一股子熟悉之感。
緊接其後上場的是阮紅旖,懷裏還寶貝似的抱了個琵琶。
露出一個淺笑的她在眾人之間顯得極為恬靜,不似杜羽綾的張揚,也不似裴若的清淡,是個處於中間但遊刃有餘的存在。也恰恰是這樣的她,男人們的目光便被吸引了過去。
“鍾離卿,你也覺得很好看吧?”見到鍾離卿也目不轉睛,洛墨不禁問了一句。當然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便鍾離卿點頭承認,她也不會覺得心裏有一點別扭。
不過完全出乎洛墨的意料,鍾離卿不僅點了點頭,還稱讚道:“確實很好看。”
還沒等洛墨想好措辭接他這句話,卻聽鍾離卿又道:“當真不錯,那琵琶絕非凡品。”
別人看美人,他鍾離卿倒好,看琵琶。
不同於裴若的箏,阮紅旖的琵琶就如一條小溪,使得每一個路過人都不由得駐足觀看,與此同時那甘甜可口的溪水就源源不斷地流進了路過人的心田。
滋養並細細嗬護,一旦沉浸了便很難有人能逃得開她的掌心。
這才是阮紅旖的可怕之處。
不動聲色卻又能牢牢地抓住你的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卸下自己的一切偽裝與防備,隻想沉醉在這份溫柔鄉裏永不出逃。
這還不算完,琵琶聲一曲作罷沒停,又巧妙地轉了個調,隻見伊人張開了口。
她這麽一唱,洛墨便知不出今晚京城裏便要布滿了有關阮紅旖的話題。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再鳴驚為天人。當初的花會上阮紅旖便是憑此一舉套牢了京中老少男子的心,踩著杜羽綾李珂和阮紅袖一躍成為大昌第一美人。
一名名穿戴喜慶的宮人走上來為一張又一張的席端上佳肴,臉上均是洋溢著真誠的笑,讓看了的人也不禁被其所傳染,使得大殿內的熱鬧更添了一分。
因為皇後娘娘曾放了話,今晚笑得好看的都有賞,其中最好看的還能得到皇後娘娘庫裏一支簪子。管它男女,一聽皇後娘娘庫裏的東西頓時兩眼放光,女人得了可以當作嫁妝、帶著也有極有臉麵,而男人也可以作為老婆本兒。
伴隨著泠泠的琴聲,一名女子身著彩衣踏著點子走到台中央,緩緩起舞,一轉身一回眸無不是在捕捉著眾人的視線。
正是杜羽綾,人如其名。
起舞效霓裳,踏歌其舒張。
等其人走下了台,殿內人們仿佛還沒回過味來似的,齊齊愣了片刻神,然後才為這開場驚鴻鼓得滿堂彩。
第二個上場的是李珂。
不似不願意在意卻不得不在意別人看法的洛墨,李珂一向隨著自己心意做事,不小心恭維,也無趨炎附勢。當然,她的家世也給了她這一足夠的資本。
一道空白的屏風被跟著上場的宮人分別持一側而展開,底下人疑問者有之,但絲毫沒有影響站在台上的李珂。隻見她拿起一支毛筆,由屏風中央開始起筆,手腕輕轉,未多時,一朵花兒的雛形便被勾勒出來了。
李珂也是眾妃嬪之中唯一一個沒給洛墨報節目內容的,甚至名稱也不曾透露,故而此時洛墨也是極為好奇的,一門心思看著台上認真作畫的李珂,連身旁的鍾離卿說了什麽都不曾理會。
由中央至兩邊,再到整副屏風,她的畫便如花蕊綻放時分那般,帶著人們的好奇心一步一步揭開潛藏的麵目。
略過調色過程不提,最後人們看到的是一張牡丹圖,花團錦簇,豔而不妖,頗有大家之風。
這畫模子一出,洛墨便心知李珂目的為何。
果然,隻聽其解釋道:“這副畫名為‘花開時節’,取得是‘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之意,願在這冬日將此屏風獻給皇後娘娘,還望娘娘勿要嫌棄才是。”
關係雖鐵,可在外人麵前必要的場麵話還是要講,並且對於洛墨而言,李珂此舉算不上明智,卻直直戳進了她的心窩子裏頭。
在座數名大臣興許有不少感歎李嬪娘娘畫技卓絕,但是所有嬪妃除了為此,同時也都接受到了來自這幅畫的主人,也就是李珂的訊息。
等同於通告後宮她李珂跟皇後是一夥的,如此明目張膽,連洛墨也是不願看見的。因為跟皇後一黨不見得會帶來好處,相反還可以被其他人孤立。人們不會孤立皇後,但是會通過孤立甚至陷害其追隨者從而削弱皇後的勢力。
而李珂偏偏就這麽做了,以這種賞心悅目的方式告訴所有人:皇後就是皇後,唯有牡丹真國色,你們這些如同街邊野草的賤人就不要妄圖頂替了。
伴隨著又一陣熱烈的掌聲,以及夾雜著數道或有或無的冷淡的目光,李珂坦然走下了台。並且在落座之時還端起酒杯遙遙向洛墨敬起了酒。
“……”
洛墨想打人。
這李珂表明立場不說,還非要自己當即就認,還真是符合殿閣大學士一家的傳統——既忠於人便走到底,不給自己留一點退路。
心道改日得好好想想如何回了李珂這一禮,然後便舉起酒杯回敬道:“妹妹的大禮,本宮收了。”
至於那故意省略的李嬪二字則是做給眾人看的,李嬪從此歸於皇後一黨,其他人不要想著人家位分低就隨便欺負了。
大臣們隻道好,順道稱讚了李嬪娘娘和皇後娘娘一波風采,就跟看熱鬧似的。而妃嬪那一邊則陷入了沉默。
接下來上台的是裴若。
她就坐在那兒,不發一言,更不似杜羽綾那般與台下人進行互動,就等著宮人們為她搬來古箏。
素手輕揚,試了試音色,然後一曲聽數遍了也叫人說不出名字的箏曲便演奏完了,好聽是好聽,但是沒人聽得懂她彈的到底是什麽,表達的又是什麽意思。可以說如其本身一般,在眾人眼裏是個謎一樣的存在。
“此曲是我個人所創,取名《煙波》。”自顧自解釋完,裴若也不等眾人反應便下了台。
許是其在某些方麵與李珂有些相似,又或是別的,洛墨對裴若心生一股子熟悉之感。
緊接其後上場的是阮紅旖,懷裏還寶貝似的抱了個琵琶。
露出一個淺笑的她在眾人之間顯得極為恬靜,不似杜羽綾的張揚,也不似裴若的清淡,是個處於中間但遊刃有餘的存在。也恰恰是這樣的她,男人們的目光便被吸引了過去。
“鍾離卿,你也覺得很好看吧?”見到鍾離卿也目不轉睛,洛墨不禁問了一句。當然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便鍾離卿點頭承認,她也不會覺得心裏有一點別扭。
不過完全出乎洛墨的意料,鍾離卿不僅點了點頭,還稱讚道:“確實很好看。”
還沒等洛墨想好措辭接他這句話,卻聽鍾離卿又道:“當真不錯,那琵琶絕非凡品。”
別人看美人,他鍾離卿倒好,看琵琶。
不同於裴若的箏,阮紅旖的琵琶就如一條小溪,使得每一個路過人都不由得駐足觀看,與此同時那甘甜可口的溪水就源源不斷地流進了路過人的心田。
滋養並細細嗬護,一旦沉浸了便很難有人能逃得開她的掌心。
這才是阮紅旖的可怕之處。
不動聲色卻又能牢牢地抓住你的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卸下自己的一切偽裝與防備,隻想沉醉在這份溫柔鄉裏永不出逃。
這還不算完,琵琶聲一曲作罷沒停,又巧妙地轉了個調,隻見伊人張開了口。
她這麽一唱,洛墨便知不出今晚京城裏便要布滿了有關阮紅旖的話題。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再鳴驚為天人。當初的花會上阮紅旖便是憑此一舉套牢了京中老少男子的心,踩著杜羽綾李珂和阮紅袖一躍成為大昌第一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