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是不慎扭了腳,其實是一場要有計劃的預謀。
柳雲瑛的目光略過台下自稱為她的姐姐的那些人,清妃目光冷淡得一如既往,秀妃眼裏明顯有著嘲諷,似是在說她柳雲瑛連落地都不穩還跳什麽舞,嘉妃舉起茶碗飲了一口。
是誰,會是誰呢。
最後一禮作為自己目前最大努力的行動,柳雲瑛拖著鑽疼鑽疼的腳踝緩緩地往台下走,也不知到底傷勢如何,她連站立都覺得一陣眩暈。
這時一隻手臂伸過來,有如荒漠行走許久的人見到一滴水,柳雲瑛沒來得及思考那手臂是屬於誰的便搭了上來。
“娘娘,我送您回宮。”
聲音有點耳熟,但如此正式場合的大殿內怎麽會有她小小一姬宮裏的人,柳雲瑛一驚,轉頭一看。正見鳳儀宮的掌事大宮女青提在對她笑。
……
人們隻道微末失誤,並未對於已經下了場的柳雲瑛投去太多矚目,一張以木架支起來的紅紙吸引了他們的全部注意力。
除了大著肚子的仁、嘉二妃,目前沒有表演過的就隻剩下洛墨了。
對於這位賢名在外的皇後,人們自然非常期待,雖然心裏多少都有些對這張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紅紙嗤之以鼻。
皇後娘娘又不是李嬪,沒有那般卓絕的畫技,但也無妨,洛墨本來也不想那麽做。
“皇上,看好了。”說完這句話,洛墨便直接從上座走到了台上,反正她的節目不需要什麽準備,有支蘸墨的毛筆就夠了。
頂著眾人或期許或無甚情緒的目光,洛墨老神在在地拿起了毛筆。
如眾人所想的那樣,洛墨確實沒有出挑的才藝可展示,唯獨那一手字可以搬到台麵上。且重生以來,每每洛墨感到心浮氣躁時便會提起筆來練字,久而久之,心態沉靜下來,書法倒也奇跡般顯著地提升了。
大概是老天看她實在無才,便給她安上了個書法將就作為一技之長。
為防止自己寬大的衣袖染上墨跡,洛墨還抬起左手攬住了多餘的袖,看得底下人一陣心急,搞不明白皇後娘娘站在台上許久啥也沒幹就挽了個袖子到底有何貴幹。
這麽一磨嘰,場麵著實熱鬧不少,多是在議論皇後娘娘到底要幹什麽。
“洛丞,皇後這是在做什麽,你可知?”
洛與青看了看阮峰一臉的褶子,心知他有意嘲諷自家女兒,便不打算開口,可阮峰那老家夥忒不識趣,沒一會兒又出言問他道:“皇後不會是想不出來要表演什麽,又不願意落了太後的麵子,所以找張紅紙來衝門麵的吧?”
“阮丞既頗為好奇,便應瞪著眼睛往台上瞧,何必總來我讀書人身邊兒找無趣,”洛與青轉頭撇了他一眼,進而繼續將認真的目光投在自家女兒身上,頓了頓道,“你家二女兒都沒能上場。”
阮峰討了一鼻子灰,悻悻地彈了彈衣袖,坐回了自己原來的位置。心道以後再找洛與青得扯跟他女兒不相關的話題,否則一談到他家閨女,不僅話匣子關不上,別人有一點說他閨女不好都得冷著臉懟到底,懟到你不得不服為止。
那邊嘉妃和清妃也差不多。
“清妃,你說皇後姐姐到底要做什麽?”阮紅袖問裴若道。
“不知。”裴若搖搖頭,低頭剝著橙子,一副不想和人多說話的樣子。
“哎,皇後姐姐一直沒什麽才藝,我現在著實為她揪了一把心呢。”阮紅袖皺著眉道。
“嘉妃還是多擔心擔心自己吧。”
得裴若這麽一說,阮紅袖隻覺得自己所有的小心思都被裴若給看穿了,暗罵了一聲不再與裴若搭話。
旁邊裴若樂得自在。
卻見台上的洛墨,終於寫完了一個字,安,那速度著實看得人都要睡著了,也不知又過了多長時間,安民泰|國四個字躍然紙上,確切的說,應該是國泰民安。
字確實很漂亮,龍飛鳳舞的,隻是這速度令人不敢恭維。
若非洛墨是皇後,即便鍾離卿在場,恐怕也有耐性差的要叫囂著讓她趕緊寫完趕緊下台了。
然而洛墨神態依舊。
放下毛筆,將那木架子推著轉向麵對鍾離卿的方向,然後輕輕拍了拍手。
隻聽一陣絲線摩擦之聲,隱在殿外的黯影們各個蓄勢待發,隻等“刺客”現身便會立即衝上去將其秒殺。
想象之中的“刺客”沒出現,隻聽嘩啦一聲,兩幅卷軸直直地自房梁落下。
夜以繼日為民勞,
承乾之外盡逍遙。
橫批:國泰民安。
分明距離不算很遠,此刻卻想飛快站到她的身旁。
鍾離卿隻看到洛墨唇齒輕啟:“秋月在這裏代各位妹妹向皇上說一句,整日整夜操勞國事固然極其重要,可是在我們眼中,最重要的還是您的身體。”
“願皇上龍體安康。”
“願皇上龍體安康。”
“願皇上龍體安康。”
此起彼伏而又整齊的喊聲響徹在了宮宴的大殿裏,底下的妃嬪和大臣們已然跪拜在地。
鍾離卿想問,到底是什麽驅使洛墨去說服這麽整整一殿前來參加宮宴的人,但是這個問題似乎沒必要問,洛墨的眼神已經給了自己最好的答案。
就如鍾離卿之前說的那樣,“美人如玉,朕已收下了”,洛墨何嚐不是在以自己的方式給他一個答案呢。
隻是這方式有點盛大。
戲劇性的是,前世常常同洛墨過不去的那些史官們也在場,不知道這些老學究哪根筋搭錯了,或是一輩子打光棍打得心裏太苦,一時間沒抑製住情緒,心中大為感動,仿佛自己就是洛墨送禮的對象——鍾離卿似的,有一兩個已經偷偷抹了淚。
而這些個史官感念於帝後情深,在參加過宮宴後便湊到了一處將今晚洛墨的這份‘禮物’完完全全地用文字記錄了下來。待猴年馬月的洛墨偶爾同鍾離卿再次翻看史冊時,還特意去挑了幾份禮物送給這些史官,弄得早已記不清給帝後記錄了多少事件的他們摸不著頭腦。
由他們這群老光棍記下的史冊,不知在數十年後又撩動了大昌多少少女心。
柳雲瑛的目光略過台下自稱為她的姐姐的那些人,清妃目光冷淡得一如既往,秀妃眼裏明顯有著嘲諷,似是在說她柳雲瑛連落地都不穩還跳什麽舞,嘉妃舉起茶碗飲了一口。
是誰,會是誰呢。
最後一禮作為自己目前最大努力的行動,柳雲瑛拖著鑽疼鑽疼的腳踝緩緩地往台下走,也不知到底傷勢如何,她連站立都覺得一陣眩暈。
這時一隻手臂伸過來,有如荒漠行走許久的人見到一滴水,柳雲瑛沒來得及思考那手臂是屬於誰的便搭了上來。
“娘娘,我送您回宮。”
聲音有點耳熟,但如此正式場合的大殿內怎麽會有她小小一姬宮裏的人,柳雲瑛一驚,轉頭一看。正見鳳儀宮的掌事大宮女青提在對她笑。
……
人們隻道微末失誤,並未對於已經下了場的柳雲瑛投去太多矚目,一張以木架支起來的紅紙吸引了他們的全部注意力。
除了大著肚子的仁、嘉二妃,目前沒有表演過的就隻剩下洛墨了。
對於這位賢名在外的皇後,人們自然非常期待,雖然心裏多少都有些對這張看起來平平無奇的紅紙嗤之以鼻。
皇後娘娘又不是李嬪,沒有那般卓絕的畫技,但也無妨,洛墨本來也不想那麽做。
“皇上,看好了。”說完這句話,洛墨便直接從上座走到了台上,反正她的節目不需要什麽準備,有支蘸墨的毛筆就夠了。
頂著眾人或期許或無甚情緒的目光,洛墨老神在在地拿起了毛筆。
如眾人所想的那樣,洛墨確實沒有出挑的才藝可展示,唯獨那一手字可以搬到台麵上。且重生以來,每每洛墨感到心浮氣躁時便會提起筆來練字,久而久之,心態沉靜下來,書法倒也奇跡般顯著地提升了。
大概是老天看她實在無才,便給她安上了個書法將就作為一技之長。
為防止自己寬大的衣袖染上墨跡,洛墨還抬起左手攬住了多餘的袖,看得底下人一陣心急,搞不明白皇後娘娘站在台上許久啥也沒幹就挽了個袖子到底有何貴幹。
這麽一磨嘰,場麵著實熱鬧不少,多是在議論皇後娘娘到底要幹什麽。
“洛丞,皇後這是在做什麽,你可知?”
洛與青看了看阮峰一臉的褶子,心知他有意嘲諷自家女兒,便不打算開口,可阮峰那老家夥忒不識趣,沒一會兒又出言問他道:“皇後不會是想不出來要表演什麽,又不願意落了太後的麵子,所以找張紅紙來衝門麵的吧?”
“阮丞既頗為好奇,便應瞪著眼睛往台上瞧,何必總來我讀書人身邊兒找無趣,”洛與青轉頭撇了他一眼,進而繼續將認真的目光投在自家女兒身上,頓了頓道,“你家二女兒都沒能上場。”
阮峰討了一鼻子灰,悻悻地彈了彈衣袖,坐回了自己原來的位置。心道以後再找洛與青得扯跟他女兒不相關的話題,否則一談到他家閨女,不僅話匣子關不上,別人有一點說他閨女不好都得冷著臉懟到底,懟到你不得不服為止。
那邊嘉妃和清妃也差不多。
“清妃,你說皇後姐姐到底要做什麽?”阮紅袖問裴若道。
“不知。”裴若搖搖頭,低頭剝著橙子,一副不想和人多說話的樣子。
“哎,皇後姐姐一直沒什麽才藝,我現在著實為她揪了一把心呢。”阮紅袖皺著眉道。
“嘉妃還是多擔心擔心自己吧。”
得裴若這麽一說,阮紅袖隻覺得自己所有的小心思都被裴若給看穿了,暗罵了一聲不再與裴若搭話。
旁邊裴若樂得自在。
卻見台上的洛墨,終於寫完了一個字,安,那速度著實看得人都要睡著了,也不知又過了多長時間,安民泰|國四個字躍然紙上,確切的說,應該是國泰民安。
字確實很漂亮,龍飛鳳舞的,隻是這速度令人不敢恭維。
若非洛墨是皇後,即便鍾離卿在場,恐怕也有耐性差的要叫囂著讓她趕緊寫完趕緊下台了。
然而洛墨神態依舊。
放下毛筆,將那木架子推著轉向麵對鍾離卿的方向,然後輕輕拍了拍手。
隻聽一陣絲線摩擦之聲,隱在殿外的黯影們各個蓄勢待發,隻等“刺客”現身便會立即衝上去將其秒殺。
想象之中的“刺客”沒出現,隻聽嘩啦一聲,兩幅卷軸直直地自房梁落下。
夜以繼日為民勞,
承乾之外盡逍遙。
橫批:國泰民安。
分明距離不算很遠,此刻卻想飛快站到她的身旁。
鍾離卿隻看到洛墨唇齒輕啟:“秋月在這裏代各位妹妹向皇上說一句,整日整夜操勞國事固然極其重要,可是在我們眼中,最重要的還是您的身體。”
“願皇上龍體安康。”
“願皇上龍體安康。”
“願皇上龍體安康。”
此起彼伏而又整齊的喊聲響徹在了宮宴的大殿裏,底下的妃嬪和大臣們已然跪拜在地。
鍾離卿想問,到底是什麽驅使洛墨去說服這麽整整一殿前來參加宮宴的人,但是這個問題似乎沒必要問,洛墨的眼神已經給了自己最好的答案。
就如鍾離卿之前說的那樣,“美人如玉,朕已收下了”,洛墨何嚐不是在以自己的方式給他一個答案呢。
隻是這方式有點盛大。
戲劇性的是,前世常常同洛墨過不去的那些史官們也在場,不知道這些老學究哪根筋搭錯了,或是一輩子打光棍打得心裏太苦,一時間沒抑製住情緒,心中大為感動,仿佛自己就是洛墨送禮的對象——鍾離卿似的,有一兩個已經偷偷抹了淚。
而這些個史官感念於帝後情深,在參加過宮宴後便湊到了一處將今晚洛墨的這份‘禮物’完完全全地用文字記錄了下來。待猴年馬月的洛墨偶爾同鍾離卿再次翻看史冊時,還特意去挑了幾份禮物送給這些史官,弄得早已記不清給帝後記錄了多少事件的他們摸不著頭腦。
由他們這群老光棍記下的史冊,不知在數十年後又撩動了大昌多少少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