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謝過皇上了。”
待小陶子端上來新茶,兵部尚書趕忙接過,然後又在飲下之前向身邊落後他半步的兵部侍郎投去一個得意的眼神。
兵部侍郎:“……”
“皇上,臣以為,此二人回朝當嘉獎。”說話的是禮部尚書,也就是仁妃她爹。
那方兵部尚書方喝了口新茶,聞言將茶碗重重往桌案上一放,問道:“禮部尚書的意思是給點銀錢珠寶就能打發了?”
兵部尚書是個脾氣爆的,比起她那獨女杜羽綾還要更勝一分,而且約莫是早前在戰場上大開大合慣了,這一到了朝堂之上還有些收不住。
“回皇上,臣的意思是應大力嘉獎,並非兵部尚書所言,”禮部尚書沒有跟他直麵爭執,而是將目光投向鍾離卿,“諸將士前線奮勇殺敵,臣等也是佩服至極。”
見禮部尚書沒有直接回應自己,兵部尚書重重哼了一聲,但也沒再多舌了。他是莽沒錯,並不傻。
“皇上,臣以為此舉有失妥當,”兵部侍郎上前行了個半禮,然後又對著身旁的禮部尚書作了一揖,接著道,“正如禮部尚書所言,諸將士前線奮勇殺敵,甚至是以命易命,即使此戰可謂大獲全勝但仍有不少死傷。故而不僅當獎,還應予封。”
按著兵部侍郎平日裏的性子定不會站出來說這麽一番話,韜光養晦方為仕途升遷之本,然日前嫡次子趙潛從前線寄回來的家書竟說自己也受了傷!
兒子雖賤養,但手背也是肉不是,何況他一共就那麽兩個兒子,所以兵部侍郎決定站出來。
“哦?那麽依趙愛卿所言,該如何予封。”鍾離卿終於在議事開始後說出了第一句話。
苦極的普洱蓮子茶味盤旋在鍾離卿的味蕾之間,一會兒功夫一碗茶便見了底,使得暗中觀察他那邊的朝臣們不禁為皇上捏了把汗。可是隻有他自己知道,這種程度的苦已經不足以讓他很快清醒過來。
每日就寢不過兩個時辰,還時有各種被迫叫醒的情況發生,且他的睡眠自兩年前的那一天開始就從沒有好過,不是做噩夢便是難以入眠……這般,縱使鋼筋鐵骨也遲早有被拖垮的一天,但鍾離卿硬是堅持了整整兩年,以後至少十年內恐怕也是如此。
他不累,大昌境內誰都可言累,唯獨他不可說。他隻是有點疲憊,畢竟,十數年如一日的皇帝生涯放在誰身上也是一件難以愉快起來的事。
對於這些他都無所謂的其實。
怕就怕,待繁華盛世終於構築完成,待錦繡國度總算呈現於世,那時候的他已經不再擁有陪伴自家秋月的力量和機會。
抬手重重捏了捏眉心,昨兒個又是一夜未眠,清除了幾枚承乾與鳳儀二宮之內被某方勢力安插許久的暗棋。
兵部侍郎的嘴巴在動,他能夠看到,但是卻完全聽不到他的聲音,僅依稀憑借其口唇張合理解隻言片語。
“陶子,再去煮一壺茶來。”
“可是宋太醫說……”小陶子一時間有點猶豫,皇上的情況他一向是最了解的,忙起來根本顧不上吃什麽東西,這到如今已然錯過了三頓飯,加上宋太醫曾有言在先,他實在是不願見皇上如此。
“快去。”
小陶子歎了口氣,躬身退下。
諸臣大體上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主張嘉獎,一個是主張封將。前者多是文官,而後者則多為武官。
自家人知自家事,這話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極有道理的,畢竟文官幾乎從不接觸戰場,也就將那些個排兵布陣當做了你一槍我一刀的小兒把戲,從而忽視了其中到底有多少人流血甚至飲恨當場。
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武官表現得十分激憤。
“皇上,定不能叫眾將士寒心啊!”
“皇上,埋骨孤魂的一家老小還等著朝廷的撫慰度過餘生呢!”
“皇上,皇上……”
年輕就是好啊,鍾離卿如是想到。
即使在座眾臣的實際年齡並沒有哪位沒有比自己小的。
“諸位愛卿所言皆有理,”接過陶子端過來的普洱蓮子茶,鍾離卿喝了一口,心道陶子這次蓮子又放少了,然後才稍微鬆了鬆眉心道,“不如我們來找個折中的法子。”
其實對於這件事,鍾離卿早已有了大致的主意,不過為帝者,其所需要擁有的不僅僅是高超的決策能力,還要懂得平衡朝堂之上的各個勢力。
一味的強權和壓製隻會適得其反,這是太子時期左丞相就教過他的道理。
對於這位老師,鍾離卿向來是尊敬的,且見其全程沒有發言想必也是與自己的想法差不多,便開口道:
“左丞可有高見?”
見皇上問了左丞相,其右側的阮峰捏緊了袖中的手,擔心其說出什麽與封號完全相反的話來,畢竟侄子阮礪的前途可就在此一舉了。
他倒不是怕阮礪受什麽影響,而是怕阮礪前途受阻從而給自己帶來不了多少助力——那他可就做了無用功,還平白消耗了那麽多資源和人脈。
所以,無論如何,他也得讓阮礪封個將什麽的。
“回皇上,臣以為該當予封,”還好洛與青這次沒有跟他對著幹,隻見其輕輕點了點頭,然後上前半步作揖道,“然諸將士包紮看傷雖有軍醫處理,可保不齊會留下暗疾,依我看來還應撥些銀錢至軍中以提高夥食。”
一時間殿內鴉雀無聲。
左丞相說得很有道理啊,可是怎麽隱隱感覺哪裏不太對勁?眾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是從對方眼中看出了疑惑,但誰也沒能說出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這種分明無人刻意引導卻不約而同產生的認同感才是最為恐怖的。
果然還是老師技高一籌,鍾離卿默默為洛與青豎起了大拇指。
這話鍾離卿自己並不是想不到,而是不可說,原因隻在於其所坐的位置。換句話講,有些話隻能由別人代說,否則一樣的話語也易產生各種潛在不良後果。
待小陶子端上來新茶,兵部尚書趕忙接過,然後又在飲下之前向身邊落後他半步的兵部侍郎投去一個得意的眼神。
兵部侍郎:“……”
“皇上,臣以為,此二人回朝當嘉獎。”說話的是禮部尚書,也就是仁妃她爹。
那方兵部尚書方喝了口新茶,聞言將茶碗重重往桌案上一放,問道:“禮部尚書的意思是給點銀錢珠寶就能打發了?”
兵部尚書是個脾氣爆的,比起她那獨女杜羽綾還要更勝一分,而且約莫是早前在戰場上大開大合慣了,這一到了朝堂之上還有些收不住。
“回皇上,臣的意思是應大力嘉獎,並非兵部尚書所言,”禮部尚書沒有跟他直麵爭執,而是將目光投向鍾離卿,“諸將士前線奮勇殺敵,臣等也是佩服至極。”
見禮部尚書沒有直接回應自己,兵部尚書重重哼了一聲,但也沒再多舌了。他是莽沒錯,並不傻。
“皇上,臣以為此舉有失妥當,”兵部侍郎上前行了個半禮,然後又對著身旁的禮部尚書作了一揖,接著道,“正如禮部尚書所言,諸將士前線奮勇殺敵,甚至是以命易命,即使此戰可謂大獲全勝但仍有不少死傷。故而不僅當獎,還應予封。”
按著兵部侍郎平日裏的性子定不會站出來說這麽一番話,韜光養晦方為仕途升遷之本,然日前嫡次子趙潛從前線寄回來的家書竟說自己也受了傷!
兒子雖賤養,但手背也是肉不是,何況他一共就那麽兩個兒子,所以兵部侍郎決定站出來。
“哦?那麽依趙愛卿所言,該如何予封。”鍾離卿終於在議事開始後說出了第一句話。
苦極的普洱蓮子茶味盤旋在鍾離卿的味蕾之間,一會兒功夫一碗茶便見了底,使得暗中觀察他那邊的朝臣們不禁為皇上捏了把汗。可是隻有他自己知道,這種程度的苦已經不足以讓他很快清醒過來。
每日就寢不過兩個時辰,還時有各種被迫叫醒的情況發生,且他的睡眠自兩年前的那一天開始就從沒有好過,不是做噩夢便是難以入眠……這般,縱使鋼筋鐵骨也遲早有被拖垮的一天,但鍾離卿硬是堅持了整整兩年,以後至少十年內恐怕也是如此。
他不累,大昌境內誰都可言累,唯獨他不可說。他隻是有點疲憊,畢竟,十數年如一日的皇帝生涯放在誰身上也是一件難以愉快起來的事。
對於這些他都無所謂的其實。
怕就怕,待繁華盛世終於構築完成,待錦繡國度總算呈現於世,那時候的他已經不再擁有陪伴自家秋月的力量和機會。
抬手重重捏了捏眉心,昨兒個又是一夜未眠,清除了幾枚承乾與鳳儀二宮之內被某方勢力安插許久的暗棋。
兵部侍郎的嘴巴在動,他能夠看到,但是卻完全聽不到他的聲音,僅依稀憑借其口唇張合理解隻言片語。
“陶子,再去煮一壺茶來。”
“可是宋太醫說……”小陶子一時間有點猶豫,皇上的情況他一向是最了解的,忙起來根本顧不上吃什麽東西,這到如今已然錯過了三頓飯,加上宋太醫曾有言在先,他實在是不願見皇上如此。
“快去。”
小陶子歎了口氣,躬身退下。
諸臣大體上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主張嘉獎,一個是主張封將。前者多是文官,而後者則多為武官。
自家人知自家事,這話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極有道理的,畢竟文官幾乎從不接觸戰場,也就將那些個排兵布陣當做了你一槍我一刀的小兒把戲,從而忽視了其中到底有多少人流血甚至飲恨當場。
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武官表現得十分激憤。
“皇上,定不能叫眾將士寒心啊!”
“皇上,埋骨孤魂的一家老小還等著朝廷的撫慰度過餘生呢!”
“皇上,皇上……”
年輕就是好啊,鍾離卿如是想到。
即使在座眾臣的實際年齡並沒有哪位沒有比自己小的。
“諸位愛卿所言皆有理,”接過陶子端過來的普洱蓮子茶,鍾離卿喝了一口,心道陶子這次蓮子又放少了,然後才稍微鬆了鬆眉心道,“不如我們來找個折中的法子。”
其實對於這件事,鍾離卿早已有了大致的主意,不過為帝者,其所需要擁有的不僅僅是高超的決策能力,還要懂得平衡朝堂之上的各個勢力。
一味的強權和壓製隻會適得其反,這是太子時期左丞相就教過他的道理。
對於這位老師,鍾離卿向來是尊敬的,且見其全程沒有發言想必也是與自己的想法差不多,便開口道:
“左丞可有高見?”
見皇上問了左丞相,其右側的阮峰捏緊了袖中的手,擔心其說出什麽與封號完全相反的話來,畢竟侄子阮礪的前途可就在此一舉了。
他倒不是怕阮礪受什麽影響,而是怕阮礪前途受阻從而給自己帶來不了多少助力——那他可就做了無用功,還平白消耗了那麽多資源和人脈。
所以,無論如何,他也得讓阮礪封個將什麽的。
“回皇上,臣以為該當予封,”還好洛與青這次沒有跟他對著幹,隻見其輕輕點了點頭,然後上前半步作揖道,“然諸將士包紮看傷雖有軍醫處理,可保不齊會留下暗疾,依我看來還應撥些銀錢至軍中以提高夥食。”
一時間殿內鴉雀無聲。
左丞相說得很有道理啊,可是怎麽隱隱感覺哪裏不太對勁?眾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是從對方眼中看出了疑惑,但誰也沒能說出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這種分明無人刻意引導卻不約而同產生的認同感才是最為恐怖的。
果然還是老師技高一籌,鍾離卿默默為洛與青豎起了大拇指。
這話鍾離卿自己並不是想不到,而是不可說,原因隻在於其所坐的位置。換句話講,有些話隻能由別人代說,否則一樣的話語也易產生各種潛在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