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嬤嬤請說。”
見其表情自始至終沒有什麽變化,一張慈祥的臉給人的感覺仍是那般親切,但洛墨並沒有因此而產生半點忽視,反倒是對其後麵的話越發注意起來。
因為人們說話時,往往是將那些個自己最看重的內容隱藏在笑意裏。
“望娘娘留嘉妃一命。”
“……”
洛墨當即便沉默了,心裏說不上是抵觸還是什麽,不過赤梅嬤嬤並沒有給她考慮的時間,或者說,她來說這句話根本目的就在於告知,而不是想要知道洛墨聽後會作何反應的。
赤梅嬤嬤很快就轉身出了門。
隻有青提猶豫地偏頭瞧了洛墨一眼,什麽也沒有說,半個時辰後,荔枝走了進來,低聲道:“娘娘,壽康宮有請。”
這麽快就來了,赤梅嬤嬤的提醒還真是到位,洛墨輕輕笑了笑,然後便帶著青提和荔枝一道出了鳳儀宮。
細小的雪紛紛揚揚地下,似是嬌俏羞怯的少女在做著初次的試探,經過幾番小鹿亂撞之後,終於將小腦袋靠在了人兒的肩頭。
暗沉的天空叫人分不清此刻到底是何種時辰,隻有內心深處隱隱透來的倦怠在提醒著自己該入睡了,但既是旅程,總要有個開頭,也必會有個終點。
自鳳儀宮出,到壽康宮下,這便是洛墨今日的旅程了。
至於其他的那些人,洛墨不關心,也不在意,隻會偶爾念一念承乾宮裏頭的那位到底有沒有聽自己的話、勞累的時候往身後的靠墊上靠一靠,享受著內裏封存的淡淡清香,以解了那想放又不可放的乏。
“皇後娘娘到!”
內侍的喊聲將洛墨從思索中扯了回來,轉而對其禮貌一笑,便在青提的攙扶下邁過了壽康宮大殿的門檻。
多久沒有聽到這種喊聲了呢,洛墨記不太清楚了,隻對其大致會出現的情況有所耳聞罷了,一是後宮大亂,二則正式場合,三嘛,那就再簡單不過。
“拜見母後。”
同太後行了禮,洛墨方將目光投向大殿的兩側,發現除李珂和羅婧以外的其餘人均到齊了,麵色各異地盯著她。
“諸位妹妹這般瞧著本宮作甚?”洛墨淡淡開口問道,仿佛問的不是自己,而是什麽毫不相幹的人。
妃嬪中低頭不語有之,而更多的則是神態更加古怪,紛紛心裏想著為何皇後娘娘能夠如此老神在在地出現在壽康宮,且從麵上叫人察覺不出一點異樣。
哪怕昨兒個夜裏發生的事已然足夠晚了,可是對於世界裏隻能有主子們的宮人來說,那遠遠不到他們應該歇息的時辰,便都支起了耳朵,祈求能在自己犯困之餘聽到哪宮出事的消息。
這個事,不見得非是壞事。
但隻要有事,那就聊勝於無,就能讓人醒醒盹,打起一點精神來。
很快,宮人們等到了期待的消息,卻沒想到,這消息裏竟是包含了太後之下宮中位分最高的兩個人——皇後娘娘和嘉妃娘娘。
在後者一回宮的刻意引導下,風向轉瞬之間便成了皇後娘娘故意謀害皇嗣、蓄意給妃嬪下毒,而原因就是因為自己無子,心中妒忌!
人們都在不解,皇後娘娘那般和善的一個人怎麽可能會妒忌其他人,而且前不久還聽說皇後娘娘承諾了參與接生皇長子的宮人每人百兩銀子,這樣的一個人,怎麽可能會產生謀害皇嗣的想法呢?可是很快,一則又一則消息爆出,人們終於按下了糾結選擇去相信。
那可是嘉延宮傳出來的實錘啊!
嘉妃娘娘是什麽人,母家僅僅比皇後娘娘的母家低了那麽半階而已,再加上宮女櫻桃的一席話,輿論紛紛由偏向皇後娘娘那一方變為了偏向嘉妃娘娘那一方,甚至事到如今,已有不少鳳儀宮本宮的宮人心思也產生了動搖。
不過是人心向背。
“皇後姐姐恐怕是還不知道,如今皇後姐姐的事呀,已經傳到了京城裏,想來過不了多久,整個大昌便能知曉大半了。”阮紅袖得意地看了洛墨一眼,然後掩下眼底流露出來的鄙夷,讚歎道:“這些都要虧了太後的明察秋毫呢。”
洛墨沒去瞧太後,也沒去理會阮紅袖,而是招了招手,身後的青提便附耳過來。於是洛墨用著並不壓低、甚至算不上小的聲音道:
“我聽說蜣螂在冬季便無法繼續工作了,可青提你道如何,怎的還能見著活蹦亂跳的蜣螂?莫不是本宮眼花了。”
青提自然不會接話,洛墨本也不需要青提接自己的話,因為她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對麵的阮紅袖扯了扯嘴角,想要說點什麽,但一想到待會兒就能讓洛墨吃到應有的苦頭,心裏的那一點不爽就瞬間驅散了。
“本宮一日是皇後,便始終要待在你嘉妃的頭上,”洛墨拿起帕子擦了擦沾上茶水的手,眼睛直勾勾阮紅袖,繼續說道,“嘉妃說,是也不是?”
“皇後姐姐說的是。”
但很快就不是了,阮紅袖在心裏為自己補上了這句話,雙手依舊忍不住瞬間收緊,無名指的長指甲將掌心刺破了個口子。
洛墨此話說合理又不合理,隻因她說出了一個眾人皆知的事實,也正因為如此,殿內的氛圍降至冰點。
人人都在等著看皇後的笑話,期待洛墨跌個大跟頭,可是她們忘了,皇後一日不倒,她們便隻有做妾的份。做妾嘛,誰給你的權利和膽量來譏諷主母了?
“這還是壽康宮,你們想翻天不成?”說話的是太後。
“母後,兒臣不敢,可是母後不如好好想想,方才嘉妃詆毀諷刺兒臣的時候母後又在何處,”洛墨離座福了個身,然後站在原處道,“其實兒臣是始終有些委屈的。”
“你有什麽可委屈的?”被當場駁了麵子,太後怎麽也想不到,這位一向恭順孝敬的兒媳竟然會在這種時候頂撞自己。
“按理來說,兒臣才是母後名副其實的兒媳,可是兒臣不懂,母後為何獨獨對其餘妃嬪極好,偏偏瞧不上兒媳?到底是兒媳對母後不夠好,還是母後覺得兒媳的肚子太不爭氣,心裏早已將其他人當作了兒媳?”
見其表情自始至終沒有什麽變化,一張慈祥的臉給人的感覺仍是那般親切,但洛墨並沒有因此而產生半點忽視,反倒是對其後麵的話越發注意起來。
因為人們說話時,往往是將那些個自己最看重的內容隱藏在笑意裏。
“望娘娘留嘉妃一命。”
“……”
洛墨當即便沉默了,心裏說不上是抵觸還是什麽,不過赤梅嬤嬤並沒有給她考慮的時間,或者說,她來說這句話根本目的就在於告知,而不是想要知道洛墨聽後會作何反應的。
赤梅嬤嬤很快就轉身出了門。
隻有青提猶豫地偏頭瞧了洛墨一眼,什麽也沒有說,半個時辰後,荔枝走了進來,低聲道:“娘娘,壽康宮有請。”
這麽快就來了,赤梅嬤嬤的提醒還真是到位,洛墨輕輕笑了笑,然後便帶著青提和荔枝一道出了鳳儀宮。
細小的雪紛紛揚揚地下,似是嬌俏羞怯的少女在做著初次的試探,經過幾番小鹿亂撞之後,終於將小腦袋靠在了人兒的肩頭。
暗沉的天空叫人分不清此刻到底是何種時辰,隻有內心深處隱隱透來的倦怠在提醒著自己該入睡了,但既是旅程,總要有個開頭,也必會有個終點。
自鳳儀宮出,到壽康宮下,這便是洛墨今日的旅程了。
至於其他的那些人,洛墨不關心,也不在意,隻會偶爾念一念承乾宮裏頭的那位到底有沒有聽自己的話、勞累的時候往身後的靠墊上靠一靠,享受著內裏封存的淡淡清香,以解了那想放又不可放的乏。
“皇後娘娘到!”
內侍的喊聲將洛墨從思索中扯了回來,轉而對其禮貌一笑,便在青提的攙扶下邁過了壽康宮大殿的門檻。
多久沒有聽到這種喊聲了呢,洛墨記不太清楚了,隻對其大致會出現的情況有所耳聞罷了,一是後宮大亂,二則正式場合,三嘛,那就再簡單不過。
“拜見母後。”
同太後行了禮,洛墨方將目光投向大殿的兩側,發現除李珂和羅婧以外的其餘人均到齊了,麵色各異地盯著她。
“諸位妹妹這般瞧著本宮作甚?”洛墨淡淡開口問道,仿佛問的不是自己,而是什麽毫不相幹的人。
妃嬪中低頭不語有之,而更多的則是神態更加古怪,紛紛心裏想著為何皇後娘娘能夠如此老神在在地出現在壽康宮,且從麵上叫人察覺不出一點異樣。
哪怕昨兒個夜裏發生的事已然足夠晚了,可是對於世界裏隻能有主子們的宮人來說,那遠遠不到他們應該歇息的時辰,便都支起了耳朵,祈求能在自己犯困之餘聽到哪宮出事的消息。
這個事,不見得非是壞事。
但隻要有事,那就聊勝於無,就能讓人醒醒盹,打起一點精神來。
很快,宮人們等到了期待的消息,卻沒想到,這消息裏竟是包含了太後之下宮中位分最高的兩個人——皇後娘娘和嘉妃娘娘。
在後者一回宮的刻意引導下,風向轉瞬之間便成了皇後娘娘故意謀害皇嗣、蓄意給妃嬪下毒,而原因就是因為自己無子,心中妒忌!
人們都在不解,皇後娘娘那般和善的一個人怎麽可能會妒忌其他人,而且前不久還聽說皇後娘娘承諾了參與接生皇長子的宮人每人百兩銀子,這樣的一個人,怎麽可能會產生謀害皇嗣的想法呢?可是很快,一則又一則消息爆出,人們終於按下了糾結選擇去相信。
那可是嘉延宮傳出來的實錘啊!
嘉妃娘娘是什麽人,母家僅僅比皇後娘娘的母家低了那麽半階而已,再加上宮女櫻桃的一席話,輿論紛紛由偏向皇後娘娘那一方變為了偏向嘉妃娘娘那一方,甚至事到如今,已有不少鳳儀宮本宮的宮人心思也產生了動搖。
不過是人心向背。
“皇後姐姐恐怕是還不知道,如今皇後姐姐的事呀,已經傳到了京城裏,想來過不了多久,整個大昌便能知曉大半了。”阮紅袖得意地看了洛墨一眼,然後掩下眼底流露出來的鄙夷,讚歎道:“這些都要虧了太後的明察秋毫呢。”
洛墨沒去瞧太後,也沒去理會阮紅袖,而是招了招手,身後的青提便附耳過來。於是洛墨用著並不壓低、甚至算不上小的聲音道:
“我聽說蜣螂在冬季便無法繼續工作了,可青提你道如何,怎的還能見著活蹦亂跳的蜣螂?莫不是本宮眼花了。”
青提自然不會接話,洛墨本也不需要青提接自己的話,因為她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對麵的阮紅袖扯了扯嘴角,想要說點什麽,但一想到待會兒就能讓洛墨吃到應有的苦頭,心裏的那一點不爽就瞬間驅散了。
“本宮一日是皇後,便始終要待在你嘉妃的頭上,”洛墨拿起帕子擦了擦沾上茶水的手,眼睛直勾勾阮紅袖,繼續說道,“嘉妃說,是也不是?”
“皇後姐姐說的是。”
但很快就不是了,阮紅袖在心裏為自己補上了這句話,雙手依舊忍不住瞬間收緊,無名指的長指甲將掌心刺破了個口子。
洛墨此話說合理又不合理,隻因她說出了一個眾人皆知的事實,也正因為如此,殿內的氛圍降至冰點。
人人都在等著看皇後的笑話,期待洛墨跌個大跟頭,可是她們忘了,皇後一日不倒,她們便隻有做妾的份。做妾嘛,誰給你的權利和膽量來譏諷主母了?
“這還是壽康宮,你們想翻天不成?”說話的是太後。
“母後,兒臣不敢,可是母後不如好好想想,方才嘉妃詆毀諷刺兒臣的時候母後又在何處,”洛墨離座福了個身,然後站在原處道,“其實兒臣是始終有些委屈的。”
“你有什麽可委屈的?”被當場駁了麵子,太後怎麽也想不到,這位一向恭順孝敬的兒媳竟然會在這種時候頂撞自己。
“按理來說,兒臣才是母後名副其實的兒媳,可是兒臣不懂,母後為何獨獨對其餘妃嬪極好,偏偏瞧不上兒媳?到底是兒媳對母後不夠好,還是母後覺得兒媳的肚子太不爭氣,心裏早已將其他人當作了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