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山不見山,水不見河,日月輪轉,草木大千,
此為名山,名界,名流!
潺潺流水細聲,流淌過山間之泉,最後落在這日月潭中。
要說這日月潭的名水,名泉,那可真是由來已久。
此地乃是上清道統,金仙端木寅的證道之地,後感悟天人,在此開山立派劃下仁宗道統。
更是因為此地日月泉萬年不休,泉中一陰一陽互不侵犯卻又彼此交融,使得這日月潭百裏範圍之內靈氣充足,乃是一處稀少的靈泉。
故仁宗掌教端木寅更是被世人稱之為日月道人。
這日月道人身形奇瘦無比,身高六尺之下,身邊常伴一直靈猴,每每傳下道統之時,靈猴便在一旁悉心聽講,得了靈智,開了朦慧,之後更是以仁宗的守山靈獸入駐仁宗。
開派三千六百載有餘,
要細數仁宗的典故那真是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小的們,今天的故事會就到此為止,你們該回家了,不然讓你們的父母逮到,那小屁股可真就是保不住了!”
荒土,
茅屋,
村落之間,一個白胡子老者正對著身邊圍著的小娃娃們講神話仙宗的故事,沒想到聽得正來勁的時候老者竟然說出這樣一番話,頓時又幾個小娃娃慌裏慌張的站了起來,準備往家裏跑。
但還是有更多的娃娃們坐在地上沒有動彈,其中有一個看起來稍大一些,紮著兩個衝天羊角辮的女娃娃更是抱著白胡子老頭的手臂撒嬌道:“裏正爺爺,多講一些,多講一些嘛......”
女娃的模樣甚是喜人,再加上其他孩子也都喜歡聽老者講仙山,仙人們的事跡,因此也同女娃一樣向老者撒嬌。
對此,老者隻是笑了笑,不為所動。
緩緩從腰間的布兜裏撚出一些草葉,以食指與拇指為引,小心翼翼的將草葉放進嘴裏,老者一邊細細的咀嚼,一邊則對著撒嬌不斷的小娃娃們笑道:“一個個的,就是不喜歡回家?”
從語氣上可以聽出,白胡子老者對他周身的這群娃娃多是溺愛,可對於娃娃們的要求,老者最後還是擺了擺手。
“講不動嘞,講不動嘞,老漢兒我還得早點休息,要不然明早恐怕就起不來嘞!”
一個獨居老者,能夠這麽受孩子們的歡迎,且大人們也放心孩子往白胡子老者這邊跑,不僅是因為老者懂得一些仙山事跡,更因為老者是村裏麵唯一的一位受過文韻熏陶的人。
文韻,
聽起來有些繞口,直白一些講的話,文韻就是在大學講堂,受過傳業解惑講師的傳授,雖最後沒有在大學留名,可一身浩然書卷氣卻已經產生了文韻,如果能夠長期在老者身邊,接受其教導,娃娃們的靈智也會保存的更久,智力更是會比其他沒有受到過文韻熏陶的孩子高。
所以,老者不僅以文韻之身成為了這康莊的裏正,更是儼然有孩子王的意思。
不過嘛,
規矩就是規矩,一天一段睡前小故事,白胡子裏正解決了自身寂寞問題,孩子們則是聽的開心,要是多了,也就厭煩了。
可孩子們皆是長時間陪伴在白胡子裏正身邊,受文韻所熏陶,書卷氣息尚且早些,但那一個個古靈精怪的性格卻是來的早一些。
眼見裏正爺爺沒有續說的打算,紮著兩個衝天辮女娃立馬將銷售放在身後招了招。
頓時,
後麵的孩子們都將目光望向了一個身裹著單杉,留著鼻涕的小家夥身上。
被旁邊的孩子這般看著,單杉小家夥也是顯得有些畏懼,將身體蜷縮在一起,獲得了些許安全感的同時還有些結結巴巴的道:“你、你們這樣看著俺作、作甚......”
話語明顯有些底氣不足,並且其他的孩子在聽到這話之後不僅沒有轉移目光,反而是更加肆無忌憚又帶著些許急迫。
見此情景,單杉小家夥眼見裝不下去了,也隻能從懷中妞妞捏你的拿出來一個小瓦罐。
“好、好了,東西我帶來了,你們給裏正爺爺就好了吧,俺要聽故事!”
單杉小家夥仿佛是舍不得瓦罐,可好似是更喜歡聽裏正爺爺將故事。
再加上那本該是稚嫩的小臉上五官都扭在了一起,真當是要多糾結便有多糾結。
再說作為這群孩子裏麵的大姐大,衝天羊角辮女娃接過了後邊孩子們遞過來的瓦罐,然後她仿若獻寶一般的捧著到白胡子裏正的麵前,已經初具眉眼的小臉燦爛如花叫了一聲:“裏正爺爺......”
衝天羊角辮女娃拉長了聲調,嬌氣襲人,這也就是她年齡還小,若是長大了那還得了。
好在白胡子裏正並沒有什麽不該有些心思,反而是有些好笑的捏了一把衝天羊角辮的臉頰,同時接過她手中的瓦罐。
啵!
瓦罐的封口被打開,頓時一股纏綿且悠長的香味自瓦罐中傳出。
啾啾......
“好像啊......”
白胡子裏正這邊還沒說什麽,周圍的孩子們卻是被香氣所感染,一個個齊齊的吸著鼻子。
同時,白胡子裏正也將瓦罐放在鼻下位置,深深的吸了一口,就仿佛是香氣有了畫麵一般,統統鑽向了白胡子裏正的鼻子裏。
緊接著,
就見這位須發皆白,也不止是六七十,還是八九十的裏正老大爺閉著眼睛深深的回味著什麽。
“嘿嘿......這味兒可真正啊!”
好半響過後,白胡子裏正才自那深深的香氣中醒來,不過醒來的白胡子裏正並未在第一時間續上他的故事會,而是對著那個穿著單杉,依舊在流鼻涕的小家夥問道:“老董家的,你這可是將你太爺爺壓箱底的存貨都拿出來了,就不怕回去之後你爹將你的屁股打成八瓣?”
“唔!”
聽到白胡子裏正的恐嚇,老董家的娃娃瞬間就仿佛身臨其境一般捂著自己的屁股,並且以帶著哭腔的稚嫩聲音對著白胡子裏正道:“那......那裏正爺爺你把小罐罐......還給我好不好......”
那委屈,害怕,且還帶著絲絲期待的小樣子,真的是太招人可憐了。
“可不能給你!”
完全沒有一個長輩的自覺,白胡子裏正將手裏的小瓦罐再次封好,然後對著幾乎快要哭出來的老董家娃娃說了句:“還聽故事不?”
“嗯?”
這話直接讓老董家娃娃已經到了嗓子眼的哭聲又憋了回去,小家夥似是興奮,似是委屈的點了點頭,哽咽道:“聽!”
好嘛,
終究還是小孩子,真是崽兒賣野田不心疼。
有了故事就忘了太爺爺,更忘了屁股要被打成八瓣的威脅。
“中!”
白胡子裏正在得到了小瓦罐之後也是顯得有些興致高昂,不過在續上他的故事會之前,他還是對著老董家的娃娃說了句:“別害怕,你爹,你爺爺,還有你那個老不死的太爺爺要是問起來,你就說這瓦罐在我這裏,到時候你的屁股就不會被打成八瓣了!”
本來就被仙宗故事轉移了注意力,這會又有裏正爺爺出的‘妙招’老董家的娃娃頓時嬉笑開顏,擦了擦鼻涕,重重地點頭。
“嗯!”
在安慰了董家娃娃之後,裏正又緊了緊懷裏的小瓦罐,這才正是準備續上他的故事會。
“好嘞!既然娃娃們都這麽想要多聽一些,那老丈我也不能吝嗇口水,咱們書接上回,要說這仁宗可是距離我們東山最近的仙道大派,其宗門每隔二十五年的一次大選,更是引得袞州境內無數青年才俊蜂擁而至,都希望自己能夠得仁宗青睞,成為那修仙問道的一份子。
隻不過仁宗的門檻高啊!足足有東山半截那麽高,不知多少青年才俊,少年英豪,被攔在了仁宗的山門之外。
要說這仁宗收取弟子的條件,除了年不過雙十之外,還設下了諸多試練,考驗未入門弟子的心性,悟性,品性,還有德行。
畢竟尋仙問道非易事,若沒有足夠的堅持以及根骨,那麽就算是能夠入了仁宗山門,最終也是誤人誤己罷了。
那咱們今天就來說說,十八年前仁宗那一次的開山考核究竟是怎樣一種盛況。
且說......”
故事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卻是戛然而止,原本聽得正入神的孩子們紛紛醒悟,一個個黑溜溜的大眼睛帶著急迫望向了他們的裏正爺爺。
而白胡子裏正本人呢,此刻則是抬頭望天,表情也自最開始的指點江山,到了後來的震驚,然後又轉為了呆滯,口中還喃喃道:“天星過境,大凶,大災,大難之兆啊......”
白胡子裏正的話語並沒有背著誰的意思,所以他身邊的孩子們都聽了個清楚。
不過這些孩子雖然由於文韻的原因,開智要比其他沒有接受過文韻熏陶的孩子們要早,但是說到底終歸也是孩子,他們的見識以及閱曆,完全不足以支撐他們理解‘天星過境’又是大災又是大難究竟是什麽意思。
偏偏,孩子們的思維也很簡單,那究竟是他們麵前的裏正爺爺收了他們的好處,那就不能說了不算。
這個時候大姐大就應該出場了,就見孩童們的目光皆是自裏正爺爺的身上轉到了衝天羊角辮女娃的身上。
“......”
感受到周圍孩童們的目光,衝天羊角辮女娃最開始還有些不樂意,但隨即某種使命感,自豪感,以及責任感便在她的心中油然而生。
作為孩子裏麵的大姐大,衝天羊角辮女娃的年齡不是最大,她的家境也不是最好,甚至她都不是最強壯的那個,可為什麽別的孩子都服她。
無他,
唯膽壯爾。
別人不敢做的事情我衝天羊角辮能做,別人做的了得事情我衝天羊角辮也可以做。
憑著一副天不怕地不怕,隻要辮子紮得高,敢把房頂戳破的心態,衝天羊角辮女娃壯著膽氣來到了白胡子裏正的麵前,開口道:“裏正......”
這邊羊角辮女娃才剛剛開口,原本蹲坐在石墩上的白胡子裏正卻是‘騰’的一下站了起來。
那速度,那勁力,根本就不想一個八九十歲的老人家,甚至六七十歲恐怕都做不到這樣。
羊角辮女娃也是被突然站起來的白胡子裏正嚇得向後退了一步,可最後她還是鼓足了膽氣又叫了一聲:“裏......”
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四次。
衝天羊角辮女娃的想法也很簡單,那就是讓裏正爺爺繼續講故事,總不能白占了我家小董子的便宜吧。
哪知道這一次更加幹脆,白胡子裏正完全沒有聽進衝天羊角辮小女孩的呼喚,就見站直的白胡子裏正依舊保持抬頭望天的樣子,可就在衝天羊角辮女孩的第二聲‘裏正爺爺’剛說出一個‘裏’字的時候,白胡子裏正周身卻是突然生成一股微風。
非是殺人奪命的罡風,也不是毀城滅地的狂風,就是一股微風自啟,甚至在白胡子裏正身前的衝天羊角辮女娃在微風襲人之下還有一股子舒適感。
而下一刻,所有娃娃都可以見到,白胡子裏正的身體在那股微風之中緩緩升起。
“哇......”
如此震撼人心的一幕落在表達能力有限的孩子們眼中,除了瞪大了眼睛,長大了小嘴的驚歎之外,並沒有其他的叫好與喝彩。
這是個技術活,當賞?
騰空的白胡子裏正越升越高,悅聲越快,最後更是直接在孩子們的眼中化作一抹光亮,消失在空中。
“......”
短暫的震驚之後,醒悟過來的孩童們第一個想法則是——裏正爺爺升天了?
第二個想法則是——故事沒講完就走了?
我們被誑了?
嗯,
小孩子們的想法就是這麽的單純,且樸實無華。
最傷心的莫過於老董家的小娃娃了。
要知道,之前塞給白胡子裏正的那個小瓦罐,可是老董家小娃娃拚了小命才從他太爺爺的庫存裏弄出來的,為的就是多聽點仙山,仙宗的故事。
可現在倒好,小瓦罐給出去了,故事卻沒聽到,就連受賄人裏正爺爺也跑了,這讓老董家的小娃娃覺得簡直比他屁股被打成了八瓣還要傷心。
“嗚嗚......裏正......裏正爺爺老不修,騙我的小瓦罐......”
隨著老董家小娃娃的哭聲響起,別的孩子們也都彼此高喊著:‘裏正爺爺升天了’‘裏正爺爺跑了’‘裏正爺爺被風給刮走了’等話語向自家跑了回去。
唯有那個紮著衝天羊角辮的女娃還呆呆站在原地,抬頭望著天上。
此為名山,名界,名流!
潺潺流水細聲,流淌過山間之泉,最後落在這日月潭中。
要說這日月潭的名水,名泉,那可真是由來已久。
此地乃是上清道統,金仙端木寅的證道之地,後感悟天人,在此開山立派劃下仁宗道統。
更是因為此地日月泉萬年不休,泉中一陰一陽互不侵犯卻又彼此交融,使得這日月潭百裏範圍之內靈氣充足,乃是一處稀少的靈泉。
故仁宗掌教端木寅更是被世人稱之為日月道人。
這日月道人身形奇瘦無比,身高六尺之下,身邊常伴一直靈猴,每每傳下道統之時,靈猴便在一旁悉心聽講,得了靈智,開了朦慧,之後更是以仁宗的守山靈獸入駐仁宗。
開派三千六百載有餘,
要細數仁宗的典故那真是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小的們,今天的故事會就到此為止,你們該回家了,不然讓你們的父母逮到,那小屁股可真就是保不住了!”
荒土,
茅屋,
村落之間,一個白胡子老者正對著身邊圍著的小娃娃們講神話仙宗的故事,沒想到聽得正來勁的時候老者竟然說出這樣一番話,頓時又幾個小娃娃慌裏慌張的站了起來,準備往家裏跑。
但還是有更多的娃娃們坐在地上沒有動彈,其中有一個看起來稍大一些,紮著兩個衝天羊角辮的女娃娃更是抱著白胡子老頭的手臂撒嬌道:“裏正爺爺,多講一些,多講一些嘛......”
女娃的模樣甚是喜人,再加上其他孩子也都喜歡聽老者講仙山,仙人們的事跡,因此也同女娃一樣向老者撒嬌。
對此,老者隻是笑了笑,不為所動。
緩緩從腰間的布兜裏撚出一些草葉,以食指與拇指為引,小心翼翼的將草葉放進嘴裏,老者一邊細細的咀嚼,一邊則對著撒嬌不斷的小娃娃們笑道:“一個個的,就是不喜歡回家?”
從語氣上可以聽出,白胡子老者對他周身的這群娃娃多是溺愛,可對於娃娃們的要求,老者最後還是擺了擺手。
“講不動嘞,講不動嘞,老漢兒我還得早點休息,要不然明早恐怕就起不來嘞!”
一個獨居老者,能夠這麽受孩子們的歡迎,且大人們也放心孩子往白胡子老者這邊跑,不僅是因為老者懂得一些仙山事跡,更因為老者是村裏麵唯一的一位受過文韻熏陶的人。
文韻,
聽起來有些繞口,直白一些講的話,文韻就是在大學講堂,受過傳業解惑講師的傳授,雖最後沒有在大學留名,可一身浩然書卷氣卻已經產生了文韻,如果能夠長期在老者身邊,接受其教導,娃娃們的靈智也會保存的更久,智力更是會比其他沒有受到過文韻熏陶的孩子高。
所以,老者不僅以文韻之身成為了這康莊的裏正,更是儼然有孩子王的意思。
不過嘛,
規矩就是規矩,一天一段睡前小故事,白胡子裏正解決了自身寂寞問題,孩子們則是聽的開心,要是多了,也就厭煩了。
可孩子們皆是長時間陪伴在白胡子裏正身邊,受文韻所熏陶,書卷氣息尚且早些,但那一個個古靈精怪的性格卻是來的早一些。
眼見裏正爺爺沒有續說的打算,紮著兩個衝天辮女娃立馬將銷售放在身後招了招。
頓時,
後麵的孩子們都將目光望向了一個身裹著單杉,留著鼻涕的小家夥身上。
被旁邊的孩子這般看著,單杉小家夥也是顯得有些畏懼,將身體蜷縮在一起,獲得了些許安全感的同時還有些結結巴巴的道:“你、你們這樣看著俺作、作甚......”
話語明顯有些底氣不足,並且其他的孩子在聽到這話之後不僅沒有轉移目光,反而是更加肆無忌憚又帶著些許急迫。
見此情景,單杉小家夥眼見裝不下去了,也隻能從懷中妞妞捏你的拿出來一個小瓦罐。
“好、好了,東西我帶來了,你們給裏正爺爺就好了吧,俺要聽故事!”
單杉小家夥仿佛是舍不得瓦罐,可好似是更喜歡聽裏正爺爺將故事。
再加上那本該是稚嫩的小臉上五官都扭在了一起,真當是要多糾結便有多糾結。
再說作為這群孩子裏麵的大姐大,衝天羊角辮女娃接過了後邊孩子們遞過來的瓦罐,然後她仿若獻寶一般的捧著到白胡子裏正的麵前,已經初具眉眼的小臉燦爛如花叫了一聲:“裏正爺爺......”
衝天羊角辮女娃拉長了聲調,嬌氣襲人,這也就是她年齡還小,若是長大了那還得了。
好在白胡子裏正並沒有什麽不該有些心思,反而是有些好笑的捏了一把衝天羊角辮的臉頰,同時接過她手中的瓦罐。
啵!
瓦罐的封口被打開,頓時一股纏綿且悠長的香味自瓦罐中傳出。
啾啾......
“好像啊......”
白胡子裏正這邊還沒說什麽,周圍的孩子們卻是被香氣所感染,一個個齊齊的吸著鼻子。
同時,白胡子裏正也將瓦罐放在鼻下位置,深深的吸了一口,就仿佛是香氣有了畫麵一般,統統鑽向了白胡子裏正的鼻子裏。
緊接著,
就見這位須發皆白,也不止是六七十,還是八九十的裏正老大爺閉著眼睛深深的回味著什麽。
“嘿嘿......這味兒可真正啊!”
好半響過後,白胡子裏正才自那深深的香氣中醒來,不過醒來的白胡子裏正並未在第一時間續上他的故事會,而是對著那個穿著單杉,依舊在流鼻涕的小家夥問道:“老董家的,你這可是將你太爺爺壓箱底的存貨都拿出來了,就不怕回去之後你爹將你的屁股打成八瓣?”
“唔!”
聽到白胡子裏正的恐嚇,老董家的娃娃瞬間就仿佛身臨其境一般捂著自己的屁股,並且以帶著哭腔的稚嫩聲音對著白胡子裏正道:“那......那裏正爺爺你把小罐罐......還給我好不好......”
那委屈,害怕,且還帶著絲絲期待的小樣子,真的是太招人可憐了。
“可不能給你!”
完全沒有一個長輩的自覺,白胡子裏正將手裏的小瓦罐再次封好,然後對著幾乎快要哭出來的老董家娃娃說了句:“還聽故事不?”
“嗯?”
這話直接讓老董家娃娃已經到了嗓子眼的哭聲又憋了回去,小家夥似是興奮,似是委屈的點了點頭,哽咽道:“聽!”
好嘛,
終究還是小孩子,真是崽兒賣野田不心疼。
有了故事就忘了太爺爺,更忘了屁股要被打成八瓣的威脅。
“中!”
白胡子裏正在得到了小瓦罐之後也是顯得有些興致高昂,不過在續上他的故事會之前,他還是對著老董家的娃娃說了句:“別害怕,你爹,你爺爺,還有你那個老不死的太爺爺要是問起來,你就說這瓦罐在我這裏,到時候你的屁股就不會被打成八瓣了!”
本來就被仙宗故事轉移了注意力,這會又有裏正爺爺出的‘妙招’老董家的娃娃頓時嬉笑開顏,擦了擦鼻涕,重重地點頭。
“嗯!”
在安慰了董家娃娃之後,裏正又緊了緊懷裏的小瓦罐,這才正是準備續上他的故事會。
“好嘞!既然娃娃們都這麽想要多聽一些,那老丈我也不能吝嗇口水,咱們書接上回,要說這仁宗可是距離我們東山最近的仙道大派,其宗門每隔二十五年的一次大選,更是引得袞州境內無數青年才俊蜂擁而至,都希望自己能夠得仁宗青睞,成為那修仙問道的一份子。
隻不過仁宗的門檻高啊!足足有東山半截那麽高,不知多少青年才俊,少年英豪,被攔在了仁宗的山門之外。
要說這仁宗收取弟子的條件,除了年不過雙十之外,還設下了諸多試練,考驗未入門弟子的心性,悟性,品性,還有德行。
畢竟尋仙問道非易事,若沒有足夠的堅持以及根骨,那麽就算是能夠入了仁宗山門,最終也是誤人誤己罷了。
那咱們今天就來說說,十八年前仁宗那一次的開山考核究竟是怎樣一種盛況。
且說......”
故事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卻是戛然而止,原本聽得正入神的孩子們紛紛醒悟,一個個黑溜溜的大眼睛帶著急迫望向了他們的裏正爺爺。
而白胡子裏正本人呢,此刻則是抬頭望天,表情也自最開始的指點江山,到了後來的震驚,然後又轉為了呆滯,口中還喃喃道:“天星過境,大凶,大災,大難之兆啊......”
白胡子裏正的話語並沒有背著誰的意思,所以他身邊的孩子們都聽了個清楚。
不過這些孩子雖然由於文韻的原因,開智要比其他沒有接受過文韻熏陶的孩子們要早,但是說到底終歸也是孩子,他們的見識以及閱曆,完全不足以支撐他們理解‘天星過境’又是大災又是大難究竟是什麽意思。
偏偏,孩子們的思維也很簡單,那究竟是他們麵前的裏正爺爺收了他們的好處,那就不能說了不算。
這個時候大姐大就應該出場了,就見孩童們的目光皆是自裏正爺爺的身上轉到了衝天羊角辮女娃的身上。
“......”
感受到周圍孩童們的目光,衝天羊角辮女娃最開始還有些不樂意,但隨即某種使命感,自豪感,以及責任感便在她的心中油然而生。
作為孩子裏麵的大姐大,衝天羊角辮女娃的年齡不是最大,她的家境也不是最好,甚至她都不是最強壯的那個,可為什麽別的孩子都服她。
無他,
唯膽壯爾。
別人不敢做的事情我衝天羊角辮能做,別人做的了得事情我衝天羊角辮也可以做。
憑著一副天不怕地不怕,隻要辮子紮得高,敢把房頂戳破的心態,衝天羊角辮女娃壯著膽氣來到了白胡子裏正的麵前,開口道:“裏正......”
這邊羊角辮女娃才剛剛開口,原本蹲坐在石墩上的白胡子裏正卻是‘騰’的一下站了起來。
那速度,那勁力,根本就不想一個八九十歲的老人家,甚至六七十歲恐怕都做不到這樣。
羊角辮女娃也是被突然站起來的白胡子裏正嚇得向後退了一步,可最後她還是鼓足了膽氣又叫了一聲:“裏......”
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四次。
衝天羊角辮女娃的想法也很簡單,那就是讓裏正爺爺繼續講故事,總不能白占了我家小董子的便宜吧。
哪知道這一次更加幹脆,白胡子裏正完全沒有聽進衝天羊角辮小女孩的呼喚,就見站直的白胡子裏正依舊保持抬頭望天的樣子,可就在衝天羊角辮女孩的第二聲‘裏正爺爺’剛說出一個‘裏’字的時候,白胡子裏正周身卻是突然生成一股微風。
非是殺人奪命的罡風,也不是毀城滅地的狂風,就是一股微風自啟,甚至在白胡子裏正身前的衝天羊角辮女娃在微風襲人之下還有一股子舒適感。
而下一刻,所有娃娃都可以見到,白胡子裏正的身體在那股微風之中緩緩升起。
“哇......”
如此震撼人心的一幕落在表達能力有限的孩子們眼中,除了瞪大了眼睛,長大了小嘴的驚歎之外,並沒有其他的叫好與喝彩。
這是個技術活,當賞?
騰空的白胡子裏正越升越高,悅聲越快,最後更是直接在孩子們的眼中化作一抹光亮,消失在空中。
“......”
短暫的震驚之後,醒悟過來的孩童們第一個想法則是——裏正爺爺升天了?
第二個想法則是——故事沒講完就走了?
我們被誑了?
嗯,
小孩子們的想法就是這麽的單純,且樸實無華。
最傷心的莫過於老董家的小娃娃了。
要知道,之前塞給白胡子裏正的那個小瓦罐,可是老董家小娃娃拚了小命才從他太爺爺的庫存裏弄出來的,為的就是多聽點仙山,仙宗的故事。
可現在倒好,小瓦罐給出去了,故事卻沒聽到,就連受賄人裏正爺爺也跑了,這讓老董家的小娃娃覺得簡直比他屁股被打成了八瓣還要傷心。
“嗚嗚......裏正......裏正爺爺老不修,騙我的小瓦罐......”
隨著老董家小娃娃的哭聲響起,別的孩子們也都彼此高喊著:‘裏正爺爺升天了’‘裏正爺爺跑了’‘裏正爺爺被風給刮走了’等話語向自家跑了回去。
唯有那個紮著衝天羊角辮的女娃還呆呆站在原地,抬頭望著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