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當初‘浪裏小白龍’的第一篇影評發布時,墨龍方麵還沒有發現這件事背後有人為幹涉的痕跡的話,那麽當這位老兄接二連三的帶節奏時,要是宗帥再看不出來這裏麵有貓膩,那他這個總經理就真是白當了。


    不過察覺歸察覺,宗帥還真沒有找出這位老兄,然後讓他閉嘴的意思。


    反正在他看來,墨龍到目前付出最多的無非就是李墨每天幾十分鍾敲鍵盤的時間,作為墨龍傳媒的老板,為了自家公司的電影,勞累一點,敲敲鍵盤,這算是個問題嗎?


    當然……不算啊。


    自從完成了《忌日快樂》的拍攝之後,這段時間李墨除了帶著胖迪跑了趟西疆,然後又去北美轉了一圈,貌似他也沒啥活動,所以宗帥給李墨安排任務的時候,倒是也挺理直氣壯。


    但不管怎麽說,宗帥還是分得清輕重緩急的。


    自從月初在《大眾電影》雜誌上公布本屆金雞獎的提名名單之後,宗帥便拿出了當年運作張翰與成為百花獎影帝所積累下來的策劃宣傳以及商務推廣方麵的經驗,分別為劉亦霏,王愷,萬倩三人造勢。


    好在雖然事務繁雜,但總體來說的,這次運作的難度比張翰與那次還是相對要簡單一些。


    本次參評金雞獎的電影,從綜合質量上來說,遠不如7年前《集結號》的時候。


    在那次的百花獎評選中,張翰與所麵臨的對手可是不僅有陳昆這樣的演技派,劉鬆人這樣的老戲骨,而且還有郭濤這樣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是表演出色的實力派。


    而且《集結號》的題材優勢在麵對《雲水謠》,《東京審判》這樣的電影時,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最關鍵的是,宗帥當時還沒有任何運作這方麵項目的經驗……


    按照他的話來說,現在回過頭去看看,前前後後犯得錯誤不知道有多少,最後張翰與僅僅以3000票的優勢擊敗了陳昆而獲獎,整個過程堪稱驚心動魄。


    這次的金雞獎和百花獎不同的地方在於,它的初評,終評的整個過程,都是在一個由金雞獎曆屆評委以及天朝影協的相關專家主持下的評委會框架下進行的。


    這些人雖然在官方的宣傳中會在每屆評審時更換,但即便評委會成員發生了更換,他們的關係網絡卻不可能會有什麽大的變化。


    對於像墨龍傳媒,汪氏集團這樣有誌於競逐獎項的公司來說,影響不了評委的選擇並不重要,隻要能夠保證,在盡可能多的評委周圍,有能夠替自己說話的人就夠了。


    雖然這樣廣撒網的策略會導致公關運營的成本提升,但是相對於最後所獲得的收益來說,大部分公司都還是會認為自己的錢花得很值得。


    雖然評委會有規定,在無記名終評環節前,評委不能公開發表任何與獎項有關的言論,但當評委們身處私人空間時,這樣的禁令顯然不會起到任何的作用。


    陸紹陽便是本次金雞獎評委會的一名成員。


    即將在下個月擔任燕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的他,從1994年執導第一部電視劇作品算起的話,已經在這個行業裏摸爬滾打了二十年之久。


    在本屆的評委中,他雖然資曆和作品數量都在圈內人士中不算突出,但曾在帝都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就讀的經曆,還是讓他積累了一大票或明或暗的人脈關係,在麵對自己的好友時,他就好不掩飾的說起了自己的投票傾向。


    “我隻會為那個我看完所有相關電影的種類投票。”他如此說道。作為工作繁忙的人,他能認真觀看的往往都是所有候選影片中影響力最大,最為人所熟知的影片,何況即便不說那部影片把所有針對他的工作全都做到位了,光是金雞百花獎帝後不二封的慣例,就已經讓他的選擇不算很多了……


    “無記名投票的時候,我所選擇的最佳男女主角會是王曉明和劉亦霏……”


    …………


    麥麗絲是評委會中難得的少數民族女導演和女編劇,雖然她在1989年就憑借執導的民族片《騎士風雲》獲得第11屆天朝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這麽多年以來,她所拍攝的題材也大部分是有關於民族史詩和民間傳說一類的題材,但即便如此,她也不得不麵對民族演員在圈內影響力有限的情況。


    這種事情,顯然不是麥麗絲一個人可以左右的了。


    不過最近,帝都的一家新興傳媒公司卻引起了麥麗絲的注意。


    這家名叫墨龍傳媒的公司,不僅一次性簽下了兩位來自民族地區的女演員,而且很顯然並沒有將她們束之高閣,反而是不斷讓她們在各種各樣的電影,電視劇中出鏡,看上去似乎是很看好她們未來發展的樣子……


    正當麥麗絲打算找個機會,好好向人了解一下這家公司的時候,他們去主動找上門來,希望能夠資助麥麗絲提出的‘天堂電影院’計劃。


    對於正愁著沒有業內有實力公司相助的麥麗絲而言,墨龍的出現,簡直就是想瞌睡時來了個枕頭。


    盡管麥麗絲看到本次金雞獎的提名名單之後便已經清楚了墨龍傳媒上門找她的理由,可對於本來並沒有任何傾向性,單純隻是根據演員演技和影片水平進行投票的她而言,現在稍微加上一點點的傾向性,貌似也不是什麽了不起的事情……


    9月26日,頒獎禮前兩天,評委會的終評工作宣告結束。


    雖然最終名單還是要等到9月28號在江城的舞台上才能揭曉,但對於深諳此道的宗帥而言,他已經有了足夠的自信。


    “小墨,按照我們現在得到的消息來看,”麵對即將到來的成果,宗帥的聲音依舊盡可能的保持了一貫的沉穩和老練,“按照目前來看,我們著重公關的最佳男、女配角的獲獎幾率是最大的,大概能有八成左右,亦霏的最佳女主角把我要小一些,大概隻有六到六成半左右,至於最佳導演……”


    “宗哥,你覺得評委會在什麽情況下才有可能把最佳導演頒給一個今年還不到二十四歲的年輕人?”李墨壓根就沒把最佳導演什麽的放在心上,“倩姐,王愷和亦霏那邊才是關鍵,畢竟拿獎這種事情,變數永遠存在。”


    運氣這種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在所有工作都做到位的情況下,有時也相當重要。


    鬼知道會不會有一個評委在投票的時候腦子一抽,隨便一筆讓所有的努力化為泡影。


    “宗哥,倩姐和王愷那邊的準備工作進行得如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光影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祭使霍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祭使霍雍並收藏華娛之光影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