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為何會出現在她的夢中呢?
最重要的是,剛才夢中的“她”明明喊了那個男人的名字,可是她卻沒有聽清到底是什麽?
難道她夢見的是自己未來的夫君嗎?
不對不對。
無浣甩甩頭,打消了這個念頭。
她是一個小尼姑,將來是要替師太守著這個尼姑庵終老的,怎麽能想著像平凡女子那般嫁人什麽的呢?
不敢想,不敢想。
隻是,這個夢如此的真實,就算是她強迫自己不要去想,可是還是會忍不住偷偷的想。
那張臉和自己的如此相似,笑得如此甜蜜幸福,哪像現在自己的樣子呢?
“無浣,你站在很久了,想什麽呢?”師太走過來,見無浣一直望著天外發呆,疑惑的問道。
師太說完,捧著無浣凍得通紅的小手,心疼的哈著氣。
“師太,你有沒想過離開尼姑庵呢?”無浣弱聲問道。
“什麽話!”師太將無浣的手甩開,“如果當初不是尼姑庵收留我,給了我容身之所,我現在早就埋在黃土化成灰了!”
“還有你,你和我是一樣的,都是被遺棄的孩子,這條命都是尼姑庵的!”
師太說起這個話題,非常的憤怒。
“可是師太,尼姑庵都沒人了,我們的庵堂裏麵也就剩下一個泥菩薩!菩薩也會嫌棄我們這邊沒有香火,不會知道你每日這麽虔誠的誦經的!
師太,我們可以去大一點的庵裏侍奉菩薩啊!”
師太真是一根經,這麽簡單的道理都想不明白。
苦守這小院子,其實並沒有什麽意義。
“放肆!以後這樣的話萬不可再說了。隻要心思虔誠,不管在何地,菩薩都會知道的!我跟你說,以後你不要再提這件事了。”師太說完,轉身進屋去了。
哎.....
無浣無聲的歎口氣,搓搓凍得沒有知覺得小手,也進屋去取暖了。
因為這個話題,師太幾天都沒有無浣好好得說話,就連晚上睡覺,也是離得遠遠的。
關於那個美好的夢,無浣也沒有再做過了。而腦海中關於那個夢的記憶,也逐漸消失在了某個角落。
春天很快就來了,可是氣溫也很沒有回溫多少,相反的是一直在刮風。
不過,好在很多頑強的植物都已經抽綠了。
無浣在院子裏麵清理還沒有化掉的雪堆,師太在擦拭著那尊泥菩薩。
這個冬天雖然沒有挨凍也沒有挨餓,可是師太卻憔悴了很多,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關於其他的閑話無浣也沒再說什麽,隻是每天早起誦經,然後打掃院子,做飯,基本每天都是如此。
慢慢的,無浣覺得自己好像也心如止水了。
最起碼,現在跪在哪裏誦經,她居然不打瞌睡,慢慢的越念越精神了。
對於這一點,無浣是開心的。
她終於,和師太一樣了,再也沒有那些想要往外飛的心思了。
春風解意,大地複蘇。
無浣和師太決定下山去看看,順便看看能不能討點齋飯。
一大一小,二人穿著破舊的棉衣,背著布包,慢慢的下山了。
這裏居住的百姓都是認識無尋師太和無浣的,見兩個人漫步走著,竟然都有些驚訝。
“師太,今年的雪下的真大啊!”
“阿彌陀佛,今天想必會是有個豐收年。”師太雙手合十,緩聲說道。
“怕是很多人等不到這個時候了.....”那個爺爺說著,歎口氣。
“發生了什麽事情嗎?”
“今年的冬天那麽長,我們本來就沒剩下多少糧食,很多人更是禦寒的冬衣都沒有,這一下子生病的有很多啊!”
“阿彌陀佛.....”
“哎,天災人禍啊!”老爺爺說著,轉身去田裏了。
無浣縮在師太的身後,有些好奇的打量著。
即使到處雪都化了,可是也是一片蕭條的樣子。現在都已經三月多了,半點春意的樣子都沒有。
兩人又往前走,路過一戶人家的時候,聽見了此起彼伏的悲泣聲。
更有很多的百姓都圍在那院子周圍,個個都是通情,滿麵愁容的樣子。
“聽說是冬日沒吃的,出去尋東西摔斷了腿.....”
“哎,沒得醫治,熬過了冬天也沒能熬過春天啊!”
“剩下這一窩子女人小孩,以後他們怎麽過啊!”
“是啊,這唯一的男人也死了,以後隻怕是更吃不上飯了。”
大家都在低聲討論著,無尋師太看了一眼那院子,推開柵欄門,走了進去。
“施主節哀順變,讓老尼為逝去的人誦經吧!”
無尋說著,從布袋裏麵掏出來木魚給無浣,讓她敲著,然後開始誦經。
“可是,我已經沒有香油錢了....”女人哭著看著無尋。
“我佛慈悲,香油錢不打緊,能讓逝去的人早登極樂才是本意。”師太說著,便開始念起經來。
無浣也跪在屍體的旁邊,慢慢的敲打著木魚,幫逝去的人超度。
儀式很快就結束了,二人幫忙將人給草草的埋了,這才離開。
“這個冬天,恐怕還沒有結束。”師太哀聲說道。
“受苦的還是這些窮苦的百姓。”無浣也感覺心情沉重。
這一路上,兩人都碰見了很多的送葬的人,無浣心底有些緊張。
無尋依舊是老樣子,看見這樣的事情,便上前去幫忙誦經超度。
無浣猶豫著,還是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師太,“師太,這麽多人難道都是凍死的嗎?會不會是瘟疫什麽的?”
那些人都是久病不愈,然後慢慢耗死的。無浣覺得,這些人肯定是因為感染到了什麽病。因為他們的麵目好像都是發黑,聽那些家裏人說,好像都是開始咳嗽,最後吐血而亡。
而且,都是一些四十歲以上的人。
“出家人最忌口舌,你不要亂說。”無尋師太斥責道。
無浣抿緊嘴巴,不再多說了。
不過,她卻有意勸阻師太不要再去接觸那些逝去的人了。
這一路上師太也幫助過不少的人,很多富裕一點的都會給他們一碗麵或者一碗米,無浣的布袋也都裝滿了,再加上庵裏還有沒吃完的木薯和白粉,這個能堅持一個多月了。
最重要的是,剛才夢中的“她”明明喊了那個男人的名字,可是她卻沒有聽清到底是什麽?
難道她夢見的是自己未來的夫君嗎?
不對不對。
無浣甩甩頭,打消了這個念頭。
她是一個小尼姑,將來是要替師太守著這個尼姑庵終老的,怎麽能想著像平凡女子那般嫁人什麽的呢?
不敢想,不敢想。
隻是,這個夢如此的真實,就算是她強迫自己不要去想,可是還是會忍不住偷偷的想。
那張臉和自己的如此相似,笑得如此甜蜜幸福,哪像現在自己的樣子呢?
“無浣,你站在很久了,想什麽呢?”師太走過來,見無浣一直望著天外發呆,疑惑的問道。
師太說完,捧著無浣凍得通紅的小手,心疼的哈著氣。
“師太,你有沒想過離開尼姑庵呢?”無浣弱聲問道。
“什麽話!”師太將無浣的手甩開,“如果當初不是尼姑庵收留我,給了我容身之所,我現在早就埋在黃土化成灰了!”
“還有你,你和我是一樣的,都是被遺棄的孩子,這條命都是尼姑庵的!”
師太說起這個話題,非常的憤怒。
“可是師太,尼姑庵都沒人了,我們的庵堂裏麵也就剩下一個泥菩薩!菩薩也會嫌棄我們這邊沒有香火,不會知道你每日這麽虔誠的誦經的!
師太,我們可以去大一點的庵裏侍奉菩薩啊!”
師太真是一根經,這麽簡單的道理都想不明白。
苦守這小院子,其實並沒有什麽意義。
“放肆!以後這樣的話萬不可再說了。隻要心思虔誠,不管在何地,菩薩都會知道的!我跟你說,以後你不要再提這件事了。”師太說完,轉身進屋去了。
哎.....
無浣無聲的歎口氣,搓搓凍得沒有知覺得小手,也進屋去取暖了。
因為這個話題,師太幾天都沒有無浣好好得說話,就連晚上睡覺,也是離得遠遠的。
關於那個美好的夢,無浣也沒有再做過了。而腦海中關於那個夢的記憶,也逐漸消失在了某個角落。
春天很快就來了,可是氣溫也很沒有回溫多少,相反的是一直在刮風。
不過,好在很多頑強的植物都已經抽綠了。
無浣在院子裏麵清理還沒有化掉的雪堆,師太在擦拭著那尊泥菩薩。
這個冬天雖然沒有挨凍也沒有挨餓,可是師太卻憔悴了很多,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關於其他的閑話無浣也沒再說什麽,隻是每天早起誦經,然後打掃院子,做飯,基本每天都是如此。
慢慢的,無浣覺得自己好像也心如止水了。
最起碼,現在跪在哪裏誦經,她居然不打瞌睡,慢慢的越念越精神了。
對於這一點,無浣是開心的。
她終於,和師太一樣了,再也沒有那些想要往外飛的心思了。
春風解意,大地複蘇。
無浣和師太決定下山去看看,順便看看能不能討點齋飯。
一大一小,二人穿著破舊的棉衣,背著布包,慢慢的下山了。
這裏居住的百姓都是認識無尋師太和無浣的,見兩個人漫步走著,竟然都有些驚訝。
“師太,今年的雪下的真大啊!”
“阿彌陀佛,今天想必會是有個豐收年。”師太雙手合十,緩聲說道。
“怕是很多人等不到這個時候了.....”那個爺爺說著,歎口氣。
“發生了什麽事情嗎?”
“今年的冬天那麽長,我們本來就沒剩下多少糧食,很多人更是禦寒的冬衣都沒有,這一下子生病的有很多啊!”
“阿彌陀佛.....”
“哎,天災人禍啊!”老爺爺說著,轉身去田裏了。
無浣縮在師太的身後,有些好奇的打量著。
即使到處雪都化了,可是也是一片蕭條的樣子。現在都已經三月多了,半點春意的樣子都沒有。
兩人又往前走,路過一戶人家的時候,聽見了此起彼伏的悲泣聲。
更有很多的百姓都圍在那院子周圍,個個都是通情,滿麵愁容的樣子。
“聽說是冬日沒吃的,出去尋東西摔斷了腿.....”
“哎,沒得醫治,熬過了冬天也沒能熬過春天啊!”
“剩下這一窩子女人小孩,以後他們怎麽過啊!”
“是啊,這唯一的男人也死了,以後隻怕是更吃不上飯了。”
大家都在低聲討論著,無尋師太看了一眼那院子,推開柵欄門,走了進去。
“施主節哀順變,讓老尼為逝去的人誦經吧!”
無尋說著,從布袋裏麵掏出來木魚給無浣,讓她敲著,然後開始誦經。
“可是,我已經沒有香油錢了....”女人哭著看著無尋。
“我佛慈悲,香油錢不打緊,能讓逝去的人早登極樂才是本意。”師太說著,便開始念起經來。
無浣也跪在屍體的旁邊,慢慢的敲打著木魚,幫逝去的人超度。
儀式很快就結束了,二人幫忙將人給草草的埋了,這才離開。
“這個冬天,恐怕還沒有結束。”師太哀聲說道。
“受苦的還是這些窮苦的百姓。”無浣也感覺心情沉重。
這一路上,兩人都碰見了很多的送葬的人,無浣心底有些緊張。
無尋依舊是老樣子,看見這樣的事情,便上前去幫忙誦經超度。
無浣猶豫著,還是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師太,“師太,這麽多人難道都是凍死的嗎?會不會是瘟疫什麽的?”
那些人都是久病不愈,然後慢慢耗死的。無浣覺得,這些人肯定是因為感染到了什麽病。因為他們的麵目好像都是發黑,聽那些家裏人說,好像都是開始咳嗽,最後吐血而亡。
而且,都是一些四十歲以上的人。
“出家人最忌口舌,你不要亂說。”無尋師太斥責道。
無浣抿緊嘴巴,不再多說了。
不過,她卻有意勸阻師太不要再去接觸那些逝去的人了。
這一路上師太也幫助過不少的人,很多富裕一點的都會給他們一碗麵或者一碗米,無浣的布袋也都裝滿了,再加上庵裏還有沒吃完的木薯和白粉,這個能堅持一個多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