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先是到塔爾寺,然後順道去茶卡鹽湖,再返回來到青海湖,最後回到西寧,這樣的行程安排很緊張,但夠欣賞美景。
塔爾寺是先有塔,而後有寺,故名塔爾寺。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創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
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另外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曆史、文學、哲學、醫藥、立法等方麵的學術專著。每年舉行的佛事活動“四大法會”,更是熱鬧非凡。
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對寺內上層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號,清康熙帝賜有“淨上津梁”匾額,乾隆帝賜“梵宗寺”稱號,並為大金瓦寺賜有“梵教法幢”匾額。
壬俊在塔爾寺聽導遊講:塔爾寺是宗喀巴大師(本名羅桑紮巴,1357-1419)的誕生地。宗喀巴大師早年學經於夏瓊寺,16歲去西藏深造,改革西藏佛教,創立格魯派(黃教),成為一代宗師。傳說他誕生以後,從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株白旃檀樹(菩提樹),樹上十萬片葉子,每片上自燃顯現出一尊獅子吼佛像(釋迦牟尼身像的一種)。
宗喀巴去西藏學習佛經六年後,其母香薩阿切盼兒心切,讓人捎去一束白發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後,為學佛教而決意不返,給母親和姐姐各捎去自畫像和獅子吼佛像1幅,並寫信說:“若能在我出生的地點用十萬獅子吼佛像和菩提樹(指宗喀巴出生處的那株白旃檀樹)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與我見麵一樣”。
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香薩阿切在信徒們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蓮聚塔”。此後180年中,此塔雖多次改建維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禪師仁欽宗哲堅讚於塔側倡建靜房1座修禪。17年後的萬曆五年(1577年),複於塔之南側建造彌勒殿。至此,塔爾寺初具規模。
這就是先有塔再有寺的原因,而且大金瓦殿前麵的這棵菩提樹曆來被人們看重,凡是被風吹落下來的菩提葉都會被路過樹下的有緣人撿走,撿到的人會獲得宗喀巴大師的護佑。
餘笙還在經房外麵轉轉經筒,藏族人民使用轉經筒,把“六字大明咒”經卷裝於經筒內,每轉動一次就相當於念誦經文一次。轉經筒要緩緩地、平穩地轉,不要很急、很快的轉動,一定要順時針轉動。握住轉經筒時,大拇指絕對不能衝上握住柄,用這個姿勢搖轉經筒就好像是用腳指著佛菩薩一樣,所以大拇指一定要平放,與其餘四指握在一起。
轉動經輪的功德,轉動一周者,等同於念誦《大藏經》一遍;轉動二周者,等同於念誦所有的佛經;轉動三周者,可消除所有身、口、意、罪障;轉動十周者,可消除須彌山王般的罪障;轉動一百周者,功德和閻羅王相等;轉動一千周者,自他皆能證得法身;轉動一萬周者,可令自他一切眾生解脫。
壬俊站在菩提樹下麵,和一群人一起仰著頭等著菩提葉落下來。偶爾會有幾片葉子飄落,可人們擠成一團,他根本撿不到。壬俊還期望自己能成為那個有緣人,能獲得一片葉子,為自己、為家人帶來好運。
可他足足等了半個多小時,等的餘笙四處轉了一圈回來了,還是沒等到葉子落下來。旁邊站著好多個紮著辮子的當地人撿了好幾片葉子拿在手裏還舍不得走,壬俊真是看的眼饞。
於是他在周圍走著看了幾圈,感覺撿葉子實在是沒戲了,想放棄撿葉子的念頭,打算走了,導遊也在催促著門外集合。
剛要走的時候突然發現牆角的水渠裏有兩片菩提葉,水渠上麵用粗些的鋼筋焊接的蓋板。壬俊瞅了瞅周圍沒人,欣喜若狂,於是拿著門票想勾葉子上來,一不小心連票也掉了下去。
壬俊歎著氣,在周圍找鐵絲、棍子什麽的,可是什麽都沒找到,隻好喪氣的回來,生氣的兩手抓住鋼筋想發泄,但沒想到蓋板居然能動。壬俊驚喜萬分,兩隻手調整了一下位置,一使勁就抬起了蓋板,挪到了一邊,撿出了兩片綠油油的菩提葉,看著有一種莫名的神聖感,小心翼翼地把兩片葉子裝在外套裏麵的口袋裏,一再確認是否裝好,相當謹慎。
其他人看壬俊再水渠裏撿到了菩提葉,壬俊剛走,那些人一窩蜂的湧過來,很可惜的是水渠裏隻有兩片菩提葉,都被壬俊撿走了。壬俊在心裏樂出了花,不停地對著餘笙說:有緣人,有緣人啊,我們一定會更好的,我一定要把這兩片菩提葉帶回家,找個相框框起來,這相當的有意義,意義非凡啊。
大金瓦殿內供奉有宗喀巴大師銀塔及塑像,是塔爾寺最核心的宗教聖跡,前來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磕長頭是藏傳佛教最虔誠的朝拜方式,有不遠數千裏的長途磕長頭朝拜者,一次朝拜要磕幾年的長頭;也有就地磕長頭朝拜者,每回磕頭總數要達10萬個以上,每天磕頭達16個小時,需要一個多月才能完成,這無疑是一種靈魂的冶煉和救贖。
信徒們會在門口的木板上五體投地的朝拜,是為“身”敬,口中不斷念咒語,是為“語”敬,心中不斷想念著佛,是為“意”敬,三者統一磕長頭,五體投地匍匐向前,雙手伸直,以此方式,周而複始,虔誠之至,金石可鏤。看這些人的眼睛,特別堅定,閃爍著幸福和充實,善良和執著。你會真正理解信仰的含義,讓人類有所追求,並且無所畏懼。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塔爾寺,一方神秘佛國,所帶給人的心靈感悟和啟示,或許剛剛開始……
塔爾寺是先有塔,而後有寺,故名塔爾寺。塔爾寺又名塔兒寺,創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得名於大金瓦寺內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藏語稱為“袞本賢巴林”,意思是“十萬獅子吼佛像的彌勒寺”。
塔爾寺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酥油花、壁畫和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另外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曆史、文學、哲學、醫藥、立法等方麵的學術專著。每年舉行的佛事活動“四大法會”,更是熱鬧非凡。
塔爾寺是中國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在中國及東南亞享有盛名,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爾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對寺內上層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號,清康熙帝賜有“淨上津梁”匾額,乾隆帝賜“梵宗寺”稱號,並為大金瓦寺賜有“梵教法幢”匾額。
壬俊在塔爾寺聽導遊講:塔爾寺是宗喀巴大師(本名羅桑紮巴,1357-1419)的誕生地。宗喀巴大師早年學經於夏瓊寺,16歲去西藏深造,改革西藏佛教,創立格魯派(黃教),成為一代宗師。傳說他誕生以後,從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株白旃檀樹(菩提樹),樹上十萬片葉子,每片上自燃顯現出一尊獅子吼佛像(釋迦牟尼身像的一種)。
宗喀巴去西藏學習佛經六年後,其母香薩阿切盼兒心切,讓人捎去一束白發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後,為學佛教而決意不返,給母親和姐姐各捎去自畫像和獅子吼佛像1幅,並寫信說:“若能在我出生的地點用十萬獅子吼佛像和菩提樹(指宗喀巴出生處的那株白旃檀樹)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與我見麵一樣”。
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香薩阿切在信徒們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蓮聚塔”。此後180年中,此塔雖多次改建維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禪師仁欽宗哲堅讚於塔側倡建靜房1座修禪。17年後的萬曆五年(1577年),複於塔之南側建造彌勒殿。至此,塔爾寺初具規模。
這就是先有塔再有寺的原因,而且大金瓦殿前麵的這棵菩提樹曆來被人們看重,凡是被風吹落下來的菩提葉都會被路過樹下的有緣人撿走,撿到的人會獲得宗喀巴大師的護佑。
餘笙還在經房外麵轉轉經筒,藏族人民使用轉經筒,把“六字大明咒”經卷裝於經筒內,每轉動一次就相當於念誦經文一次。轉經筒要緩緩地、平穩地轉,不要很急、很快的轉動,一定要順時針轉動。握住轉經筒時,大拇指絕對不能衝上握住柄,用這個姿勢搖轉經筒就好像是用腳指著佛菩薩一樣,所以大拇指一定要平放,與其餘四指握在一起。
轉動經輪的功德,轉動一周者,等同於念誦《大藏經》一遍;轉動二周者,等同於念誦所有的佛經;轉動三周者,可消除所有身、口、意、罪障;轉動十周者,可消除須彌山王般的罪障;轉動一百周者,功德和閻羅王相等;轉動一千周者,自他皆能證得法身;轉動一萬周者,可令自他一切眾生解脫。
壬俊站在菩提樹下麵,和一群人一起仰著頭等著菩提葉落下來。偶爾會有幾片葉子飄落,可人們擠成一團,他根本撿不到。壬俊還期望自己能成為那個有緣人,能獲得一片葉子,為自己、為家人帶來好運。
可他足足等了半個多小時,等的餘笙四處轉了一圈回來了,還是沒等到葉子落下來。旁邊站著好多個紮著辮子的當地人撿了好幾片葉子拿在手裏還舍不得走,壬俊真是看的眼饞。
於是他在周圍走著看了幾圈,感覺撿葉子實在是沒戲了,想放棄撿葉子的念頭,打算走了,導遊也在催促著門外集合。
剛要走的時候突然發現牆角的水渠裏有兩片菩提葉,水渠上麵用粗些的鋼筋焊接的蓋板。壬俊瞅了瞅周圍沒人,欣喜若狂,於是拿著門票想勾葉子上來,一不小心連票也掉了下去。
壬俊歎著氣,在周圍找鐵絲、棍子什麽的,可是什麽都沒找到,隻好喪氣的回來,生氣的兩手抓住鋼筋想發泄,但沒想到蓋板居然能動。壬俊驚喜萬分,兩隻手調整了一下位置,一使勁就抬起了蓋板,挪到了一邊,撿出了兩片綠油油的菩提葉,看著有一種莫名的神聖感,小心翼翼地把兩片葉子裝在外套裏麵的口袋裏,一再確認是否裝好,相當謹慎。
其他人看壬俊再水渠裏撿到了菩提葉,壬俊剛走,那些人一窩蜂的湧過來,很可惜的是水渠裏隻有兩片菩提葉,都被壬俊撿走了。壬俊在心裏樂出了花,不停地對著餘笙說:有緣人,有緣人啊,我們一定會更好的,我一定要把這兩片菩提葉帶回家,找個相框框起來,這相當的有意義,意義非凡啊。
大金瓦殿內供奉有宗喀巴大師銀塔及塑像,是塔爾寺最核心的宗教聖跡,前來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磕長頭是藏傳佛教最虔誠的朝拜方式,有不遠數千裏的長途磕長頭朝拜者,一次朝拜要磕幾年的長頭;也有就地磕長頭朝拜者,每回磕頭總數要達10萬個以上,每天磕頭達16個小時,需要一個多月才能完成,這無疑是一種靈魂的冶煉和救贖。
信徒們會在門口的木板上五體投地的朝拜,是為“身”敬,口中不斷念咒語,是為“語”敬,心中不斷想念著佛,是為“意”敬,三者統一磕長頭,五體投地匍匐向前,雙手伸直,以此方式,周而複始,虔誠之至,金石可鏤。看這些人的眼睛,特別堅定,閃爍著幸福和充實,善良和執著。你會真正理解信仰的含義,讓人類有所追求,並且無所畏懼。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塔爾寺,一方神秘佛國,所帶給人的心靈感悟和啟示,或許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