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李承澤!”張憨厚真誠的胖臉忽然浮上李承鈺的心頭。
若真個發動宮變,眼下白玉京中最大受益人非他莫屬,且其生母榮貴妃在世時與當今皇後多有爭寵恩怨,論及動機也是具備,再加上他久在白玉京,又深受夏皇榮寵,有時間和資源足以經營出眼前的局麵,種種證據表明幕後黑手非他莫屬了。
隻是李承鈺又想到那張不似作偽的憨厚麵龐,總覺得有些蹊蹺,暗自忖道:“莫非這位九皇兄真的是個奧斯卡影帝級的絕世人才?”
一夜無話。
翌日申時一刻,李承鈺穿戴好蟒服金冠,由曹鋒駕車,春桃、夏竹二女陪侍,跟著一眾藩王車架,徐徐駛向皇城。
拙政園本是皇家別院,位於皇城東南方位,離著並不是很遠,沿途有金鱗衛開道,倒是沒有波折,於酉時之前順利抵達皇城。
因是皇後置宴,所以宴席地點設在長信宮中。
眾王來到的時候,已經有幾人早早的便到了,在各自位置上安坐。
李承鈺掃了一眼,隻見得寧王李承澤那臃腫肥胖的身軀正坐在左手邊第三個位置,見到眾王來到,略顯笨拙的起身行禮。
除此之外右手邊首位上坐著位須發皆白,老態龍鍾的老者,似是年紀大了精力不濟,此時已經打起了瞌睡,在他身旁有兩個貌美的婢女小心侍候著。
“這是大宗正李賀年,乃是當今大夏皇族中輩分最高的長者。”李承鈺從記憶中翻找到了此人信息。
果然,七皇叔和十八皇叔招呼了眾王一聲,旋即疾步來到此老麵前恭敬的行禮拜道:“李弘嗣、李弘武拜見大宗正,皇叔近來身體可好?”
李承鈺等人亦是紛紛拜見。
那李賀年似是眾人驚醒,睜著惺忪的老眼,待看清身前眾人不禁喜笑顏開,滿臉和善慈祥的笑道:“好哇,原來是你們這幫小子,都來了,快坐下吧,老朽身子骨還算硬朗著呐。”
眾人聞言,再拜之後便各自落座。
“當!”
這時,一聲罄鍾聲響起,閭丘皇後在一群隨侍的簇擁下從後殿轉了出來,而在她身旁陪著的是一大一小兩個靚麗女子,衣著華貴不凡,麵貌與皇後有幾分相似,李承鈺又自記憶中尋到對照,卻是皇後嫡女,大小皇女李慧蘭和李慧珠二人,深受夏皇喜愛。
“拜見皇後千歲。”閭丘皇後落座後,眾藩王宗室俱都拱手拜禮。
閭丘皇後鳳目掃過眾人,眉宇間隱約有著一抹憂愁,她抬了抬手,柔聲道:“今日乃是家宴,諸位藩王宗親勿需多禮,咱們皇室許久不曾像今天這般齊全的聚過啦。”
大宗正李賀年拂了拂長須笑道:“這全賴皇後恩典呐。”
眾人皆應聲稱是,唯有十八皇叔李弘武驀的開口問道:“皇嫂,今日家宴,我皇兄和侄兒怎得還未到?”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靜寂了下來,在座藩王們心中都有疑惑和猜想,隻是沒人敢做這個出頭鳥罷了。
閭丘皇後見眾人這般表現,亦是知曉他們的猜想,又想到自家丈夫與長子身受困厄多時,不禁悲從中來,淒聲道:“陛下與太子遭受邪祟,如今雙雙昏迷不醒,任憑太醫如何醫治,皆無用處,本宮請諸位藩王入京亦是為了此事。”
“什麽!”殿內眾人乍聞此事,俱都震驚莫名,寧王李承澤更是勃然起身,臃腫的身軀將身前幾案都差點撞翻,他胖胖的圓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與失魂落魄,嘴裏喃喃自語道:“難怪許久未曾受到父皇召見,我還道是國事繁忙,無法抽身,卻不想竟是遭受如此困厄之事。”
說道這裏不禁湧起無盡的擔憂與痛心,連忙問道:“母後,可有解救之法?”
閭丘皇後道:“欽天監袁司監說陛下與太子乃是受邪祟侵襲方才昏迷,唯有匯聚諸位宗親血脈氣運,當可相助陛下、太子解脫困厄。”
眾人聞言,俱都麵麵相覷。
七皇叔李弘嗣思忖了片刻道:“此事眼下俱都是皇嫂你的一家之言,內中情形究竟如何,我等藩王卻是不甚清楚,可否讓我等先去探望皇兄和侄兒?”
閭丘皇後聞言勃然大怒,斥道:“廣陽王是在懷疑本宮對陛下和太子圖謀不軌嗎?非是本宮不願你們前去探望陛下、太子,而是袁司監有言在先,此時陛下、太子不宜受外氣驚擾,否則必會加重災厄。”
說道這裏,忽而歎息一聲道:“罷了,本宮現在說的話你們許是不大相信,且讓袁司監來與你們分說吧。”
言罷,示意隨侍下去召見袁司監。
一時之間眾人俱都靜靜等待,並無人說話,殿內氣氛仿佛凝滯。
李承鈺坐在左排最後,趁機掃了眼寧王李承澤,見他凝眉肅穆,胖臉上滿是愁緒,似乎真是在為夏皇心憂,不禁心下懷疑道:“難道真的不是他?”
又看了看其他藩王,見他們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也無法獲取更多的信息,這才作罷。
不及會兒功夫,一身羽衣星冠,麵容清臒的欽天司監袁不為跟隨著侍者入殿,朝著皇後和一眾藩王宗親大禮參拜。
閭丘皇後道:“袁卿,陛下和太子受厄之事還需你向諸位藩王宗親細說緣由。”
袁不為應了一聲,眉目凝重的向眾人說道:“月餘前,我於觀星台觀測到一股邪氣自東方而來,直衝鬥牛,其氣廣播無邊,似如天幕,頗有遮蓋日月之象,此乃天意大變,我便入宮稟報陛下,卻不料宮中忽的生出一股怨煞,與那天上邪氣呼應,化為邪祟侵襲陛下,至使陛下沉淪夢魘,難以超拔清醒,彼時皇後問策於我,我便想到以血脈牽連,借助太子龍運,父子同心,以助陛下化險為夷,豈料邪崇日漸隆盛,導致太子亦受牽連,實乃我之大過。”
言罷,向殿內眾人拜倒謝罪。
此事涉及到陰鬼邪祟之說,若是放在以前,在場藩王們豈能相信,隻是這些時日以來,天地大變,堪稱地覆天翻,玉京郡外不知生出了多少魑魅魍魎,妖魔鬼怪,藩王們皆有耳聞,早已心有餘悸,此時不由得信了三分。
若真個發動宮變,眼下白玉京中最大受益人非他莫屬,且其生母榮貴妃在世時與當今皇後多有爭寵恩怨,論及動機也是具備,再加上他久在白玉京,又深受夏皇榮寵,有時間和資源足以經營出眼前的局麵,種種證據表明幕後黑手非他莫屬了。
隻是李承鈺又想到那張不似作偽的憨厚麵龐,總覺得有些蹊蹺,暗自忖道:“莫非這位九皇兄真的是個奧斯卡影帝級的絕世人才?”
一夜無話。
翌日申時一刻,李承鈺穿戴好蟒服金冠,由曹鋒駕車,春桃、夏竹二女陪侍,跟著一眾藩王車架,徐徐駛向皇城。
拙政園本是皇家別院,位於皇城東南方位,離著並不是很遠,沿途有金鱗衛開道,倒是沒有波折,於酉時之前順利抵達皇城。
因是皇後置宴,所以宴席地點設在長信宮中。
眾王來到的時候,已經有幾人早早的便到了,在各自位置上安坐。
李承鈺掃了一眼,隻見得寧王李承澤那臃腫肥胖的身軀正坐在左手邊第三個位置,見到眾王來到,略顯笨拙的起身行禮。
除此之外右手邊首位上坐著位須發皆白,老態龍鍾的老者,似是年紀大了精力不濟,此時已經打起了瞌睡,在他身旁有兩個貌美的婢女小心侍候著。
“這是大宗正李賀年,乃是當今大夏皇族中輩分最高的長者。”李承鈺從記憶中翻找到了此人信息。
果然,七皇叔和十八皇叔招呼了眾王一聲,旋即疾步來到此老麵前恭敬的行禮拜道:“李弘嗣、李弘武拜見大宗正,皇叔近來身體可好?”
李承鈺等人亦是紛紛拜見。
那李賀年似是眾人驚醒,睜著惺忪的老眼,待看清身前眾人不禁喜笑顏開,滿臉和善慈祥的笑道:“好哇,原來是你們這幫小子,都來了,快坐下吧,老朽身子骨還算硬朗著呐。”
眾人聞言,再拜之後便各自落座。
“當!”
這時,一聲罄鍾聲響起,閭丘皇後在一群隨侍的簇擁下從後殿轉了出來,而在她身旁陪著的是一大一小兩個靚麗女子,衣著華貴不凡,麵貌與皇後有幾分相似,李承鈺又自記憶中尋到對照,卻是皇後嫡女,大小皇女李慧蘭和李慧珠二人,深受夏皇喜愛。
“拜見皇後千歲。”閭丘皇後落座後,眾藩王宗室俱都拱手拜禮。
閭丘皇後鳳目掃過眾人,眉宇間隱約有著一抹憂愁,她抬了抬手,柔聲道:“今日乃是家宴,諸位藩王宗親勿需多禮,咱們皇室許久不曾像今天這般齊全的聚過啦。”
大宗正李賀年拂了拂長須笑道:“這全賴皇後恩典呐。”
眾人皆應聲稱是,唯有十八皇叔李弘武驀的開口問道:“皇嫂,今日家宴,我皇兄和侄兒怎得還未到?”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靜寂了下來,在座藩王們心中都有疑惑和猜想,隻是沒人敢做這個出頭鳥罷了。
閭丘皇後見眾人這般表現,亦是知曉他們的猜想,又想到自家丈夫與長子身受困厄多時,不禁悲從中來,淒聲道:“陛下與太子遭受邪祟,如今雙雙昏迷不醒,任憑太醫如何醫治,皆無用處,本宮請諸位藩王入京亦是為了此事。”
“什麽!”殿內眾人乍聞此事,俱都震驚莫名,寧王李承澤更是勃然起身,臃腫的身軀將身前幾案都差點撞翻,他胖胖的圓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與失魂落魄,嘴裏喃喃自語道:“難怪許久未曾受到父皇召見,我還道是國事繁忙,無法抽身,卻不想竟是遭受如此困厄之事。”
說道這裏不禁湧起無盡的擔憂與痛心,連忙問道:“母後,可有解救之法?”
閭丘皇後道:“欽天監袁司監說陛下與太子乃是受邪祟侵襲方才昏迷,唯有匯聚諸位宗親血脈氣運,當可相助陛下、太子解脫困厄。”
眾人聞言,俱都麵麵相覷。
七皇叔李弘嗣思忖了片刻道:“此事眼下俱都是皇嫂你的一家之言,內中情形究竟如何,我等藩王卻是不甚清楚,可否讓我等先去探望皇兄和侄兒?”
閭丘皇後聞言勃然大怒,斥道:“廣陽王是在懷疑本宮對陛下和太子圖謀不軌嗎?非是本宮不願你們前去探望陛下、太子,而是袁司監有言在先,此時陛下、太子不宜受外氣驚擾,否則必會加重災厄。”
說道這裏,忽而歎息一聲道:“罷了,本宮現在說的話你們許是不大相信,且讓袁司監來與你們分說吧。”
言罷,示意隨侍下去召見袁司監。
一時之間眾人俱都靜靜等待,並無人說話,殿內氣氛仿佛凝滯。
李承鈺坐在左排最後,趁機掃了眼寧王李承澤,見他凝眉肅穆,胖臉上滿是愁緒,似乎真是在為夏皇心憂,不禁心下懷疑道:“難道真的不是他?”
又看了看其他藩王,見他們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也無法獲取更多的信息,這才作罷。
不及會兒功夫,一身羽衣星冠,麵容清臒的欽天司監袁不為跟隨著侍者入殿,朝著皇後和一眾藩王宗親大禮參拜。
閭丘皇後道:“袁卿,陛下和太子受厄之事還需你向諸位藩王宗親細說緣由。”
袁不為應了一聲,眉目凝重的向眾人說道:“月餘前,我於觀星台觀測到一股邪氣自東方而來,直衝鬥牛,其氣廣播無邊,似如天幕,頗有遮蓋日月之象,此乃天意大變,我便入宮稟報陛下,卻不料宮中忽的生出一股怨煞,與那天上邪氣呼應,化為邪祟侵襲陛下,至使陛下沉淪夢魘,難以超拔清醒,彼時皇後問策於我,我便想到以血脈牽連,借助太子龍運,父子同心,以助陛下化險為夷,豈料邪崇日漸隆盛,導致太子亦受牽連,實乃我之大過。”
言罷,向殿內眾人拜倒謝罪。
此事涉及到陰鬼邪祟之說,若是放在以前,在場藩王們豈能相信,隻是這些時日以來,天地大變,堪稱地覆天翻,玉京郡外不知生出了多少魑魅魍魎,妖魔鬼怪,藩王們皆有耳聞,早已心有餘悸,此時不由得信了三分。